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喘息聲漸漸平靜下來,卻依然有些心神不定。“我剛才做了一個噩夢,夢見驚鴻哥哥了……”
君融陽鬆了口氣,笑著撫慰道:“只是一個夢而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只是太想念他了。”
“是嗎……”她低喃著,重新躺下閉上雙眼,夢中的景象卻仍不時在眼前掠過。夢中的驚鴻哥哥,笑得一臉決然,卻一步步後退著,直至……墮下了那浪花萬丈的滔滔江水之中!
千萬不要有事,那樣驚才絕艷的一個人,一定不會有事的……
想來,窗外秋雨晴時,一夢而起,依然能見到你笑著站在身前,一如初見時的燦爛。
番外《蒹葭》
在我的夢裡,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青苔和寧靜濃縮成永恆的沉默。
蘆花飛揚里,一晃,便是十六年的時光。
依舊蘆花飛揚如雪,依舊夕陽殘照如血,一切都沒有老,老的,只是我曾清麗的容顏。
青鬢白髮之間,晃過的,又豈只十六個春秋,再不見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再不見執蕭的少年娓娓而歌,十六個春秋里,一切都老了,空餘的,僅僅是一份擦肩回眸的惆悵回憶。
十六年,彈指的芳華逝去,當年容姿無雙的少女已成今日斜陽古道前脈脈獨立的婦人,只是不知,那雙驚鴻般的眸子可曾有過改變?
那個,名叫驚鴻的少年呵。
那年,我年方十四,仿佛枝上豆蔻的年華。
湖綠色的羅襦已被江水浸濕,長長的水袖被我高高挽起,露出清霜凝脂般的皓腕,長長的流蘇綴在腕上,指間卻纏繞著雪白的絲,蘆花在身邊上下翻飛,我知道,此時的我一定很美,江南的女子向來姿容清麗,更何況那年的我是江南最美的綄紗女呢。
柔軟的絲在指間遊走,不由興起,隨口唱起江南小令:“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婉轉的歌聲在江上迴蕩,擦擦頭上滲出的薄汗,然後,便望進了一雙讓我永生難忘的眸子。
仿佛是蒼翠的湖綠,折she出了藍天的影子,竟是說不出的澄澈空靈,即使翻越季節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綿延至月光亦不能及的地方。是飛花七月的明媚笑意,也是葉落漫天的清淡眸光,如一譚深深秋水,說不盡的驚鴻照影,道不完的溢彩流光。
面色不僅微紅,輕輕瀲衽,垂手不語,誰知那少年竟沖我微微一笑,卻是仿佛暮葛流嵐般的驚艷,不覺痴了,連手中的紗落入水中亦未察覺。只見那少年從舟上跳下,撿起水中的絲遞給我,我慌忙俯身道謝,卻見,那少年的臉龐竟也微紅,雖只是一瞬,卻被我看的分明,不禁抿嘴一笑。
然後,那少年也笑了。溫和清淡的嗓音不帶一絲陰鬱的傳來:“是驚鴻唐突,姑娘莫怪。”
驚鴻?微怔,可是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驚鴻,終是要照影的啊!
那日,我們在蘆花盪里聊了很久,其實,一直是他在說,我在聽。我靜靜看著他神采飛揚的樣子,抑或淡淡的寂寞愁困染上眉頭竟忽然覺的原來幸福可以如此簡單。
只是,美好的日子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或者,是我從來都未曾與幸福有過交集,雖只差一步,卻總是擦肩而過。
