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小賤忽然鬼叫起來,“小偷——!小偷——!”

  杜梨知忙瞪他,“你再敢出聲信不信我扒光你的毛宰了燉湯喝!”他把蘋果塞到了杜小賤嘴裡,將它拴在欄杆上“乖乖吃你的黃瓜,好好呆著,等等我們再回家。”

  然後他悄悄打開溫寅家露台的落地門,探頭進去察看了一番,確認溫寅的確不在後,這才走了進去。推開溫寅的房間,裡面依舊的有條不紊纖塵不染,杜梨知走到書桌邊,開始小心翼翼的在抽屜里翻找了起來,最後終於在最底層的一系列文件下面找到他了想要找的東西——三本已經用完的工作日記。

  杜梨知從較近年的一本開始翻起,上面大多是溫寅寫的無意義的記錄,直到大半本過後才忽然詳細起來。

  ……

  5月2日:剪了頭髮

  5月3日:今天手術,要麻醉了

  ……

  6月3日:人工耳蝸開機,可以聽得清喇叭聲,聽不清對話。

  6月28日:機器適應英文語言,中文聽不清,音樂聽不清。

  7月5日:男聲較清晰,女聲中頻清晰,高低頻聽不清,音樂聽不清。

  8月7日:鈴聲聽得清,電話聽不清,手機聽不清,音樂聽不清。

  10月1日:中文聽得清,人工語音聽得清,音樂聽不清。

  11月14日:節奏聽得清,音樂聽不清。

  ……

  杜梨知怔怔地看著那一行行記錄,看著那每行記錄最後一直存在的五個字:音樂聽不清……

  這本日記最後的記錄時間是1月12日,那一條溫寅說的是:我回國了。

  杜梨知忽然想起來,去年他在ZV公司見到溫寅時正是隔天的13號,那時自己還在錄歌,溫寅來看姚妤,那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第二本工作日記幾乎都是空白,只有偶爾幾頁寫了溫寅在國外時的一些行程,那時間是在溫寅裝人工耳蝸之前,於是杜梨知猜測,溫寅是不是因為聽不見,所以那段日子幾乎都沒有怎麼出門。

  第三本記錄,也是最早的一本記錄,後半本也全是空白,倒是前半本密密麻麻了寫滿了字。

  2月9日:醫生說是車禍後遺症,傷了中樞神經。

  2月10日:做了CT、純音測試,聽不見。

  2月12日:聽不見。

  2月15日:進了高壓氧艙,聽不見。

  2月20日:到美國了。

  2月21日:和憬然見面了。

  ……

  3月7日:分手了。

  ……

  4月1日:還是聽不見……

  自此,沒有別的記錄了。

  杜梨知對著面前這三本厚厚的本子,光從字面上看,溫寅是那麼近乎異常的冷靜,冷靜到紙頁上看不見一句多餘的廢話,也沒有他的感想和心理活動,只是純粹的像個機器人一樣記下這些,然後就這樣過了五年。

  然而這五年裡他卻經歷了這麼多的變故,從一個人人敬仰的大師隕落為一個身負殘疾隱世般的獨居者,他真的如外表所見的那麼淡定嗎?真的像赫定川所說的“阿寅現在很好”嗎?

  為什麼杜梨知卻覺得這一條條的記錄就好像一刀刀凌遲的酷刑,呈現著過去那個溫寅究竟是怎麼被現實慢慢殺死的。

  他總是忘不了溫寅說過:我已經死了。

  杜梨知將這些本子重新疊好,整整齊齊的碼回了原處,接著他揉了揉臉,走出了房間。外面已是斜陽西下,橙金的暮色透過落地窗灑滿了整個客廳,也灑在了角落那台華麗的三角鋼琴上。

  杜梨知打開琴蓋,撫摸著冰涼的黑白琴鍵,然後慢慢坐下彈了起來。

  他是一個從小到大就心思活躍沒有定性的人,上小學前連吃碗飯都要吳阿姨拿著調羹跟在後面追上兩條街,所以他在少年時能把鋼琴學下來,可以算是杜梨知人生里一項最偉大的成就了。他討厭那些古典樂,討厭海頓討厭貝多芬討厭莫扎特,但卻不得不練好這點基本功,他還記得他的鋼琴老師在教他時臉上扭曲的表情。

