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眾人被困於此,早已生無可戀,此刻見到來人,聽聲音似乎很是年輕,以為得了生機,紛紛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喊著答應。
那人更加滿意,便從懷裡去摸解藥,突然又停了下來,說道:“可我卻突然有些擔心各位折辱於此,心有不甘,日後還會前來尋仇報復。因此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各位能先自廢武功以表誠意,如何?”
眾人不料他竟突然反覆,提出如此非分的請求,均都由喜轉怒。他們心情驟變之下精神反而似乎更加飽滿了,不知何來的力氣無不怒罵他以己度人,乃小人之態,卻絕無一人肯自廢武功。
那人只靜靜地看著他們騷動,既不說話,也不動怒。
果然不多時,眾人沒了力氣,再也罵不動了,卻聽一個聲音大聲說道:“顧踐厘!你可知蕭潛神來之指!”
那人陡然被叫破身份似乎有些吃驚,便仔細地打量著蕭潛,卻發覺他旁邊另一人手握長劍,是位故人了。他便又定下心來,全身戒備,絕無半點破綻,語氣凝重地說道:“聽聞閣下神來一指,立判生死。閣下既然有此絕學,又出身醫學世家,不懼我迷煙侵擾,在下便斗膽向閣下討教了。”
蕭潛果然不負眾望,緩緩地站起身來,伸出左手食指,蓄力發招。眾人見狀,不知從何處又來了力氣,紛紛叫好助威。顧踐厘有斗笠遮面,眾人看不清他的長相表情,但卻仍能分明地感受到他身體姿態散發出的不屑之意。
蕭潛覷准機會,一指便朝著顧踐厘的膻中死穴點去,然而他的指尖距離顧踐厘身體尚有半尺,整個人便陡然萎頓倒地了。眾人來不及失望,便又見一道劍光秋水驚鴻般地向顧踐厘刺去,卻正是楚劍辭了。
這一連變化在眾人看來出乎意料,可顧踐厘卻似乎早料如此,身形一轉,長劍一格,楚劍辭一擊不中,也終於倒在地上,再也使不出半分力氣了。
顧踐厘轉身看著楚劍辭,笑道:“楚兄,別來……”
突然,顧踐厘的笑容僵住了,後面的“無恙”二字再也說不出來,身體也動彈不得半分,只聽身後一個聲音不卑不亢,緩緩說道:
“華山,葉慕華。”
第28章 顧踐厘(上)
顧踐厘(上)——謙謙君子葉慕華
楚劍辭一劍刺空,一躍之力用老,便也萎然倒地,再無回天之術了。眾人剛激起的一絲驚喜再度落空。顧踐厘身形一轉,悠然定住,背對眾人,面朝楚劍辭笑道:“楚兄,別來……”
突然,顧踐厘覺得有些不妙,可是尚未來得及作出反應便已經被制住穴道動彈不得了。
他不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麼,可眾人卻看得分明。就當他穩住身形渾身鬆懈時,暗道里又閃出一道匹練般的劍光,以劍尖點中他背後多處大穴。
眾人看得心驚。且不說其人快准而穩的高明劍術,尤其那一手以劍尖點人穴道的招術,運力之巧妙,已可謂天下少有。單單憑他心思敏捷,反應機智,完美地配合楚劍辭一擊即中,更令滿室英雄望而生畏,自愧弗如了。
那人一擊得手,便收劍抱拳,不料那迷煙實在厲害,一個踉蹌險些軟倒。他強行穩住,恭聲說道:“華山葉慕華。背後偷襲,迫不得已。失禮之處,望君勿怪。”說完便眼花耳熱,身體蘇軟,倚劍支撐了。
楚楚心裡覺得好笑,這人倒和蕭哥哥有點兒像呢,如此迂腐恪禮,只怕以後遇上心儀的女孩子也是萬萬不敢輕言表白的。她心裡這樣想,口裡卻說道:“葉大俠,這迷煙的解藥就在他懷裡。我們中毒太久太深,實在走動不了,還要勞你再堅持一下去取來。”
說著她又取出三人僅剩的最後一顆藥丸扔給葉慕華,說道:“你吃掉這個會好受一些。”