臨別之前,他為我吹了一曲,孤冷淒涼的月光下,那個孤寂的少年輕按竹蕭,卻是首熟悉無比的《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木之湄,溯回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汜,溯回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址……
一曲奏罷,半晌無話,唯那淡淡簫音,餘音未散。依舊迴蕩。
明月,清溪,白衣,簫音,蘆花,便同那個初春一到,沉澱在我的記憶。
只是如今,蘆花依舊飄飛,人,卻已老了,我已不再是當年的少女,而驚鴻,也已十六年未見,但那一次相逢,卻猶如一夢。
也許,人生本是一夢,而我的夢中,有驚鴻照影,有蘆花飛揚。
番外《月思》
留得淄衣在,月明待君來。留衣的名字,是有這種含義的吧。
她不知道,她怎麼會知道呢,那段許久以前,仿佛只有流光水月般的童年早已被遙忘得徹底了。
然而印象中的那個少年,說這番話的時候,端坐在馬車裡,寬長的白袖隨著車輪滾動一下又一下地晃著,平凡的五官上因為那雙眼睛而令人難以忘懷。如春水,如夏花,笑得彎了起來,若有似無漾著一絲璀璨的星芒。眉宇之間一抹淡淡的悠然,淡淡的冷意,如山中青石,雨中翡翠,淡得仿佛可以將這紅塵化掉。
我叫秦驚鴻。
驚鴻,那是她第二次見到他,卻是第一次聽到如此好聽的名字。
惟見幽人獨來往,縹緲孤鴻影。
相比起來,留衣這個名字又算得了什麼呢?總歸是靜靜地在那裡,待君將衣披上,待君莫以忘懷罷了。這,或許正是她的宿命。
而驚鴻,終歸是要照影的。
瞧著那張真誠爛漫的笑顏,二十多年的生命里,第一次覺得有了溫暖。
想必,少主也有這種感覺吧。不然,那樣城府的人,不會費盡心機,只為了留下一抹淡然的靈魂。
於是淡然的少年終於沾染上了紅塵之色,眉宇之間儘是為情所困。為他而心痛,只因他的那一句留衣姐姐,也因為,她喜歡這名叫驚鴻的少年。
喜歡他眉眼淡淡的倦意,一雙明澈將世間冷眼看穿。
喜歡他把酒弄月時恣意的笑,更喜歡從那黑瞳不時滑過的點點狡黠。
江湖,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可以賞風吟雨的地方,可以醉眼臥看刀劍笑的地方,而其餘,他是屬於塵世之外的。
飄然而獨立。
提著燈夜夜走在那林葉婆娑的小徑上,而流光,忽忽過了三年。
那一段笑倚春風相對語的往事,早已埋在了不知名的腐糙螢火之間,空餘幽冷。
三年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冥月教,擎天門,相繼滅了無數大小門派,成為江湖上真正對峙的兩大巨頭,而逍遙宮,天山仙府,依舊沉默,沉默到仿佛銷聲匿跡。
四大家族的風光早已不存在,上官併入擎天門,南宮為冥月教所收,秦家亦成為兩者之依附,惟剩下君家,在苦苦維持。
天下,本來就是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
少主,不,現在是門主了,依然笑得溫柔,依然行得瀟灑,只是眉宇間少了什麼,又多了一絲陰霾,除了她,無人看得出來。
自三年前泰山之顛一戰,他與封雪淮二人沒有再見過面,所以她不知道封雪淮是否也是如此。
只是又如何?斯人已逝,再也無法挽回的痛,讓她對少主,有了恨。
不止一次,夜闌未眠,半夢半醒之間,她徘徊在那道門前,想推進去,想質問他,何以忍心,對那樣一個如風如月,剔透玲瓏的人做到如此殘忍的地步?
可是她終究沒有,是因為看到那個寂寥的身影怔怔坐著,手中握著一個金鎖久久動也不動麼?她不知道。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你還會不會傷害他?
我想會吧。那人笑得淒涼,抬首望月,連月也忍不住淒涼起來。只是我依然會坐在這裡,等他回來。
他死了,還會回來麼?
會的,這世間若無了驚鴻,卻怎還會有人照影呢?
