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寵溺地看了看一臉得色的莫小雨,嬴政現在明白了那一千面鏡子和一千個暗衛的用途,只為了將陽光反she到雲層上,人為地造成“五彩祥雲”的假象。

  而在祥雲中翻滾的巨龍,不用說,那必是聽雨的真身,難怪那丫頭今天沒守在主子的身邊呢,原來如此。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嬴政掏出了塞在馬耳朵里的棉花,一聲長笑,直接無視了莫小雨向上翻著的白眼,一伸手,將她撈上戰馬,樂呵呵地直奔駐地而去。

  雖然秦軍打了個趙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好在那趙勝素日裡治軍嚴整。

  而且近日來,因久戰不下,在趙王的催促下,他也整合了四十萬大軍準備主動出擊。

  所以,在短暫的慌亂之後,那四十萬趙軍,竟然隨著趙勝一鼓作氣地殺出了軍營。

  短兵相接,戰況非常慘烈,秦軍終因寡不敵眾,而且戰且退著。

  一轉眼,大秦的軍隊便已退出了長城,並沿著直通長平的大道“逃跑”著。

  其目的,自然是想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的戰場上。

  儘管有謀士出聲提醒趙勝“小心秦軍有詐”,但已殺紅了眼的趙勝看了看那已坍塌了的長城。

  最好的屏障沒有了,決以死戰已在所難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揮了揮手,一馬當先,舞動著手中的長槍,率先向已“潰退”的秦軍追了過去。

  就這樣,秦軍一邊“逃跑”,一邊回身與趙軍做著殊死的搏鬥。

  當趙勝帶著趙軍的主力,已經遠離故關十二公里時,事先埋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兩萬五千名秦軍突然出擊,切斷了趙軍的退路。

  而那五千騎兵就如天兵神將一般,出現在故關前,做虎視眈眈狀,使留守在故關的趙軍,不敢出來支援。

  趙軍被完全分成了兩段。而秦軍在孫臏的指揮下,則抓住時機,從兩翼攻擊趙軍。

  趙勝帶領的趙軍主力,就被秦軍壓縮在了秦軍防禦壁壘所在處的,一片低凹的山谷里。

  面對險惡的戰局,趙勝一面命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一面將被圍困的消息,飛鴿傳書傳到了邯鄲。

  趙王只得再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

  而嬴政則下令給河內郡所有的郡民都賜爵一級,命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支援長平前線,阻擊趙國的援軍。

  就這樣,在被困四天之後,彈盡糧絕的趙勝,在率軍突圍時被秦軍所she殺。

  而失去了主帥的趙軍,傷病餓殍,無力再戰,只得全體投降。

  這一戰,秦軍打得極其漂亮!

  大獲全勝不說,還俘虜了趙軍近四十萬人,己方的傷亡卻是極少。

  可以說,長平之戰,真龍現身,威懾了整個天下,並奠定了大秦的帝國之路,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然而,此時此刻,如何處理這四十萬降兵,卻成了嬴政最為頭疼和要緊的事情。

  按照大將白起等人的意見是“殺之”,畢竟這四十萬的趙兵,是要張嘴吃飯的。

  孫臏也沉默不語,大概在這個時代,人命是最不值錢的吧。

  嬴政則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莫小雨,無論何時何地,這個女人總是能帶給他無限的驚喜。

  而莫小雨正咬緊了下唇,苦苦地思索著。

  殺了吧,那肯定是於心不忍的,畢竟是四十萬鮮活的生命。雖然她知道,歷史上的大秦,的確是如此做的。

  史書上有載:

  “這四十萬趙國的降軍,一夜之間就被屠殺俱盡!

  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唯有二百四十名年紀幼小的趙兵,被秦軍放回趙國。

  坑殺趙卒的消息傳入趙國,整個國家中 ' 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 ' 。”

  但是,如此心狠手辣的做法,也讓趙國在一段時間內,上下同仇敵愾,共同抵禦大秦的進攻。

  儘管如螳臂當車,卻也給大秦予沉重的打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不殺呢,白起說的也對,連年的征戰,大秦雖是糧食尚還充足,但也僅限於本**隊與百姓的供給。

  而這趙人,又是出了名的愛國,如若悉數放回,有縱虎歸山之嫌。

  怎麼辦?

  嬴政的軍帳里,一時間鴉雀無聲,這步棋若是走錯了,有可能滿盤皆輸,那麼,所有的心血,都會付之東流。

  突然,帳簾一掀,聽雨興沖沖地走了進來,少根筋的她,壓根就沒注意到大帳里壓抑的氣氛。

  滿臉喜色地對著莫小雨邀功道:

  “主子,今天,我做的不錯吧?”

  看見聽雨,莫小雨的眼前就是一亮,哈哈,“說曹操,曹操就到”,這辦法,自己就送上門了。

  於是,對著嬴政就是一通耳語,聽得嬴政是連連點頭,喜形於色,一張嘴,又是那句老話:

  “這輩子,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我的女人叫莫小雨。”

  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兒,莫小雨難得地紅著臉,帶著聽雨匆匆地離開大帳,只留下一頭霧水的大臣們,面面相覷著。

  而走出很遠的莫小雨,仍能聽到大帳里傳來的嬴政那得意的笑聲,恨恨地跺了跺腳,莫小雨自己也終於忍不住笑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當天晚上,按照嬴政的吩咐,秦軍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糧糙,儘可能的讓被俘的趙軍士兵們吃了一頓飽飯。

  同時,莫小雨還帶領著那些隨軍的大夫們,為受了傷的兩國士兵進行了及時的包紮和處理。

  依著莫小雨的吩咐,士兵們不分國籍,只按傷勢輕重來排隊就診。

  這讓被俘的趙軍受寵若驚,一個個噙著感激的淚花,敬仰地看著那位忙得團團轉的奇女子。

  而混在秦軍受傷士兵里的那些個說客們,則趁機大肆宣揚秦王嬴政的英明,以及秦國內日趨繁榮的景象。

  這讓一直處在戰亂和動盪之中的趙國人,禁不住心馳神往。

  在他們的心目中,國泰民安,百姓們豐衣足食的秦國,已成了他們理想中的國度。

  於是,就有早已妻離子散的趙國士兵吞吞吐吐地,小聲囁嚅著打聽,可不可以留在秦軍之中?

  而那些家中尚有妻兒的,也起了投奔秦國的心思。

  嬴政自然大喜,表示去留隨意。

  能留在秦軍的,餉銀同秦國的本土士兵。不願意留下的,明早,他會親自送行。

  消息一傳開,趙軍一片譁然。大秦重獎軍功之事,一直是各國士兵們所為之羨慕和嚮往的。

  當天晚上,就有十萬降卒表示願意留在秦軍,為秦王效力。

  次日清晨,早飯一過,嬴政便騎在馬上,親自為回國的降兵們送行。

  然而,就在依依告別之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那三十萬準備離去的降卒和嬴政身後數十萬軍容嚴整、鎧甲分明的秦軍,眼睜睜地看著嬴政在眾目睽睽之下,幻化成了一條巨龍,並在空中盤旋了許久,才又重新回到馬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