  杜梨知以為這麼些年過去,自己已經背不出這首曲子的樂譜了,但當他的指尖觸上琴鍵時,音樂還是自然而然的流瀉出來了。

  溫柔,悠遠,緩慢綿長,這是《莫扎特奏鳴曲》中的某一節——《Andante Cantabile》,中文名便是:《如歌的行板》

  杜梨知從未這麼沉醉在音樂中,它覺得這是因為這台鋼琴的魔力,每次見到它,自己都會忍不住忘乎所以,而這樣一台帝王琴若是真有靈魂,它又是否會知道,它真正的主人其實已經再也沒辦法用它來彈奏任何歌曲。

  音樂啞然而止,杜梨知睜開有些酸澀的眼睛,長喘了口氣。

  “你就不能吱一聲,不在那裡嚇人會死啊。”

  溫寅的聲音在他背後響起,“抱歉,我下班回我獨住的家,沒做好家裡有個人的準備。下次會注意的。”

  杜梨知不理他的調侃,站起身走到露台上把杜小賤拽過來,“是這隻蠢鳥不小心飛過來,我為了抓他才翻了欄杆,誰讓你不關落地窗的。”

  溫寅跟在他的後面,“那我以後也準備點鳥食放著,以免你不在餓到它,等我下班了再給你送回去。”

  杜梨知頭也不回,“多管閒事。”

  溫寅忽然拉住杜梨知,抬起他的下巴,“你的眼睛怎麼有點紅?”

  杜梨知一驚,一把推開溫寅,“沒睡好不行啊,走開,我要回去吃飯了。”

  “梨知……”

  溫寅那一聲讓杜梨知整個人都抽了抽,腳被因此扯成個八字的杜小賤立時就嚎了起來,“嗷嗷,呆子呆子……嗷嗷!!”

  “你要真喜歡這台貝森朵夫290……隨時隨地可以過來談。”溫寅道。

  杜梨知吸了口氣,鬆了對杜小賤的折磨,“切,我自己又不是沒琴,不是你跟我說我適合法奇奧里的嘛,誰稀罕你的。”

  接著,不給溫寅說話的機會便翻了回去,把杜小賤往鳥架子上一丟,杜梨知進了房間一頭撲到了床上,死死用被子蒙住頭。

  完了,他對自己說,看來這次真栽了!

  作者有話要說:妹紙喜歡我的文補分我很開心,可是JJ貌似每章都是差不多的字符是有可能算刷分的所以還是最好有留言,每章都補也累得慌,就打一章的分也沒關係~

  ☆、第四十五章

  杜梨知一連好幾天都躲著溫寅,只要溫寅出現在露台,杜梨知基本就死窩在房間,琴行也不去了,餵鳥也只在中午。他雖然承認了自己對溫寅產生了點不太好的念頭,但是杜梨知還沒想好是不是真的要在這種感覺里繼續沉淪下去,他是該趁這感情剛剛萌芽就快刀斬亂麻的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呢,還是任其慢慢滋長最後發生出他自己也預料不到的未知變化?

  杜梨知也不知道,所以在他還沒考慮清楚的時候,不能讓隔壁那傢伙輕易地來動搖自己的決心,於是避而不見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而家裡蹲的這幾天杜梨知也算頗有收穫,他在網上把戚憬然的消息是查閱的一清二楚,老祖宗都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雖然自己還沒決定要不要最終出戰,但先了解下敵人的動向總沒錯的。