昔年種柳,依依江南,今看搖落,悽愴江南。
若真是如此,若他真能回來,她願此生長伴青燈,換來伊人笑語殷殷。
番外完
外傳《夢歸之初遇》
1
慕容雲思一直認為那次初遇,和那初遇以後的時光,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景致。
在很多年以後,兩人都不再年輕,他在病榻前握著那人的手託孤時,腦海中仍然不時地迴蕩起那幅情景……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此時,正是聖天王朝慶曆四十一年。
慶惠樓被譽為天下第一樓,不單由於其所出之膳食天下一絕,更因為它四面環湖,除了一條連接岸上的石道,簡直是凌空破水而出一般,和風來時,簾紗縈軒楹而動,若是俯而望之,更可一收翠湖之景,波水粼粼,小舟輕劃,便是一幅煙雲氤氳的潑墨山水,莫怪四方高朋慕名,座不虛席了。
現在還是晨曦初起之前的時候,慶惠樓中冷冷清清,少了錚錚的琴聲和談笑的客人,反倒有幾分清靜無擾的景象。小二難得可以打個盹,趴在桌上昏昏欲睡,也不見掌柜過來呵斥他。
“公子,這麼早這裡只怕還沒開始做生意吧?”清清慡慡的聲音響起,在這個清涼的早晨聽起來也分外舒服。
小二卻被這句話一驚,什麼瞌睡蟲都跑光了。抬頭一望,有兩個人正踏入門檻。
為首的一身黃衫,手握摺扇,人生得俊俏,看上去也是貴氣得很。後面那一個也是長得端正,打扮清新,看起來是侍從模樣。
“人家既是打開了門,又豈會不作生意。”黃衫人應道,聲音不大,自有一股沉穩。
一聽這話,他揉揉睡眼,趕忙迎上前陪笑,“怠慢兩位了,現在雖然早了點,也還是有做生意的,二樓風景更好些,請隨我來。”
那黃衫人被小二引上了二樓,赫然發現整層空蕩蕩的,惟有靠窗處坐著一人,正悠閒地緩品清茶,臉微側向外,似乎是欣賞景色,因而看不清他的容貌。那人斜斜靠在窗邊,單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便有了一種慵懶的優雅,令人不由想起魏晉前朝時的名士。
小二注意到他的凝視,邊解釋道:“那位楚公子是咱們慶惠樓的常客,無論是否出門遠遊,每到時令,總要這裡嘗嘗鮮,這不,這幾天也常來。”
黃衫人目下微斂,沒有說話,旁邊的侍從卻似乎嫌他話多,打發了小二:“上一壺香茶和幾碟糕點,不用你招呼了。”
“好的好的。”小二笑著,騰騰下了樓去。
黃衫人逕自也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剛好就在那楚公子對面。
視線掠過那張臉時,連閱盡美色的他也不由微微怔了一下。以前讀盡古人書,今日方知“面如冠玉”四個字的含義,先前只覺得他舉止雍然,氣度爾雅,現在看來若是配上這張流光溢彩的臉龐,怕也不遜明月幾分。只是那人雖姿容整麗,眉宇之間卻自泛著一股淡淡的倦意,仿佛看盡千帆的滄桑,然而在眼角處又多了幾分飛揚的神采,異常矛盾又出奇地諧調,讓黃衫人無端地心一揪,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那人像是渾然沒有感覺到黃衫人的注視,逕自欣賞著樓下的景致。見他如此專注,黃衣人亦不由轉過頭,俯目四望,除了幾隻早起的鴨子在聒噪地拍著水外,什麼也沒有,值得他看得如此入神?
君融陽鬆了口氣,笑著撫慰道:“只是一個夢而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只是太想念他了。”
“是嗎……”她低喃著,重新躺下閉上雙眼,夢中的景象卻仍不時在眼前掠過。夢中的驚鴻哥哥,笑得一臉決然,卻一步步後退著,直至……墮下了那浪花萬丈的滔滔江水之中!
千萬不要有事,那樣驚才絕艷的一個人,一定不會有事的……
想來,窗外秋雨晴時,一夢而起,依然能見到你笑著站在身前,一如初見時的燦爛。
番外《蒹葭》
在我的夢裡,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青苔和寧靜濃縮成永恆的沉默。
蘆花飛揚里,一晃,便是十六年的時光。
依舊蘆花飛揚如雪,依舊夕陽殘照如血,一切都沒有老,老的,只是我曾清麗的容顏。
青鬢白髮之間,晃過的,又豈只十六個春秋,再不見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再不見執蕭的少年娓娓而歌,十六個春秋里,一切都老了,空餘的,僅僅是一份擦肩回眸的惆悵回憶。
十六年,彈指的芳華逝去,當年容姿無雙的少女已成今日斜陽古道前脈脈獨立的婦人,只是不知,那雙驚鴻般的眸子可曾有過改變?
那個,名叫驚鴻的少年呵。
那年,我年方十四,仿佛枝上豆蔻的年華。
湖綠色的羅襦已被江水浸濕,長長的水袖被我高高挽起,露出清霜凝脂般的皓腕,長長的流蘇綴在腕上,指間卻纏繞著雪白的絲,蘆花在身邊上下翻飛,我知道,此時的我一定很美,江南的女子向來姿容清麗,更何況那年的我是江南最美的綄紗女呢。
柔軟的絲在指間遊走,不由興起,隨口唱起江南小令:“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婉轉的歌聲在江上迴蕩,擦擦頭上滲出的薄汗,然後,便望進了一雙讓我永生難忘的眸子。
仿佛是蒼翠的湖綠,折she出了藍天的影子,竟是說不出的澄澈空靈,即使翻越季節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綿延至月光亦不能及的地方。是飛花七月的明媚笑意,也是葉落漫天的清淡眸光,如一譚深深秋水,說不盡的驚鴻照影,道不完的溢彩流光。
面色不僅微紅,輕輕瀲衽,垂手不語,誰知那少年竟沖我微微一笑,卻是仿佛暮葛流嵐般的驚艷,不覺痴了,連手中的紗落入水中亦未察覺。只見那少年從舟上跳下,撿起水中的絲遞給我,我慌忙俯身道謝,卻見,那少年的臉龐竟也微紅,雖只是一瞬,卻被我看的分明,不禁抿嘴一笑。
然後,那少年也笑了。溫和清淡的嗓音不帶一絲陰鬱的傳來:“是驚鴻唐突,姑娘莫怪。”
驚鴻?微怔,可是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驚鴻,終是要照影的啊!
