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信封里並沒有信。
那空無一字的信封撕扯開來之後,落在地上的並不是任何一頁信箋,而是一隻死了的蝴蝶。
一片殘翅枯葉似的飄了起來。
失去了所有生命力的蝴蝶就躺在沈獨的腳邊,所有斑斕的色彩都變得灰暗。
死蝴蝶。
昨日諸般問答悉在心中,此刻盡從沈獨記憶深處翻了出來。
“和尚,我死之前,你都不要走,好不好?”
“……好。”
“不騙我?”
“不騙你。”
原來出家人是會打誑語的。
這個騙子……
像是一把刀插過來,一股愴然驟然炸起,也不知是那毒壓不住了,還是氣血翻湧太甚,沈獨看著那地上的死蝴蝶,喉頭一甜時,一口血已吐了出來,整個人面色迅速灰敗下來,竟是一頭栽倒在地!
“施主!施主!”
*
山野間一片鬱鬱蔥蔥,已漸漸能看著幾分往夏日走的跡象。清晨時分,道中都沒有什麼行人,唯有一道雪白的身影似幻影一般前行,仔細看時覺得慢,但一眨眼好像又遠了。
若沈獨在此,一定能認出來。
這道中人不是旁人,正是天機禪院那一位大名鼎鼎的慧僧善哉,而此山已在五風口附近,是去往天機禪院的必經之路。
歷經一夜的血戰之後,已頗有幾分沒落的五風口,忽然就重新恢復了它在江湖上傳奇又悚然的地位。有關於妖魔道、天水盟、斜風山莊幾方之間的爭鬥,更是眾說紛紜。
這些天來的五風口,更是熱鬧了起來。
善哉也沒進去,只是從這一片荒城外面經過,便聽見了好些武林人士的議論,原本也沒放在心上,只是某一個名字,還是讓他停下了腳步。
“妖魔道現在也不好過啊,大魔頭一失蹤,聽說失蹤之前還平白殺了個崔紅,連屍首都沒收擺在那裡呢。那個裴無寂也不見了,現在就留一個姚青撐著,怕是要完啊。”
“什麼要完啊,你是還不知道吧?”
“知道什麼?”
“嗐,那個姓姚的賤女人前兩天被抓起來了,昨夜人剛帶到五風口,過兩天就要當眾砍她腦袋掛上去呢!”
“什麼,被抓了?誰這麼大本事啊?她可是間天崖右使,厲害得不行啊!”
“還能是誰,天水盟唄。”
“天水盟?”
“假池飲據說是什麼東方戟,但那天死的人可貨真價實都是人天水盟的人,真少主現在才被人找到,這不就要報仇嗎?前兩天不是放出風來說沈獨在哪裡出現了嗎?這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可不就中計了?這一下被池少主生擒!嘿嘿,可有好戲看了!”
“池少主竟這般厲害……”
……
人在茶肆之中,善哉向那說話的兩名江湖人士看去,只發現這兩人腳步虛浮武功粗淺,說話也沒避著人,好像故意要被人聽見似的。
周圍不少人聽見也果然議論了起來。
他靜靜聽著,低眉斂目,沒作聲,喝了兩口水之後便起身離開,似乎既沒有任何入城的打算,也沒有半點要去救姚青的意思。
他只是覺得,這樣……
也許剛好。
螳螂捕蟬,焉知沒有黃雀在後?
雪白的僧袍在風裡飄蕩,這些天已經習慣了身邊有人同行,此刻再一個人孤零零走在道中,一時竟生出一種說不出冷清與落寞。
善哉想,終究還是騙了沈獨。
可他分明喜歡他,便是他自己可以坦然地接受即將到來的死亡,可他無數次審視自己的內心,卻始終無法釋懷。
明知人都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早,有的人晚,一如這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他本該看透,本該參透。甚至的確如沈獨自己所言,救他解毒也不過這一時,苟活上兩年罷了。他體內已經大成的六合神訣陰邪之力,乃是藥石罔救,早晚也是一樣的結果。
可又怎麼能參透呢?
