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一顆心便徹底為他化開。
他俯身,溫柔而強硬地拿開了他擋著自己雙眼的手掌,於是看清了他眼底的淚痕,還有裡面還來不及遮掩起來的坦誠的情與愛。
沈獨哭了。
他便埋頭湊過去問他,也吻干他眼角淚痕,輕輕道:“別哭……”
“老子那是爽的。”沈獨嘴硬,且嘴賤,“再說老子哭不哭干你屁事……”
善哉也不搭理,更不生氣,只含著沈獨的唇瓣,用舌尖舔弄著他下唇上留下的紅腫的牙印,過了許久,待他整個人都舒緩平靜了下來,才慢慢笑了一聲,道:“你哭的樣子,讓人更想要你……”
要到你哭不出來。
分明平和而舒緩的聲音,落在沈獨耳中,卻帶上了熾熱的溫度,也讓他為這話中的意思顫抖起來。
只是要逃開的時候才發現手腳發軟。
在善哉的手底下他就是那案板上的魚,又怎麼可能逃得開?
唯一的不同只是,先前被操是趴在下面,現在被操是被抱在懷裡。他的動作溫柔的強硬,一如他落在他身上的吻。後穴里的粘膩都還沒來得及清理,就被僧人那重新滾燙堅硬起來的陽具插了進去,在那清晰的撞擊拍打之聲外,更多了些許令人臉紅心跳的噗嗤之聲。
像被破開的橙肉一樣,汁水橫流。
最開始沈獨還有幾分反抗的力氣,到了後面便是任他施為,被他一下一下送去了雲端,頂弄得瞳孔失焦,雙眼失神。
到最後,連哭喊告饒的聲音都變得嘶啞……
沈獨疑心自己是被翻來覆去弄了幾次,操到後穴熟透,填滿了東西,連閉合都做不到,只能任由它們淌落到雙腿間,成為他放浪而迷醉的明證。
他想,往後再不敢提一個“操”字了。
意識迷糊之間,有什麼溫暖的東西一路從他脖頸蹭上了耳垂,然後貼著那發紅的耳廓,溢散出低沉而篤定的聲音:“也很,喜歡你……”
第90章 朽木為琴┃“不騙我?”“不騙你。”
一晃六七日過去了, 遁出凡俗的時光好像漫漫沒有盡頭。
可也只是好像。
其實沈獨是知道的, 所以對於正在經歷著的每時每刻, 他都格外地留念,想要用力記得更深更清楚一些,最好是過了奈何橋, 喝了孟婆湯,下輩子也忘不掉。
這一天他們已經順江而下,到得下游一處市鎮, 路中見有一老叟抱一朽木擲於道, 沈獨怎麼看也不過一塊破木頭,並沒怎麼在意。但與他同行的善哉見此, 卻停了腳步,竟將那塊朽木拾了起來。
沈獨便挑眉:“你撿它幹什麼?”
善哉修長的手指將那塊朽木上沾著的泥土都拂去了, 只朝他一笑,道:“是塊好木, 或可為琴。”
做琴?
就這麼一截朽木?
沈獨背著手立在街上看他,心底里只生出幾分荒謬之感,但又因為這和尚總有不尋常的本事, 所以他倒也不敢立刻就下斷言反駁, 於是頗帶著幾分“看你表演”的味道,涼涼道:“那我可要開開眼界了。”
善哉也不辯解什麼。
這民風淳樸的市鎮中依舊沒有什麼江湖人士,見了這僧人與一尋常貴公子模樣的人走過,也並不當一回事,頂多是覺得這兩人長得實在是好看, 非同一般,多看上兩眼罷了。
所以兩人便也能安然地穿行於人群中。
此鎮名曰芳菲鎮,是附近一處小有名氣的地方。
鎮外有一座山,山中有一座古寺,自古叫“小明寺”,後來荒廢了,直到近些年才有遊方的僧人在此落腳,漸漸有了些香火,接待些往來的香客和踏青的遊人。
還未到山前,沈獨便瞧見山上那一片燦爛的桃花了。
“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以此鎮名曰‘芳菲鎮’,聽著雖是脂粉氣了一些,但細究起來確有幾分道理。”
他念了一聲,不知怎麼又想起天機禪院來。
“說來,我兩次到你們天機禪院都是來匆匆去匆匆,且時節也不對,倒沒見山上山下栽著什麼花什麼樹。是只有菩提只有竹嗎?”
“不是。”
善哉隨他一道往那山道上走,看著道中其他的零星的遊人,只搖了搖頭。
“不空山有無憂花,遍布禪院。”
“無憂花?”