  然後他發現戚憬然和溫寅是同一個音樂學院畢業的,他比溫寅要小兩歲,算是他的學弟,所以之前關於兩人留學時在國外你儂我儂的猜測應該是差不離太多了,杜梨知壓制著心裡的不慡不得不承認,這兩個人以前能湊在一起也不是沒道理。因為戚憬然的人生軌跡幾乎就是溫寅的複製版,也是從小學習音樂,被稱為神童啊天才之類的,家境殷實,高中畢業就作為榮譽交換生到了維也納學習。大學開始得獎無數,畢業後又去到美國發展,自此多次在國際知名的音樂大廳舉辦小提琴獨奏會,可以說是一枚標標準準的招牌優秀青年。而他比溫寅更幸運的是,他依舊保有他所有的才華,並且將其無限發揮至今。

  哼,杜梨知冷笑著想,也難怪人家會做那種選擇啊,換做誰在這樣的大好利益面前都不會要一個拖後腿的聾子男友的吧。

  自從事發,杜梨知的手機從過去的“不停地響”變成了現在“停著不響”,會打他電話的除了杜盟也就杜夫人了,所以手機消息來的時候,正在看電視的杜梨知自然而然把它當成了10086一類的廣告。

  電視裡正放著金律獎的頒獎典禮,冗長炫富的紅地毯過後,鏡頭轉到了典禮現場,由於金律獎在歌壇的地位,幾乎近些年紫紅的藝人都來捧場了,當然不包括現在還在沙發上吃鳳爪的這一位。

  連頒了幾個很無聊的獎項,杜梨知看得都快要睡著了,當頒獎嘉賓念出最佳新人獎的名字,緊接著打扮的極其騷包的程澤惟上台的時候,杜梨知終於忍不住罵娘了,而他這時才發現自己的手機有未讀的消息燈在閃爍。

  拿起一看,來信者名為:溫老伯……(= =!)

  那天交換電話後還是溫寅第一次給他發消息,杜梨知扔掉手裡的雞骨頭,端正坐姿小心翼翼的按開了簡訊。

  (下個月找一天去和嚴律師見一見吧,案件大概有些新發展)

  杜梨知把這句話反覆看了三遍後,回了個不痛不癢的(哦)過去,接著就開始提心弔膽的等著溫寅的回覆,然而等到電視裡那偽娘程都領完了獎唱完了歌,溫寅還是沒有動靜,杜梨知這才意識到這第一次的手機對話算是就這麼結束了,心情立時變得很差!

  我有很冷淡嗎?我回個“哦”不對嗎?你讓我除了“哦”還能說什麼?難道像個花痴一樣自己湊上去找話題嗎?先發問的一方難道沒有義務拓展思路讓對話繼續下去嗎?溫寅你死一邊去吧!

  杜梨知把手機丟到地毯上,半晌又爬過去拿了回來,順著電視裡金律獎參與討論的簡訊號碼發了一連串信息過去。

  (那個得新人獎的臉上的粉掉下來都能糊牆了,拜託他能不能不要笑得這麼恐怖,害的我鳳爪都差點卡在喉嚨里,還有他唱歌很像車禍現場,我拿拖鞋打蟑螂的節奏走比他好聽,最後我還看見他牙fèng里有顆菜和褲子的前門襟沒有拉——by正在吃鳳爪的荔枝王)

  程澤惟下台後就開始頒發最後兩項重頭戲了,當主持人興奮的念出頒獎嘉賓的名字時,台下無論是粉絲還是明星都非常捧場的予以尖叫和無止盡的掌聲,而成驕就在所有人熱烈的目光下從容的走上舞台。

  主持人開始諂媚的和成驕套近乎拉家常,首當其衝就是聊他未來的新專輯,一番大呼小叫後還特意說到他此次邀請的合作對象除了享譽國際的大製作人Burr之外,聽說還有現今當紅的青年小提琴家戚憬然?

  成驕予以肯定,並說,“我們是朋友,憬然很優秀,我們對這次合作很有信心,希望到時大家也能喜歡。”

  然後繼續是粉絲尖叫,觀眾掌聲,往復再往復,直到成驕揭曉本次金律獎的最佳男歌手和最佳專輯花落誰家時,尖叫更拔高,掌聲更熱烈,而這兩個獎項的得主都是卓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