葉慕華便順勢倒地,撿起藥丸吃掉,雖不能解毒,卻果然好受許多。他心想,方才楚劍辭和蕭潛為吸引顧踐厘的那最後一擊便是藉助此藥吧。
他撐著劍勉力站起,和顧踐厘說聲“得罪”,便伸手探入他懷裡取出解藥來。
楚楚和眾人服了解藥終於恢復起來,卻見蕭潛和楚劍辭仍然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心裡擔心起來。
葉慕華敬佩地說道:“姑娘所贈藥丸雖然神效,但楚兄剛剛那一劍非為強力,更是依靠莫大的意志方才奮起一擊。如若換作是我,便是萬萬不能勉力刺出那一劍的。如今他們氣力均散,身體虛脫,因此才比眾人更加難以恢復吧。”
葉慕華看著滿室豪傑,心情激動之餘又覺得有些緊張。
他為人持節有禮,武功卓越超群,鍾掌門對他寵愛有加。但或許正是由於鍾掌門的過分愛護,才始終不曾放心他獨自擔當大任。即便是數年前葉慕華下山結識了少君一行人,參與沈臨淵破獲鳳鳴樓一案,也不過是因為此事發生在鍾掌門意料之外了。葉慕華敬重鍾掌門,從無出言忤逆鐘掌門,可心裡不時卻免不了抑鬱,又擔心自己日後果真不能勝任華山掌門,辱沒了華山威名。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概就在景呈毓景盟主暴斃之後吧,葉慕華便覺得江湖武林似乎便漸漸式微了。從來歷不明驟然崛起的暗香樓,到稱雄百年虎踞蜀中的唐門,從兼處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的藍家,到廣交天下英雄信義卓於天下的擁雪山莊,莫不在短短一年之內便遭逢大變,再也不得翻身。
除卻這些家學淵源的世家望族,江湖上的各大門派也似乎大有頹勢,靡靡不振。
雁盪派自不必說,殷無傷參軍戍北,沈臨淵遁入公門,至今尚無正式掌門,只暫由某弟子代掌門之職,雖則人才濟濟,可卻落得後繼無人。少林派更是早已避世多年,很少有傑出弟子在江湖上頻繁活動了。至於武當,葉慕華原本是羨慕明虛道人成為武當創派以來,乃至整個江湖上最年輕的一派掌門的,可自明虛道人接任掌門後,武當聲譽卻一落千丈,大不如前了。
近日明子緒再度閉關,卻有傳言說,所謂閉關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實則是其早已不知何故私逃武當了,而方子皇則不久便要由代掌門正式接任掌門。
葉慕華見世人不以道號尊稱明虛道人,卻用玩味的語調依舊叫他俗世之名,分明是對他與花飛雨一事還耿耿於懷,至今仍冷眼以待。遙想三子當年,近觀武當現狀,葉慕華心裡便不免唏噓。
世家名門如此,更遑論那些宵小門派的艱難之處了。他們本就缺少名望根基,何況在如此清明的政治之下,連朝廷自新年來也是對他們多方限制掣肘,想來他們雄起江湖的美好希望便要泯滅於朝廷新政了。
朝廷當今國策有意禁武,鍾先生便意欲效仿少林武當,深居簡出,難得過問江湖之事。葉慕華年輕氣盛,見當今江湖之勢有氣無力便心有不甘,意欲力挽狂瀾。他思忖良久,終於向鍾先生說道:“朝廷雖然出了許多不利武俠的政令,可皇上卻素來喜聞豪俠之事,必不至於滅絕武道,因此禁武之說不若限武之說更為恰當。由此觀之,如今局勢更是一個可令華山一枝獨秀絕佳機會。而當下有關桃源的傳言甚囂塵上,我想去桃源一探究竟,若有收穫,華山自此便可獨領風騷了。”
那人更加滿意,便從懷裡去摸解藥,突然又停了下來,說道:“可我卻突然有些擔心各位折辱於此,心有不甘,日後還會前來尋仇報復。因此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各位能先自廢武功以表誠意,如何?”
