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當然,在這種種的傳言與猜測中,最濃墨重彩的莫過於兩人先後同娶一妻,甚至為此對簿公堂的一樁公案了。
與這相比,新帝是個瘸子這種本該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都顯得黯然失色。
是的。
一個瘸子。
百姓們可不會文雅地用什麼“腿疾”或者“不便於行”來形容新帝的毛病,只“瘸子”兩字,不大尊重,卻夠簡單,還有一種市井裡獨有的奚落之感,能讓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變得跟那街邊的乞丐一般可以輕易調侃。
蕭塤,或者說蕭廷之,對市井中這些傳言都是一清二楚的,還知道天橋底下說書的只怕早根據他的經歷敷衍出了一出足夠精彩的故事到處宣講,只是不用他名罷了。
下面的大臣為討好他也曾遞摺子,建議下禁令。
這種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少做,各有忌諱,名諱更是一定要避的,更不用說是這種不尊皇帝的話了。
蕭廷之要做,自也不會有人詬病什麼。
只是不知為什麼,登上帝位之後,走在這一重一重的宮禁里,他總想起的卻是往昔在將軍府里還是“薛廷之”時候的那些日子。
摺子在御案上擱了三兩天,最終也沒允,就往上頭畫了四字硃批,“不必理會”。
內閣處發還奏摺的時候,顧覺非瞧見了。
於是笑著對他道:“皇上的氣量到底不一般。”
蕭廷之便不冷不熱地還了一聲笑,只道:“朕本是個‘瘸子’,也沒什麼不能讓人說的。身有殘疾並非朕之過錯,‘瘸子’這二字本也無甚惡意。朕若真禁絕世人言語,也改不了這腿疾的事實。是非曲直,自有旁人論。如今是朕剛即位,世人沒見過瘸腿的皇帝,待他們說上三五年,再新鮮的事便也都成了舊聞了。”
就像是舊日的鮮血終會幹涸一般。
顧覺非該是聽明白他說的話了,眉眼間露出了些許的笑意,但並未做什麼反駁,只平平靜靜道一聲“您說得也是”,便將那摺子遞了下去,繼續處理旁的奏摺了。
只是臨到要告退的時候,一旁的季恆卻與顧覺非說了幾句話,接著略有猶豫,還是上來稟奏:“繼位之初,皇上您說要哀祭正元之亂中受難之將士,所以不舉後宮大選事宜,致使後位空懸。如今又是一年年關將至,待翻過年此事怎麼也該備著了。臣曾聞您於潛邸之時,曾與昔日順天府丞之女孫氏議親,業已下聘,只是後逢正亂事,耽擱下了。如今孫氏一門親事不敢言取,亦不敢問詢於皇上,可親既已定,您好歹該有個準話。且待明年春……”
“好了!”
季恆還待要說,但蕭廷之一張臉已忽然冷了下來,竟直接出聲打斷了自己昔日的授業恩師。
“季先生不必多言,朕心中自然有數。年後的事,待除夕過了再議不遲。忙碌了一日,您與顧大人並其餘大人都累了吧?早些回去歇息,退下吧。”
“……臣等告退。”
季恆張了張嘴,隱約覺得蕭廷之這回答不很妥當,且透著一種少見的不耐,本還要說,但一旁顧覺非已向他輕輕搖首示意,他便斂了聲,到底沒說什麼,躬身與眾人一道退去。
才出了乾清宮,走在宮道上,季恆便問他:“顧大人,您方才為何阻止?後位空懸已近一年,皇上封的那敬妃娘娘也不過是昔日府中的侍妾,上不得台面。長此以往,朝中大臣勢必詬病。便是我等不勸,也少不了被人上摺子說啊。”
顧覺非負手瞧著那湛藍的天,清雋的面容上是寵辱不驚的鎮定與從容,聞言只笑一聲,竟是意味深長道:“皇上今年也不過才及冠不久,血氣方剛年紀,難免有些事情掂量不清。你我身為輔臣,自該多擔待些。至於皇上執拗,也不是什麼大事。待年歲長些,看得明些,撞疼了腦袋,死了心念,也就清楚了。”
“……”
季恆只覺得這一番話藏著點令人心驚肉跳的意思,可真要他往深了去參透,竟又覺得入目所見都是重重迷霧。
而顧覺非這神情,顯然也不是要他多嘴問的。
於是他目光微微閃爍著,只道了一句“您說得也是”,便不在這話題上多言。
眨眼年關將近,又是除夕賜宴。
這一天,蕭廷之已經是等了許久了,以至於在前朝與文武大臣們說話的時候,竟有一種奇異的心不在焉。
連顧覺非頗不好看的神情,他都沒在意。
席間他喝得有些多了,便借了醒酒為由,由宮人撐了傘,踏著除夕夜的大雪,在重重高牆夾著的宮道上行走。
冷風撲面,本該吹酒醒。
可這一時間,心裡竟是滾燙熾熱,像是喝下去的酒都在這一刻燒了起來,讓他倏忽又變作當年那夜亭中,膽大妄為又不計後果的少年。
柔儀殿側,他停住了腳步,只讓身旁的宮人入內,將本也在席間飲酒的那女人喚了出來。
年前她懷了身孕,已為顧覺非誕下一雙兒女。
可如今兩頰微醺步履款款地從裡頭走出來時,卻依稀舊日模樣。雪膚花貌,顰笑動人,眸底流轉瀲灩似聚攏南海波光,眉梢清冷淺淡猶一捧崑崙凝雪,便連看他的眼神都與昔日一般。
在走出來見到是他的時候,她竟也沒什麼驚訝,好像早就猜到了,只上來向他行了一禮,道一聲:“臣婦給皇上請安了。”
蕭廷之便覺那“臣婦”二字刺耳。
周遭的太監宮女早有眼色退得遠了,他想起近日來朝野上下都在逼迫著他的大婚之事,只覺心裡煎熬。
連著此時喚她的聲音都顯得沙啞:“陸錦惜……”
陸錦惜便抬眸注視著他,看著他身上這一身威重的玄黑色龍袍,也看著上面盤繡的密密麻麻的團龍紋並著腰間掛著的那一塊玉塤,最終目光定在他眉眼間,笑得生疏而冷淡:“皇上假借讓先之名引我出來,不知是有什麼話要說?”
