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這……很不對勁。
桑榆只覺得自己身上快要被卓太后的眼神,戳個洞出來了。
長安熱情的遞上了一杯果茶,“娘娘知曉姑娘身子單薄,不宜飲茶容易體寒,是以早早的備下果茶和花茶,若是姑娘不喜歡果茶,奴婢馬上去換一杯。”
“不用不用!”桑榆受寵若驚,端著杯盞一時間有些尷尬之色,“太后娘娘,您……”
“沒什麼,你別多想。”卓太后忙道,“哀家就是覺得你走之後這向陽宮裡冷冷清清的,想著……你既然回來了,就好好的熱鬧一番,教你與哀家講一講這外頭的所見所聞。”
桑榆點點頭,瞧著杯盞里的果茶,面色有些微恙。
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
“太后娘娘美意,桑榆感激,只是桑榆還有些事,所以不能在向陽宮久留。”桑榆放下手中杯盞。
“你要走?”卓太后有些侷促,“哀家給你備了午膳,你放心不是那些山珍海味。哀家知道你不愛吃那些,所以都是一些小菜。”
“早些時候你留在攏月閣的小菜譜子,哀家著人取了過來,依樣畫葫蘆的做,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喜歡。你要是……要是不著急走,就陪哀家吃頓飯,你覺得如何?”
桑榆心頭鈍鈍,愣愣的盯著卓太后。
長安忙道,“姑娘有所不知,知道姑娘回來了,太后娘娘可是親自下廚,親自給您做的小菜。姑娘能不能賞個臉,留下來吃點?”
深吸一口氣,桑榆面色微白的點了頭。
太后,親自下廚……
這怕是只有先帝才能尊享的殊榮。
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在等你
桑榆有些尷尬,一頓飯下來竟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卓太后的眼神太灼熱,以至於她實在坐不住,吃完飯就起身告辭。
“桑榆……”卓太后張了張嘴,想留人卻不知該如何言說。
臨了還是長安笑道,“太后娘娘,您瞧您,沐姑娘也是成了家的人,若是長久留在宮裡又像什麼話?娘娘……來日方長,人都回來了,這入宮也就是您一句話的事兒。”
“也是。”卓太后凝眸望著面露尷尬之色的桑榆,“那就先回去,改日再進宮。”臨了覺得自己口氣太生硬,又加上一句,“可好?”
桑榆點點頭,“桑榆謹遵太后娘娘懿旨。”
還以為卓太后是為了當初自己選了李朔這陣營,背棄了向陽宮而施以懲罰,誰知……著實讓桑榆有些不知所措,分不清楚卓太后到底要做什麼?
卓太后沒敢相送,怕捨不得孩子走,只讓長安去送一送。
長安跟著卓太后多年,當然知道太后的意思。
送人到了門口,長安不免苦笑兩聲,“想來姑娘也見著了,太后如今與此前完全不同了。”
桑榆點點頭,心裡卻還是生疑。
“姑娘莫要多疑,太后娘娘如今的所作所為皆是真心。”長安當然知道,要讓桑榆相信這件事是很艱難的,但總歸要試一試才是,“太后沒有惡意,眼下只希望有個人能陪在身邊。”
“人老了,總想要有人陪著說說話,心裡難免孤單寂寞。”長安輕嘆,“姑娘若是以後有空,便時常來一趟向陽宮,太后娘娘會很高興能見到您的!”
桑榆只是笑了笑,不答應也不拒絕。
臨了見著不遠處趕來的李勛,麵皮微微變了少許。
李勛疾步走來,桑榆與長安一道行禮。
“這麼快就要走了?”李勛問。
長安笑道,“姑娘歸心似箭,所以太后娘娘也不好留著,否則還真當要讓姑娘留下來住一宿。向陽宮冷了太久,總也熱鬧不起來。”
“要不,留下?”李勛試探性的問著桑榆。
桑榆搖頭,行了禮,“多謝皇上美意,晉王殿下見著奴婢怕是要擔心。”
“姑娘與晉王殿下,真是伉儷情深。”長安笑著行了禮,俄而轉回向陽宮。
李勛的臉色,在聽到“伉儷”二字時,便已經徹底的沉了下來。
所謂的伉儷,不該是他與傅雲華嗎?何時成了李朔和沐桑榆??
不過是被李朔搶走的,來日終是要拿回來的!!!!
“你……”李勛還來不及開口。
桑榆已經行了禮,“奴婢告退!”
“沐桑榆!”李勛喊了一聲。
桑榆轉身,“皇上還有何吩咐?”
