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五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邊擺攤的了不少,看來如今擺攤還是相當掙錢的。
第126章
定下擺的位置後, 柳三月便把所有事項徹底交給了程鵬,她只隔幾天看下帳本、點下貨就行。
這些東西是真心好賣, 即便不能砍價也大有人來買, 小一千塊錢的貨,愣是才半個來月就賣完了,收益翻了十多倍,淨掙一萬多。
程鵬每天收錢數錢,人都是傻的,這錢來的也太快太容易了, 拿在手裡都覺得各種不安心。
柳三月想過好掙, 卻也沒想過會這麼好掙, 半個月時間竟就叫她成了萬元戶, 這可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第二次上貨, 柳三月帶上了程鵬一起,讓他跟著學習學習, 這樣以後就可以只程鵬自己跑, 她也好專心學業。
就這樣轉眼到了81年夏天,這一年柳三月和柳白露大學畢業,而柳時夏則是高中畢業, 並且收到了國北的錄取通知書。
而且他的鋼琴技藝愈發精進,柳媽已無法再教他什麼。
柳時夏是真心喜歡鋼琴, 付出了莫大的精力,平日裡除了學習基本上就是在彈鋼琴,也不出去玩, 能似如今這樣彈的一首好鋼琴那也是應該的。
柳三月便同柳爸、柳媽商量著,是不是可以把柳時夏送去國外進修。
若柳時夏學的是國樂,比如古箏、二胡這種,那自然是在國內學習更好。
可他學的是鋼琴,那就得去國外見識見識才好呢。
這時出國不容易,不過有陸老爺子這層在,想來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
至於學費以及花銷方面,這一年柳三月著實掙了不少,也是不成問題的。
柳爸就曾出國留學過,若是能出去走走,多見識見識,確實也是好的,所以他並不反對,只看柳時夏怎麼想。
柳時夏自然願意,他做夢都想能見識更好的鋼琴老師。
既然家裡頭都同意,柳三月便開始著手安排,通過陸老爺子的幫忙,給柳時夏申請到了維也納音樂大學。
柳時夏去了維也納,柳三月也不再擺攤,擺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她找到了一處門面,內里將近一百平左右,很是寬敞明亮,用來賣衣服飾品倒是合適,便租了下來。
這一年來程鵬鍛鍊的不錯,如今瞧著不再畏手畏腳,大方的很,進貨什麼的也能獨立的一手抓,基本不用柳三月操心太多。
新店柳三月便就交給了程鵬,程鵬任店長,她又招了兩個小姑娘,三個人看店,足夠了。
而柳白露終於敞開心扉,在學校里又談了一個對象,只不過這對象不是她同學,而是國清大學食堂里的一名員工。
平日裡負責打雜和給學生打菜。
柳三月見過後,非常費解柳白露是怎麼看上這人的。
倒不是說這人不好,就是看著太沉鬱了,普通模樣、普通身材,頭髮留的老長,長到了肩膀,中分著。
不怎麼愛說話,也不怎麼笑,瞧著卻也不是緊張的模樣,他的眼神就是沉的,死氣沉沉,沒有一丁點兒活力,真的是越看越奇怪。
後來聊天才知道這人從小便父母雙亡,是在□□中被鄰居親戚百般折辱雙雙自殺而沒的。
只留下小小的他和爺爺相依為命,但許是爺爺受到的打擊太大,才不過一年也跟著去了。
那時他才十幾歲,周邊的親戚鄰居根本就沒有能容的下他的,他扔下那邊的所有,一座小土房和小土房裡的所有家什,獨自一人輾轉來了京城。
到了京城流浪幾個月後,認識了一位寡居的老爺爺收留了他,老爺爺是個廚子,家人全無,收留了柳白露這個對象後,兩人相依為命。
老爺爺燒菜手藝極好,卻沒教他,倒是教他學起了畫畫。
然後沒兩年,老爺爺也去了,他便補了老爺爺的缺,進了國清食堂,只因沒有燒菜手藝,只得做起了打雜打菜的工作。
經歷了這麼多,也難怪瞧著沒什麼活力了。
這下子,柳三月就更費解了,聽說還不是那人追的柳白露,還是柳白露主動追的他,死纏爛打追了好久才追到手的。
所以她妹到底是看上了這人哪兒啊?悲慘的身世?
後來柳白露和那人走了後,柳三月才聽柳媽說,那人閒暇之餘喜歡坐在學校里的水池邊畫在水池邊的學生。
有一次正好就畫到了在水池邊看書的柳白露,然後又被柳白露發現,過來看了他畫的畫,聊了幾句,然後就看上那人了。
……
這是說的認真的?
這樣也可以?
