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按時差推測,爺爺奶奶可能在吃早飯,他們吃的比較晚。而爸爸媽媽,大概是在上課吧。
夏瑤窩進被子裡,想起陽川的周末。年輕人逛街、看電影、唱歌……而這裡,人們正在準備遊行抗議。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遭遇。
新聞官在酒店裡通知他們,第二天的抗議北約成員國活動可以拍照。
明明很困,卻睡不著,頭疼。
夏瑤起身,倒水,吃了一顆安眠藥。
**
宋新詞是在上午十一點醒的。
叫上徐浪程揚一起吃了午飯後,就開始和對方上演諜戰劇。
開著車在鎮上繞了幾圈後,對方也不偷偷摸摸了,開始明目張胆的跟蹤。
三人今天都戴了帽子,就是為了應付這個局面。
到加油站時,都下了車,到裡面和徐浪找的身形相似的人調換。
調換的人早就穿著和他們一樣的衣服等著了。而他們,只需要換件外套,晚出去一會。
徐浪聯繫好的接應的人,在加油站後面等著他們。三人一人一輛摩托車。宋新詞裹著外套,耳朵被凍得通紅。
到了沒路的地方,三人下來走路。那是一片很大的樹林,上面兩次,宋新詞就是在這裡被逮到的。
藍天白雲冬季,宋新詞戴上口罩,率先跟著帶路的人走進樹林。
**
夏瑤、老楊和沈光,三人一大早就起來掛著相機上街了。
人群湧向美使館,拉著英文橫幅——不要戰爭。美使館大門緊閉,防護網加了幾層。
人們坐在美使館門口絕食抗議。士兵緊緊盯著帶著相機的記者們,總之你可以拍抗議,但是不能拍高樓上架著的炮和荷槍實彈的士兵。
老楊相機偏了一下,馬上被對方眼神警告了。
還是沈光有辦法,穿著件本地黑袍,在內襯fèng了個袋子,裡面裝著一個相機偷偷摸摸的拍。
美聯路透的記者都不敢出門,掛相機的幾乎都是亞洲面孔。沈光是新華社的,看到環球時報的熟人,隔著人群打招呼。
老楊被警告後,那士兵一直盯著他,急得他大聲跟著人群喊反對干涉別國內政,我要和平不要戰爭。也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懂。
夏瑤跟在老楊身後,旁邊有個韓聯社的記者用英語抱怨見不到真實。
NHK的記者好像被發現了拍樓上的迫擊炮,在對面急得說了一堆母語。抓著他的士兵,讓他不要動,收走了他的相機。
這也是一種真實呀,夏瑤想。蹲下身舉起相機拍了一個舉著抗議紙牌的孩子。
孩子兩手抓著紙牌,一臉天真爛漫,陽光下,眼睫毛像扇子一樣。
大使館那條街被圍得水泄不通。老楊跟著絕食抗議的人坐在地上。夏瑤靠在牆上,拍了一張由藍天、美使館、飄揚的美國國旗、和街上盤膝而坐的人們組成的照片。
冷酷的現實,在照片裡意外的和諧。
“我們提交的申請通過了,明天就可以上前線了。”老楊望著夏瑤說。
夏瑤點點頭:“不知道要抗議到什麼時候。”
老楊嘆口氣,不說話了。
在這裡,出城是需要申請的。
**
宋新詞到緬甸的時候,激動的不行。
但一直偷渡,明顯不現實。現在就等浪哥幫她弄一個緬甸身份了。
到酒店後,宋新詞給夏瑤打了一個電話,依舊打不通。
要說一點失望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這段時間,宋新詞天天都在看新聞,對各種國際形勢了如指掌。只要那邊沒有傳來關於中國人的消息,她就能鬆一口氣。
因為她瑤姐去的那個國家,中國早就組織飛機撤僑了。現在留在那裡的中國人,就只有留守的大使館工作人員,記者,國際紅十字會志願者。不到二十個中國人,有什麼事,一定會上新聞。
北京時間下午三點,宋新詞又翻開了那個筆記本。裡面都是夏瑤很久前寫給她的話。厚厚的一本,夏瑤送她的二十三歲生日禮物。
她捨不得一次性看完。每天看一頁,昨天是一封信,今天是一首現代詩——
我看見蝴蝶停在你的肩膀
輕輕搖搖晃晃
扇成和煦的暖陽
掛在我飄飄蕩蕩的西窗
我看見桃花開在你的身旁
柔柔紛紛揚揚
落成潔白的月光
灑在我明明暗暗的前方
我看見天空
看見海洋
看見白雲結成的棉花糖
將想像鋪在藍天上
看見海浪濺起的玫瑰花
將浪漫堆在沙灘旁
我看見了很多
卻又很少
一會是全世界
一會是你
我想說的很多
卻又很少
一會是全世界
一會是你
