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隔著錦簾,自是什麼也看不到。
唐天重繼續道:“今日我可能送你道另一處地方去養胎,你且回去收拾一下,有什麼喜歡的額都包起來帶走,免得臨時倉促,日後要用著神惡魔就不方便了。”
我疑惑道:“為什麼送我去別處?”
唐天重尚未來得及說,裡面發出一聲沉重的呻吟,接著便是唐承朔拖長了聲音的沙啞問話:“是……清嫵丫頭來了嗎?叫她……進來。”
雖然話語無力,卻吐字清晰,顯然神智很清醒。
“是我!”我想起他慈祥的面孔,眼眶一熱,忙應了一聲,匆匆走過去。
唐天重卻皺眉,從後面欲要拉住我的手腕,我已快步道門口,撩開了錦簾,恰好避開了他的手。
我疑惑地望了他一眼,他神色有些僵,然後揮了揮手,由我進去了,才跟著緩步踏入。
唐天琪,陸姨娘。傅姨娘等人正侍立在一旁,面上各有憂慮,見我進去,只略略點頭算是見禮。
唐承朔正臥在床榻上望向我,目光迥然,臉色卻是灰白,再近一些,便見那看似迥然的目光也有些散亂,失去了以往重病之餘依然懾人的神采。
“王爺!”
我上前見禮,唐承朔乾裂的嘴唇咧了意咧,示意我做到床邊的黃花梨木實心六足凳上。
看一眼依舊侍立在一邊的唐天重、唐天琪等人,我哪裡敢坐下,微笑道:“王爺可覺得好些了?要不要我幫王爺捶捶腿?”
唐承朔搖頭,忽然向後指了指,說道:“你們……都出去。我有話……交代我們唐家的長門媳婦。”
唐天琪和侍立的姬妾侍女都是愕然,只唐天重依然沉靜,深邃的目光在我和唐承朔身上一掃,便向唐天琪等人低聲道:“我們先出去。”
我自己也是滿腹狐疑,眼見房門緊閉了,屋中只剩了我和唐承朔二人,沉重卻斷續的呼吸聲中,混合著苦澀的藥糙味和沉鬱的檀香,讓周圍的氣氛壓抑的厲害。
“王爺!”
知他已不能進食,我端過案上的清水,取樂一旁的棉花沾濕了,潤了潤他的嘴唇。
他那脫色的枯槁面龐便滲出一絲笑,感慨地問道:“我這一生的路,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
我微笑道:“王爺和我的父親一樣,是一世的英雄。”
唐承朔點頭,“我雖沒有戰死於戰場,但也為……為自己,為大周,籌謀到了最後一天。我……對得起太后,也對不起天霄。”
唐天霄曾說,唐天重遲遲未反,是因為攝政王的原因,我當時還並不完全相信,畢竟唐天重能有今日,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攝政王才能卓越的嫡長子。
可到了這樣的食客,我不認為唐承朔還有說謊的必要,他對宣太后母子,果然是衷心的。
我也只能順著唐承朔打分話頭附和,“天下人皆知,沒有王爺,就沒有大周如今的天下。王爺是大周最大的功臣。”
唐承朔眼睛微眯,渾濁的眸子有瞬間的燦亮,仿若頃刻間滑過了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以及江山萬里的壯麗奪目。
許久,他慢慢道:“我希望……我死之後,這大周朝廷,還是穩如泰山。至少……不至於兄弟反目,手足相殘。”
我心裡劇烈地震動,只怔怔地看著這垂死的老人,一時再也說不出話。
既然他早就明白兒子的野心,又怎會將自己的權利交出,放任康侯勢力坐大而不理?抑或,私心裡還是認為,他攝政王的後人,理應和他一樣,將大半的天下掌握於自己手中?
唐承朔見我不語,嘆道:“你這丫頭聰明……想來不會不懂得,有時情勢逼人,不進則退……天重……亦是身處絕崖,高處不勝寒。我教他二十多年,到底教不會他什麼是抽身而退,明哲保身。”
他既然說得明白,我也不隱晦,輕聲道:“侯爺如今……怕是騎虎難下。”
“也怪不得他……”唐承朔眼眸灰濛濛的,“我年輕時……比他還不肯認低服輸哩……到底,有人能勸我。卻不知,有沒有人能勸住他?”