也是服了。
不過柳爸、柳媽都不是那種會控制孩子或者是看中家世的人,只要閨女找的這個人品行沒問題,他們倆就不會有什麼意見。
於是柳白露和那人也就繼續處著了,柳三月這邊的服裝店也漸漸的步入正軌,生意越來越好。
手頭上掙的錢多了後,柳三月又有了新的想法,也是因著南邊那裡好幾家一直合作著的供貨商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問題,一天一個想法,折騰的柳三月心煩。
正好京城這邊不少國企經歷時局變化都經營不下去了,倒閉了好幾家廠子。
其實廠子沒問題,廠里技術設備也沒問題,有問題的只是人工和管理。
上頭領導經不住時代變遷的誘惑,都越來越心浮氣躁,而下頭的人也開始渾水摸魚,再加上廠裡頭盤根錯節的關係,養著的閒人越來越多,趕上下海熱潮,經濟模式大改變,不思改變,開不下去只是早晚的事兒而已。
可真就這麼倒閉了又確實可惜,畢竟廠子和技術設備是無辜的啊,柳三月便想接下一個經營不善的工廠,自己生產,自己做自己的供貨商,成本節約了不說,以後還不用再跑來跑去還得受各種閒氣。
說的容易,真要去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低下多少人盯著、等著呢,好在柳三月陸家媳婦兒的這個身份還是挺有用的,跑了個把月後,總算是順利接了一家紡織廠。
柳三月剛一接手,第一件事便找陸大姐和陳圓圓幫忙,三人一起四處暗訪廠子裡的員工們,這些員工背後多多少少都連著各種關係網,而且不少人嘴碎的很,根本藏不住事兒,隨便一打聽,便基本弄清楚了廠里的所有人事關係。
哪些人是確實有能力有技術的,哪些人是扎紮實實幹實事的,又哪些人是老油條、是蛀蟲的。
然後便是大刀闊斧的裁人,就這麼個小小的廠子,足足養活著兩千多人,再加兩三百正好湊個三千整,就這樣的倒閉也是活該。
更可怕的是,這三千人里真正有能力干實事兒的不過就七八百人,而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又占了兩三百。
像這種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即便他能力再大,就算他是廠里的支柱,那柳三月也不敢留,她寧肯再多費些辛苦出去到處再找新的,也絕不敢用這種仗著自己有本事而心比天大的員工。
及至最後被裁人數多達兩千二百多人,能夠留下來的僅僅只有三百一十七人,完全不夠支撐廠里的正常運轉。
這幾乎就等於是抱團同歸於盡,就沒人敢這麼辦事兒的,可想而知在廠里引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抗議的、哭鬧的、撒潑的,威脅要吊死在廠門口的,真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各種鬧騰。
第126章
定下擺的位置後, 柳三月便把所有事項徹底交給了程鵬,她只隔幾天看下帳本、點下貨就行。
這些東西是真心好賣, 即便不能砍價也大有人來買, 小一千塊錢的貨,愣是才半個來月就賣完了,收益翻了十多倍,淨掙一萬多。
程鵬每天收錢數錢,人都是傻的,這錢來的也太快太容易了, 拿在手裡都覺得各種不安心。
柳三月想過好掙, 卻也沒想過會這麼好掙, 半個月時間竟就叫她成了萬元戶, 這可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第二次上貨, 柳三月帶上了程鵬一起,讓他跟著學習學習, 這樣以後就可以只程鵬自己跑, 她也好專心學業。
就這樣轉眼到了81年夏天,這一年柳三月和柳白露大學畢業,而柳時夏則是高中畢業, 並且收到了國北的錄取通知書。
而且他的鋼琴技藝愈發精進,柳媽已無法再教他什麼。
柳時夏是真心喜歡鋼琴, 付出了莫大的精力,平日裡除了學習基本上就是在彈鋼琴,也不出去玩, 能似如今這樣彈的一首好鋼琴那也是應該的。
柳三月便同柳爸、柳媽商量著,是不是可以把柳時夏送去國外進修。
若柳時夏學的是國樂,比如古箏、二胡這種,那自然是在國內學習更好。
可他學的是鋼琴,那就得去國外見識見識才好呢。
這時出國不容易,不過有陸老爺子這層在,想來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
至於學費以及花銷方面,這一年柳三月著實掙了不少,也是不成問題的。
柳爸就曾出國留學過,若是能出去走走,多見識見識,確實也是好的,所以他並不反對,只看柳時夏怎麼想。
柳時夏自然願意,他做夢都想能見識更好的鋼琴老師。
既然家裡頭都同意,柳三月便開始著手安排,通過陸老爺子的幫忙,給柳時夏申請到了維也納音樂大學。
柳時夏去了維也納,柳三月也不再擺攤,擺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她找到了一處門面,內里將近一百平左右,很是寬敞明亮,用來賣衣服飾品倒是合適,便租了下來。