這樣生僻的名字,沈獨還未聽說過,有些好奇。
“佛門的聖花,名典出佛經中。”
善哉抱著那一塊朽木,轉眸看沈獨,清明的一雙慧眼底下藏了些許消息,只為他這一塊“朽木”念了一段佛偈。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這算是佛門經卷里在外流傳得頗廣,而沈獨亦有所耳聞的一段了,只是昔日聽來不過如風過耳不留半點痕跡,今日聽了卻有一種觸及心扉、想笑又想哭的複雜。
他沉默著,一個人在前面走了很久。
一直走到那寺廟前面,看見大殿外的香爐了,才忽然停步,低低問:“善哉,若現世有劫,愛上我,便是你的劫難吧?”
“佛言,愛世人。可若一人都不愛,如何愛世人?”善哉便站在他的身後,一路都陪著他走上來,說出這一番話時滿面的坦然,並不覺有何不可見人之處,“凡人在世,皆是一場苦行。呼吸天地間,活一日,便有一日的劫難,便是一日的修行。我生是有罪惡行之人,半生都在與自己作對,從前是,將來也是。但你不是。”
“我不是?”
沈獨聽見他說自己半生都在與自己作對,一時竟說不出內心是何感受,竟想起了自己,只是到底沒敢問,是怎麼個作對法,所以只問了最後那句。
善哉便告訴他:“你是我唯一順從的本心。”
沈獨再一次沉默,許久才道:“你是離開了禪院、悖逆了佛祖嗎?”
“世間從沒有佛,只不過有一個‘善’字。”善哉笑了起來,只往那大殿中參佛去,一身白僧袍在山寺桃花里雪一樣乾淨,沈獨只聽見他平和出塵的聲音,“即心是佛,我心便是佛心。”
……
在佛祖的面前說,世間從沒有佛。
在佛祖的面前說,我心便是佛心。
沈獨忽然難以形容自己內心這一刻的感受,只覺這一身雪白的輪廓已深深烙在了心上,也許真到了下輩子他也忘不掉。
只是他攤開手掌來,掌心裡隱約著的血脈的紋路,已經是隱隱發黑的暗紫。喉間一股腥甜涌了上來,卻被他強運了六合神訣之力壓下,在殿外立了有片刻,才覺諸般感知回到身上,緩了緩,跟在僧人後面走入了殿中。
他們拜過了佛,游過了寺,也賞過了桃花,便在山腰上一座亭中坐了下來,沈獨倚欄遠眺,看著周遭山河錦繡,善哉則借了寺中僧人給的刀弦,開始刻那朽木做琴。
他俯身,溫柔而強硬地拿開了他擋著自己雙眼的手掌,於是看清了他眼底的淚痕,還有裡面還來不及遮掩起來的坦誠的情與愛。
沈獨哭了。
他便埋頭湊過去問他,也吻干他眼角淚痕,輕輕道:“別哭……”
“老子那是爽的。”沈獨嘴硬,且嘴賤,“再說老子哭不哭干你屁事……”
善哉也不搭理,更不生氣,只含著沈獨的唇瓣,用舌尖舔弄著他下唇上留下的紅腫的牙印,過了許久,待他整個人都舒緩平靜了下來,才慢慢笑了一聲,道:“你哭的樣子,讓人更想要你……”
要到你哭不出來。
分明平和而舒緩的聲音,落在沈獨耳中,卻帶上了熾熱的溫度,也讓他為這話中的意思顫抖起來。
只是要逃開的時候才發現手腳發軟。
在善哉的手底下他就是那案板上的魚,又怎麼可能逃得開?
唯一的不同只是,先前被操是趴在下面,現在被操是被抱在懷裡。他的動作溫柔的強硬,一如他落在他身上的吻。後穴里的粘膩都還沒來得及清理,就被僧人那重新滾燙堅硬起來的陽具插了進去,在那清晰的撞擊拍打之聲外,更多了些許令人臉紅心跳的噗嗤之聲。
像被破開的橙肉一樣,汁水橫流。
最開始沈獨還有幾分反抗的力氣,到了後面便是任他施為,被他一下一下送去了雲端,頂弄得瞳孔失焦,雙眼失神。
到最後,連哭喊告饒的聲音都變得嘶啞……
沈獨疑心自己是被翻來覆去弄了幾次,操到後穴熟透,填滿了東西,連閉合都做不到,只能任由它們淌落到雙腿間,成為他放浪而迷醉的明證。
他想,往後再不敢提一個“操”字了。
意識迷糊之間,有什麼溫暖的東西一路從他脖頸蹭上了耳垂,然後貼著那發紅的耳廓,溢散出低沉而篤定的聲音:“也很,喜歡你……”
第90章 朽木為琴┃“不騙我?”“不騙你。”
一晃六七日過去了, 遁出凡俗的時光好像漫漫沒有盡頭。
可也只是好像。
其實沈獨是知道的, 所以對於正在經歷著的每時每刻, 他都格外地留念,想要用力記得更深更清楚一些,最好是過了奈何橋, 喝了孟婆湯,下輩子也忘不掉。
這一天他們已經順江而下,到得下游一處市鎮, 路中見有一老叟抱一朽木擲於道, 沈獨怎麼看也不過一塊破木頭,並沒怎麼在意。但與他同行的善哉見此, 卻停了腳步,竟將那塊朽木拾了起來。
沈獨便挑眉:“你撿它幹什麼?”
