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果不其然,“英國文物返還天價和解”這一條高高掛在了上頭。

  點進去全是震驚的吃瓜群眾。

  諸如“程白律師費多少”“這案子居然也能和解”“又為人渣打官司”“之前果然是作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類的評論,填滿了整個評論區,少有的一些理智發言都被淹沒。

  她對自己的風評早已經淡定了。

  大陣仗早就過來了。

  這些人說什麼她心裡都沒有波動。

  這一回也就是案件標的很大,是那種所有律師都夢寐以求的案子,既能賺著錢,也能賺著名的,所以才有這麼高的關注度。

  等回頭她接別的案子,風頭也就過去了。

  賺了940萬就算回頭要給律所抽成再分給詹培恆一部分,那也還能剩下不少,誰搭理網上這些風雨啊。

  只是她沒想到,隨手往旁邊一點,竟然看見了一條意想不到的熱門轉發。

  方不讓。

  這人也是有微博的,且在微博上十分拉仇恨。

  熱搜主頁上這條新聞下面,大多都是質疑她這種為人渣打官司的行為的,辱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甚至還拉了一堆為所謂“人渣”打過官司的律師出來鞭屍。

  其中就有方不讓。

  甚至有自稱法學生的網友站出來表示對這種行為的鄙夷。

  方不讓就單獨轉發了這個自稱法學生的,內容非常簡單:“我要是你老師,教出你這種學生,立刻就拿根麵條把自己掛死。法學生?沒讀好書就別出來丟法律人的臉了。”

  程白看著,一下就笑了出來。

  方不讓這脾氣真是沒好過。

  嘲諷能力向來一流。

  不過這話雖難聽,她竟然挺贊同:沒學過法的跟著起鬨就罷了,學過法的還能在這裡面攪和,說三流都是高估。

  但真懶得辯解什麼。

  律師這種職業本來就是各大行業里被誤解得很深的一行,輿論的妖魔化十分嚴重。

  畢竟法律的邏輯與正常的道德邏輯不同。

  習慣感性且被經常被輿論溜著跑的人太多,聽風就是雨,就連很多已經從事了法律工作的人都無法倖免。久了就習慣了,不奢求尋常人能理解。

  旁邊邊斜還在琢磨怎樣才能一雪前恥,把程白喝趴下,沒想一轉眸就瞥見了她手機屏幕:“你在看微博?”

  程白“嗯”了一聲,道:“看看烏合之眾。”

  然後手指輕輕一動,給方不讓點了個贊。

  第65章 危險遊戲(重寫)

  烏合之眾。

  邊斜首先是想了想這四個字, 沉默著望她,有片刻沒有說話。因為光這四個字,已經透出了一種渾然的……

  蔑視。

  邊斜的目光停留在點讚後呈現出紅色的大拇指圖標上, 腦海里飛快地掠過了什麼,從程白那蓋著的十佳青年律師的證書,到陳舊的《理想國》, 再到她在這風口浪尖的時刻給方不讓微博點出的這個“贊”……

  這些碎片都隱隱折射出什麼。

  他忽然意識到, 此時此刻的自己,距離真正的程白很近。

  在他進入天志律所“取材”的這段時間裡, 這一位已經成名的大律師, 是一個極少表達自己觀點的人。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體現了她的“謹慎”。

  但另一種意義上來講, 這意味著“隱藏”。

  極少表達觀點, 並不意味著內心沒有觀點, 只是將其放在心中, 並不向外界表達。

  一般而言, 越少向外表達觀點的人,內心越有自己強烈的想法。

  但再謹慎的人, 也有鬆懈的時候……

  比如, 這看似不經意的小小一個點讚,還有這輕飄飄的一句“烏合之眾”……

  大眾輿論眼中的程白, 是個專為人渣打官司的“壞”律師;律界人士眼中的程白,則是業界的敗類,是險些被司法部吊銷執業資格的危險人物;而跨年活動那天的一些律協話事者, 卻顯然很認同程白,並曾對她施以援手……

  她接了曾念平的官司;

  她又接了甄復國的官司。

  一個是兒子急需治療的孤苦老人,一個是信譽全無、自稱人渣的奸商。

  邊斜忽然覺得有些迷醉。

  他的目光從她手機屏幕移上來,落到她被車窗外霓虹燈光映襯下的清冷側臉,眨了眨眼。

  程白敏銳地注意到了:“怎麼了?”

  邊斜絕口不提自己那想要把她剖開來看個清楚的好奇,只半真半假地向她笑:“有點嫉妒而已。畢竟說起來,這微博還是我親手給程律你註冊的,咱倆還互粉了。結果半點互動都沒有也就罷了,程律今天還當著我的面給方不讓點讚……”

  程白一怔,倒沒想到這個點上,失笑:“我還以為你想問問我為什麼給他點讚呢。”

  邊斜唇邊笑意加深:“哦,那為什麼呀?”

  這牲口,還真是打蛇隨棍上?

  程白是有些意外了。

  她頓了頓,回想起網上這些沒有根據就瞎推測的言論來,才慢慢道:“有時候,見多了會麻木;但也有的人,在忍耐的麻木過後,會走向爆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