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有人這麼解釋之後,那位老農也就放心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自古的道理,所以用心耕作的東西會有好的產量,那也是說得過去的。

  土豆們出乎眾人意料的高產,給這個剛剛經受過旱災的城市注入了力量。如今鳳城這邊的分戶工作做的很好,這邊的家裡大多數都是一對夫妻帶著幾個孩子組成的小家庭。

  平日裡的男人們出去上工掙一些銀錢,女人則帶著已經懂事的孩子出來照顧田地。

  這些家裡面大多數都是五六口人,八、九口都算是多的了。他們家裡面今年基本上都按著人口,種植就兩三畝的土豆,如今一畝1600斤的產量,已經足夠他們省著度過一個冬天了。

  不用餓肚子了,這真是一件大喜事,而更讓鳳城的老百姓們高興的是,就在他們剛剛將挖出來的土豆放進菜窖之後,今年的第一次場大雪便落下來了。

  這場雪下的真的很大,鵝毛一樣飄飄灑灑的從天上落了下來。不一會便將整座鳳城,整個大地都埋在了一片晶瑩的潔白之下。

  土豆豐收之後又遇上大雪,興奮的人們紛紛冒著大雪走出了家門,高聲的跳著叫著歡笑著,迎接著這場他們期盼已久的降水。

  不少老人眼含熱淚的捧著大雪,口中念叨著瑞雪兆豐年的吉祥話。

  沈晨靄站在家門口,看著外面那些裝死瘋狂的百姓們,心中默默的說著‘都過去了,一切的災難都會過去的’,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第107章 完結

  這場大雪過後,一個月內鳳城極其周邊地區又相繼下了兩場的大雪,這些大雪的到來,徹底的意味著威脅了眾人快要一年的旱情,已經徹底過去了。

  雖然今年的年景不好,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家需要勒緊褲腰帶過上一段日子,不過沒關係,只要咬咬牙將這段日子挺過去,將來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縣太爺在確定旱災已經過去之後,特意將這一次抗旱救災的經過寫成了摺子,然後通過州府那邊上表了朝廷。

  朝廷在接到揍表之後,對鳳城這邊應對旱災之時所作出的那些反應,給與想了相當的肯定,並且專門組織吏部和戶部的相關部門,對著摺子上的反法做了研究,在響應的做出精簡和添加之後,發放到下面的各個部門,請他們學習經驗,以備將來的不時之需。

  同時為了表彰鳳城這邊的功績,縣太爺馬上就得到了破格提拔,升職到涼州府衙那裡去做通判了。而那些帶頭捐獻物資,並且貢獻了想法與主意的各位商戶們,除了得到朝廷的表揚之外,縣衙那邊還專門在府衙的正前面,雕刻了一座石碑,上面寫滿了他們的名字,用萬古流芳的形式,來表達朝廷對他們的嘉獎。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土豆居然能夠救得下那麼多的人命,而這一次的行動還給鳳城這邊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那便是有土地的人家突然都多出了一個習慣,每一年他們種地的時候,都會留出來兩畝地,用來種植土豆,並且根據當年的天氣,對種植在上面的土豆進行管理。

  那留出來特別耕種的兩畝土地,漸漸的成為了鳳城百姓們的保命田,而這些田地也沒有辜負人們對於它們的期望,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不止一次的救下了整個鳳城人民的性命。

  讓人揪心的旱災過去之後,鳳城這邊漸漸的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老百姓們又開始各自的忙活起了他們的生活,如此寧靜的日子,要是說還有誰能不滿意的話,那就只剩下那些個曾經想要哄抬物價的糧商們了。

  旱災之前,他們可是花了大價錢來囤積糧食的,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旱災到來的時候,鳳城這邊的糧食價格並沒有如同他們預料的那樣瘋漲,反而在漲了一段之間之後,出現了微微的下降。

  隨後縣太爺和這邊的一些商戶們又集體行動,集思廣益之後便各顯神通,生生的將鳳城這邊的物價給打壓下來了。

  隨後的那些日子對於這些糧商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隨著府衙那邊的平價口糧的推出,他們這邊的糧食就越加的難賣了。

  有腦瓜的人察覺事情不對,都開始跟著慢慢的降價,一點一點的清空庫存了,而那些利慾薰心的人,卻捨不得賠錢賣糧,只好咬著牙硬撐,他們覺得府衙那邊購進的糧食並不算多,哪怕是限量供應,最多也就撐一個半月,等過了這段時間,府衙那邊的糧食賣完了,沒有糧食吃的那些人自然就要到他們這邊來買糧食的。

  可惜的是他們把那些跟風賣糧的傢伙給忘掉了,這些人手裡面儲存的糧食可比府衙那邊多的多,那些有實力的有餘錢的人家還是會選擇到他們這裡來賣糧,畢竟府衙那邊進來的糧食就是為了個大家填飽肚子用的,質量什麼的,只要能入口,其它的要求就基本沒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