對著他慢慢閃出些微希冀的眼神,我默然片刻,答道:“我勸不住。”
“勸不住……”他嘆著,從枕下摸出一個小小的明黃絹袋,遞到我手中,“那麼,等他兵敗如山倒時,你用這個勸他吧!”
兵敗如山倒?
我一時有點兒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隨著唐天重在外書房待了一段時間,我對他掌握下的勢力還是有些了解的。攝政王府直系部屬便掌握了大周近半兵馬,另一支駐紮於北都的定北王,手中亦有八萬兵馬,卻是和攝政王幾度並肩作戰共過生死的,雖不至於反了唐天霄,但若唐天重有所動作,絕對不會對唐家兄弟之爭袖手旁觀。
至於唐天霄自己所掌握的驃騎將軍、輔國將軍部下,兵力屢被唐天重暗中削弱,目前根本不足以與唐天重相抗衡。
唐天霄母子,憑什麼讓唐天重兵敗如山倒?
我疑惑地結果唐承朔遞來的絹袋,卻是用絲帶縛得緊緊的,裡面放著半圓形的硬物,一時也不便打開,只低聲問道:“這裡面……是什麼?”
唐承朔悵然道:“如果真有那麼一日……你打開看了,便明白了。我只盼著不會有這麼一日啊!”
他說得半吞半吐,我也聽得迷糊,正想著要不要追問幾句是,外面忽然傳來匆促的腳步,接著是唐天祺高聲在外通稟,“父親,太后來了!”
“太后……”唐承朔失神,眼睛直愣愣地瞪向前方,好一會兒才喃喃道,“我只當……我只當她非得等我死了才來看我呢!”
我不敢接話,正要告退迴避時,唐承朔指著床後的屏風,向我示意道:“你先……避一避,不用出來……”
宣太后來見垂死的攝政王,怎麼著也會有許多機密大事要商議,我再不明白唐承朔叫我藏著做什麼。
走到屏風後,我才掩好身體,便聽唐承朔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慢吞吞說道:“請太后……進來吧。”
一時門開了,唐天重、唐天祺兄弟果然親自引了宣太后進來,屏聲靜氣侍立一側。
宣太后扶了一老宮女的手,緩緩踏入房來。
她未著盛裝,眉目雖不失以往尊貴美貌,卻已憔悴得多,眼瞼下方有脂粉不曾掩去的青黑眼圈。穿戴也是普通,隱杏花紋的深青衣衫滾著暗金的邊,一根素銀長簪綰起如雲的長髮,只在簪頂上鑲著枚拇指大小的明珠。
“你來了……”唐承朔並不客套,只是輕輕嘆息著。
“我來了。”
宣太后微笑,神情卻有些飄忽,走到唐承朔床榻邊時,便有一滴兩滴的淚珠滾下,簌簌地落到前襟。
唐承朔嘆道:“我前兒又夢著晴柔了。我做夢……我們剛認識時在糙原上騎馬,晴柔想跑到最前面去,卻摔下來了。我倆一起喊她,小宣……”
“小宣……”宣太后喃喃地念著,“是啊,那時,大家叫我大宣,叫妹妹小宣……糙原的天空比北都的藍,比北都的高,更比北都的清澈。我本以為……本以為我們可以那樣快快活活過上一輩子。”
“晴婉……”唐承朔的眼中,也慢慢洇上了水霧,呻吟般喚著,“如果當年我深入北赫時不曾誤傳死訊,那我們又會怎樣呢?”
