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涼自己兩個店每月也能有六七千的入帳,照這個速度,他們不用一年時間就能將所有貸款還上。

  不過高涼現在要面對的還有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戶口問題。高珊已經上初三了,馬上就要升高中,而他們的戶口還在老家,沒有戶口只是不能參加本地高考的,字面上看,高珊其實可以在廣州上高中然後回老家去高考。然而雖然現在高考都是全國統一卷,但由於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同,各地的錄取分數並非全國統一,也就是說,在外地上高中,回老家未必能考得上大學,所以這也是高珊和高涼必須要面對的抉擇:高珊是在廣州上高中,還是回老家去念高中?高涼能否有十足的把握解決戶口問題。

  第一百零九章 我愛你

  想到戶口問題, 高涼就開始留意廣州的房地產了。

  高涼印象中深圳是最早開發商品房的,1988年7月, 她剛去深圳, 正趕上“中國第一拍”東曉花園竣工開售,這是我國第一個土地拍賣建造的商品房案例, 意義重大。當時廣告打得到處都是, 高涼還見到過東曉花園的廣告橫幅,對1600元每平方米的房價印象深刻, 因為對她來說實在是個天價,她剛去深圳第一次領到的工資是31.5元, 第二個月是一百零幾塊, 她算過, 照她這種賺錢速度,不吃不喝也得一百多年才能買上一套房,她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貧富差距有多大。

  而且接下來幾年, 房價突飛猛漲,1992年的時候甚至漲到了六七千元一平方的, 那一年高涼和鄧興華從廠里出來做生意,開了個小作坊,房租每個月也都在漲, 原因就是房價暴漲,高涼對這事記憶深刻。反倒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房價暴跌,又跌到了兩三千元一平方。中國90年代的房地產, 完全就是過山車。

  高涼需要了解當下的房價是多少,這年頭沒有網絡,電視新聞她也沒時間看,只能從報紙上獲得信息,所以她每天都會買本地的報紙留意房價動態。一看略略鬆了口氣,現在廣州的房價還是兩千左右每平方,也就是說買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大概需要二十萬左右。她的錢不夠,但是可以跟李俊毅借錢買房,先解決弟弟妹妹的戶口問題。

  李俊毅發現高涼最近特別愛看報紙,她其實很少看報,仿佛對任何新聞興趣都不大,你要說她不愛學習,平時有一丁點兒閒暇,她又會翻翻他買的書,而且你說一些新鮮事物她又都懂,還不是裝懂的那種,真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從哪裡了解到的。

  這天高涼又在李俊毅辦公室里看報紙,頭條新聞掃一眼直接略過,翻到廣告欄才仔細看了起來。李俊毅走過去:“你又在看什麼呢?”

  高涼說:“看房子。”

  李俊毅問:“你想買房了?”

  高涼抬起頭來:“珊珊明年要上高中了,我想早點把戶口的事定下來。聽說有的樓盤買房子可以落戶。”

  李俊毅沉默了片刻:“對,房子得買了,不過明年要先還貸款,最遲後年,咱們再買好嗎?”

  高涼說:“我怕房價漲,想明年就買。”

  “就算漲也漲不了多少吧。”李俊毅說。

  高涼說:“去年廣州的房價是一千五一平方,今年已經漲到兩千了,明年只會更貴,到後年估計都要三千了。”事實上,92年房價暴漲,直接從兩三千漲到了六七千,到時候就真買不起了,就算他們買得起,也沒必要多花一半錢買高價房,所以高涼打定主意一定要明年買房。

  李俊毅沉思片刻,說:“最遲明年買。”

  高涼點頭:“我跟你借錢買。”

  沒想到李俊毅直接說:“不用,我給你買。房子就掛在你名下,你將弟弟妹妹的戶口都遷過來。”

  高涼有些吃驚地看著李俊毅:“不好吧,咱們還沒結婚呢。”

  “是沒結婚,但我們還用分彼此嗎?我人都是你的,工廠都給你了,房子算什麼呀?”李俊毅語氣帶了點調侃。

  高涼又感動又覺得有點好笑:“工廠那能一樣嗎?那不是不得已嗎?”

  李俊毅點頭說:“對我來說就是一樣的。我這是要把你套牢了。”

  高涼鼓著腮幫:“你就不怕我起了黑心,卷了所有的錢跑了?”

  李俊毅過去摟著她:“我怕什麼?這個世界上還有我這麼帥又這麼愛你的男人嗎?我不信你會捨得。”

  高涼閉上眼睛貼著他的臉,她確實捨不得,這麼好的男人,她修了兩輩子的福分才修到,怎麼會捨得丟了不要呢。

  天氣涼快起來了,高味的菜單也該換了,涼皮和冷麵就不太合適了。酸辣粉和重慶小面又重新活躍了起來,綠豆汁繼續保留著,不過不再外賣了,因為不賣涼的了,而熱綠豆汁裝不了玻璃瓶,會炸裂的。此外高涼還增加了餛飩和餃子這些種類,因為南下廣州的北方人也多了起來。

  天河體育中心那邊的綠豆汁自然是停了,高涼開始推出串串香。串串香其實就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它的優勢就是可以拿在手裡吃,按串收錢,高涼只需要給嫻靜調一鍋湯汁即可,所有的食物都往鍋里一扔,煮熟了就可以吃。

  串串香的食材結合了全國各地的特色,除了牛肉、牛肚、牛筋、鴨腸、雞爪、百頁、香菇、海帶之外,還有牛丸、肉丸、魚丸、蝦仁等廣東特產,大冬天的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串串擺在那兒,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過路的人誰不想賣幾串來嘗嘗呢。

  雖然沒有了綠豆汁,分店的生意依然火爆不已,幾個月下來,高味在天河體育中心這一片都出名了,它的流水工作日能夠達到一兩百一天,節假日生意就更好了。一個月的流水至少有六七千,因為這邊的成本低,賺得更多,能賺上兩三千塊一個月。

  越到天冷,生意就越好,年前那兩個月,兩個店的收入加起來快有一萬了。高味擴大店面重開之後,到過年前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高涼一共賺了四萬多塊錢,照這個速度,到明年上半年,她就能買上半套房子了。不過這四萬多塊錢嚴格算起來,一分錢都不屬於她,而是李俊毅的,因為她盤店面、買電器、搞裝修等等大的開支,都是李俊毅掏的,高涼把帳記得一清二楚,一共欠了他五萬三千多塊錢。

  這天晚上洗漱完畢的高涼靠在沙發上算帳,算完後將帳本一扔:“我的天哪,我忙活了一整年,結果還是負債狀態!”

  李俊毅坐在沙發上看書,他腿下壓著高涼的腳,因為高涼沒穿襪子,到了冬天又都手腳冰涼,他在給她取暖,聽見這句話,扭頭難以置信地說:“怎麼可能?你不是每個月利潤都在增加嗎?”關於賺錢這點高涼倒是喜歡和李俊毅分享,每個月都會興高采烈地跟他報帳單,當然李俊毅的帳單也沒瞞過她,兩人的收入對對方來說都是透明的。

  高涼將帳單拿給他看:“你看。全都給你忙活啦!”

  李俊毅接過來一看,然後噗嗤一聲笑了:“誰讓你這麼記帳了?那是我給你花的,一分錢不用你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