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而連日的陰雨此時一掃而空,萬里無雲,露出深藍如幕的夜色與萬點繁星。一輪明月正在中天,像是水洗明鏡,照得半山都籠著一層淡淡的銀白朧煙,四下里都看得清清楚楚。
眾人仰頭看去,只見樓中穹頂上璇星圖開,月當天心,反射了山底水色,竟在穹頂上映出一片流動的水線;穹頂上原本的星圖交疊在一處,裡頭透出的月光被水影連接成線,竟隱隱暗合周天歸藏之象,武學根基紮實的,一看之下,彷如撥雲見日,而不甚了了的,也覺得渾身周天輕盈,好像無聲無息間便被這圖形吸引了過去,不自覺脈絡便跟行運轉,內力流動不息,如川之行。沒有片刻,竟然覺得通體流暢,若有所悟。
證空大師雙手合十,喃喃自語:“這就是……真正的龍圖嗎?原來如此……圖既是圖,亦不是圖,……阿彌陀佛!……”
陽烏子卻怔怔流下淚來,道:“卑明老小子,你說你虧不虧?你多活一刻,不就能看到了嗎?你徒兒有出息啊,我們這一輩人都輸給你啦!!嘿,我陽烏子教不出這樣的徒弟,是我輸啦!你聽到沒?我給你認輸啦!”
那圖像是活的,流動的,富有生機的,隨著瀲灩水光輕搖,從穹頂映照在人心深處。喻余青看著這一些有些熟悉,想起在鬼蟾山上,斯人已逝,那副久遠的畫像映照水光,畫中人也像是能動了一般活起來。他窮盡一生,鑽研極致,終於也參破了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武功;卻也沒有做什麼問鼎江湖、稱雄天下的轟轟烈烈事跡,只讓一幅畫活過來,陪他走完最後的一程。
王樵卻看著他,那月色合著水波瀲灩反在喻余青身上,攏著他像是月里走出來的人,銀色的絲線在身遭遊走,王樵懶得看經絡周天,只想著像是他身上穿著天上仙人的衣裳。在所有人都仰著脖子,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往上提起時,只有他一個人目光平視,一雙眼只黏在面前人身上。
喻余青被他看得面上一紅,不由得也挪開視線,道:“旁人都在看圖,你看我做什麼?”
“你好看啊。”王樵坦然道,這問話他答了不知多少次,誠心實意,童叟無欺,“我想多看看,怕以後都看不到了。”
喻余青心中一個打突,卻被他牽了手,道:“來,現在應是時辰了。……”他二人在全數佇立不動的人群當中走過,像緩緩在水中走過一群蜉蝣,像時間都停止了。喻余青問道:“他們沒事吧……?”
“沒事,雖然一旦貪婪,最終便會如王鏗那般走火入魔,但這月亮一過天心,那透光便也消失,石火光中短短一瞬,想要痴迷卻也難得。他們現在正是參悟的關鍵時刻,一生所求,不正在於此,多好的事呢,何必要打擾他們?”
二人相視一笑,望著彼此交疊的手掌,都在心中暗想:“原來我一生所求,也正在於此。”心意相通,靈犀入腦,攜手同時飛身而起,穿透頂層穹窿,立在十二樓的絕頂之上。
千里茫茫如畫,陡然在眼前鋪陳開來,連日來蒙蒙不絕的氤氳隨著濃雲被長風吹散,恰才來勢洶洶的洪水居然也退得一乾二淨,憑高而望,才看清原來底下建成無數溝渠,截流分洪,明溝暗道,密密麻麻,仿佛一張大網。此時水退渠分,月光一照,是棋盤上瞬息間風雲變幻的局面,也是一個個寫出又消逝的字句,那些無可辨識的字句慢慢流淌,又回到視野盡頭的大湖當中,匯成一片波光粼粼。
仿佛一股清氣透徹全身,盪盡胸中塊壘,盡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長風一起,渾身汗濕血浸的地方都嗖嗖作冷,仿佛刀劈斧鑿,再也站立不住,徑坐在廊檐上,彼此依偎。
“洪水……這麼快便退了?”
“從頭就沒有什麼洪水,淳安周圍地域連年受這堰湖漲水侵襲,所以我們借著造樓的由頭,趁著鄉紳百姓都出錢出力……建了分洪引流的明溝暗渠,在梅雨時將要潰堤的湖水分流……順便利用這水勢打開這樓中機括,一舉多得,經濟實惠。”王樵笑道,“還是弇洲先生厲害;我也就出出主意。”
喻余青細看那縱橫曲折,道:“這溝渠陣勢……用的是十二歸元陣的陣法啊。”他想起在蟾聖墓中所見的水道,像是那流觴曲水的紋路陡然放大了無數倍,如今穩穩地扎在蔥蘢豐茂的土地上。
“沈老師教我,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如果那些縱橫脈絡能調理歸元我們的內息周天,便也一定可以調理歸元這天地萬物,都是一樣的道理。這道理能救萬民,比囿於一身一樓,一家一派,豈不是好得多了?”