“會怎樣……”宣太后坐在我原先坐過的那張六足杌凳上,執了唐承朔枯乾的手,恍惚道,“我大約不會是太后,你也不會是攝政王。”
聽到二人的話題越發私密,隨著宣太后前來的老宮女已向著唐天重兄弟打著手勢,示意他們迴避。
唐天重慢吞吞地落在後面,面對長輩間淚落漣漣的生離死別,他的黝黑眸子幽谷深潭般平靜無波,看不出任何悲喜。只是想起他曾那般毒罵他的太后姨媽,這種平靜著實令人心悸。
臨踏出門時,他的目光若有若無,往我這裡掃了一下。
他自是知道我還在屋裡的,而這屋中最易藏身的,便是眼前這面四開的山水屏風了。
老宮女關了房門,卻自守在門口,望著眼前落淚的兩個人,竟也紅了眼圈,拿著絲帕拭淚。
我再不知唐承朔留我下來,打算告訴我些什麼事,也只得屏聲靜氣,從烏木的欞格間留心觀望著。雖不曉得這兩人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此時只覺滿屋的氣氛悲傷壓抑,似沉睡了多少年年的情緒,都已積壓到了某個界限處,即將噴薄欲出。
只聞唐承朔嘆道:“晴婉,我終究是不甘的。那道死訊,分明就是皇兄令人傳出,而你竟如此匆促便嫁了過去。縱是你父母有你父母的打算,你自己便不曾……好好思量過嗎?你只怪我攝政後凌迫你,卻不知……卻不知我都惱恨多少年了……”
宣太后將袖子掩著唇,似在努力咽下傷懷,沙啞地哽咽道:“我明白……我一直都明白……可先帝駕崩後,你是什麼身份?我又是什麼身份?何況……還有晴柔。若不是你總入宮來,她怎麼會走上那條絕路?”
“晴柔……”唐承朔嘆道,“我想娶的,並不是她。她也清楚我的心思,便是待她再好,也難免有心結。我對不住她,也不怪天重他……唉!晴婉,天重那孩子,你需多擔待些。”
“天重……”宣太后仿若傷心,又仿若憤怒,加重了聲調說道,“其實……我倒盼他能多多擔待我們母子。”
唐承朔笑了起來,卻笑得陣陣咳嗽,慘然道:“你不信我。你從來便不信我。若有機會,你也會如晴柔那樣極端吧?其實……這麼多年,你也在伺機想殺我,是不是?”
“不是!”宣太后終於克制不住般哭出聲來,“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糙原上的誓言,你當我忘了嗎?可事易時移,我已有夫有兒,宣家同樣必須借著我們興盛門楣,可晴柔出事前,你總是步步緊逼,叫我又能如何?”
唐承朔臉色越見灰白,眼底神采渙散,咳嗽著點頭,“罷,罷,我從來都在疑心你,何況你一個婦道人家,又怎會不疑心我?只是……今日我死了,你便安心了吧。”
唐天重繼續道:“今日我可能送你道另一處地方去養胎,你且回去收拾一下,有什麼喜歡的額都包起來帶走,免得臨時倉促,日後要用著神惡魔就不方便了。”
我疑惑道:“為什麼送我去別處?”
唐天重尚未來得及說,裡面發出一聲沉重的呻吟,接著便是唐承朔拖長了聲音的沙啞問話:“是……清嫵丫頭來了嗎?叫她……進來。”
雖然話語無力,卻吐字清晰,顯然神智很清醒。
“是我!”我想起他慈祥的面孔,眼眶一熱,忙應了一聲,匆匆走過去。
唐天重卻皺眉,從後面欲要拉住我的手腕,我已快步道門口,撩開了錦簾,恰好避開了他的手。
我疑惑地望了他一眼,他神色有些僵,然後揮了揮手,由我進去了,才跟著緩步踏入。
唐天琪,陸姨娘。傅姨娘等人正侍立在一旁,面上各有憂慮,見我進去,只略略點頭算是見禮。
唐承朔正臥在床榻上望向我,目光迥然,臉色卻是灰白,再近一些,便見那看似迥然的目光也有些散亂,失去了以往重病之餘依然懾人的神采。
“王爺!”
我上前見禮,唐承朔乾裂的嘴唇咧了意咧,示意我做到床邊的黃花梨木實心六足凳上。
看一眼依舊侍立在一邊的唐天重、唐天琪等人,我哪裡敢坐下,微笑道:“王爺可覺得好些了?要不要我幫王爺捶捶腿?”
唐承朔搖頭,忽然向後指了指,說道:“你們……都出去。我有話……交代我們唐家的長門媳婦。”
唐天琪和侍立的姬妾侍女都是愕然,只唐天重依然沉靜,深邃的目光在我和唐承朔身上一掃,便向唐天琪等人低聲道:“我們先出去。”
我自己也是滿腹狐疑,眼見房門緊閉了,屋中只剩了我和唐承朔二人,沉重卻斷續的呼吸聲中,混合著苦澀的藥糙味和沉鬱的檀香,讓周圍的氣氛壓抑的厲害。
“王爺!”