善哉修長的手指將那塊朽木上沾著的泥土都拂去了, 只朝他一笑,道:“是塊好木, 或可為琴。”
做琴?
就這麼一截朽木?
沈獨背著手立在街上看他,心底里只生出幾分荒謬之感,但又因為這和尚總有不尋常的本事, 所以他倒也不敢立刻就下斷言反駁, 於是頗帶著幾分“看你表演”的味道,涼涼道:“那我可要開開眼界了。”
善哉也不辯解什麼。
這民風淳樸的市鎮中依舊沒有什麼江湖人士,見了這僧人與一尋常貴公子模樣的人走過,也並不當一回事,頂多是覺得這兩人長得實在是好看, 非同一般,多看上兩眼罷了。
所以兩人便也能安然地穿行於人群中。
此鎮名曰芳菲鎮,是附近一處小有名氣的地方。
鎮外有一座山,山中有一座古寺,自古叫“小明寺”,後來荒廢了,直到近些年才有遊方的僧人在此落腳,漸漸有了些香火,接待些往來的香客和踏青的遊人。
還未到山前,沈獨便瞧見山上那一片燦爛的桃花了。
“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以此鎮名曰‘芳菲鎮’,聽著雖是脂粉氣了一些,但細究起來確有幾分道理。”
他念了一聲,不知怎麼又想起天機禪院來。
“說來,我兩次到你們天機禪院都是來匆匆去匆匆,且時節也不對,倒沒見山上山下栽著什麼花什麼樹。是只有菩提只有竹嗎?”
“不是。”
善哉隨他一道往那山道上走,看著道中其他的零星的遊人,只搖了搖頭。
“不空山有無憂花,遍布禪院。”
“無憂花?”
這樣生僻的名字,沈獨還未聽說過,有些好奇。
“佛門的聖花,名典出佛經中。”
善哉抱著那一塊朽木,轉眸看沈獨,清明的一雙慧眼底下藏了些許消息,只為他這一塊“朽木”念了一段佛偈。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這算是佛門經卷里在外流傳得頗廣,而沈獨亦有所耳聞的一段了,只是昔日聽來不過如風過耳不留半點痕跡,今日聽了卻有一種觸及心扉、想笑又想哭的複雜。
他沉默著,一個人在前面走了很久。
一直走到那寺廟前面,看見大殿外的香爐了,才忽然停步,低低問:“善哉,若現世有劫,愛上我,便是你的劫難吧?”
“佛言,愛世人。可若一人都不愛,如何愛世人?”善哉便站在他的身後,一路都陪著他走上來,說出這一番話時滿面的坦然,並不覺有何不可見人之處,“凡人在世,皆是一場苦行。呼吸天地間,活一日,便有一日的劫難,便是一日的修行。我生是有罪惡行之人,半生都在與自己作對,從前是,將來也是。但你不是。”
“我不是?”
沈獨聽見他說自己半生都在與自己作對,一時竟說不出內心是何感受,竟想起了自己,只是到底沒敢問,是怎麼個作對法,所以只問了最後那句。
善哉便告訴他:“你是我唯一順從的本心。”
沈獨再一次沉默,許久才道:“你是離開了禪院、悖逆了佛祖嗎?”
“世間從沒有佛,只不過有一個‘善’字。”善哉笑了起來,只往那大殿中參佛去,一身白僧袍在山寺桃花里雪一樣乾淨,沈獨只聽見他平和出塵的聲音,“即心是佛,我心便是佛心。”
……
在佛祖的面前說,世間從沒有佛。
在佛祖的面前說,我心便是佛心。
沈獨忽然難以形容自己內心這一刻的感受,只覺這一身雪白的輪廓已深深烙在了心上,也許真到了下輩子他也忘不掉。
只是他攤開手掌來,掌心裡隱約著的血脈的紋路,已經是隱隱發黑的暗紫。喉間一股腥甜涌了上來,卻被他強運了六合神訣之力壓下,在殿外立了有片刻,才覺諸般感知回到身上,緩了緩,跟在僧人後面走入了殿中。
他們拜過了佛,游過了寺,也賞過了桃花,便在山腰上一座亭中坐了下來,沈獨倚欄遠眺,看著周遭山河錦繡,善哉則借了寺中僧人給的刀弦,開始刻那朽木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