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邊,一人,一琴。

  灰白的長髮盡顯滄桑之態,那臉卻極年輕俊美。他獨自抱著琴坐在江畔石上,仿佛在觀望風景,然而那雙眸子空空洞洞,再不見奕者的算計與皇者的野心,仿佛下著蒙蒙的冷雨,暗淡無光彩。

  淺藍色衣袍隨意鋪在地上,雨絲沾上即順勢滑落,潔淨,清冷。

  一名十二三歲的女孩打著傘匆匆走來,見到他頓時鬆了口氣,連忙拿傘替他遮住雨,埋怨道:“都下雨了,鳳歧哥哥怎麼還不回去?”

  “你來了。”聽見她的聲音,他微微笑了,側臉問:“我的花呢?”

  女孩咬了咬唇,輕聲道:“在洞裡呢,那到底是什麼花呀,為什麼要用你的血養,我覺得……可怕。”

  “那樣它才能結果子。”

  “果子用來做什麼啊?”

  “不知道,我不知道……”他神色也有點迷惘,半晌忽然問道,“下雨了?”

  “都下了好久啦!”女孩撲哧笑起來,體貼地講給他聽,“江雨很漂亮,煙霧蒙蒙的,水上有好多花瓣……啊,有大雁飛過去了!”聲音里透著驚喜。

  “雁初,有酒嗎?”

  “沒有,”女孩不悅,“我問過大夫了,喝酒對你的眼睛不好。”

  “不好就不好吧。”

  “反正我不准你喝,你還沒有看到我的模樣呢。”

  他毫不遲疑道:“你的模樣我知道。”

  女孩驚訝:“你沒有見過我啊。”

  他撫摸胸口:“我能感覺到。”

  女孩顯然聽不明白,只好羞澀地笑了笑,接著又想起什麼,問道:“鳳歧哥哥會下棋嗎?我剛剛在你的房裡看到了一個棋缽。”

  他愣了下,點頭:“會,下得太多太久了。”

  女孩連忙求他:“教我好不好?”

  “不了,”他輕輕握起手指,“我不會再下了。”

  女孩失望:“為什麼啊?”

  “因為有一盤棋,我下得太久,太久,最後連自己也走了進去了。”當局者迷,他一直認為自己是清醒的執棋者,殊不知從遇上她開始,他就已經入了局。

  “輸了嗎?”

  “嗯,輸了一顆子。”

  女孩滿臉崇拜:“那你也很厲害啊!”

  他似乎不願繼續這個話題,抱著琴站起身,朝她伸出一隻手:“雁初,帶我走吧。”

  “好啊。”女孩歡欣地答應,小心翼翼地扶起他。

  煙波江上,和風細雨。

  手牽著手,歸去那落花深處。

  ——(全書完)——

  後記

  本書我原本沒打算寫後記,出版前才決定加上:)。這本小說定位是復仇文,作者本想將男女配角都塑造得可惡一點,將女主角塑造得更可憐一點,以增加可讀性,然而在寫的過程中,我又不想過分破壞他們的形象了,例如雲澤蕭齊,負了女主角又救了女主角,全文都沒有心狠手辣的表現;焰皇可惡,對秋影卻有幾分真心;琉羽與扶簾婉玉對心上人也有深情的一面。世上沒有壞到底的人,“壞”配角寫到秦川琉羽、扶簾婉玉這地步,我已經覺得有點過了,想來我的讀者都能發現,我書里正派反派都很和諧,如《小凰不是仙》里的魔界和《穿越之第一夫君》里的兇手,看來我真不適合太極端的風格,本書作為復仇文,偏於溫和,沒有讓人恨得牙癢的渣配,讀來未免平淡不夠痛快,未達到預先設定的效果,我很慚愧並感到抱歉:)。

  女主角名“雁初”,起名時沒有花費太多力氣,因為作者在讀書的歲月里曾經很喜歡兩句詩“雨暗殘燈棋欲散,酒醒孤枕雁來初”(一作“棋散後”),書中定位,永恆之間是不問世事的道門,懸崖、雲霧、落花、使女……死裡逃生的女主在這種環境裡出場,我第一念頭就想到了“雁初”二字,雲中雁來,這種乾淨悠遠的意境正和了永恆之間冷清孤寂、出塵隔世的特點,同時代表著女主角的心境,遭遇背叛,身負血仇,心如死灰,對人對事通透淡漠。中國自古有鴻雁傳書的說法,此時天邊雁過,傳的卻是丈夫與別的女人的喜訊。這個名字也對應了她之前的名字“夕落”,夕陽無限好,夕陽落下,代表曾經的美好已不再。而且大雁是中仁而有信的動物,女主角看似不惜一切復仇,細節上卻也不時流露出善良的本性。原本我就打算用《雁初》做書名,後來因為過於文藝不符合通俗小說的定位改了名字,遺憾。