眾人不料他竟突然反覆,提出如此非分的請求,均都由喜轉怒。他們心情驟變之下精神反而似乎更加飽滿了,不知何來的力氣無不怒罵他以己度人,乃小人之態,卻絕無一人肯自廢武功。
那人只靜靜地看著他們騷動,既不說話,也不動怒。
果然不多時,眾人沒了力氣,再也罵不動了,卻聽一個聲音大聲說道:“顧踐厘!你可知蕭潛神來之指!”
那人陡然被叫破身份似乎有些吃驚,便仔細地打量著蕭潛,卻發覺他旁邊另一人手握長劍,是位故人了。他便又定下心來,全身戒備,絕無半點破綻,語氣凝重地說道:“聽聞閣下神來一指,立判生死。閣下既然有此絕學,又出身醫學世家,不懼我迷煙侵擾,在下便斗膽向閣下討教了。”
蕭潛果然不負眾望,緩緩地站起身來,伸出左手食指,蓄力發招。眾人見狀,不知從何處又來了力氣,紛紛叫好助威。顧踐厘有斗笠遮面,眾人看不清他的長相表情,但卻仍能分明地感受到他身體姿態散發出的不屑之意。
蕭潛覷准機會,一指便朝著顧踐厘的膻中死穴點去,然而他的指尖距離顧踐厘身體尚有半尺,整個人便陡然萎頓倒地了。眾人來不及失望,便又見一道劍光秋水驚鴻般地向顧踐厘刺去,卻正是楚劍辭了。
這一連變化在眾人看來出乎意料,可顧踐厘卻似乎早料如此,身形一轉,長劍一格,楚劍辭一擊不中,也終於倒在地上,再也使不出半分力氣了。
顧踐厘轉身看著楚劍辭,笑道:“楚兄,別來……”
突然,顧踐厘的笑容僵住了,後面的“無恙”二字再也說不出來,身體也動彈不得半分,只聽身後一個聲音不卑不亢,緩緩說道:
“華山,葉慕華。”
第28章 顧踐厘(上)
顧踐厘(上)——謙謙君子葉慕華
楚劍辭一劍刺空,一躍之力用老,便也萎然倒地,再無回天之術了。眾人剛激起的一絲驚喜再度落空。顧踐厘身形一轉,悠然定住,背對眾人,面朝楚劍辭笑道:“楚兄,別來……”
突然,顧踐厘覺得有些不妙,可是尚未來得及作出反應便已經被制住穴道動彈不得了。
他不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麼,可眾人卻看得分明。就當他穩住身形渾身鬆懈時,暗道里又閃出一道匹練般的劍光,以劍尖點中他背後多處大穴。
眾人看得心驚。且不說其人快准而穩的高明劍術,尤其那一手以劍尖點人穴道的招術,運力之巧妙,已可謂天下少有。單單憑他心思敏捷,反應機智,完美地配合楚劍辭一擊即中,更令滿室英雄望而生畏,自愧弗如了。
那人一擊得手,便收劍抱拳,不料那迷煙實在厲害,一個踉蹌險些軟倒。他強行穩住,恭聲說道:“華山葉慕華。背後偷襲,迫不得已。失禮之處,望君勿怪。”說完便眼花耳熱,身體蘇軟,倚劍支撐了。
楚楚心裡覺得好笑,這人倒和蕭哥哥有點兒像呢,如此迂腐恪禮,只怕以後遇上心儀的女孩子也是萬萬不敢輕言表白的。她心裡這樣想,口裡卻說道:“葉大俠,這迷煙的解藥就在他懷裡。我們中毒太久太深,實在走動不了,還要勞你再堅持一下去取來。”
說著她又取出三人僅剩的最後一顆藥丸扔給葉慕華,說道:“你吃掉這個會好受一些。”
葉慕華便順勢倒地,撿起藥丸吃掉,雖不能解毒,卻果然好受許多。他心想,方才楚劍辭和蕭潛為吸引顧踐厘的那最後一擊便是藉助此藥吧。
他撐著劍勉力站起,和顧踐厘說聲“得罪”,便伸手探入他懷裡取出解藥來。
