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祚開始反思,他就表現的那麼明顯嗎?

  緊接著納蘭也傳來一張小紙條:你竟然開始認真聽課了?!

  ……= =魂淡啊,勞資難得認真聽一次課,就可以成為你們推斷勞資心裡有事的證據嗎?我勒個去,這個世界還有沒有王法了?!

  最後,不論是誰傳過來的小條,天祚都選擇了一概無視的政策。

  晚上,天祚夜宿南暖閣,再次和康熙睡在一張床上。隨著年歲漸大,他們彼此睡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這樣的年齡在天祚來看還只是小學生和中學生而已,但在清朝,這就已經預示著快要成人又或者是已經成人了。

  康熙抱著天祚依舊顯得小小的、軟軟的身子,在耳邊低語:“別怕,我會沒事的,我永遠不會輸。”

  天祚微不可查的震顫了一下,果然所有人都知道他最近有煩惱,而康熙卻可以一針見血的知道他到底在煩惱什麼。戰爭,天祚曾經在中二的年紀時十分地心馳神往,甚至想要領兵滅掉11區(動漫叛逆的魯魯修中對於日本被殖民後的假想稱呼),拳打東南亞,稱霸世界,征服宇宙。但等他大了,達生的死訊傳來的那一刻,天祚的願望變了,他只希望他在乎的人能夠平安快樂,不要離開他。

  但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康熙御駕親征的意思也很決絕,也許天祚開口他會留下,可天祚並不喜歡康熙勉強,就像是康熙希望天祚高興一樣,天祚也希望康熙能夠高興。

  於是,不能阻止,就唯有空擔心了。

  天祚轉身緊緊的回抱住康熙,沒有言語,他有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不太像是一般的男人乾脆果敢,優柔寡斷的時候更多,甚至被達生取笑過是聖父男保姆,但天祚覺得那樣沒什麼不好,他一直不覺得心狠手辣就一定能夠得來幸福又或者是開心。

  最後在臨睡前,天祚很輕聲的對康熙說:“一個愛新覺羅想要的,總會被一個愛新覺羅得到。”靈感來自達生喜歡的HP的同人中的Malfoy wans,Malfoy gets。

  那一晚,康熙徹夜難眠,滿腦子都是那一句話。

  一個愛新覺羅想要的,總會被一個愛新覺羅得到。他知道天祚的意思是說,他想要這個天下,他就會得到,他想要打贏三藩,他就會。但是,康熙不可自已的拐到了別處,好比,如果他想要天祚,他又是否會得到呢?他又該如何得到?得到之後他又該如何?

  趁著天祚沉睡之際,康熙悄悄的親了一下天祚的臉頰,然後看著天祚淡色的嘴唇怔怔出神,想,什麼時候才能夠吻到那裡呢?

  七月,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佯請撤藩,以揆朝旨。

  八月,帝遣官分至雲南、廣東、福建,進行撤藩。吳三桂殺傳旨官員,舉兵反叛。

  十月,吳三桂反對撤藩叛亂一事,訊傳京師。帝執(拘捕)其子額駙吳應熊、其孫吳世霖下獄。詔削吳三桂爵,宣示中外。

  康熙看著上奏的摺子,十分高興,真讓天祚說著了,一個愛新覺羅總會得到他想要的。三藩反的比他預料的還要早,吳三掛果然沉不住氣了,就是不知道他在京中的兒子吳應熊他要如何,如果他真的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管的話,那麼就殺了吳應熊來更加激怒吳三掛,好讓他自亂陣腳吧。

  天祚陪著福全前往建寧公主府邸,請這位長公主去宮中居住,與太皇太后互訴母女之情。天祚真的覺得這事太過滑稽,雖然建寧公主是他們的姑姑,太皇太后是他們的祖母,但不代表這位祖母一定要和這位姑姑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建寧公主的生母庶妃察哈爾部蒙古奇壘氏,早在順治二年就去世了。而建寧公主真的可謂是大清最倒霉的公主之一,不受寵,母早喪,又在13歲時就被迫下嫁,結果現如今,丈夫和兒子都因政治事件而下獄,她不僅不能營救他們,甚至哪怕是表現出任何一丁點的悲戚都要遭人背後嚼舌,現如今還因為不被放心要接進宮去與完全陌生的“額娘”互訴母女之情……

  天祚都不禁要咂舌,然後想到了他家傻爸對於子女的寵愛,讓烏娜希獲得自由嫁娶權,這在清朝公主中真的是屬於獨一份兒的榮寵了。

  本來天祚以為建寧公主會拒絕的,因為他實在是想不到這樣的屈辱之下還會有人忍讓。特別還是金庸筆下那個刁蠻任性的建寧。結果,天祚發現他果然是太天真了,此建寧非彼建寧,她一直很唯唯諾諾,絲毫不見公主該有的架子,對他們這種下輩都禮遇有加,接了聖旨之後也是毫無怨言的就表示隨時可以離開。也就是說,她早就準備好了。

  =口=身為皇宮裡出來的,真心有一根極其堅韌的神經啊。

  隨後,福全和天祚一起迎著這位長公主去了慈寧宮,看著她與演技派的影后孝莊哭作一團,一個說,皇額娘,兒臣好想你啊,一個說,這麼多年你受苦了。

  天祚真心的理解不能,建寧又沒有真的遠嫁雲南,吳應熊一直在京為官,建寧的公主府也在京城,每年家宴上也是能夠見到他們夫妻倆的,怎麼她們現在營造的氣氛就好像她們剛剛生離死別了好幾十年呢?