  書里有三件重要的“道具”,一是奇花,二是楓葉,三就是西聆君的琴和棋(這好像該算作兩個東西……)

  我主要說說琴和棋,本書的靈感來源之一就是棋。某日作者無聊,爬到高處,無意中看到滿城人來車往的忙碌景象,忽然覺得這世界就像是個巨大的棋盤,每個人就像上天落定的棋子,命運一半由自己掌握,一半卻不由人,每顆棋子都沿著自己的路線努力地走著,努力地創造自己的價值,彼此之間又相互影響,或扶持幫助,或傷害牽制。正如書中,每個人物都在為自己的目的布局,女主角布下復仇之局的同時,也面臨著試探之局與各種殺局,再往大處看,世界上各種勢力之間爭奪不斷,局勢時刻都在發生變化,每個人布得小局都包含在這個大棋局當中,這個大棋局將一直走下去,永無終局之日。那是作者就突發奇想,冥冥中,究竟是哪只手在操控著盤棋?有誰能夠當這個主導局勢的執棋者?答案當然是沒有這麼強大的人,好在這是本小說,我們只需來個“純屬虛構”,就可以盡情想像了。

  因此,本書有了西聆君這個形象。

  以天下為局,那是野心家,西聆君的大部分出場鏡頭都伴隨著琴和棋。中國歷史上,琴曾被稱讚為“聖人治世之音,君子養修之物”,同時也受道家文化影響,被淡泊出世的隱者們所喜好,而棋,則涉嫌“害詐爭偽”, 西聆君的身份正是道門隱者,作者是想用琴來隱喻他出塵淡泊的表面,再用棋代表他隱藏的另一面。

  另外關於蕭炎這個角色,他在一定程度上受了某個人物的影響,性情邪惡乖張,初看令人憎恨,可當你知道原因後就會發現,他才是本書中最悲劇的人物,是真真正正的棋子,受命運控制,連生死的權利都沒有,突然有一天,他終於獲得自由,因此顯現出了極端的一面,極端厭惡規則並樂於破壞所有規則。他和普通妖孽型人物不同,他的瘋狂不是經歷殘酷後的變態與墮落,而是禁錮突然解除導致的現象,就像部分同學高考結束後的瘋狂表現,時間久了就會有一定的恢復,這從他對女主角的態度轉變可以看出來,他是有感情的,會提醒,會為她考慮,特別是他還會期待並設法追求自由,改變自身未來,這已經是正常人的表現了,當然他性格確實有變態成分,不可能完全正常。蕭炎與女主角的感情很特別,近於同類之間的愛,或許不被大家理解,但根據他的設定,要寫他怎麼被女主角吸引怎麼深情,又覺得俗了,所以作者沒那麼寫,這個人物有點動漫風格。

  最開始寫這故事時,有人猜測是古代版妻子的誘惑,結果證明它不是,它故事中還有故事,蜀客喜歡寫點意外點的劇情。要說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我不是要鼓勵放下仇恨宣揚聖母聖父思想,沒有嘗試過別人經歷的痛苦,就難以給出公正的評價,別人害死你的親人,你真輕易原諒他那才怪了,只能說,我們對待生活要放寬心,女主角報的是血海深仇,最後都後悔了,相比之下,我們處於文明進步的社會,偶爾與人發生點小摩擦簡直微不足道,實在不必過於計較,因為出口出手傷人的同時,自己也不會真正快樂。

  其實作者一直很佩服棋手,曾幻想也托個棋缽扮高人,N年前有幸在聯眾圍棋里創下四十場三十九負的記錄,僅勝的那場是對手主動認輸跑了,原因是作者對棋的認識為零,而他直接是負數。事實充分說明了現實與理想之差距,但想到那位認輸的朋友估計也將作者當成高手了,又略覺欣慰。

  作者的意思,本書至正文結束,尾聲里的女孩是不是轉世的雁初,與西聆君會如何發展,請各位自由想像。台灣繁體版有溫馨番外,是為了配合喜歡圓滿結局的同學而寫。這本書里,作者最喜歡的角色是蕭炎與江秋影。

  感謝支持本書和蜀客的讀者!感謝魅麗文化!祝各位閱讀愉快!

  蜀客

  2012年10月8日

  (

  附:本書籍僅供學習交流之用,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自行刪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