由愛生憂,由愛生怖,便是再精研佛法,讀了千萬卷經書,也敵不過心底那一絲妄念。
便是只爭一日,他也想沈獨活下去……
同樣的一段路,去時是從天機禪院離開,所有清規戒律無邊佛法全都拋卻,像一個初嘗情愛的少年,莽撞而衝動;歸時是從山河湖海中返程,心底依然是那個人,可他又成為了那個有慧僧之名的善哉,沒有了衝動和莽撞,所有浮動的愛恨都寂滅成一道慘白的香灰,躺在心底。
恍如隔世。
分明只是離開了七八日,可當他跋山涉水再一次回到不空山前看見那高高的三重山門時,卻生出一種無邊的陌生之感。
天機禪院,三重山門。
第一道山門,上刻“山水”;第二道山門,刻的也是“山水”;第三道山門,刻的還是“山水”。
往日他只知典故,此時方知心境。
來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去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歸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世間山水總不改。
世間易改是人心。
愛恨是緣,紅塵是劫。莽蒼里走過一遭,才知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求,必有所舍。
他想起昨天那個月明風清的夜晚,他把昏睡過去的沈獨抱進禪房,他連脈搏都變得時有時無,無意識間卻還抓著他的手,那是一種恐懼又眷戀的姿態。
只是誰知道他心底的憂和怖呢?
業塔殺生,真佛舍利……
世間最難,是回頭路。
烈日下山風吹盪,竟也有一股徹骨的冷意,天機禪院止戈碑便立在那溪水之畔,善哉站在這山腳下抬首而望,高處的天機禪院仿佛在雲端一般,俯視著這世間芸芸疾苦之眾生,也俯視著他這渡過苦海又回頭返岸的教徒。
重抬步,情愛都拋。
善哉垂首低眉,終是俯身在這第一重山門前伏身跪拜,一如往昔每一日在佛前參拜一般,從第一級台階起,一路拜上。
早有見著這一幕嚇住的小沙彌往山上去通傳,禪院裡得聞這消息的僧眾紛紛震動,緣滅方丈率人來到山門前,見著那一道跪上山來的熟悉身影,只覺心底沉重,隱約已明白了他回到山門,所為何事。
可一時間實在不忍責問。
緣滅方丈長嘆了一聲,合十道:“善哉,你這又是何苦?”
“歡樂時趣,離別總苦。自古生老病死不可強求。可弟子痴愚,偏要強求一回。”
雪白衣袍沾了灰塵,善哉清雋的面容無悲無喜。
“善哉自知心罪未解,又添身罪,乃業孽纏身,只求得殺生佛舍利一渡苦海中人,餘生願重歸我佛,懺悔己罪,長守業塔……”
在這高高的第三重山門前,他放下了世人眼中一切曾有的榮與辱、名與望,伏首跪拜在階前。凡俗世間七情六慾都在這一刻從他身上熄滅,再不見有任何妄念涌動的影子。
這一刻,他又成為那人仰視也不及的慧僧善哉。
那空無一字的信封撕扯開來之後,落在地上的並不是任何一頁信箋,而是一隻死了的蝴蝶。
一片殘翅枯葉似的飄了起來。
失去了所有生命力的蝴蝶就躺在沈獨的腳邊,所有斑斕的色彩都變得灰暗。
死蝴蝶。
昨日諸般問答悉在心中,此刻盡從沈獨記憶深處翻了出來。
“和尚,我死之前,你都不要走,好不好?”
“……好。”
“不騙我?”
“不騙你。”
原來出家人是會打誑語的。
這個騙子……
像是一把刀插過來,一股愴然驟然炸起,也不知是那毒壓不住了,還是氣血翻湧太甚,沈獨看著那地上的死蝴蝶,喉頭一甜時,一口血已吐了出來,整個人面色迅速灰敗下來,竟是一頭栽倒在地!
“施主!施主!”
*
山野間一片鬱鬱蔥蔥,已漸漸能看著幾分往夏日走的跡象。清晨時分,道中都沒有什麼行人,唯有一道雪白的身影似幻影一般前行,仔細看時覺得慢,但一眨眼好像又遠了。
若沈獨在此,一定能認出來。
這道中人不是旁人,正是天機禪院那一位大名鼎鼎的慧僧善哉,而此山已在五風口附近,是去往天機禪院的必經之路。
歷經一夜的血戰之後,已頗有幾分沒落的五風口,忽然就重新恢復了它在江湖上傳奇又悚然的地位。有關於妖魔道、天水盟、斜風山莊幾方之間的爭鬥,更是眾說紛紜。
這些天來的五風口,更是熱鬧了起來。
善哉也沒進去,只是從這一片荒城外面經過,便聽見了好些武林人士的議論,原本也沒放在心上,只是某一個名字,還是讓他停下了腳步。
“妖魔道現在也不好過啊,大魔頭一失蹤,聽說失蹤之前還平白殺了個崔紅,連屍首都沒收擺在那裡呢。那個裴無寂也不見了,現在就留一個姚青撐著,怕是要完啊。”
“什麼要完啊,你是還不知道吧?”
“知道什麼?”
“嗐,那個姓姚的賤女人前兩天被抓起來了,昨夜人剛帶到五風口,過兩天就要當眾砍她腦袋掛上去呢!”
