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九百六十六章 臨危受命

  六皇子拿出來的證據,不光晉武帝那裡有,朝臣那裡得到了一些風聲。有那些消息靈通的,趕緊和徐家,二皇子保持距離,以免被打上大逆不道,造反的罪名。

  徐家急了,這些事情雖然都是真的,可怎麼弄得人盡皆知了。尤其是這種隱秘的事情,只有少數人的人知道。

  事情已經脫離了徐家的掌控,朝著不可預期的方向發展。

  “父親,現在該如何是好?”徐家大老爺急忙說道,“外面都傳瘋了,而且那些內容居然都是真的,以後我們還如何行事啊!”

  這可是砍頭大罪啊!

  雖然之前已經做好了成王敗寇的準備,可是他們更願意是成王,而不是敗窛啊!

  徐閣老也是焦頭爛額,他從來沒有這樣被動,無所適從過!

  現在即使時機不好,也不得不再次舉事了。不過在此之前,要把家人安頓好。

  “不要急,你去安排,讓你母親和妻子帶著小輩離開京城。”徐閣老道,“她們在京城,我們束手束腳,等事情結束了,再接她們回來。”

  徐家大老爺點頭道:“是,父親。”

  可徐家大老爺去安排的時候,徐家老夫人堅決不走,道:“老大媳婦,你帶著孩子們離開吧。我都這把年紀了,跟你們走,身體也受不了,還會拖累你們。”

  “母親,在京城想必不安全。”徐家大太太勸解道,“等事情結束了我們再回來。”

  “不了。”徐家老夫人搖頭拒絕道,“你趕緊去收拾東西,帶著孩子離開,我哪也不去,就在府里,等你們回來。”

  徐閣老知道老妻是捨不得他和徐府,加上年紀到了,的確不適合長途跋涉,便道:“既然如此,你去收拾吧,府里有我們兩個老的在,你們也可以離開。”

  徐家大太太見公公這麼說,不再勸解,急匆匆回去收拾東西,帶上忠僕,準備離開。

  徐家大夫人是以去靈化寺上香為理由,出得城門。

  現在京城裡風聲鶴唳,守城的官兵查得非常嚴,連女眷的馬車也要搜查。幸好之前分了好幾路,徐大太太帶一路,徐家二少爺,大小姐則和孩子們一路。

  除了城,徐家大太太心神不寧,總覺得有事情要發生。

  在城外聚攏家人,一起前往之前徐閣老秘密置辦的莊子。那個莊子距離京城兩百里,非常隱蔽,適合躲藏。

  杜九妹在王府里,也感覺到外面的驚險,也假裝出城躲避,實際上馬車上坐的只是一個穿著杜九妹衣服的小丫鬟。這一路人吸引了眾多目光,都以為杜九妹帶著孩子離開了王府。

  杜九妹則是帶著紫容,紫絮搬到了梁王府下面的密道里。

  裡面有吃的,有喝的,洗浴室,衛生間,全部有。在裡面住個幾個月,完全可以。

  阮灝君這才放心離開,去了軍隊。

  梁王坐鎮梁王府,把阮灝明,阮晴兒一起回王府。

  蕭坤,蕭東河連夜出京城,直奔封地,倉促舉事,揮軍北上。來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爭取在朝廷之前,占據主動權。

  即使晉武帝之前得到消息之後,已經開始倉促布置,但朝廷的軍隊仍舊節節敗退。

  晉武帝下召令,讓廣陵王進宮。

  廣陵王見夏公公親自過來,也不耽擱,一起進宮。

  晉武帝,皇太后都在,廣陵王進來行禮。

  晉武帝也不打馬虎眼,身子歪在軟榻上,道:“賢弟,現在不是說閒話的時候,朕就明說了。這是調兵的虎符,交給你,你去平定蕭坤和蕭東河的叛亂。”

  經歷了太子,皇后投毒,二皇子,徐家謀反,六皇子通敵賣國,晉武帝現在發現,唯一能信任的,一個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霍家,在西北,現在晉武帝根本不敢把他調回來。有蕭騁這個通敵賣國的皇子,霍大將軍不在的話,相當於把西北十幾萬軍隊和廣袤的土地,全部送給狄戎了。

  兵部的蔣愛卿,不能擅離職守。至於冷水寒,雖然親自上交了六皇子的通敵的部分罪證,但之前畢竟和六皇子走得近,暫時不能信任。

  梁王府的三萬兵力,和兩萬禁衛軍負責拱衛京師。現在至於廣陵王府的兵力以及廣陵王可以信任。

  “陛下,萬萬不可,這個虎符,可以調動數十萬大軍啊。”廣陵王道,他之前猜到晉武帝可能會讓他帶兵征討蕭坤,蕭東河的叛逆,但帶的兵應該是廣陵府的兵力,而不是朝廷的。

  皇太后聽了,有氣無力道:“杜嘯,陛下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外面的人,我們不信任。我們只相信你會認真平叛,不會謀一己之私。”

  皇太后的身體經過幾次打擊,越來越羸弱,晉武帝的身體,也不好。這次動亂,太過複雜,牽扯到兩個有實力的皇子,大半個朝廷的臣子。加之西北狄戎虎視眈眈,形勢非常嚴峻。

  如果處理不好,大晉朝即使不滅國,也會動亂幾十年,也會給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

  廣陵王苦笑,道:“太后,陛下,你們就這麼相信我嗎?朝廷上也有不少忠於陛下的。”

  “有是有,但卻沒有一個可以服眾的。”晉武帝道,“那蕭坤和蕭東河的封地和你的封地很近,你也不會放任他們染指你的封地。可他們北上,必須經過你的封地,否則需要繞數百里。如此,你和他們有天然的矛盾。我之所以給你虎符,讓你去平定叛亂,就是希望你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廣陵王聽出晉武帝話裡有話,疑問道:“陛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顧慮?”