“你要出宮?”李勛問。
桑榆面不改色,“奴婢去看看故人。”
李勛早就調查清楚,在這宮裡,能算得上沐桑榆故人的,大概也只有康嬪劉燕初。所以聽得桑榆提起故人二字,他便揚起了唇角的笑,“人在攏月閣。”
意味深長的五個字,讓人有種被掌控的錯覺,
“皇上?”桑榆一愣,
袁成笑道,“姑娘不必擔心,康嬪娘娘的位份還在,如今皇上已經將其接回攏月閣里居住,若是姑娘想去見康嬪娘娘,大可去攏月閣,無人會攔著姑娘。”
桑榆繃直了身子,行禮便走。
李勛也不著急,總歸要你忘卻的,都一一再記起來。
雲華,朕不相信。
朕與你的數年,還及不上你與李朔的萍水相逢。
桑榆去了攏月閣,蝶兒守在外頭,桑榆顧自進去。
彩雀見著桑榆歸來,先是一愣,俄而便是眼眶通紅,“姑娘回來了?”
“我回來了。”桑榆哽咽了一下,“娘娘如何?”
“一直反反覆覆的病著,太醫說治得太晚了些,怕是以後都會受影響。”彩雀拭淚,“娘娘此生重情重義,上半生為了姊妹之情而入宮,下半生……”
桑榆深吸一氣,“我去看看她。”
推門而入,劉燕初痴痴的坐在窗口,看著外頭湛藍色的天空發呆。
聽得身後的動靜,她也沒有回過神來,仍是保持這個動作不懂。
彩雀說,“娘娘一直這樣,已經很久了。”
“她心裡想的,便是外頭那片天。”桑榆輕嘆,彩雀便上前低低的喚了兩聲。
劉燕初仍是沒有多少反映,就像個泥塑木樁一樣。
想起很久之前,劉燕初在她高燒難消的時候,不顧一切的入了浴桶幫她降溫。桑榆心裡難受,面上有些輕微的抖動,像是輕顫又像是在極力的隱忍。
彩雀退下,桑榆徐徐蹲下身子,仰望著那個神情遲滯的女子,“娘娘,還記得我嗎?我是沐桑榆,我回來了。你看,我真的回來了。”
劉燕初約莫是認得她,徐徐伸手撫上桑榆的眉眼。
“我是桑榆。”她哽咽,“是沐桑榆,從攏月閣走出去的沐桑榆。”
劉燕初笑了,眼眶通紅,“我在等你。”
桑榆只覺得自己身上快要被卓太后的眼神,戳個洞出來了。
長安熱情的遞上了一杯果茶,“娘娘知曉姑娘身子單薄,不宜飲茶容易體寒,是以早早的備下果茶和花茶,若是姑娘不喜歡果茶,奴婢馬上去換一杯。”
“不用不用!”桑榆受寵若驚,端著杯盞一時間有些尷尬之色,“太后娘娘,您……”
“沒什麼,你別多想。”卓太后忙道,“哀家就是覺得你走之後這向陽宮裡冷冷清清的,想著……你既然回來了,就好好的熱鬧一番,教你與哀家講一講這外頭的所見所聞。”
桑榆點點頭,瞧著杯盞里的果茶,面色有些微恙。
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
“太后娘娘美意,桑榆感激,只是桑榆還有些事,所以不能在向陽宮久留。”桑榆放下手中杯盞。
“你要走?”卓太后有些侷促,“哀家給你備了午膳,你放心不是那些山珍海味。哀家知道你不愛吃那些,所以都是一些小菜。”
“早些時候你留在攏月閣的小菜譜子,哀家著人取了過來,依樣畫葫蘆的做,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喜歡。你要是……要是不著急走,就陪哀家吃頓飯,你覺得如何?”
桑榆心頭鈍鈍,愣愣的盯著卓太后。
長安忙道,“姑娘有所不知,知道姑娘回來了,太后娘娘可是親自下廚,親自給您做的小菜。姑娘能不能賞個臉,留下來吃點?”
深吸一口氣,桑榆面色微白的點了頭。
太后,親自下廚……
這怕是只有先帝才能尊享的殊榮。
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在等你
桑榆有些尷尬,一頓飯下來竟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卓太后的眼神太灼熱,以至於她實在坐不住,吃完飯就起身告辭。
“桑榆……”卓太后張了張嘴,想留人卻不知該如何言說。
臨了還是長安笑道,“太后娘娘,您瞧您,沐姑娘也是成了家的人,若是長久留在宮裡又像什麼話?娘娘……來日方長,人都回來了,這入宮也就是您一句話的事兒。”
“也是。”卓太后凝眸望著面露尷尬之色的桑榆,“那就先回去,改日再進宮。”臨了覺得自己口氣太生硬,又加上一句,“可好?”