喻余青無限感慨,由衷道:“從此淳安再無水患……這才是天下無雙的偃機啊,衍舟怕是該被人供生祠廟——”話說一半,突然啊喲一聲,急忙探頭下去,從穹頂的圓洞裡朝下看。王樵問:“怎麼了?”也順著他目光看去,只見一群仰頭細觀,或打坐參禪,或手舞足蹈的人中,仍有兩人不顧其他,只如膠似漆地擁做一處,好似瞧見了剛才的自己,免不得一陣耳熱,只聽身旁人笑道:“……沒事了。是我多心……我只是突然想到,他建這樓用的心思,已是不輸給當年弇洲島、十二樓,還有‘黃粱’的封偃了……我怕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在做的……像鑄劍師為鑄名劍需要以身填爐一般,偃師也往往會為了封偃而填命來換取天機。……現在看來,至少他不會了。”
眾人仰頭看去,只見樓中穹頂上璇星圖開,月當天心,反射了山底水色,竟在穹頂上映出一片流動的水線;穹頂上原本的星圖交疊在一處,裡頭透出的月光被水影連接成線,竟隱隱暗合周天歸藏之象,武學根基紮實的,一看之下,彷如撥雲見日,而不甚了了的,也覺得渾身周天輕盈,好像無聲無息間便被這圖形吸引了過去,不自覺脈絡便跟行運轉,內力流動不息,如川之行。沒有片刻,竟然覺得通體流暢,若有所悟。
證空大師雙手合十,喃喃自語:“這就是……真正的龍圖嗎?原來如此……圖既是圖,亦不是圖,……阿彌陀佛!……”
陽烏子卻怔怔流下淚來,道:“卑明老小子,你說你虧不虧?你多活一刻,不就能看到了嗎?你徒兒有出息啊,我們這一輩人都輸給你啦!!嘿,我陽烏子教不出這樣的徒弟,是我輸啦!你聽到沒?我給你認輸啦!”
那圖像是活的,流動的,富有生機的,隨著瀲灩水光輕搖,從穹頂映照在人心深處。喻余青看著這一些有些熟悉,想起在鬼蟾山上,斯人已逝,那副久遠的畫像映照水光,畫中人也像是能動了一般活起來。他窮盡一生,鑽研極致,終於也參破了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武功;卻也沒有做什麼問鼎江湖、稱雄天下的轟轟烈烈事跡,只讓一幅畫活過來,陪他走完最後的一程。
王樵卻看著他,那月色合著水波瀲灩反在喻余青身上,攏著他像是月里走出來的人,銀色的絲線在身遭遊走,王樵懶得看經絡周天,只想著像是他身上穿著天上仙人的衣裳。在所有人都仰著脖子,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往上提起時,只有他一個人目光平視,一雙眼只黏在面前人身上。
喻余青被他看得面上一紅,不由得也挪開視線,道:“旁人都在看圖,你看我做什麼?”
“你好看啊。”王樵坦然道,這問話他答了不知多少次,誠心實意,童叟無欺,“我想多看看,怕以後都看不到了。”
喻余青心中一個打突,卻被他牽了手,道:“來,現在應是時辰了。……”他二人在全數佇立不動的人群當中走過,像緩緩在水中走過一群蜉蝣,像時間都停止了。喻余青問道:“他們沒事吧……?”
“沒事,雖然一旦貪婪,最終便會如王鏗那般走火入魔,但這月亮一過天心,那透光便也消失,石火光中短短一瞬,想要痴迷卻也難得。他們現在正是參悟的關鍵時刻,一生所求,不正在於此,多好的事呢,何必要打擾他們?”
二人相視一笑,望著彼此交疊的手掌,都在心中暗想:“原來我一生所求,也正在於此。”心意相通,靈犀入腦,攜手同時飛身而起,穿透頂層穹窿,立在十二樓的絕頂之上。
千里茫茫如畫,陡然在眼前鋪陳開來,連日來蒙蒙不絕的氤氳隨著濃雲被長風吹散,恰才來勢洶洶的洪水居然也退得一乾二淨,憑高而望,才看清原來底下建成無數溝渠,截流分洪,明溝暗道,密密麻麻,仿佛一張大網。此時水退渠分,月光一照,是棋盤上瞬息間風雲變幻的局面,也是一個個寫出又消逝的字句,那些無可辨識的字句慢慢流淌,又回到視野盡頭的大湖當中,匯成一片波光粼粼。
仿佛一股清氣透徹全身,盪盡胸中塊壘,盡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長風一起,渾身汗濕血浸的地方都嗖嗖作冷,仿佛刀劈斧鑿,再也站立不住,徑坐在廊檐上,彼此依偎。
“洪水……這麼快便退了?”
“從頭就沒有什麼洪水,淳安周圍地域連年受這堰湖漲水侵襲,所以我們借著造樓的由頭,趁著鄉紳百姓都出錢出力……建了分洪引流的明溝暗渠,在梅雨時將要潰堤的湖水分流……順便利用這水勢打開這樓中機括,一舉多得,經濟實惠。”王樵笑道,“還是弇洲先生厲害;我也就出出主意。”
喻余青細看那縱橫曲折,道:“這溝渠陣勢……用的是十二歸元陣的陣法啊。”他想起在蟾聖墓中所見的水道,像是那流觴曲水的紋路陡然放大了無數倍,如今穩穩地扎在蔥蘢豐茂的土地上。
“沈老師教我,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如果那些縱橫脈絡能調理歸元我們的內息周天,便也一定可以調理歸元這天地萬物,都是一樣的道理。這道理能救萬民,比囿於一身一樓,一家一派,豈不是好得多了?”
喻余青無限感慨,由衷道:“從此淳安再無水患……這才是天下無雙的偃機啊,衍舟怕是該被人供生祠廟——”話說一半,突然啊喲一聲,急忙探頭下去,從穹頂的圓洞裡朝下看。王樵問:“怎麼了?”也順著他目光看去,只見一群仰頭細觀,或打坐參禪,或手舞足蹈的人中,仍有兩人不顧其他,只如膠似漆地擁做一處,好似瞧見了剛才的自己,免不得一陣耳熱,只聽身旁人笑道:“……沒事了。是我多心……我只是突然想到,他建這樓用的心思,已是不輸給當年弇洲島、十二樓,還有‘黃粱’的封偃了……我怕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在做的……像鑄劍師為鑄名劍需要以身填爐一般,偃師也往往會為了封偃而填命來換取天機。……現在看來,至少他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