  晉武帝苦澀說道:“狄戎那邊蠢蠢欲動,朕擔心晚了,狄戎那邊大舉入病,到時候內憂外患,形勢更加嚴峻。”

  廣陵王點點頭道:“那好,微臣領命。”

  廣陵王接過了虎符,放在了自己的懷裡,和皇太后,晉武帝告辭。

  晉武帝看向皇太后道:“母妃,你就這麼信任杜嘯嗎?”

  皇太后點點頭道:“信任!”

  “哦!”晉武帝應下,其實他也信任,只不過一直不想承認,仿佛這樣可以減輕他心裡的愧疚一樣。

  第九百六十七章 叛亂

  皇位繼承人的選擇,讓晉武帝和太后都很為難。一個,兩個,都不行。好在晉武帝兒子多,選擇的餘地有很多。

  好一會兒,皇太后終於忍不住了,問道:“陛下,老二和老六都不行了,其他幾個有野心的,也蹦躂不起來。你身體現在不好,你也該好好想想,立哪個皇子繼位了。”

  晉武帝想了想,道:“這些天我也讓人盯著了,那幾個皇子也是不安分的,一點不顧念兄弟之情,他們上位,其他兄弟就活不成,他們不行。至於老七,是個念舊情的。不光偷偷找人照顧廢后,而且還經常讓人送東西去前太子府,照看嫡兄和子侄。平時沒有不良嗜好,也沒有攙和皇子間的爭鬥。即使徐家想找他錯處,都找不到充分理由。由此可見,老七仁厚,處事周到,我準備立遺詔,讓老七繼位,而且可以服眾。”

  皇太后聽了,點點頭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老七的身份也夠,如此大善。朝廷上面,也不會鬧得沸沸揚揚。”

  占了名分,可以省去很多事情。

  見母后同意,晉武帝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已經不能再耽擱了。

  廣陵王回去之後,找杜大山,楊氏,道:“我要回廣陵府領兵平叛,大山,京城這邊就交給你了。”

  這邊的事情,並不嚴峻,而且有阮灝君在,廣陵王不擔心這裡。

  杜大山道:“是,父親。”京城有好幾千的廣陵王府的兵力,可以抵擋外到了威脅。

  楊氏心裡害怕,道:“父親,你可要保重。”那可是打仗啊,以前迫於生活,沒有辦法,她眼睜睜看著丈夫去打仗,現在坐到了高位,卻還要眼睜睜看著公爹去打仗。

  “我會的,家裡就辛苦你了。”廣陵王道,交代楊氏。

  “父親,軒兒和箏兒在君山上,要不要把他們接回來?”杜大山問道,如果不接回來,那就要派兵保護了。

  廣陵王聽了,搖搖頭道:“不用了,派以前人過去就好。即使有危險,有這一千人保護,他們也會很安全的。那裡的人,武功很高,打不過,他們會帶著軒兒,箏兒逃跑的。”

  “那就好。”杜大山放下心來,實在是之前杜九妹被綁架,他被嚇著了。

  廣陵王帶一部分人離開京城,一路調兵前往廣陵府。

  據聽說蕭坤和蕭東河聚集了十萬大軍,廣陵府的三萬有些少了。雖然不怕那十萬大軍,但硬碰硬會造成很大傷亡。這些可都是廣陵府的根基,精兵不好練,必須要有好的計謀,而且現在手裡有晉武帝給的虎符,可以調動沿路的軍隊,整合起來,也能有十萬大軍。

  如此,以廣陵府為中心,兩邊圍剿,是個很好的方法。廣陵王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平叛。

  且說那梁王,留守梁王府。

  突然有一天,門房說夏如蘭過來求見,說有重要的情報。

  夏如蘭是徐嫣然的姨表妹,梁王不好意思單獨去見夏如蘭,便讓阮晴兒一起過來。

  阮晴兒聽說夏如蘭來了,趕緊過來,她到處打聽夏如蘭的消息,可一直沒有得到消息,很擔心夏如蘭。

  “蘭表姨,我們到處找你,就是沒有你的消息。”阮晴兒見到消瘦的夏如蘭,急忙問道。

  夏如蘭面色微黃,啞著聲音道:“徐家今天夜裡就要舉事了,除了徐閣老,徐老夫人,徐家大老爺,二老爺,其他人已經被偷偷送出徐府了。這一次,他們是背水一戰了。我聽到消息,花光了所有積蓄,才收買了一個下人,偷偷跑出來。”

  “你……你不是許配給徐家二老爺了嗎?她們出去躲避,為什不帶著你走?”阮晴兒也聽到一些消息,知道蘭表姨定親了,而且一直見不到蘭表姨,只得作罷。現在蘭表姨穿著一件粗布衣服,特意跑過來告訴他們這個消息,可見心裡還是想著她們的。

  “我算什麼,在徐家連個下人都不如。”夏如蘭苦笑道,“多一個人,就多一份麻煩,還不如多帶幾個婆子,還能伺候人。”

  “那你有沒有聽到他們是否有其他的同謀?”梁王問道,徐家舉事,這是早晚會發生的事情,他心裡早有準備。對於徐家的一些勢力,他也摸清大半,就怕徐家還有後手,他們不知道,到時候吃大虧。

  夏如蘭想了想,道:“好像我隱隱約約聽到劉能……”

  梁王一愣,道:“這劉能是誰啊?”

  “聽他們的話,應該是宮裡的。”夏如蘭道,“說劉能會去開西門,他們帶人直接從西門進去。外面五城兵馬司的人,控制京城。”

  梁王看了看外面,太陽快要下山了,猜不出徐家的兵力是從哪裡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