桑榆點點頭,“桑榆謹遵太后娘娘懿旨。”
還以為卓太后是為了當初自己選了李朔這陣營,背棄了向陽宮而施以懲罰,誰知……著實讓桑榆有些不知所措,分不清楚卓太后到底要做什麼?
卓太后沒敢相送,怕捨不得孩子走,只讓長安去送一送。
長安跟著卓太后多年,當然知道太后的意思。
送人到了門口,長安不免苦笑兩聲,“想來姑娘也見著了,太后如今與此前完全不同了。”
桑榆點點頭,心裡卻還是生疑。
“姑娘莫要多疑,太后娘娘如今的所作所為皆是真心。”長安當然知道,要讓桑榆相信這件事是很艱難的,但總歸要試一試才是,“太后沒有惡意,眼下只希望有個人能陪在身邊。”
“人老了,總想要有人陪著說說話,心裡難免孤單寂寞。”長安輕嘆,“姑娘若是以後有空,便時常來一趟向陽宮,太后娘娘會很高興能見到您的!”
桑榆只是笑了笑,不答應也不拒絕。
臨了見著不遠處趕來的李勛,麵皮微微變了少許。
李勛疾步走來,桑榆與長安一道行禮。
“這麼快就要走了?”李勛問。
長安笑道,“姑娘歸心似箭,所以太后娘娘也不好留著,否則還真當要讓姑娘留下來住一宿。向陽宮冷了太久,總也熱鬧不起來。”
“要不,留下?”李勛試探性的問著桑榆。
桑榆搖頭,行了禮,“多謝皇上美意,晉王殿下見著奴婢怕是要擔心。”
“姑娘與晉王殿下,真是伉儷情深。”長安笑著行了禮,俄而轉回向陽宮。
李勛的臉色,在聽到“伉儷”二字時,便已經徹底的沉了下來。
所謂的伉儷,不該是他與傅雲華嗎?何時成了李朔和沐桑榆??
不過是被李朔搶走的,來日終是要拿回來的!!!!
“你……”李勛還來不及開口。
桑榆已經行了禮,“奴婢告退!”
“沐桑榆!”李勛喊了一聲。
桑榆轉身,“皇上還有何吩咐?”
“你要出宮?”李勛問。
桑榆面不改色,“奴婢去看看故人。”
李勛早就調查清楚,在這宮裡,能算得上沐桑榆故人的,大概也只有康嬪劉燕初。所以聽得桑榆提起故人二字,他便揚起了唇角的笑,“人在攏月閣。”
意味深長的五個字,讓人有種被掌控的錯覺,
“皇上?”桑榆一愣,
袁成笑道,“姑娘不必擔心,康嬪娘娘的位份還在,如今皇上已經將其接回攏月閣里居住,若是姑娘想去見康嬪娘娘,大可去攏月閣,無人會攔著姑娘。”
桑榆繃直了身子,行禮便走。
李勛也不著急,總歸要你忘卻的,都一一再記起來。
雲華,朕不相信。
朕與你的數年,還及不上你與李朔的萍水相逢。
桑榆去了攏月閣,蝶兒守在外頭,桑榆顧自進去。
彩雀見著桑榆歸來,先是一愣,俄而便是眼眶通紅,“姑娘回來了?”
“我回來了。”桑榆哽咽了一下,“娘娘如何?”
“一直反反覆覆的病著,太醫說治得太晚了些,怕是以後都會受影響。”彩雀拭淚,“娘娘此生重情重義,上半生為了姊妹之情而入宮,下半生……”
桑榆深吸一氣,“我去看看她。”
推門而入,劉燕初痴痴的坐在窗口,看著外頭湛藍色的天空發呆。
聽得身後的動靜,她也沒有回過神來,仍是保持這個動作不懂。
彩雀說,“娘娘一直這樣,已經很久了。”
“她心裡想的,便是外頭那片天。”桑榆輕嘆,彩雀便上前低低的喚了兩聲。
劉燕初仍是沒有多少反映,就像個泥塑木樁一樣。
想起很久之前,劉燕初在她高燒難消的時候,不顧一切的入了浴桶幫她降溫。桑榆心裡難受,面上有些輕微的抖動,像是輕顫又像是在極力的隱忍。
彩雀退下,桑榆徐徐蹲下身子,仰望著那個神情遲滯的女子,“娘娘,還記得我嗎?我是沐桑榆,我回來了。你看,我真的回來了。”
劉燕初約莫是認得她,徐徐伸手撫上桑榆的眉眼。
“我是桑榆。”她哽咽,“是沐桑榆,從攏月閣走出去的沐桑榆。”
劉燕初笑了,眼眶通紅,“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