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礽徹底敗了,當一個人真的沒臉沒皮的時候,你還真不能把他怎麼著,人至賤則無敵啊。就像阿瑪說的,厚臉皮這事兒做的好,就叫做心理素質過硬。看來,老二的心理素質被皇家教育的槓槓的。

  康熙二十三公元1685年,十二歲的菩薩保受封東宮太子。

  太子的繼承典禮依舊很聲勢浩大,因為有過了康熙和當初的承瑞太子那兩遭的份例,內務府承辦起來的時候十分的得心應手。唯一的大概就是,兄弟跪拜要不要?承瑞當年是真的沒有兄弟可拜,但菩薩保親兄弟可是有六個的,可問題是,他們現在都不能算是菩薩保的弟兄,而是堂兄弟。

  最後請旨康熙,康熙大筆一揮,表示,堂兄弟也是兄弟嘛,弟兄之情怎可隔斷?

  於是,果然還是由胤礽帶著兄弟來跪拜了菩薩保。

  天祚站在一邊看著,才發現,當年他這跪的是有多麼彆扭啊,擦,完全就是夫妻對拜的模式,他當時腦子是怎麼抽了才會想到的!

  康熙在一邊悄悄的對天祚耳語:“恩,恩,看來在那么小的時候祚兒就迫不及待的要嫁給我了呢。”

  “是我娶你,娶!”天祚覺得吧,既然里子已經沒了,他怎麼著也是要保一下面子的!

  康熙笑笑沒再說話,關於嫁娶的這個問題,他們可以晚上再仔細地、深入地研究一下。祚兒不論是什麼樣子都很可愛呢,改天要不試試讓他穿新娘裝?很有感覺。

  第70章 一些無可避免的死亡。

  康熙二公元1685年五月三十日,春末,納蘭性德因寒疾病逝於他的宅邸里。

  所謂寒疾者,中醫講指因寒邪入侵所致的疾病,表現為面色蒼白,畏寒、發熱、頭痛、身痛、嘔吐、脘腹疼痛等。納蘭終生為寒疾所困,最終也因寒疾而終。當然,這和他平時憂慮太深,鬱結心中也有著不小的關係。

  因為,明顯天祚的情況要比納蘭要嚴峻的多,但天祚卻依舊活蹦亂跳,納蘭已經在年僅三的時候去世了。這就是證明了,身體是其次,心情才是關鍵。

  倒不是說天祚沒有想過要改變納蘭的生命軌跡,只是,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這不是大家都能看得見的病因,而是來自心理,縱使天祚對納蘭說再多的你要放寬心,納蘭也應承下來了,但……心裡該不痛快的時候還是會不痛快。

  以前天祚總聽人說紅樓中的賈寶玉就是以納蘭為原型而作,但天祚真心覺得林妹妹才應該是以納蘭為原型而作的。和賈寶玉那種終日廝混於內室的紈絝子弟相比,明顯納蘭要更加的務實能幹一些,能文能武,對於政治也有自己的見解,只是身體太差,性格太憂鬱。

  天祚真的想不明白納蘭在愁什麼。父親是人稱明相的明珠,他自己本身也有官職在身,後台可以說就是康熙了,雖然妻子早亡,但也沒見他少了紅顏知己,他的才情和學識都是國家公認的,無人不贊,家底殷實,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感情上也沒有求而不得,無論怎麼看他都不應該是會覺得各種憂鬱各種愁的人。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先天性格了,像天祚這號沒心沒肺的,也確實少見。

  納蘭在病逝的前七日,還在淥水亭設宴,留下“集南北之名流,詠中庭之雙樹”的詩詞,卻不成想到,這詠夜合花,竟成了他的絕唱。

  彼時天祚也收到了邀請,只是他怕因為他的身份去了反而讓與會者不得痛快,這才尋了理由推託了去,但也禮數周全的送上了道歉的禮物。派去送東西的人回話時還說納蘭看上去心情不錯,與天祚道謝,戲謔的回話說,那就替我回去好好謝一下王爺的賞了,只不過,我這邊可沒有什麼好回的,還望王爺能夠原諒則個。

  都是尋常的玩笑,天祚當時還想著,哼,等你下次辦小宴,只邀請皇家學校時相熟的同學,看我不去吃窮你。

  結果……這樣的想法,大概只能永遠成為想法了。

  納蘭出殯之前,天祚還和康熙一同前去靈前吊念,帶著福全,和幾個鐵帽子王,場面不可謂不大,但只有大家心裡清楚,這哪兒是為了給納蘭面子,不過是想要真心誠意的來送上舊時同窗最後一段路罷了。

  納蘭的父親明珠白髮人送黑髮人,還是這麼一個有才有能力的兒子,這對於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天祚看著他一夜變白的斑鬢頭髮,心裡也很是感觸。

