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蘇對人的心思最是敏感,雖然這些錦衣衛看到她時依舊恭敬有加,她吩咐點什麼事也絕不含糊,但蘇蘇蘇就是感受到了這些人身上的惡意。

  雖然從一開始,蘇蘇就知道,她們註定與皇帝是不死不休局面,但沒想到,這個事實來得這般快。

  蘇蘇開始調動一切力量為自己的兩個孩子留後路,她甚至還想過,要不要弄出一場意外毀了自己這張臉?

  也是那時,凜哥兒告訴了她一個秘密,蘇蘇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這張臉也可以成為利器。

  洪府主僕拖家帶口的七八十號人,終於在商定的時間起程,這叫八個錦衣衛心裡都鬆了一大口氣。

  特麼的頭一回知道做買**殺人還累,應付熱情的老百姓比抄家還刺激!

  娘的,再也不想有下一回了,想起他們先前種種蠢樣子,簡直可以當做他們人生中的污點了。

  不過,意外總是來的那麼猝不及防。計劃不如變化,現實總是喜歡狠狠的打臉。

  事實告訴了他們,放鬆的太早容易悲劇。

  先是剛出了寧夏衛,上一秒天上還是陽光明媚,下一秒,就烏雲密布,來了一場雨夾雪。

  騎著高頭大馬的錦衣衛們,上一秒還不屑的看著作為洪家少爺護衛的蜀伶俐,不護在主子跟前就算了,居然還不要臉的去蹭他媳婦的馬車,對此表示鄙視。

  而下一秒,就被澆了個透心涼,真是誰煞筆誰知道!

  偏偏當時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兒,雖說蘇蘇叫下人快手快腳的騰出兩輛馬車來給他們坐,也好不容易找了個小村莊落腳,準備等雨停了再走。

  但誰知,不過睡了一覺,夜裡,八個錦衣衛中,居然有五個都受了風寒,發起了高燒。

  加上另有幾個同樣生病的下人,他們自然是走不了了。

  等了兩天,幾個錦衣衛的病還是不見好,三個沒生病的錦衣衛提議先護送蘇蘇出發,但被蘇蘇嚴詞拒絕了,說了一通“不拋棄,不放棄”,只叫那三個錦衣衛面對生病的同僚時有些心虛。

  其實,這幾個錦衣衛心裡也不是沒有懷疑,畢竟他們是習武之人,就算淋了雨,也不至於病得如此重,但事實就是這麼打臉。

  他們里里外外都查過了,又大費周折的請了兩個大夫過來,一番診斷,就是受了風寒。

  而且幾個錦衣衛還因為風寒之症,引發了體內原有的舊傷,別人都好了,他們還纏綿病榻。

  若不是蘇氏拿出一些甚是名貴的藥材,又有一個管事媽媽略懂幾分醫術,在這請個大夫都要跑五十里路的地方,怕是這幾個人就糟蹋這了。

  所以,錦衣衛們不僅不能表現出對蘇蘇的懷疑,還得對她感恩戴德。

  而在那個雨夜裡,蘇蘇捏著洪笙再一次捎來的密信,看著信為那句仿似情話,實則密語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時,嘆了一口氣,若非要爭個死活,那自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耽擱了**天,再次啟程,幾個錦衣衛也不頂著寒風騎馬了,都窩在馬車裡烤著火,炭盆上還放著糖心的紅薯。

  嘖!這小日子,怪不得蜀伶俐那老小子不願意騎馬呀,太特麼的享受了!

  可惜,沒等他們享受幾天呢,回程必經之路上的一座石橋塌了,而河水湍急,想要臨時搭建一座木橋都不知道要廢多少功夫,自然不是幾個人就能辦到的。

  若是只有個把人,河邊倒是有一個船叟有一艘能坐三五個人的小木船,如今正招攬著生意。

  但蘇蘇他們連人帶行李,浩浩蕩蕩三四十輛馬車,頂得上一個中型商隊了,哪裡過的去?