知他已不能進食,我端過案上的清水,取樂一旁的棉花沾濕了,潤了潤他的嘴唇。
他那脫色的枯槁面龐便滲出一絲笑,感慨地問道:“我這一生的路,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
我微笑道:“王爺和我的父親一樣,是一世的英雄。”
唐承朔點頭,“我雖沒有戰死於戰場,但也為……為自己,為大周,籌謀到了最後一天。我……對得起太后,也對不起天霄。”
唐天霄曾說,唐天重遲遲未反,是因為攝政王的原因,我當時還並不完全相信,畢竟唐天重能有今日,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攝政王才能卓越的嫡長子。
可到了這樣的食客,我不認為唐承朔還有說謊的必要,他對宣太后母子,果然是衷心的。
我也只能順著唐承朔打分話頭附和,“天下人皆知,沒有王爺,就沒有大周如今的天下。王爺是大周最大的功臣。”
唐承朔眼睛微眯,渾濁的眸子有瞬間的燦亮,仿若頃刻間滑過了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以及江山萬里的壯麗奪目。
許久,他慢慢道:“我希望……我死之後,這大周朝廷,還是穩如泰山。至少……不至於兄弟反目,手足相殘。”
我心裡劇烈地震動,只怔怔地看著這垂死的老人,一時再也說不出話。
既然他早就明白兒子的野心,又怎會將自己的權利交出,放任康侯勢力坐大而不理?抑或,私心裡還是認為,他攝政王的後人,理應和他一樣,將大半的天下掌握於自己手中?
唐承朔見我不語,嘆道:“你這丫頭聰明……想來不會不懂得,有時情勢逼人,不進則退……天重……亦是身處絕崖,高處不勝寒。我教他二十多年,到底教不會他什麼是抽身而退,明哲保身。”
他既然說得明白,我也不隱晦,輕聲道:“侯爺如今……怕是騎虎難下。”
“也怪不得他……”唐承朔眼眸灰濛濛的,“我年輕時……比他還不肯認低服輸哩……到底,有人能勸我。卻不知,有沒有人能勸住他?”
對著他慢慢閃出些微希冀的眼神,我默然片刻,答道:“我勸不住。”
“勸不住……”他嘆著,從枕下摸出一個小小的明黃絹袋,遞到我手中,“那麼,等他兵敗如山倒時,你用這個勸他吧!”
兵敗如山倒?
我一時有點兒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隨著唐天重在外書房待了一段時間,我對他掌握下的勢力還是有些了解的。攝政王府直系部屬便掌握了大周近半兵馬,另一支駐紮於北都的定北王,手中亦有八萬兵馬,卻是和攝政王幾度並肩作戰共過生死的,雖不至於反了唐天霄,但若唐天重有所動作,絕對不會對唐家兄弟之爭袖手旁觀。
至於唐天霄自己所掌握的驃騎將軍、輔國將軍部下,兵力屢被唐天重暗中削弱,目前根本不足以與唐天重相抗衡。
唐天霄母子,憑什麼讓唐天重兵敗如山倒?
我疑惑地結果唐承朔遞來的絹袋,卻是用絲帶縛得緊緊的,裡面放著半圓形的硬物,一時也不便打開,只低聲問道:“這裡面……是什麼?”
唐承朔悵然道:“如果真有那麼一日……你打開看了,便明白了。我只盼著不會有這麼一日啊!”
他說得半吞半吐,我也聽得迷糊,正想著要不要追問幾句是,外面忽然傳來匆促的腳步,接著是唐天祺高聲在外通稟,“父親,太后來了!”
“太后……”唐承朔失神,眼睛直愣愣地瞪向前方,好一會兒才喃喃道,“我只當……我只當她非得等我死了才來看我呢!”