**
宵禁前,除了坐在大使館前絕食抗議的人,大部分人群開始往回走。沈光趁這個時候,將相機對準了街道兩旁空蕩黑暗的櫥窗,一時沒注意被人發現了。
兩個士兵上來,把他架走了。
夏瑤跟老楊遠遠的在後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能眼睜睜看著沈光被架走。
老楊對夏瑤說:“你先回去,我跑得快,我去找大使。”
夏瑤指了指手錶:“注意時間。”
“知道。”
晚上八點半,夏瑤等在小樓門前,時不時朝街道外張望,老楊還沒回來。
這時一個人影從拐角處閃過來,一臉的焦急,不停用英文說幫幫我。
夏瑤先讓他進屋,問發生了什麼事。
來不及解釋了,那人說有人在追他。夏瑤將他帶到廚房,暫時藏在地窖里。
很快,一小隊士兵上門了。
夏瑤學了幾句阿拉伯語,跟士兵說我是中國人,然後將外套敞開舉過去。內襯裡fèng了官方發給他們的標誌,有血型,國籍,身份,來此所謂何事。
對方確認後,暫時沒為難夏瑤,只是將她攔到一邊,開始搜房。
夏瑤從來沒這麼緊張過,這種緊張和考試、應聘是不同的。那是過不過,這是生與死。
幾分鐘後,士兵們走了,他們急急忙忙地趕往了下個地方,只怕這一片都免不了被地毯式搜查。
一切來得很快,走得也很快。
夏瑤呼出一口長氣,後背都是冷汗。手指顫抖的往廚房走。
地窖被打開了,那人藏在一個罈子里,沒有被發現。
這時,老楊回來了,說大使在去和對方高層溝通的路上。
然後他們知道了,關於在這個人身上發生的事。
他說他前幾年就已經移民美國了,因為故鄉發生了戰爭,回來看看親人。在全村的聚會上,一個在當兵的年輕人喝多了,無意間透露出一個重大的軍事機密。當時大家都不在意,晚上的時候,卻遭到了屠村的打擊。
大多數村民都已經死了,一小部分還在逃。
儘管西方國家對他們進行了經濟封鎖,不過關於要不要軍事介入,還在激烈討論中。英美法上次在聯合國提出的對其進行制裁的決議糙案被否決了。因為還有大量國家認為這是他們的內戰,以此為藉口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無疑會給當地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夏瑤窩進被子裡,想起陽川的周末。年輕人逛街、看電影、唱歌……而這裡,人們正在準備遊行抗議。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遭遇。
新聞官在酒店裡通知他們,第二天的抗議北約成員國活動可以拍照。
明明很困,卻睡不著,頭疼。
夏瑤起身,倒水,吃了一顆安眠藥。
**
宋新詞是在上午十一點醒的。
叫上徐浪程揚一起吃了午飯後,就開始和對方上演諜戰劇。
開著車在鎮上繞了幾圈後,對方也不偷偷摸摸了,開始明目張胆的跟蹤。
三人今天都戴了帽子,就是為了應付這個局面。
到加油站時,都下了車,到裡面和徐浪找的身形相似的人調換。
調換的人早就穿著和他們一樣的衣服等著了。而他們,只需要換件外套,晚出去一會。
徐浪聯繫好的接應的人,在加油站後面等著他們。三人一人一輛摩托車。宋新詞裹著外套,耳朵被凍得通紅。
到了沒路的地方,三人下來走路。那是一片很大的樹林,上面兩次,宋新詞就是在這裡被逮到的。
藍天白雲冬季,宋新詞戴上口罩,率先跟著帶路的人走進樹林。
**
夏瑤、老楊和沈光,三人一大早就起來掛著相機上街了。
人群湧向美使館,拉著英文橫幅——不要戰爭。美使館大門緊閉,防護網加了幾層。
人們坐在美使館門口絕食抗議。士兵緊緊盯著帶著相機的記者們,總之你可以拍抗議,但是不能拍高樓上架著的炮和荷槍實彈的士兵。
老楊相機偏了一下,馬上被對方眼神警告了。
還是沈光有辦法,穿著件本地黑袍,在內襯fèng了個袋子,裡面裝著一個相機偷偷摸摸的拍。
美聯路透的記者都不敢出門,掛相機的幾乎都是亞洲面孔。沈光是新華社的,看到環球時報的熟人,隔著人群打招呼。
老楊被警告後,那士兵一直盯著他,急得他大聲跟著人群喊反對干涉別國內政,我要和平不要戰爭。也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懂。
夏瑤跟在老楊身後,旁邊有個韓聯社的記者用英語抱怨見不到真實。