  康熙二公元1687年,烏娜希的船隊終於從北美洲回來了,幸不辱命,他們找到了北美洲,並發現了當地的土著,以及移民的歐洲人。於是,烏娜希同學很是高興的挽袖,一臉興奮,整裝待發的帶隊去找歐洲人的晦氣,確立她在南北美洲的地盤了。

  朝中老臣無不感慨,固倫同安長公主真是國家的中流砥柱啊。

  也有人心中腹誹,烏娜希和康熙真不愧是兄妹,滿洲兒女,血液中流淌的好戰因子從未因為太平盛世而退卻分毫,反而更是膨脹了他們沒事找事、開疆擴土的雄心壯志。

  這樣說起來,天祚作為夾在兄妹二人中最為和善可欺的王爺,還真是基因史上的奇蹟。

  被大臣們看奇葩似的看了幾日,天祚真心覺得彆扭死了。順便開始給烏娜希寫信抱怨,都是你的錯!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祚又能夠開始和烏娜希很平常的通信了,就像是認識了多年的舊友,真的是距離產生美,相見不如想念,反正在天祚心目中,烏娜希已經沒有那麼面目可憎了,甚至隱隱的會想著一下她的好。

  烏娜希同學也很珍惜和天祚的通信機會,雖然知道二人已經沒有可能了,但她還是會控制不住的去關心天祚,了解他身邊的事情,就好像他其實從未離開。

  這次走,烏娜希還特意來顯擺了一下,好可惜啊,你是王爺,不能隨便離京,我去美洲作威作福,發現歷史了喲不要太想我啊我會給你帶禮物的,咩哈哈。從字裡行間中,天祚就足夠看到烏娜希的得瑟樣兒了。

  羨慕嫉妒恨!天祚這才發現,長這麼大,除了塞外蒙古和五台山少林寺,他還哪兒都沒有去過呢……

  康熙二公元1689年,太皇太后去世,諡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死亡天祚已經經歷的太多了,但還是會因為孝莊的去世略有難過。即便這些年他都沒有再怎麼和孝莊接觸,但他也還是會記得六歲之前那幾年的撫養之情,那個時候的孝莊是真心想要養好他的,他始終這麼認為。

  當年的皇后,現在的皇太后已經徹底不大管事了,終於在寧壽宮中吃齋念佛,不再提當年的孽緣,也不再說當年的撫育之恩。

  康熙二公元1690年,榮親王薨。

  對外的說法就是,天祚是暴病而亡的。康熙以最高規格的禮遇葬了天祚。

  但也因為天祚的“暴病”,後世很多人都覺得他死的蹊蹺,到沒有人懷疑他是否也出家當了和尚,而是很多人結合沒過幾年康熙退位讓賢,皇太子菩薩保繼位的事情,說這是康熙為他的太子鋪路,在太子繼位之前,弄死了有可能功高蓋主控制新帝的生父榮親王天祚。網上更是有一批人稱之為虐戀情深。

  康熙這位千古一帝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兩個污點,一是他從俄羅斯戰場上受了傷不能人道的猜測,二就是榮親王到底是病死還是被他害死的推測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還是沒有這樣的傳言傳出來的。

  甚至有大學生聯名求皇上節哀,畢竟康熙對於天祚的手足之情是有目共睹的,這麼多年來的榮寵不衰,甚至還挑選了天祚的兒子來繼承大統,種種跡象都可以表明康熙是極其疼愛這個幼弟的。

  可惜,天祚這個從一出生因為名字就註定了無上榮耀的人,最終還是擔不起這樣的名字,早早的去世了。

  天祚去世那年,他的大阿哥胤礽才十六歲,天祚在前不久剛剛請立了胤礽為他的世子,胤礽這個新出爐的庶出世子還沒有在位子上做幾天呢,天祚就去世了,世子也就搖身一變成了真正的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一人擔起了王爺府,安撫一眾額娘們,照顧弟弟們,答謝來見禮的群臣,以及監督葬禮。

  二阿哥菩薩保已經由兒子變成了侄子,還是皇太子,想要為天祚服喪都變成了不可能。

  三阿哥胤禛歲,還沒有從皇家學校畢業,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平時的優等生,冰山臉,竟然會在他阿瑪的靈前哭的差點斷氣。其實,他才是個真正的性情中人,喜歡就是極喜歡的,不喜歡就是極不喜歡的,愛憎分明的很。

  四阿哥胤禩十三歲,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仿佛不會笑了似的,他一直都是敏感的,因為他這個“外室”所生的身份,他可以說真的只有天祚這個阿瑪了。

  五阿哥胤禟歲,他很茫然,哪怕是看著一向喜歡的金子珠寶都覺得樂不起來了。

  六阿哥胤祥和七阿哥胤禎一個十一歲,一個十歲,甚至都還沒有到中二的年紀。手拉著手,有著本能的對於死亡的恐懼,不甚理解的想,那個平時會抱著他們玩,會給他們帶想要的禮物,會比他們還像是個孩子的男人,再也不會出現了。縱使以往他住的遠,在皇宮裡,但想見的時候也還是能夠見到的,現在已經變成了不可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