我不敢接話,正要告退迴避時,唐承朔指著床後的屏風,向我示意道:“你先……避一避,不用出來……”
宣太后來見垂死的攝政王,怎麼著也會有許多機密大事要商議,我再不明白唐承朔叫我藏著做什麼。
走到屏風後,我才掩好身體,便聽唐承朔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慢吞吞說道:“請太后……進來吧。”
一時門開了,唐天重、唐天祺兄弟果然親自引了宣太后進來,屏聲靜氣侍立一側。
宣太后扶了一老宮女的手,緩緩踏入房來。
她未著盛裝,眉目雖不失以往尊貴美貌,卻已憔悴得多,眼瞼下方有脂粉不曾掩去的青黑眼圈。穿戴也是普通,隱杏花紋的深青衣衫滾著暗金的邊,一根素銀長簪綰起如雲的長髮,只在簪頂上鑲著枚拇指大小的明珠。
“你來了……”唐承朔並不客套,只是輕輕嘆息著。
“我來了。”
宣太后微笑,神情卻有些飄忽,走到唐承朔床榻邊時,便有一滴兩滴的淚珠滾下,簌簌地落到前襟。
唐承朔嘆道:“我前兒又夢著晴柔了。我做夢……我們剛認識時在糙原上騎馬,晴柔想跑到最前面去,卻摔下來了。我倆一起喊她,小宣……”
“小宣……”宣太后喃喃地念著,“是啊,那時,大家叫我大宣,叫妹妹小宣……糙原的天空比北都的藍,比北都的高,更比北都的清澈。我本以為……本以為我們可以那樣快快活活過上一輩子。”
“晴婉……”唐承朔的眼中,也慢慢洇上了水霧,呻吟般喚著,“如果當年我深入北赫時不曾誤傳死訊,那我們又會怎樣呢?”
“會怎樣……”宣太后坐在我原先坐過的那張六足杌凳上,執了唐承朔枯乾的手,恍惚道,“我大約不會是太后,你也不會是攝政王。”
聽到二人的話題越發私密,隨著宣太后前來的老宮女已向著唐天重兄弟打著手勢,示意他們迴避。
唐天重慢吞吞地落在後面,面對長輩間淚落漣漣的生離死別,他的黝黑眸子幽谷深潭般平靜無波,看不出任何悲喜。只是想起他曾那般毒罵他的太后姨媽,這種平靜著實令人心悸。
臨踏出門時,他的目光若有若無,往我這裡掃了一下。
他自是知道我還在屋裡的,而這屋中最易藏身的,便是眼前這面四開的山水屏風了。
老宮女關了房門,卻自守在門口,望著眼前落淚的兩個人,竟也紅了眼圈,拿著絲帕拭淚。
我再不知唐承朔留我下來,打算告訴我些什麼事,也只得屏聲靜氣,從烏木的欞格間留心觀望著。雖不曉得這兩人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此時只覺滿屋的氣氛悲傷壓抑,似沉睡了多少年年的情緒,都已積壓到了某個界限處,即將噴薄欲出。
只聞唐承朔嘆道:“晴婉,我終究是不甘的。那道死訊,分明就是皇兄令人傳出,而你竟如此匆促便嫁了過去。縱是你父母有你父母的打算,你自己便不曾……好好思量過嗎?你只怪我攝政後凌迫你,卻不知……卻不知我都惱恨多少年了……”
宣太后將袖子掩著唇,似在努力咽下傷懷,沙啞地哽咽道:“我明白……我一直都明白……可先帝駕崩後,你是什麼身份?我又是什麼身份?何況……還有晴柔。若不是你總入宮來,她怎麼會走上那條絕路?”
“晴柔……”唐承朔嘆道,“我想娶的,並不是她。她也清楚我的心思,便是待她再好,也難免有心結。我對不住她,也不怪天重他……唉!晴婉,天重那孩子,你需多擔待些。”
“天重……”宣太后仿若傷心,又仿若憤怒,加重了聲調說道,“其實……我倒盼他能多多擔待我們母子。”
唐承朔笑了起來,卻笑得陣陣咳嗽,慘然道:“你不信我。你從來便不信我。若有機會,你也會如晴柔那樣極端吧?其實……這麼多年,你也在伺機想殺我,是不是?”
“不是!”宣太后終於克制不住般哭出聲來,“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糙原上的誓言,你當我忘了嗎?可事易時移,我已有夫有兒,宣家同樣必須借著我們興盛門楣,可晴柔出事前,你總是步步緊逼,叫我又能如何?”
唐承朔臉色越見灰白,眼底神采渙散,咳嗽著點頭,“罷,罷,我從來都在疑心你,何況你一個婦道人家,又怎會不疑心我?只是……今日我死了,你便安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