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俊毅說:“是有,不過你來的話可以將市場部分為兩個部門,每人負責一個,待遇方面不會比你現在的差。”目前他還沒有跟汪彥君提過自己要招新市場經理的事,所以不能告訴胡凱他來之後就是接替汪彥君負責整個市場部的。

  “你們業務這麼忙?廠子目前有多少人啊?”胡凱有些不太相信地說。

  “將近一千人。至於忙不忙,你來看了就知道了。”關於廠里的業務,這一點李俊毅還是頗為自信的。

  胡凱點頭:“謝謝賞識,我會考慮的。”

  牆腳並不那麼好挖呢,李俊毅也不著急。回去之後,他找了個機會跟汪彥君提了一下,打算給他找個副手,這樣的話汪彥君就應該會認真考慮離職的事了。

  高味的車間布置已經完成,馬上可以開工了。為了辦工廠,高涼重新去註冊了公司和品牌,因為之前的高味只是個體戶營業執照,註冊公司才有更多的權限。新工廠開工了,作坊就關了,車間全都轉移到了工廠,工人也遷了過來,人手不夠,高涼又招了一批工人和技師,僅有幾十人,人手比起隔壁的服裝廠來是少多了,高涼也不著急,一口吃不出個胖子來,慢慢來吧。

  工廠流水線式作業模式比之前作坊加工要合格規範多了,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工廠建成之後,除了鮮食,還有袋裝食品,食材需求量大增,原來的養殖規模就遠遠不夠了,高涼決定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以供應市場需求。為了保證雞鴨鵝的質量,高涼沒讓原來的養殖戶無限制地擴大養殖規模,打算再開拓新的養殖點。

  這天楊思華跟高涼說:“姐,咱們店裡洗碗的梁四妹今天問我,你是不是還在找地方養雞鴨。她說她老家山好水好,可以搞養殖。”

  高涼吃驚地說:“你說四姐嗎?”高涼對梁四妹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她是自己在廣州招到的第一個員工。

  楊思華點頭:“對,就是四姐。”

  高涼想了想,問:“她家在哪兒來著?”

  楊思華說:“肇慶那邊,好像離廣州也不是很遠。”

  “那咱們就去看看吧。”高涼一向重情義,梁四妹也算是高味的老員工了,這些年高味的發展也離不開她的貢獻,如今她第一次主動提要求,當然要去看看,順便也考察一下市場,如果可以,交給她養殖也不錯,以梁四妹的責任心,肯定能做得很好。

  於是高涼和李俊毅開著車,由梁四妹帶路,一直開到了她的老家。肇慶比起清遠來是遠了點,但也就是兩三個小時的車程,粵西一帶素來以風景優美聞名,肇慶果然山清水秀,養殖肯定做得起來。

  一路上,高涼忍和梁四妹閒聊:“四姐,你當初怎麼會想到要出來呢?你們這個年紀的人,很少出來打工吧。”

  梁四妹嘆息一聲:“是啊。當初我在家裡被我婆婆和嫂子欺負,我男人脾氣也不好,還打人,我一生氣就跑出來了,我不信在外面養不活自己。說真的,老闆,當初多虧你收留了我,我那時候身上就剩下十幾塊錢了。”

  高涼意外地說:“沒想到四姐還是個很有魄力的人。”這個年代,她們這個年紀的女人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活哪怕有再多的不如意也是默默地承受著,不敢離婚,也無處可去。

  梁四妹笑了:“我哪有什麼魄力,就是覺得自己有一雙手,在外面總不至於餓死。”

  “還真是這樣的,樹挪死人挪活。你後來還是回去了吧?家裡人怎麼說?”高涼記得梁四妹第一年過年沒有回老家。

  “回了。我賺得比我男人多,他就不敢打我了。我們說好了,我在外面掙錢,他在家裡種地看孩子。”梁四妹說起這個來還是很得意的。

  高涼微微笑起來,女人果然還是要經濟獨立才有話語權。梁四妹的男人聽說老婆帶了老闆回來考察市場,熱情得不得了,打包票說他們肯定能把雞鴨鵝養好。他們家雖然偏僻了點,但是山清水秀,他家還有成片的山地,搞養殖確實非常有優勢。高涼和李俊毅看過之後,就簽下了養殖場的合同,梁四妹辭了店裡的工作,專心和丈夫在家搞養殖。

  工廠未正式開工之前,第一批高味加盟店就已經開起來了,都在廣州,只有四家,選址、裝修都經過高涼的嚴格審批,因為廣州已經有好幾家高味分店,加盟店不能和自家的店子打擂台。好在廣州夠大,十來家小吃店還是容得下的。

  工廠投入生產之後,高涼在高味內部進行了招商,派一批老員工去深圳開加盟店,加盟方式比較特別,前期投入全都是高味出,包括租金、裝修、設備等,員工過去開店,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償還這些前期投入。也就是說,他們不需要什麼前期投入,只需要過去開店就行。

  這個方案非常具有吸引力,畢竟前期投入你沒花錢,賺的都是自己的。方案一出來,小軍就第一個報名了,陸陸續續又有幾個報名的,最後一共定了五個,高涼打算讓這五家分店當做星火,由它們帶來燎原之勢。

  高涼這些日子都在深圳跑,對於深圳,她要比廣州熟悉得多,她很快就敲定了五家加盟店的位置,選定了東門老街、火車站、崗廈、八卦路、布吉街等地。1994年的深圳就是個大工地,到處都在修路建房架橋,高涼選定的這些地方大部分都會重新改建,不過目前的人流量已經十分集中了,滷味店的生意肯定差不了。

  等到裝修完畢,深圳分店正式開業的時候,已經到了元旦。這次去深圳開店的都是老員工,他們有著豐富銷售的經驗和應對突發狀況的處理方法,高涼沒有跟著去看銷售情況,只是讓他們根據銷售情況打電話回公司反饋訂貨。如高涼所想的那樣,火車站和東門老街的銷售情況最好,第一天晚上就打電話回來要求送貨了,畢竟那兒是客流量最為集中的地方,其他幾家店子情況也不差,第二天也都要求追加貨物。前期情況不明的時候,高涼就安排貨運車儘量頻繁一點去深圳送貨,等過陣子穩定了,就開始穩定三天供一次貨,這樣可以節約成本運輸成本。

  至此,深圳加盟店算是開起來了,至於東莞,高涼不打算採用深圳同樣的模式,因為這一次深圳加盟店抽掉了店裡一批熟練可靠的員工,目前再也派不出那麼多人手了,東莞就暫時不管了,讓它從廣州和深圳兩段慢慢滲透吧,總會有人發現商機的。

  元旦之後,高味的第一批袋裝滷味也開始上市了。高涼招收了一批業務員,親自給他們培訓,爭取儘快讓高味的滷味鋪滿廣東各個城市的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店,年後再開發國內其他省市的市場。

  元月份的時候,汪彥君正式提出了辭職,面對李俊毅,他覺得十分抱歉:“毅哥你現在就可以招人了,等招到人辦好交接,我就不來上班了。真是抱歉,當初說好了會一直幫你們的。”

  李俊毅對他辭職完全不意外,他拍拍汪彥君的肩:“沒事的,我和高涼其實一直都在猜你什麼時候提這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