“什麼,被抓了?誰這麼大本事啊?她可是間天崖右使,厲害得不行啊!”
“還能是誰,天水盟唄。”
“天水盟?”
“假池飲據說是什麼東方戟,但那天死的人可貨真價實都是人天水盟的人,真少主現在才被人找到,這不就要報仇嗎?前兩天不是放出風來說沈獨在哪裡出現了嗎?這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可不就中計了?這一下被池少主生擒!嘿嘿,可有好戲看了!”
“池少主竟這般厲害……”
……
人在茶肆之中,善哉向那說話的兩名江湖人士看去,只發現這兩人腳步虛浮武功粗淺,說話也沒避著人,好像故意要被人聽見似的。
周圍不少人聽見也果然議論了起來。
他靜靜聽著,低眉斂目,沒作聲,喝了兩口水之後便起身離開,似乎既沒有任何入城的打算,也沒有半點要去救姚青的意思。
他只是覺得,這樣……
也許剛好。
螳螂捕蟬,焉知沒有黃雀在後?
雪白的僧袍在風裡飄蕩,這些天已經習慣了身邊有人同行,此刻再一個人孤零零走在道中,一時竟生出一種說不出冷清與落寞。
善哉想,終究還是騙了沈獨。
可他分明喜歡他,便是他自己可以坦然地接受即將到來的死亡,可他無數次審視自己的內心,卻始終無法釋懷。
明知人都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早,有的人晚,一如這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他本該看透,本該參透。甚至的確如沈獨自己所言,救他解毒也不過這一時,苟活上兩年罷了。他體內已經大成的六合神訣陰邪之力,乃是藥石罔救,早晚也是一樣的結果。
可又怎麼能參透呢?
由愛生憂,由愛生怖,便是再精研佛法,讀了千萬卷經書,也敵不過心底那一絲妄念。
便是只爭一日,他也想沈獨活下去……
同樣的一段路,去時是從天機禪院離開,所有清規戒律無邊佛法全都拋卻,像一個初嘗情愛的少年,莽撞而衝動;歸時是從山河湖海中返程,心底依然是那個人,可他又成為了那個有慧僧之名的善哉,沒有了衝動和莽撞,所有浮動的愛恨都寂滅成一道慘白的香灰,躺在心底。
恍如隔世。
分明只是離開了七八日,可當他跋山涉水再一次回到不空山前看見那高高的三重山門時,卻生出一種無邊的陌生之感。
天機禪院,三重山門。
第一道山門,上刻“山水”;第二道山門,刻的也是“山水”;第三道山門,刻的還是“山水”。
往日他只知典故,此時方知心境。
來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去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歸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世間山水總不改。
世間易改是人心。
愛恨是緣,紅塵是劫。莽蒼里走過一遭,才知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求,必有所舍。
他想起昨天那個月明風清的夜晚,他把昏睡過去的沈獨抱進禪房,他連脈搏都變得時有時無,無意識間卻還抓著他的手,那是一種恐懼又眷戀的姿態。
只是誰知道他心底的憂和怖呢?
業塔殺生,真佛舍利……
世間最難,是回頭路。
烈日下山風吹盪,竟也有一股徹骨的冷意,天機禪院止戈碑便立在那溪水之畔,善哉站在這山腳下抬首而望,高處的天機禪院仿佛在雲端一般,俯視著這世間芸芸疾苦之眾生,也俯視著他這渡過苦海又回頭返岸的教徒。
重抬步,情愛都拋。
善哉垂首低眉,終是俯身在這第一重山門前伏身跪拜,一如往昔每一日在佛前參拜一般,從第一級台階起,一路拜上。
早有見著這一幕嚇住的小沙彌往山上去通傳,禪院裡得聞這消息的僧眾紛紛震動,緣滅方丈率人來到山門前,見著那一道跪上山來的熟悉身影,只覺心底沉重,隱約已明白了他回到山門,所為何事。
可一時間實在不忍責問。
緣滅方丈長嘆了一聲,合十道:“善哉,你這又是何苦?”
“歡樂時趣,離別總苦。自古生老病死不可強求。可弟子痴愚,偏要強求一回。”
雪白衣袍沾了灰塵,善哉清雋的面容無悲無喜。
“善哉自知心罪未解,又添身罪,乃業孽纏身,只求得殺生佛舍利一渡苦海中人,餘生願重歸我佛,懺悔己罪,長守業塔……”
在這高高的第三重山門前,他放下了世人眼中一切曾有的榮與辱、名與望,伏首跪拜在階前。凡俗世間七情六慾都在這一刻從他身上熄滅,再不見有任何妄念涌動的影子。
這一刻,他又成為那人仰視也不及的慧僧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