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峰和小山兩人聽店小二報菜名的時候,不由得在心裡感嘆著:這桌客人點的菜餚真是豐盛極了!

  等到曾大樹開始用刀背“唰唰唰”地剔魚鱗的時候,那速度和手法把小峰和小山看得是目瞪口呆的,小峰和小山二人不由得驚嘆道:爹的刀工真是太快、太厲害了!我得好好地學才行!

  曾大樹一心兩用,他一邊做菜,一邊給兩個兒子講解著做這道菜的基本要領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小峰和小山兩人一邊看,一邊聽,方便的時候,曾大樹也會讓他們兩人親自動手體驗一下,小峰和小山兩人一個晚上就學到了許多廚藝,二人的廚藝又長進了不少。

  很晚的時候,酒樓準備打烊了,酒樓里的夥計們也都收拾著準備回家去了。小峰和小山一人推著一輛平板車,曾大樹父子三人走上了回家的路。

  今天,曾大樹心情特別好,先是教兩個兒子做了一晚上的菜,見兩個兒子孺子可教,心裡便十分欣慰,這會子又有兒子們陪著一起回家,不再是像以往那樣獨自孤單一人了,心裡不由得多出了許多溫暖。

  路上,曾大樹父子三人也沒有閒著,曾大樹給小峰和小山講了一路的做菜要領和心得,講的全是他日積月累的經驗,內容實在、詳細,一點也不浮誇或偏題,讓小峰和小山獲益匪淺。

  “爹,是在酒樓里做廚子好,還是在村子裡做廚子好?”小山眼睛亮亮地問道。

  “各有各的好!在酒樓里做廚子賺的錢多,還能拿剩飯剩菜回家養豬、養雞,豬和雞又能賣錢,還有魚頭吃,但是幹活累,每天又都不得空,晚上很晚才能回家,家裡的農活也沒有時間做;在村子裡做廚子賺的錢會少很多,但是空閒的時間多,農忙的時候也不會耽誤幹活,每次還能往家裡帶菜,呵呵……”曾大樹笑呵呵地說道,然後又補充道:“你們好好學,學好了,把菜做好吃了,別人才會請你們去做廚子。另外,去別人家做菜,要有禮貌,要規規矩矩的,這樣做廚子才會吃得香,別人才會請你去。”

  “爹,我們會好好學的。”小山信心十足地保證道。

  “嗯。”小峰也點頭表示同意。

  “爹,那個甲魚湯該怎麼做?”小峰充滿求知慾地問道。

  ……

  三個人全部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在做菜的要領中,不知不覺地,很快就回到了烏山村。三人先到了小峰的家,把兩輛平板車都停放在小峰家的院子裡,因為虎子家和小峰家相隔很近,兩家院子旁又都種了很多菜,這兩輛平板車就是為了明天早上裝菜用的。因為夜已經深了,大家就沒有再去敲虎子家的門。又因為事先對虎子交代過取平板車的事情,所以明天早上虎子他自己會來小峰這裡拿車的。車上的豬食也全部留了下來,虎子家的豬和小峰家的豬各自分得五大桶,作為明天早上和中午的補給。

  第二天早上,曾大樹家一行五人、四輛平板車,浩浩湯湯地趕往青山鎮。

  到了鎮上,小山和趙杏花推著裝涼拌菜的平板車先趕去了菜市場,曾大樹、虎子和小峰直接推著三大車新鮮蔬菜去往山陽酒樓。小峰把菜送到酒樓的後院之後,就趕去菜市場了。虎子幫曾大樹給菜過稱、記帳,忙完這些之後,他才往學堂里去。因為曾大樹一行人從家裡出發的時間早,所以,虎子在忙完這些事情之後,去學堂也不會遲到。

  菜市場裡是一如既往地熱鬧非常,趙杏花的涼拌菜菜攤前也是熱鬧非常。

  “嬸子!小峰哥!小山哥!早啊!”挎著菜籃子的汪靜遠隔著人群熱情地沖趙杏花、小峰和小山招著手打招呼。

  趙杏花衝著汪靜遠呵呵地笑著,小山和小峰笑著喊道:“汪靜遠!早啊!”

  汪靜遠每天都挎著個菜籃子來菜市場裡買菜,他一個清清秀秀的少年混在一群中老年婦女裡面,顯得格外的特別和明顯。他每天都會同趙杏花他們打一聲招呼,隔三岔五的也會來買一次涼拌菜。他和小峰、小山的關係十分要好,小山有時候還會同他開幾句玩笑,畢竟他們已經做了有十餘年的同窗好友了。趙杏花也很喜歡這個陽光、愛笑的小輩,而且汪靜遠每次都非常熱情地朝她叫著“嬸子”,讓趙杏花感覺非常喜歡,大概大人們都喜歡懂禮貌的孩子吧,趙杏花也不例外。不得不說,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俗人!俗而不賴!呵呵……

  正文第一百零八章新的生活格局

  小峰和小山在山陽酒樓的廚房裡跟隨曾大樹學習了一個月之後,兩人終於在廚藝上學有所成,手藝大為精進。不管是做葷菜還是做素菜,他們倆都能夠應付得來了,而且,雖然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徒弟,但是他們倆在做菜上各有特色,做出來的菜個性十分鮮明,一點也不雷同。對他們倆的廚藝,曾大樹終於毫不吝嗇地又非常客觀地評價道:“不錯,可以做廚子了!不過,如果再熟練一些的話,就更好了!呵呵……”

  小峰和小山笑著點點頭,心裡樂不可支,兩人齊聲笑著說道:“謝謝爹!嘿嘿……”

  曾大樹笑著鼓勵道:“你們倆繼續好好干!別偷懶,偷懶可就做不好了。”

  “嗯,我們會積極、勤勉的,絕不會偷懶!”小峰和小山挺起胸膛,一起堅定地說道,然後小山又補充說道:“爹,你放心!”