那日,我們在蘆花盪里聊了很久,其實,一直是他在說,我在聽。我靜靜看著他神采飛揚的樣子,抑或淡淡的寂寞愁困染上眉頭竟忽然覺的原來幸福可以如此簡單。
只是,美好的日子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或者,是我從來都未曾與幸福有過交集,雖只差一步,卻總是擦肩而過。
臨別之前,他為我吹了一曲,孤冷淒涼的月光下,那個孤寂的少年輕按竹蕭,卻是首熟悉無比的《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木之湄,溯回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汜,溯回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址……
一曲奏罷,半晌無話,唯那淡淡簫音,餘音未散。依舊迴蕩。
明月,清溪,白衣,簫音,蘆花,便同那個初春一到,沉澱在我的記憶。
只是如今,蘆花依舊飄飛,人,卻已老了,我已不再是當年的少女,而驚鴻,也已十六年未見,但那一次相逢,卻猶如一夢。
也許,人生本是一夢,而我的夢中,有驚鴻照影,有蘆花飛揚。
番外《月思》
留得淄衣在,月明待君來。留衣的名字,是有這種含義的吧。
她不知道,她怎麼會知道呢,那段許久以前,仿佛只有流光水月般的童年早已被遙忘得徹底了。
然而印象中的那個少年,說這番話的時候,端坐在馬車裡,寬長的白袖隨著車輪滾動一下又一下地晃著,平凡的五官上因為那雙眼睛而令人難以忘懷。如春水,如夏花,笑得彎了起來,若有似無漾著一絲璀璨的星芒。眉宇之間一抹淡淡的悠然,淡淡的冷意,如山中青石,雨中翡翠,淡得仿佛可以將這紅塵化掉。
我叫秦驚鴻。
驚鴻,那是她第二次見到他,卻是第一次聽到如此好聽的名字。
惟見幽人獨來往,縹緲孤鴻影。
相比起來,留衣這個名字又算得了什麼呢?總歸是靜靜地在那裡,待君將衣披上,待君莫以忘懷罷了。這,或許正是她的宿命。
而驚鴻,終歸是要照影的。
瞧著那張真誠爛漫的笑顏,二十多年的生命里,第一次覺得有了溫暖。
想必,少主也有這種感覺吧。不然,那樣城府的人,不會費盡心機,只為了留下一抹淡然的靈魂。
於是淡然的少年終於沾染上了紅塵之色,眉宇之間儘是為情所困。為他而心痛,只因他的那一句留衣姐姐,也因為,她喜歡這名叫驚鴻的少年。
喜歡他眉眼淡淡的倦意,一雙明澈將世間冷眼看穿。
喜歡他把酒弄月時恣意的笑,更喜歡從那黑瞳不時滑過的點點狡黠。
江湖,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可以賞風吟雨的地方,可以醉眼臥看刀劍笑的地方,而其餘,他是屬於塵世之外的。
飄然而獨立。
提著燈夜夜走在那林葉婆娑的小徑上,而流光,忽忽過了三年。
那一段笑倚春風相對語的往事,早已埋在了不知名的腐糙螢火之間,空餘幽冷。
三年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冥月教,擎天門,相繼滅了無數大小門派,成為江湖上真正對峙的兩大巨頭,而逍遙宮,天山仙府,依舊沉默,沉默到仿佛銷聲匿跡。
四大家族的風光早已不存在,上官併入擎天門,南宮為冥月教所收,秦家亦成為兩者之依附,惟剩下君家,在苦苦維持。
天下,本來就是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
少主,不,現在是門主了,依然笑得溫柔,依然行得瀟灑,只是眉宇間少了什麼,又多了一絲陰霾,除了她,無人看得出來。
自三年前泰山之顛一戰,他與封雪淮二人沒有再見過面,所以她不知道封雪淮是否也是如此。
只是又如何?斯人已逝,再也無法挽回的痛,讓她對少主,有了恨。
不止一次,夜闌未眠,半夢半醒之間,她徘徊在那道門前,想推進去,想質問他,何以忍心,對那樣一個如風如月,剔透玲瓏的人做到如此殘忍的地步?
