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陳節元什麼都明白了,也開始相信從遙遠的西方國度傳來的一句話,那意思大概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善惡因果循環,說的大概就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些玩笑吧。他冷笑了一聲,想:憤怒發瘋的崇延連珠帶炮的質問其實才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其實陳節元身上流著梁人的血,在那樣的世道背景和「質子」的身份下很難和崇延這樣目不識丁只懂殺人的莽夫為伍,所以只要一個女人在當上皇帝洋洋得意的崇延耳邊吹吹風,平地起一陣天地為之失色的狂風,陳節元這段錦就會被添些「姓陳的都是梁人」、「在此屯兵許久都未有動靜是不是因為對大梁余情未了」、「皇帝身份尊貴御駕親征莫不是有人別有用心」之類的花,什麼曾追隨你征戰四方為你出謀劃策的君臣情意,在權利和欲望面前不全都是狗屁?
「陛下。」陳節元無聲地嘆了口氣,說:「精義將軍傷勢如何?」
崇延道:「中了毒箭,太醫還在醫治。你沒有別的什麼想說的?」
「沒有。」陳節元回答得乾脆。
崇延再等了一會兒,然後冷冷地說道:「拖下去,鞭五十。」
——
衛夜昏迷了兩天一夜,醒過來就聽到執戟郎們在說陳節元的壞話。
「陳軍師在哪?」
醫官渾身一震,匆忙把把脈的手移開。
衛夜用十分嚴肅的口吻再問了一遍,那醫官卻是一問三不知。過了一會,崇延走了進來,醫官這才如蒙大赦退了下去。
崇延適事阻止了他想要下床行禮的動作,有人搬了張胡床放在床邊,崇延坐下,道:「感覺如何?」
衛夜:「末將慚愧,中了敵人的奸計,請陛下責罰。」
「勝敗乃兵家常事,罰你什麼?」崇延笑道:「朕都聽說了,韓匡此戰也折損不少,梁朝的車騎將軍傷勢很重,你比他命大,算是活過來了。」
衛夜:「那…陳軍師……」
「再沒有什麼陳軍師了,你安心養傷,明天我們回洛陽。」
衛夜撐起上半身,激動地說道:「陛下,軍隊大敗都是臣的錯,是臣輕敵才落入韓匡的圈套,根本不關軍師的事!還望陛下明察!」
「你傷還沒好,太醫說你不能太激動。」崇延不悅地皺眉說道:「你出兵前說陣法是他教你的,怎麼不關他的事?他是梁人,恨不得我們大敗而歸吶!」
「但領兵打仗的是臣啊陛下!這次失敗全怪臣無能,跟軍師沒有任何關係!陛下,就算……」衛夜看著崇延眼睛,臉色像被人打了一拳般,一股涼意順著脊背爬上頭頂,「陳節元不是替罪羊……」
崇延:「他是梁人,以前跟隨我們打到洛陽是為報他那猜個瘋子爹的仇。我現在才想明白,衛夜,他不會和我們一起一統天下的,他是梁朝皇帝的兄弟!他姓陳!!」
「這些話是誰跟你說的?!」
崇延並沒有因為這個「你」而生氣,反而冷靜下來,「話只要有道理,是誰說的並不重要。」
--
八月十九,秋風蕭瑟,又慘遭換血的洛陽城內,菊花開得十分燦爛,一大片皇家菊林在岑立眼前鋪展開來。據說等菊花完全開放,採摘其莖葉和黍米摻雜釀酒,來年酒就有一壇菊花酒喝,皇帝和嬪妃們都稱這種酒為長壽酒,為此梁朝還曾掀起一陣全民種菊的熱潮。
菊花傲然挺立,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風一吹,金色的浪潮上下翻湧,美得令人移不開眼睛。
岑立駐足花海中,深吸口氣,摘了一朵在手裡。
這隻手殺人曾捏斷過很多人的脖子,現在也能很輕地握著菊花柔軟的莖幹。
王病還在蔡吉的茶館裡,其實岑立早想把他遷回皇宮養傷,但蔡吉死活不肯去,賀知年也一樣,岑立也就不再強求,每日皇宮茶館兩點一線跑好幾回,劉輝業攔了幾次都沒用,索性就不管了。
城牆上的「趙」旗高高飄揚,城內的羯人都匈奴人血洗個空,屍骨多得讓人懷疑北邙山就是一座屍山。
岑立下馬,走進茶館,第一個看到的就是賀知年。
岑立把一個行囊拿到他面前,道:「東西我帶來了。」
賀知年接過打開,裡面是些莨菪花、曼陀羅、川烏,是製作無歡的重要材料。
賀知年把行囊合上,從鼻孔里「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半個時辰前醒了,人還清醒著的。」賀知年說著,走到案前坐下,從懷裡掏出個白瓷藥瓶,拔開瓶塞研究起來。
岑立走到那間寢室,沒看到王病,倒是看到司馬氏父子和蔡吉的背影,三人把只容一人的榻為了個水泄不通。
司馬衛:「蔡吉叔說了,你這是皮肉傷,過陣子就會好起來的,他以前是太醫,很厲害的,什麼病都能給他一根銀針治好。」
蔡吉笑得十分難看,道:「莫聽承兒瞎吹,你安心調養一陣子,千萬不要哀傷動怒,要幹什麼就使喚他去,不舒服就推倒這個茶盞,老朽聽到聲響就會進來看你。」
岑立走了過去,他時間拿捏得非常準,司馬燁剛要把藥碗端給司馬衛,轉頭就看見他。
王病沖他溫柔地笑了笑。
司馬衛看了看二人,悲傷地笑了笑,趕羊一樣把自己父親和蔡吉都趕了出去。
岑立不說話,一勺子一勺子把藥餵完,把碗放下。站了起來,一隻手藏在背後,笑著看王病。
其實陳節元身上流著梁人的血,在那樣的世道背景和「質子」的身份下很難和崇延這樣目不識丁只懂殺人的莽夫為伍,所以只要一個女人在當上皇帝洋洋得意的崇延耳邊吹吹風,平地起一陣天地為之失色的狂風,陳節元這段錦就會被添些「姓陳的都是梁人」、「在此屯兵許久都未有動靜是不是因為對大梁余情未了」、「皇帝身份尊貴御駕親征莫不是有人別有用心」之類的花,什麼曾追隨你征戰四方為你出謀劃策的君臣情意,在權利和欲望面前不全都是狗屁?