  “嗯,爹對你們很放心。呵呵……”曾大樹樂得開懷大笑,滿心裡都是欣慰和驕傲。曾大樹也是一個俗得不能再俗了的俗人,看著自己的兒子們生活有了盼頭、看著他們如此的聰明伶俐,曾大樹這個當爹的怎麼能不高興和自豪呢?有幾個俗人爹是真的為了自己而活的呢?俗人爹的滿心希望還不都是寄托在後輩們的身上嗎?

  這時恰逢十一月中旬,農人們即將迎來一年之中農事活動最清閒的時候。農人家裡的嫁娶之事多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日裡進行,於是,又到了置辦酒席的風靡時節。酒席是廚子的舞台,成親酒席正是廚子們大展廚藝的好地方,可以說,小峰和小山這兩個新廚子迎來了他們展示廚藝的好時機。而且,他們倆還有一個好資本,那就是他們有曾大樹這個把好廚名播撒在附近好幾個村莊裡的廚子爹!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可千萬不能小看了父輩的成就在對子輩的行事和與人交往時的便利性上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一般而言,人們都喜歡講究淵源,父輩在外人中形成的好口碑,對子輩們來說,這就是良好的淵源,良好的淵源是子輩們在社會上行走的一個便利條件。

  同樣作為便利條件的是,他們家還開著一個顧客頗多的雜貨鋪,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台,用來打GG的話,既方便省事、不著痕跡,又效果顯著、範圍廣泛。一般,只要不是時間特別緊迫的話,來巧巧家雜貨鋪里買東西的顧客們都喜歡和趙杏花閒談幾句,這也是村人間的普遍習慣,大家見面後,一起說說話,拉拉家常,並非為了拉近關係而刻意如此,也不是因為村人們多嘴多舌、喜歡說話,而只是出於村鄰間的友好和淳樸罷了。於是趙杏花藉機喜氣洋洋地同客人們說了自家有兩個兒子要做廚子了的事情,大家聽後,都忍不住驚嘆,然後,曾大樹家的二兒子和四兒子要做廚子了的消息就在烏山村和附近幾個村莊裡傳播開了,好多人都知道了這個事情。

  在大家看來,廚子的兒子再接班做廚子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曾大樹的兒子要做廚子了,這事還是有些特別的,只因為在大家的心裡,曾大樹是一個特別好的廚子,所以,大家對也將要做廚子了的曾大樹的兒子就自然多出了許多的期待和看好來。

  GG成功地打出去了,效果也還不錯,很快,生意就上門來了!輕而易舉地,小峰被請去附近的劉家村為人家做喜宴的酒席。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村子裡都會有本村的廚子的,有些村子因為缺乏做廚子的人才,所以請來做菜的都是外村的廚子,劉家村就是這樣的,也因為如此,小峰才有機會去別的村子裡做菜,而且一個好廚子做生意的門路也才會更加地寬廣。

  小峰作為一個新廚子,他還從沒有公開在酒席上開過張,別人對他的手藝如何自然也並不了解。別人之所以來請他,無非是看在曾大樹的份上,但是,曾大樹的面子也是有限的,比如現在還只有一單生意上門,生意並沒有蜂擁而至,其實,大家都還只是在觀望呢!可見,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非常之不容易,需要有很大的勇氣,所以,敢於嘗試的人很少,大家都更願意相信和依賴親眼所見的已經發生了的事實。不過,巧巧對此並不擔心,她對小峰和小山做廚子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她相信,憑藉小峰和小山的廚藝水平,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會是遲早的事情,當有了好的口碑效應,紅火的生意自然也就不用發愁了。

  另外,在巧巧的眼裡,小峰是非常適合做村宴酒席的廚子,因為他力氣大、腳程快、幹活有耐力、能吃苦,完全符合村宴廚子的必要條件,而且他為人又十分地豪慡,適合和人打交道,所以,假如做一個村宴酒席的廚子的話,他無疑將會非常地成功。而小山就不一樣了,基於眾所周知的明顯的性格原因,他比較適合在酒樓里做廚子了,而且,小山做出來的菜有一種更為細膩的感覺,而這種細膩就是酒樓菜餚的特色和不可或缺的品質。

  用一個比方來形容的話,小峰做出來的菜像烈焰,味道濃烈,品相雄渾、壯麗,應該會更受村子裡人們的喜愛,因為他做出來的菜實在,更貼近村民的個性;而小山做出來的菜像漂亮、芳香的花蕊,精細而雅致,則更符合城鎮裡人們的品味。

  小峰廚子生涯的第一單生意是以預定的方式進行的,這是村莊裡的普遍習慣,請廚子做酒席一般要提前半個月以上就同廚子說好,小峰的第一單生意恰好就定在半個月之後,菜單已經同主家商量好了,他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來為之準備。

  生涯的第一單生意對一個剛入行的廚子來說,是非常地重要。小峰以及全家人都很看重這第一單生意,為此,小峰把這次酒席上的每一道菜都在腦中反覆地思索,和曾大樹以及小山反覆地討論,想要力求做到最好。但是出於現實條件的限制,他非常遺憾地不能把那十二道菜餚全部進行事先的實際演練,而只在少數的幾個菜上進行了嘗試,其中就得感謝韓雲天送來的大肥魚。現在小峰和小山做起魚來是遊刃有餘,熟練得不得了,得空的時候,他們和虎子還會自己去河邊釣魚,所以巧巧家一般是不缺魚肉吃的,同時,小峰和小山也經常能拿魚來練練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