可是她終究沒有,是因為看到那個寂寥的身影怔怔坐著,手中握著一個金鎖久久動也不動麼?她不知道。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你還會不會傷害他?
我想會吧。那人笑得淒涼,抬首望月,連月也忍不住淒涼起來。只是我依然會坐在這裡,等他回來。
他死了,還會回來麼?
會的,這世間若無了驚鴻,卻怎還會有人照影呢?
昔年種柳,依依江南,今看搖落,悽愴江南。
若真是如此,若他真能回來,她願此生長伴青燈,換來伊人笑語殷殷。
番外完
外傳《夢歸之初遇》
1
慕容雲思一直認為那次初遇,和那初遇以後的時光,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景致。
在很多年以後,兩人都不再年輕,他在病榻前握著那人的手託孤時,腦海中仍然不時地迴蕩起那幅情景……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此時,正是聖天王朝慶曆四十一年。
慶惠樓被譽為天下第一樓,不單由於其所出之膳食天下一絕,更因為它四面環湖,除了一條連接岸上的石道,簡直是凌空破水而出一般,和風來時,簾紗縈軒楹而動,若是俯而望之,更可一收翠湖之景,波水粼粼,小舟輕劃,便是一幅煙雲氤氳的潑墨山水,莫怪四方高朋慕名,座不虛席了。
現在還是晨曦初起之前的時候,慶惠樓中冷冷清清,少了錚錚的琴聲和談笑的客人,反倒有幾分清靜無擾的景象。小二難得可以打個盹,趴在桌上昏昏欲睡,也不見掌柜過來呵斥他。
“公子,這麼早這裡只怕還沒開始做生意吧?”清清慡慡的聲音響起,在這個清涼的早晨聽起來也分外舒服。
小二卻被這句話一驚,什麼瞌睡蟲都跑光了。抬頭一望,有兩個人正踏入門檻。
為首的一身黃衫,手握摺扇,人生得俊俏,看上去也是貴氣得很。後面那一個也是長得端正,打扮清新,看起來是侍從模樣。
“人家既是打開了門,又豈會不作生意。”黃衫人應道,聲音不大,自有一股沉穩。
一聽這話,他揉揉睡眼,趕忙迎上前陪笑,“怠慢兩位了,現在雖然早了點,也還是有做生意的,二樓風景更好些,請隨我來。”
那黃衫人被小二引上了二樓,赫然發現整層空蕩蕩的,惟有靠窗處坐著一人,正悠閒地緩品清茶,臉微側向外,似乎是欣賞景色,因而看不清他的容貌。那人斜斜靠在窗邊,單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便有了一種慵懶的優雅,令人不由想起魏晉前朝時的名士。
小二注意到他的凝視,邊解釋道:“那位楚公子是咱們慶惠樓的常客,無論是否出門遠遊,每到時令,總要這裡嘗嘗鮮,這不,這幾天也常來。”
黃衫人目下微斂,沒有說話,旁邊的侍從卻似乎嫌他話多,打發了小二:“上一壺香茶和幾碟糕點,不用你招呼了。”
“好的好的。”小二笑著,騰騰下了樓去。
黃衫人逕自也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剛好就在那楚公子對面。
視線掠過那張臉時,連閱盡美色的他也不由微微怔了一下。以前讀盡古人書,今日方知“面如冠玉”四個字的含義,先前只覺得他舉止雍然,氣度爾雅,現在看來若是配上這張流光溢彩的臉龐,怕也不遜明月幾分。只是那人雖姿容整麗,眉宇之間卻自泛著一股淡淡的倦意,仿佛看盡千帆的滄桑,然而在眼角處又多了幾分飛揚的神采,異常矛盾又出奇地諧調,讓黃衫人無端地心一揪,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那人像是渾然沒有感覺到黃衫人的注視,逕自欣賞著樓下的景致。見他如此專注,黃衣人亦不由轉過頭,俯目四望,除了幾隻早起的鴨子在聒噪地拍著水外,什麼也沒有,值得他看得如此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