  當然,攔住的也不是他們一家,問了長跑這條路的商隊,倒是可以繞路,只卻是山路,不好走不說,還遠的很。

  八個錦衣衛也因此急的嘴上都起泡了,因為他們先前就接到密令,務必在六月前上京。

  他們就怕出了意外,已經提前一個月出發了,但如今看來,這一路不太平啊。

  蘇蘇自然也表現得很著急,還給錦衣衛支了個招兒,“去請當地的縣令找人修橋,我拿出五百兩銀子,只當是為夫君和孩子們積德了。”

  這話說的,叫幾個錦衣衛都沒脾氣了,多好的夫人啊,可惜了!

  而親手毀了橋的豬衛、牛衛混在人群中,看著一臉著急上火的“姑太太”,不禁暗自感嘆,不愧是主子的姑姑,這才是戲精中的戰鬥精呢。

  幾個錦衣衛怕多生事端,所以在找當地縣令時並沒有暴露身份,縣衙的師爺看在那五百兩銀子的份上也好聲好氣地接待了他們。

  但過了一天沒動靜,兩天沒動靜,錦衣衛們坐不住了。

  他們也不是傻子,平日裡乾的最多的是見不起人的**事兒,腦子一轉哪裡還能不知道,指揮使夫人拿出來的五百兩銀子肯定是被人貪了。

  他們原以為是那個師爺貪財沒有上報,但一番暗查,卻發現那個師爺貪了一百兩,給了縣令四百兩。

  而那縣令倒也答應了要修橋,只不過不是現在,準備在抻一短時間,藉此機會,叫那些個急著過橋的人在送些“孝敬”過來,若再送來一千兩、不,是三千兩銀子才成。

  這件事兒叫錦衣衛們氣的真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娘的,平日裡只有他們敲詐別人的時候,如今真是風水輪流轉了。

  而蘇蘇也是“左等右等”總不見開工,過問之下才知道錦衣衛們叫一個縣令給耍了。

  蘇蘇詫異的看著他們,而峰哥也是一臉驚奇的道,“我聽爹爹說,錦衣衛在京城裡可威風了!”

  八個錦衣衛在蘇蘇的眼神下有些心虛,此時聽了峰哥兒這話於有榮焉的挺了挺胸。他們可是皇帝跟前兒最得用的錦衣衛,自然十分威風。

  但了解兒子的蘇蘇卻為這些錦衣衛默哀了三秒,老鐵,準備好扎心了嗎?

  果然見鋒哥兒來來回回打量了他們一陣,將幾個錦衣衛看得毛毛的,這才道”我爹自然是不會說謊的,所以是你們比較差勁吧?要不然,怎麼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卻連個縣令都搞不定!”

  八個錦衣衛:……

  扎心了,老鐵!

  先不說幾個錦衣衛因為怕不能及時趕到京城,本身就窩著火,如今再被峰哥這麼一鄙視,簡直就和被人懷疑他們“不行”似的。

  尤其是想到居然還有人敢昧下錦衣衛的銀子(蘇蘇:呵呵,五百兩銀子不是姓蘇的嗎?),這簡直就是叔不能忍,嬸也不能忍啊。

  所以那個敢勒索錦衣衛的真勇士縣令成了出氣筒。他正在家中坐等天上掉餡餅呢,卻不知這餡餅雖大,卻有毒。

  當然,錦衣衛也沒工夫去當什麼青天大老爺,沒有什麼為民除害的心。

  所以這個縣令到底保住了官位和性命。

  不過勒索不成,反被勒索,還要自掏腰包修建一座比先前毀了的石橋氣派十倍不止的大橋,白花花的銀子花出去,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而蘇蘇看著手裡由縣令夫人送上來的一萬兩銀票和幾個大盒子珠寶首飾,不禁嘆道:“真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