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任務獎勵:順治開始重視化學,清朝歷史軌跡開始發生轉變。

  ……

  孝莊皇太后最近有點煩,事實上,從那個狐媚的董鄂氏入宮開始,這位一手養大了自己的兒子的老太太就各種苦悶了。

  像每一個單親的母親那樣,孝莊也總覺得兒子被兒媳婦搶走了,而且是很多的兒媳婦,但畢竟在這皇宮之中搶還是很有限的,她還可以容忍,卻獨獨這個狐媚的董鄂氏,是她所不能忍的。

  “上眷之特厚,寵冠之後宮”,順治十三年入宮,入宮不到一月封賢妃,緊接著又是不到一個月,晉皇貴妃位。這樣的升遷速度,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甚至順治還為她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恩詔大赦天下,這樣不同尋常的帝王之愛,在孝莊看來,只會是禍根孽障。

  十四年,董鄂妃又誕下了一雙龍鳳胎,其子銜玉而生,順治更是祭祖宣告此為第一子、第一女,份額比照太子、嫡女……在孝莊心中,這就是要翻天了的預兆了。那個小小的內大臣之女再繼續下去,恐怕連她這個皇太后都不會放在眼裡了!

  可是孝莊又不能真的拿董鄂氏如何,畢竟那是她兒子最心愛的女人,不想讓兒子真的和自己反目成仇,一雙子女又是她的親孫子孫女,最後只得自己閉宮謝客,生悶氣。

  唯一能夠傾訴苦悶的人,就只有一直隨侍她身邊的皇后。

  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的本家親,是前皇后現如今的廢后靜妃的親侄女,而廢后則是孝莊的親侄女,也就是說,論輩分的話,孝莊足夠做皇后的奶奶了,不過,她現在是她的兒媳。

  孝莊的這位兒媳是順治十一年五月進的宮,六月封后,結果愣是在順治十三年董鄂妃還沒有入宮的這兩年間,迅速搞砸了她和順治的關係,都不用董鄂妃來攪合,他們的夫妻之間的關係就已經分崩離析,甚至貌合神離都不足以形容這對天家最尊貴的夫妻。

  雖然兒子對於兒媳不滿意,但孝莊還是很滿意這個本家親的。她其實本沒有什麼病,只是在和兒子慪氣,但皇后依舊堅持親手侍奉湯藥一刻不離,令太后很是感動。

  孝莊總說,榮惠最懂我的心啊。

  榮惠是皇后未出嫁時的閨名,至今唯一還用這個名字來稱呼她的人,就只有孝莊皇太后了,皇上順治只會冷冷的說寧壽宮(皇后居住的宮殿)里的那個女人,旁人哪怕是她的親妹子淑惠妃都要尊稱她為皇后。所以,孝莊這一聲榮惠,叫的真是讓皇后很受用。

  自此,這對婆媳之間的感情更加良好,母慈女孝。

  而孝莊這一“病”就跨了年了,從順治十四年到順治十五年。

  正月里,發生了兩件讓孝莊頗為震動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傳來了董鄂氏的四阿哥、七格格被陳氏暗害的消息,牽連甚廣,連是孝莊本家親戚的恭靖妃也被罰閉門思過了。

  怎麼又涉及到孝莊的親戚?事實上,在這個宮裡就只有兩種妃子,和孝莊與親戚關係的蒙古妃子,和孝莊沒有關係的滿、漢軍旗妃子。

  第二件事,就是正月里的時候,順治大概也是惱了,遂下了一道摺子,當然他不可能斥責他的皇額娘,所以他就拿伺候在他皇額娘身邊的人下手。

  第一個遭罪的,就是順治各種看不順眼早就想廢了的皇后。順治想找茬了,那還真是怎麼說怎麼有,明知道孝莊根本是惱怒董鄂妃而遲遲不願意見人,但順治卻硬說成了是因為皇后伺候不當,這才致太后遲遲不愈。於是,順治停用了中宮箋表,讓諸王大臣議論廢后事宜。

  孝莊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兒了,然後她才知道,皇后這個本應該最令她安心的本家親,也給她闖下了禍事。

  連夜招來皇后,孝莊端坐於慈寧宮正殿中雕著吉祥如意的床榻上,將寫著一切的紙張狠狠的甩到了跪在地上的皇后臉上,冷哼一聲:“你做的好事,真當這宮裡的人都是死的嗎?!”