楚楚和眾人服了解藥終於恢復起來,卻見蕭潛和楚劍辭仍然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心裡擔心起來。
葉慕華敬佩地說道:“姑娘所贈藥丸雖然神效,但楚兄剛剛那一劍非為強力,更是依靠莫大的意志方才奮起一擊。如若換作是我,便是萬萬不能勉力刺出那一劍的。如今他們氣力均散,身體虛脫,因此才比眾人更加難以恢復吧。”
葉慕華看著滿室豪傑,心情激動之餘又覺得有些緊張。
他為人持節有禮,武功卓越超群,鍾掌門對他寵愛有加。但或許正是由於鍾掌門的過分愛護,才始終不曾放心他獨自擔當大任。即便是數年前葉慕華下山結識了少君一行人,參與沈臨淵破獲鳳鳴樓一案,也不過是因為此事發生在鍾掌門意料之外了。葉慕華敬重鍾掌門,從無出言忤逆鐘掌門,可心裡不時卻免不了抑鬱,又擔心自己日後果真不能勝任華山掌門,辱沒了華山威名。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概就在景呈毓景盟主暴斃之後吧,葉慕華便覺得江湖武林似乎便漸漸式微了。從來歷不明驟然崛起的暗香樓,到稱雄百年虎踞蜀中的唐門,從兼處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的藍家,到廣交天下英雄信義卓於天下的擁雪山莊,莫不在短短一年之內便遭逢大變,再也不得翻身。
除卻這些家學淵源的世家望族,江湖上的各大門派也似乎大有頹勢,靡靡不振。
雁盪派自不必說,殷無傷參軍戍北,沈臨淵遁入公門,至今尚無正式掌門,只暫由某弟子代掌門之職,雖則人才濟濟,可卻落得後繼無人。少林派更是早已避世多年,很少有傑出弟子在江湖上頻繁活動了。至於武當,葉慕華原本是羨慕明虛道人成為武當創派以來,乃至整個江湖上最年輕的一派掌門的,可自明虛道人接任掌門後,武當聲譽卻一落千丈,大不如前了。
近日明子緒再度閉關,卻有傳言說,所謂閉關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實則是其早已不知何故私逃武當了,而方子皇則不久便要由代掌門正式接任掌門。
葉慕華見世人不以道號尊稱明虛道人,卻用玩味的語調依舊叫他俗世之名,分明是對他與花飛雨一事還耿耿於懷,至今仍冷眼以待。遙想三子當年,近觀武當現狀,葉慕華心裡便不免唏噓。
世家名門如此,更遑論那些宵小門派的艱難之處了。他們本就缺少名望根基,何況在如此清明的政治之下,連朝廷自新年來也是對他們多方限制掣肘,想來他們雄起江湖的美好希望便要泯滅於朝廷新政了。
朝廷當今國策有意禁武,鍾先生便意欲效仿少林武當,深居簡出,難得過問江湖之事。葉慕華年輕氣盛,見當今江湖之勢有氣無力便心有不甘,意欲力挽狂瀾。他思忖良久,終於向鍾先生說道:“朝廷雖然出了許多不利武俠的政令,可皇上卻素來喜聞豪俠之事,必不至於滅絕武道,因此禁武之說不若限武之說更為恰當。由此觀之,如今局勢更是一個可令華山一枝獨秀絕佳機會。而當下有關桃源的傳言甚囂塵上,我想去桃源一探究竟,若有收穫,華山自此便可獨領風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