“朕……”
一個字出口,又覺不對,蕭廷之想要伸手拉她,卻被她不著痕跡地避開了,於是只這般定定地立在她面前,終還是開了口。
“我想要問你,願不願——”
“不稀罕。”
不用他把話說完,陸錦惜都知道下面半句是什麼,心底雖嘆息了一聲,但出口的言語卻沒留半點餘地,轉身便欲離去。
“皇上若無要事,臣婦便回席間了。”
“陸錦惜!”
她總是這般不理不睬,又總是這般視他如無物,終是讓蕭廷之生出了惱怒。這一年裡坐在皇位上也不是什麼都沒學到,那浸染在他眉眼間的幾分冷厲之色到底是泛了上來,讓他的面目看上去多了幾許陰沉。
“朕沒準你走!”
“知道的說你是九五之尊,不知道的怕還以為是那山裡的盜匪。如今你身份不比往昔,一言一行都事關國體,便是任性妄為也要有個度在。但憑你今日敢將我從席間叫出來,若傳揚出去,這皇位你怕是坐不穩的。”
與這相比,新帝是個瘸子這種本該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都顯得黯然失色。
是的。
一個瘸子。
百姓們可不會文雅地用什麼“腿疾”或者“不便於行”來形容新帝的毛病,只“瘸子”兩字,不大尊重,卻夠簡單,還有一種市井裡獨有的奚落之感,能讓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變得跟那街邊的乞丐一般可以輕易調侃。
蕭塤,或者說蕭廷之,對市井中這些傳言都是一清二楚的,還知道天橋底下說書的只怕早根據他的經歷敷衍出了一出足夠精彩的故事到處宣講,只是不用他名罷了。
下面的大臣為討好他也曾遞摺子,建議下禁令。
這種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少做,各有忌諱,名諱更是一定要避的,更不用說是這種不尊皇帝的話了。
蕭廷之要做,自也不會有人詬病什麼。
只是不知為什麼,登上帝位之後,走在這一重一重的宮禁里,他總想起的卻是往昔在將軍府里還是“薛廷之”時候的那些日子。
摺子在御案上擱了三兩天,最終也沒允,就往上頭畫了四字硃批,“不必理會”。
內閣處發還奏摺的時候,顧覺非瞧見了。
於是笑著對他道:“皇上的氣量到底不一般。”
蕭廷之便不冷不熱地還了一聲笑,只道:“朕本是個‘瘸子’,也沒什麼不能讓人說的。身有殘疾並非朕之過錯,‘瘸子’這二字本也無甚惡意。朕若真禁絕世人言語,也改不了這腿疾的事實。是非曲直,自有旁人論。如今是朕剛即位,世人沒見過瘸腿的皇帝,待他們說上三五年,再新鮮的事便也都成了舊聞了。”
就像是舊日的鮮血終會幹涸一般。
顧覺非該是聽明白他說的話了,眉眼間露出了些許的笑意,但並未做什麼反駁,只平平靜靜道一聲“您說得也是”,便將那摺子遞了下去,繼續處理旁的奏摺了。
只是臨到要告退的時候,一旁的季恆卻與顧覺非說了幾句話,接著略有猶豫,還是上來稟奏:“繼位之初,皇上您說要哀祭正元之亂中受難之將士,所以不舉後宮大選事宜,致使後位空懸。如今又是一年年關將至,待翻過年此事怎麼也該備著了。臣曾聞您於潛邸之時,曾與昔日順天府丞之女孫氏議親,業已下聘,只是後逢正亂事,耽擱下了。如今孫氏一門親事不敢言取,亦不敢問詢於皇上,可親既已定,您好歹該有個準話。且待明年春……”
“好了!”