這一年來程鵬鍛鍊的不錯,如今瞧著不再畏手畏腳,大方的很,進貨什麼的也能獨立的一手抓,基本不用柳三月操心太多。
新店柳三月便就交給了程鵬,程鵬任店長,她又招了兩個小姑娘,三個人看店,足夠了。
而柳白露終於敞開心扉,在學校里又談了一個對象,只不過這對象不是她同學,而是國清大學食堂里的一名員工。
平日裡負責打雜和給學生打菜。
柳三月見過後,非常費解柳白露是怎麼看上這人的。
倒不是說這人不好,就是看著太沉鬱了,普通模樣、普通身材,頭髮留的老長,長到了肩膀,中分著。
不怎麼愛說話,也不怎麼笑,瞧著卻也不是緊張的模樣,他的眼神就是沉的,死氣沉沉,沒有一丁點兒活力,真的是越看越奇怪。
後來聊天才知道這人從小便父母雙亡,是在□□中被鄰居親戚百般折辱雙雙自殺而沒的。
只留下小小的他和爺爺相依為命,但許是爺爺受到的打擊太大,才不過一年也跟著去了。
那時他才十幾歲,周邊的親戚鄰居根本就沒有能容的下他的,他扔下那邊的所有,一座小土房和小土房裡的所有家什,獨自一人輾轉來了京城。
到了京城流浪幾個月後,認識了一位寡居的老爺爺收留了他,老爺爺是個廚子,家人全無,收留了柳白露這個對象後,兩人相依為命。
老爺爺燒菜手藝極好,卻沒教他,倒是教他學起了畫畫。
然後沒兩年,老爺爺也去了,他便補了老爺爺的缺,進了國清食堂,只因沒有燒菜手藝,只得做起了打雜打菜的工作。
經歷了這麼多,也難怪瞧著沒什麼活力了。
這下子,柳三月就更費解了,聽說還不是那人追的柳白露,還是柳白露主動追的他,死纏爛打追了好久才追到手的。
所以她妹到底是看上了這人哪兒啊?悲慘的身世?
後來柳白露和那人走了後,柳三月才聽柳媽說,那人閒暇之餘喜歡坐在學校里的水池邊畫在水池邊的學生。
有一次正好就畫到了在水池邊看書的柳白露,然後又被柳白露發現,過來看了他畫的畫,聊了幾句,然後就看上那人了。
……
這是說的認真的?
這樣也可以?
也是服了。
不過柳爸、柳媽都不是那種會控制孩子或者是看中家世的人,只要閨女找的這個人品行沒問題,他們倆就不會有什麼意見。
於是柳白露和那人也就繼續處著了,柳三月這邊的服裝店也漸漸的步入正軌,生意越來越好。
手頭上掙的錢多了後,柳三月又有了新的想法,也是因著南邊那裡好幾家一直合作著的供貨商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問題,一天一個想法,折騰的柳三月心煩。
正好京城這邊不少國企經歷時局變化都經營不下去了,倒閉了好幾家廠子。
其實廠子沒問題,廠里技術設備也沒問題,有問題的只是人工和管理。
上頭領導經不住時代變遷的誘惑,都越來越心浮氣躁,而下頭的人也開始渾水摸魚,再加上廠裡頭盤根錯節的關係,養著的閒人越來越多,趕上下海熱潮,經濟模式大改變,不思改變,開不下去只是早晚的事兒而已。
可真就這麼倒閉了又確實可惜,畢竟廠子和技術設備是無辜的啊,柳三月便想接下一個經營不善的工廠,自己生產,自己做自己的供貨商,成本節約了不說,以後還不用再跑來跑去還得受各種閒氣。
說的容易,真要去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低下多少人盯著、等著呢,好在柳三月陸家媳婦兒的這個身份還是挺有用的,跑了個把月後,總算是順利接了一家紡織廠。
柳三月剛一接手,第一件事便找陸大姐和陳圓圓幫忙,三人一起四處暗訪廠子裡的員工們,這些員工背後多多少少都連著各種關係網,而且不少人嘴碎的很,根本藏不住事兒,隨便一打聽,便基本弄清楚了廠里的所有人事關係。
哪些人是確實有能力有技術的,哪些人是扎紮實實幹實事的,又哪些人是老油條、是蛀蟲的。
然後便是大刀闊斧的裁人,就這麼個小小的廠子,足足養活著兩千多人,再加兩三百正好湊個三千整,就這樣的倒閉也是活該。
更可怕的是,這三千人里真正有能力干實事兒的不過就七八百人,而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又占了兩三百。
像這種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即便他能力再大,就算他是廠里的支柱,那柳三月也不敢留,她寧肯再多費些辛苦出去到處再找新的,也絕不敢用這種仗著自己有本事而心比天大的員工。
及至最後被裁人數多達兩千二百多人,能夠留下來的僅僅只有三百一十七人,完全不夠支撐廠里的正常運轉。
這幾乎就等於是抱團同歸於盡,就沒人敢這麼辦事兒的,可想而知在廠里引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抗議的、哭鬧的、撒潑的,威脅要吊死在廠門口的,真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各種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