NHK的記者好像被發現了拍樓上的迫擊炮,在對面急得說了一堆母語。抓著他的士兵,讓他不要動,收走了他的相機。
這也是一種真實呀,夏瑤想。蹲下身舉起相機拍了一個舉著抗議紙牌的孩子。
孩子兩手抓著紙牌,一臉天真爛漫,陽光下,眼睫毛像扇子一樣。
大使館那條街被圍得水泄不通。老楊跟著絕食抗議的人坐在地上。夏瑤靠在牆上,拍了一張由藍天、美使館、飄揚的美國國旗、和街上盤膝而坐的人們組成的照片。
冷酷的現實,在照片裡意外的和諧。
“我們提交的申請通過了,明天就可以上前線了。”老楊望著夏瑤說。
夏瑤點點頭:“不知道要抗議到什麼時候。”
老楊嘆口氣,不說話了。
在這裡,出城是需要申請的。
**
宋新詞到緬甸的時候,激動的不行。
但一直偷渡,明顯不現實。現在就等浪哥幫她弄一個緬甸身份了。
到酒店後,宋新詞給夏瑤打了一個電話,依舊打不通。
要說一點失望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這段時間,宋新詞天天都在看新聞,對各種國際形勢了如指掌。只要那邊沒有傳來關於中國人的消息,她就能鬆一口氣。
因為她瑤姐去的那個國家,中國早就組織飛機撤僑了。現在留在那裡的中國人,就只有留守的大使館工作人員,記者,國際紅十字會志願者。不到二十個中國人,有什麼事,一定會上新聞。
北京時間下午三點,宋新詞又翻開了那個筆記本。裡面都是夏瑤很久前寫給她的話。厚厚的一本,夏瑤送她的二十三歲生日禮物。
她捨不得一次性看完。每天看一頁,昨天是一封信,今天是一首現代詩——
我看見蝴蝶停在你的肩膀
輕輕搖搖晃晃
扇成和煦的暖陽
掛在我飄飄蕩蕩的西窗
我看見桃花開在你的身旁
柔柔紛紛揚揚
落成潔白的月光
灑在我明明暗暗的前方
我看見天空
看見海洋
看見白雲結成的棉花糖
將想像鋪在藍天上
看見海浪濺起的玫瑰花
將浪漫堆在沙灘旁
我看見了很多
卻又很少
一會是全世界
一會是你
我想說的很多
卻又很少
一會是全世界
一會是你
**
宵禁前,除了坐在大使館前絕食抗議的人,大部分人群開始往回走。沈光趁這個時候,將相機對準了街道兩旁空蕩黑暗的櫥窗,一時沒注意被人發現了。
兩個士兵上來,把他架走了。
夏瑤跟老楊遠遠的在後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能眼睜睜看著沈光被架走。
老楊對夏瑤說:“你先回去,我跑得快,我去找大使。”
夏瑤指了指手錶:“注意時間。”
“知道。”
晚上八點半,夏瑤等在小樓門前,時不時朝街道外張望,老楊還沒回來。
這時一個人影從拐角處閃過來,一臉的焦急,不停用英文說幫幫我。
夏瑤先讓他進屋,問發生了什麼事。
來不及解釋了,那人說有人在追他。夏瑤將他帶到廚房,暫時藏在地窖里。
很快,一小隊士兵上門了。
夏瑤學了幾句阿拉伯語,跟士兵說我是中國人,然後將外套敞開舉過去。內襯裡fèng了官方發給他們的標誌,有血型,國籍,身份,來此所謂何事。
對方確認後,暫時沒為難夏瑤,只是將她攔到一邊,開始搜房。
夏瑤從來沒這麼緊張過,這種緊張和考試、應聘是不同的。那是過不過,這是生與死。
幾分鐘後,士兵們走了,他們急急忙忙地趕往了下個地方,只怕這一片都免不了被地毯式搜查。
一切來得很快,走得也很快。
夏瑤呼出一口長氣,後背都是冷汗。手指顫抖的往廚房走。
地窖被打開了,那人藏在一個罈子里,沒有被發現。
這時,老楊回來了,說大使在去和對方高層溝通的路上。
然後他們知道了,關於在這個人身上發生的事。
他說他前幾年就已經移民美國了,因為故鄉發生了戰爭,回來看看親人。在全村的聚會上,一個在當兵的年輕人喝多了,無意間透露出一個重大的軍事機密。當時大家都不在意,晚上的時候,卻遭到了屠村的打擊。
大多數村民都已經死了,一小部分還在逃。
儘管西方國家對他們進行了經濟封鎖,不過關於要不要軍事介入,還在激烈討論中。英美法上次在聯合國提出的對其進行制裁的決議糙案被否決了。因為還有大量國家認為這是他們的內戰,以此為藉口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無疑會給當地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