季恆還待要說,但蕭廷之一張臉已忽然冷了下來,竟直接出聲打斷了自己昔日的授業恩師。
“季先生不必多言,朕心中自然有數。年後的事,待除夕過了再議不遲。忙碌了一日,您與顧大人並其餘大人都累了吧?早些回去歇息,退下吧。”
“……臣等告退。”
季恆張了張嘴,隱約覺得蕭廷之這回答不很妥當,且透著一種少見的不耐,本還要說,但一旁顧覺非已向他輕輕搖首示意,他便斂了聲,到底沒說什麼,躬身與眾人一道退去。
才出了乾清宮,走在宮道上,季恆便問他:“顧大人,您方才為何阻止?後位空懸已近一年,皇上封的那敬妃娘娘也不過是昔日府中的侍妾,上不得台面。長此以往,朝中大臣勢必詬病。便是我等不勸,也少不了被人上摺子說啊。”
顧覺非負手瞧著那湛藍的天,清雋的面容上是寵辱不驚的鎮定與從容,聞言只笑一聲,竟是意味深長道:“皇上今年也不過才及冠不久,血氣方剛年紀,難免有些事情掂量不清。你我身為輔臣,自該多擔待些。至於皇上執拗,也不是什麼大事。待年歲長些,看得明些,撞疼了腦袋,死了心念,也就清楚了。”
“……”
季恆只覺得這一番話藏著點令人心驚肉跳的意思,可真要他往深了去參透,竟又覺得入目所見都是重重迷霧。
而顧覺非這神情,顯然也不是要他多嘴問的。
於是他目光微微閃爍著,只道了一句“您說得也是”,便不在這話題上多言。
眨眼年關將近,又是除夕賜宴。
這一天,蕭廷之已經是等了許久了,以至於在前朝與文武大臣們說話的時候,竟有一種奇異的心不在焉。
連顧覺非頗不好看的神情,他都沒在意。
席間他喝得有些多了,便借了醒酒為由,由宮人撐了傘,踏著除夕夜的大雪,在重重高牆夾著的宮道上行走。
冷風撲面,本該吹酒醒。
可這一時間,心裡竟是滾燙熾熱,像是喝下去的酒都在這一刻燒了起來,讓他倏忽又變作當年那夜亭中,膽大妄為又不計後果的少年。
柔儀殿側,他停住了腳步,只讓身旁的宮人入內,將本也在席間飲酒的那女人喚了出來。
年前她懷了身孕,已為顧覺非誕下一雙兒女。
可如今兩頰微醺步履款款地從裡頭走出來時,卻依稀舊日模樣。雪膚花貌,顰笑動人,眸底流轉瀲灩似聚攏南海波光,眉梢清冷淺淡猶一捧崑崙凝雪,便連看他的眼神都與昔日一般。
在走出來見到是他的時候,她竟也沒什麼驚訝,好像早就猜到了,只上來向他行了一禮,道一聲:“臣婦給皇上請安了。”
蕭廷之便覺那“臣婦”二字刺耳。
周遭的太監宮女早有眼色退得遠了,他想起近日來朝野上下都在逼迫著他的大婚之事,只覺心裡煎熬。
連著此時喚她的聲音都顯得沙啞:“陸錦惜……”
陸錦惜便抬眸注視著他,看著他身上這一身威重的玄黑色龍袍,也看著上面盤繡的密密麻麻的團龍紋並著腰間掛著的那一塊玉塤,最終目光定在他眉眼間,笑得生疏而冷淡:“皇上假借讓先之名引我出來,不知是有什麼話要說?”
“朕……”
一個字出口,又覺不對,蕭廷之想要伸手拉她,卻被她不著痕跡地避開了,於是只這般定定地立在她面前,終還是開了口。
“我想要問你,願不願——”
“不稀罕。”
不用他把話說完,陸錦惜都知道下面半句是什麼,心底雖嘆息了一聲,但出口的言語卻沒留半點餘地,轉身便欲離去。
“皇上若無要事,臣婦便回席間了。”
“陸錦惜!”
她總是這般不理不睬,又總是這般視他如無物,終是讓蕭廷之生出了惱怒。這一年裡坐在皇位上也不是什麼都沒學到,那浸染在他眉眼間的幾分冷厲之色到底是泛了上來,讓他的面目看上去多了幾許陰沉。
“朕沒準你走!”
“知道的說你是九五之尊,不知道的怕還以為是那山裡的盜匪。如今你身份不比往昔,一言一行都事關國體,便是任性妄為也要有個度在。但憑你今日敢將我從席間叫出來,若傳揚出去,這皇位你怕是坐不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