  皇后一臉惶恐,看著信上寫著的內容,她去找她的妹妹淑惠妃談及要暗害皇嗣一事,而她的妹妹淑惠妃隔天又去找了同是一族姐妹的恭靖妃,幾個蒙古妃子在恭靖妃所在的永春宮中談笑,特意說給陪坐在一邊的陳格格……

  一樁樁、一件件、一幕幕,從皇后榮惠的腦海中猶如浮光掠影快速閃現。

  皇后一咬牙索性和盤托出:“是,這一切都是臣妾做的,但是臣妾不悔!臣妾所為的都是我博爾濟吉特一族,如今皇上寵信滿軍旗的妃子,置我蒙軍旗的妃子與不顧,連小小的包衣奴才都可以孕有皇嗣,長此以往,我蒙古該如何自處?當日蒙古與滿清同為友軍,金誠合作,進軍關中,才會有如今的大清。

  清朝與我蒙古約定,永世結為兄弟,不斷迎娶我蒙古的女子入主東宮,然後留有我蒙古和大清共同血脈的孩子成為這天下共主。

  臣妾與皇上……臣妾早已沒有了爭寵之心,只是想要維持這樣的局面繼續下去!看著留有我蒙古血液的孩子,又或者最起碼是由我蒙軍旗妃子撫養長大的孩子,成為這天下的共主,永結我蒙清之好,然後,安詳餘生。”

  皇后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女青年,她表示,董鄂妃什麼的與她無關,她關心的只是董鄂妃的孩子極有可能登位,而這對蒙古大大的不利。

  所以,她才會想辦法設計陳格格,因為不論陳格格成功與否,陳格格的孩子都會歸在主位妃子恭靖妃的名下,再加上她妹妹淑惠妃撫養的二阿哥,她們手上就有了兩個阿哥,雙重保險。當然,如果能夠弄死董鄂妃的孩子就更好了,她倒是和孩子以及董鄂妃都沒有什麼恩怨,她只是想要幫孝莊出一口惡氣。

  第11章 那些沒玩沒了的後續——話說,男主何時才能開口說話!

  孝莊長嘆一聲,閉眼,好像極其疲倦,只對皇后說了一句:“愚蠢,目光短淺,你以為哀家教出來的兒子會這般好欺的嗎?”順治再一次想要廢后,就足夠說明很多問題了。

  而且皇后這招確實沒有走好,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把五阿哥也給了董鄂一族的妃子。

  皇后不再言語,但是表情明顯不服氣,她覺得她的計劃並沒有什麼出錯的地方,要怪就只能怪運氣不好,誰能想到三阿哥也在?!不過,她倒是不覺得皇上能夠查到她頭上,頂多也就是止步於恭靖妃了,連她妹妹都沒有涉及到。至於廢后一說,哼,皇上想要把她廢除這事早就有之,根本不足為奇,他突然不廢了才奇怪。也就只有她從不欺瞞的皇太后可以查出破綻,至於皇上,還真不是她小看他……當然了,殘害皇嗣一事她也有錯,畢竟是有皇室血脈的,她不該這麼不管不顧的。

  太后搖搖頭,知道皇后這是怎麼都不聽勸了,決定不再糾纏這個話題,復又問道:“那些奶媽你是如何收買的?”

  皇后詫異,睜大了一雙眼睛,難道那些奶娘不是皇太后的手筆?!當然,她不能這麼說,於是她回答說:“臣妾雖然沒有插手此事,但是在臣妾所知的計劃里,本就無奶娘一項,只是不到一刻鐘的事情,臣妾以為根本不需要在奶娘身上下苦功夫。”

  太后神色一暗,不再言語,揮退皇后。

  離開的皇后滿臉戚色,腦海里不斷的回放孝莊在她離去之前最後留下的話:“你弄的爛攤子,到最後還是只有哀家給你收拾。但哀家也要告訴你,這是最後一次,如果你再惹出收拾不了的事情,你就和你姑姑靜妃去作伴吧。”

  ……

  就在這一晚,紫禁城外的鰲拜府邸,也是十分熱鬧。

  鰲拜的祖上是清朝的開國元勛之一,他的二哥是十分著名的勇將,而他自己本身也隨著皇太極征戰各地,戰功赫赫,被稱為“滿清第一勇士”,二等公,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一個以軍功自傲的重臣。

  而這位重臣的侄子(也就是鰲拜二哥的兒子)訥謨,是順治身邊常跟著的四大侍衛之一,鰲拜的乾兒子則就是順治十分寵信的大太監吳良輔。

  現如今,鰲拜的侄子訥謨就是給鰲拜帶來了鰲拜乾兒子吳良輔從宮中傳出的消息。

  “奶娘嬤嬤及其家人已經全部斬殺,永無後患。”意思也就是說,這以後,誰也不會知道他們在這件事情中也橫插一腳。

  絡腮鬍的鰲拜叉腿橫坐於太師椅上,冷哼嗤鼻,果然女人和閹人都不可靠,這麼簡單的事情也會搞砸,不過是想要給飛揚古那個傢伙一些警告,鏟了他的後台,令他明白人不可以太橫,沒想到卻令他這般勞神,還差點被揪出來,實在是不划算啊。

  訥謨適時的勸告鰲拜:“叔父,這吳良輔還有用……”

  鰲拜哈哈大笑,不善在意的道:“我自然是知道他還有用的,只是不堪大用罷了。”然後他拍了拍子侄訥謨的肩膀,“叔父的一切還是要指望你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