  皇宮啊,永遠是那麼令人費解。

  福全現在已經不在學校里讀書了,因為他成年了,成為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一員,開始參政了,只是偶爾得空了才會來學校。而隨著福全的畢業,他的那個班裡的人也大都都參加了工作,入朝為官,又或者是入了太學打醬油。

  康熙的班正式變成了人班,天祚的班則變成了之班,初班則是天祚和常寧的弟弟六阿哥隆禧為中心組建起來的。

  對於這個弟弟,天祚是完全陌生的,他小了天祚三歲,在沒有入學前天祚甚至都不知道他還有這麼個弟弟,入學後,天祚也嫌少和他有交集,隆禧也和幾位哥哥不熟,他只和與他同歲的七阿哥永干相熟,但永干則在康熙五年生了一場大病之後去了。

  十一月,治曆法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也就是天祚等人的新選課外教)劾奏欽天監監副吳明烜。

  十二月,帝冊封皇后年僅三歲(虛歲,實則一歲)的養子承瑞為皇太子,舉國震驚。

  冊封典禮與康熙冊封那年規模縮小了很多,康熙的藉口是節省開銷,但唯有天祚知道,這個太子不過就是一場註定成為泡影的彌天大謊。

  沒有兄弟跪拜之禮,成為了很多人公認的這位太子沒能成為皇帝的一個因素論調。

  康熙七年(1669年)初,行南懷仁推算曆法。

  二月,耿精忠叛,執(逮捕)總督范承謨,並邀台灣鄭經助攻。結束清初的曆法之爭,授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

  三月,帝擬前往親征三藩叛亂,議政王大臣會議以京師為根本重地,且太子年幼,力諫。帝意已決,未允,議政王大臣會議妥協,帝命安親王岳樂、裕親王福全分別為定遠平寇大將軍、撫遠大將軍,揮師討之。榮親王天祚先前往孝陵,請祖宗佑,後輾轉河南嵩山少林帶君祈福。恭郡王常寧代太子執掌京師,與議政王大臣同處國事。提督王輔臣在陝西策應三藩叛亂,殺經略莫洛。

  遠上嵩山少林,天祚依舊沒能見到順治,這讓他很是難過,並且開始真心的懷疑……順治是不是在故意躲他?

  雖然天祚不明白為什麼不是他在躲順治,反而是順治在躲他,他是真的很難過。

  四月,太皇太后下達懿旨,吳應熊、吳世霖處絞,其餘幼子俱免死入官。耿精忠在京的兄弟也一併罪處,滿門抄斬。

  這個時候天祚才明白了建寧公主當日舉動的深意,以她的屈辱去改變了孝莊本來是要除了建寧以外滿門抄斬的決心,雖然長子吳世霖死了,但其餘的孩子卻得以保全性命。在皇宮這個染缸,要麼忍,要麼殘忍。天祚突然發現這兩樣他都沒有,能夠活到如今,真不可謂不幸運。

  十月,帝耿精忠勢窮而降,喜功傳來,全京歡慶。后妃馬佳氏自盡,遏必隆之子獲罪下獄,遏必隆之女后妃鈕鈷祿氏打入冷宮,遏必隆教子無方免去一切職務,罰閉門思過。

  也就是說,遏必隆一家要完蛋了,兒子下獄,女兒打入冷宮,他自己被軟禁在家裡……

  估計京城之中又要開始一場腥風血雨了。天祚悠哉哉的想到,他現在山高皇帝遠的,躲在山中,清靜異常,除了素食這一項以外,所有的都十分符合他對於生活的要求。真心有點不想要回去了呢,如果方丈願意聽從他的勸告,吃點肉食的話,咳,玩笑,玩笑。

  康熙八年,三藩叛域浙、閩、陝漸次平定,三藩之亂終平定,康熙首戰大捷,年紀輕輕已經成為了全國推崇的英明神武的明君,功在社稷。

  天祚收到了來著康熙的信,心想,大概是要啟程回京了。

  躺在躺椅上,天祚看著那句“甚是思念”笑的十分歡快,他從未和康熙分開過這麼長時間,不止康熙對他“甚是思念”,他也是呢。我的尼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