「陛下。」陳節元無聲地嘆了口氣,說:「精義將軍傷勢如何?」
崇延道:「中了毒箭,太醫還在醫治。你沒有別的什麼想說的?」
「沒有。」陳節元回答得乾脆。
崇延再等了一會兒,然後冷冷地說道:「拖下去,鞭五十。」
——
衛夜昏迷了兩天一夜,醒過來就聽到執戟郎們在說陳節元的壞話。
「陳軍師在哪?」
醫官渾身一震,匆忙把把脈的手移開。
衛夜用十分嚴肅的口吻再問了一遍,那醫官卻是一問三不知。過了一會,崇延走了進來,醫官這才如蒙大赦退了下去。
崇延適事阻止了他想要下床行禮的動作,有人搬了張胡床放在床邊,崇延坐下,道:「感覺如何?」
衛夜:「末將慚愧,中了敵人的奸計,請陛下責罰。」
「勝敗乃兵家常事,罰你什麼?」崇延笑道:「朕都聽說了,韓匡此戰也折損不少,梁朝的車騎將軍傷勢很重,你比他命大,算是活過來了。」
衛夜:「那…陳軍師……」
「再沒有什麼陳軍師了,你安心養傷,明天我們回洛陽。」
衛夜撐起上半身,激動地說道:「陛下,軍隊大敗都是臣的錯,是臣輕敵才落入韓匡的圈套,根本不關軍師的事!還望陛下明察!」
「你傷還沒好,太醫說你不能太激動。」崇延不悅地皺眉說道:「你出兵前說陣法是他教你的,怎麼不關他的事?他是梁人,恨不得我們大敗而歸吶!」
「但領兵打仗的是臣啊陛下!這次失敗全怪臣無能,跟軍師沒有任何關係!陛下,就算……」衛夜看著崇延眼睛,臉色像被人打了一拳般,一股涼意順著脊背爬上頭頂,「陳節元不是替罪羊……」
崇延:「他是梁人,以前跟隨我們打到洛陽是為報他那猜個瘋子爹的仇。我現在才想明白,衛夜,他不會和我們一起一統天下的,他是梁朝皇帝的兄弟!他姓陳!!」
「這些話是誰跟你說的?!」
崇延並沒有因為這個「你」而生氣,反而冷靜下來,「話只要有道理,是誰說的並不重要。」
--
八月十九,秋風蕭瑟,又慘遭換血的洛陽城內,菊花開得十分燦爛,一大片皇家菊林在岑立眼前鋪展開來。據說等菊花完全開放,採摘其莖葉和黍米摻雜釀酒,來年酒就有一壇菊花酒喝,皇帝和嬪妃們都稱這種酒為長壽酒,為此梁朝還曾掀起一陣全民種菊的熱潮。
菊花傲然挺立,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風一吹,金色的浪潮上下翻湧,美得令人移不開眼睛。
岑立駐足花海中,深吸口氣,摘了一朵在手裡。
這隻手殺人曾捏斷過很多人的脖子,現在也能很輕地握著菊花柔軟的莖幹。
王病還在蔡吉的茶館裡,其實岑立早想把他遷回皇宮養傷,但蔡吉死活不肯去,賀知年也一樣,岑立也就不再強求,每日皇宮茶館兩點一線跑好幾回,劉輝業攔了幾次都沒用,索性就不管了。
城牆上的「趙」旗高高飄揚,城內的羯人都匈奴人血洗個空,屍骨多得讓人懷疑北邙山就是一座屍山。
岑立下馬,走進茶館,第一個看到的就是賀知年。
岑立把一個行囊拿到他面前,道:「東西我帶來了。」
賀知年接過打開,裡面是些莨菪花、曼陀羅、川烏,是製作無歡的重要材料。
賀知年把行囊合上,從鼻孔里「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半個時辰前醒了,人還清醒著的。」賀知年說著,走到案前坐下,從懷裡掏出個白瓷藥瓶,拔開瓶塞研究起來。
岑立走到那間寢室,沒看到王病,倒是看到司馬氏父子和蔡吉的背影,三人把只容一人的榻為了個水泄不通。
司馬衛:「蔡吉叔說了,你這是皮肉傷,過陣子就會好起來的,他以前是太醫,很厲害的,什麼病都能給他一根銀針治好。」
蔡吉笑得十分難看,道:「莫聽承兒瞎吹,你安心調養一陣子,千萬不要哀傷動怒,要幹什麼就使喚他去,不舒服就推倒這個茶盞,老朽聽到聲響就會進來看你。」
岑立走了過去,他時間拿捏得非常準,司馬燁剛要把藥碗端給司馬衛,轉頭就看見他。
王病沖他溫柔地笑了笑。
司馬衛看了看二人,悲傷地笑了笑,趕羊一樣把自己父親和蔡吉都趕了出去。
岑立不說話,一勺子一勺子把藥餵完,把碗放下。站了起來,一隻手藏在背後,笑著看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