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
這是一種積極擴張的姿態,十萬眾, 每日周邊都還有增加的墾居人口,逐漸擴大範圍。每增加到一百戶, 便稱「里」,會配備共有基礎設施:日用水取用與排水系統、指派巫長在所謂「居委會」中坐鎮看病,指定小型日用交易攤位。撥付武士巡護該區域,由司平官劃定附近耕種採集領域。如有了爭訟,先由「居委會」調節, 若無法解決,再上報給決獄的獬豸系統, 由長老組成的審判團來裁決。
這日, 負責巡行的武士發現邊境外圍出現了個裝束頗怪的陌生青年, 肯定是外鄉客。奇怪的是,駁獸並沒有如慣常般指認「陌生人」時會齜牙吐氣, 反而還懶洋洋垂著尾巴趴地上。武士嘀咕著揪了揪駁獸耳朵,不知它是偷懶還是餓了?一大個人走面前了, 也不知道動一下?
那陌生年輕人頭戴竹斗笠,看不清樣貌,身上披著一套古怪白色泛著金邊的袍子。袍上似有暗紋流光, 一看就是特殊織坊技藝。如今最好的織坊,北方陽綸和南方青龍嶺各有一個。既然是外來者,這武士便以為他是陽綸來的。暫時擱置不靠譜的駁獸,詢問這年輕人身上是否有象徵身份的東西。
人口流動往往是為了遷徙到更宜居之所。要旅居進入青龍嶺,需要準備好生產資料、證明有勞動技能或交換能力。來人身上一般都會有物產能直觀證明身份。這青年的袍衣如此珍奇,定然有能力證明身份的吧?
那年輕人伸出手,掌心有一朵金色半透明小花朵,十分精緻,像是玉雕成,還有隱隱光芒,那武士稀奇道:「如此精巧的玉雕花,很難造啊。這塗料還會發光?你從哪裡來,來這裡要做什麼?」他一開始覺得年輕人來自陽綸,但這雕花的工藝,北邊也造不出來吧。青龍嶺有聯合多種器物塗料的製造坊,實力是最強的。搞不好這玉雕還是青龍嶺流出去的。不知背後有何種淵源了。
年輕人收起了那朵花,聲線清朗,「離青龍嶺還有多遠?」
「這裡就是。」武士驕傲地指著不遠處鱗次櫛比的「里」居戶,「你是第一次來吧?」同時他在心中偷偷好奇,這年輕人聲音很好聽,露出斗笠的下頷也雪白得近乎透明,一定很英秀周正吧?真想看看長什麼模樣。
那年輕人微愣神:「青龍嶺居然已經擴到這麼遠的地方了?」
那武士聽得有些奇怪,他這一代成長起來的時候,青龍嶺的擴張就十分可觀,是世間聞名的大聚落,會有人不知道?不過這個時代的通訊到底不發達,他於是驕傲介紹,「是啊,有十萬人呢。你今天看到的這塊莊子是百戶,如果想穿過整片青龍嶺,方圓千里,要走個七八日。你最好先決定去哪邊,我找人帶你過去。」
年輕人沉默片刻,聲帶笑意,「如果我想留居在這裡,要怎麼辦呢?」
那武士打量,看這年輕人身上沒帶什麼大宗物品:「你去『經濟局』交換了貝幣,買一片地,可以自己搭房子,也可以去買木料。或者你去坊里做工。」有那朵玉雕小花,這年輕人不愁換不到足夠的資費。武士便詳細解答他,看打扮不尋常,猜測道:「你有別的能耐嗎?」
那年輕人想了想,道:「我會辨識草藥,如何?」
那武士微微驚訝,這年頭的醫者依然很珍貴吃香,每年巫長都會教不少人學習,但高深的醫術畢竟難學。他指著身後那些里戶道,「這裡是新建的銀魚里。只有一個巫長,聽說打下手的醫職官還不夠。你可以去『居委會』里問問。如此你在這裡也能有落腳的房舍了。」
銀魚里是青龍嶺東北面最外圍新擴建百戶之一。毗鄰一條小溪,溪中銀鱗競躍,故得名。這裡「居委會」還沒成立幾日,住戶也不滿。
這武士熱心帶那年輕人往這裡面走,只聽年輕人問著「排水設施和防洪裝置」「貝幣兌換折算規範」「稅收體系是何種」「對少年和青年人的培養模式」「婚姻及種族相關制度」等聽上去比較宏觀,但確實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那武士雖然略奇怪,但想來人家是準備在這裡好好生活,考慮得比較長遠,也就知無不盡,儘量解答。但他說的時候,那年輕人還頻頻點頭,時而點評幾句「不錯」。這讓武士有種錯覺,他好像在朝什麼人「匯報」似的。
後面這年輕人竟然開始問起「職官系統」「巫長權系」「軍隊上升通道」這種聽上去更敏感的問題。那武士並不反感,青龍嶺一向是歡迎平等和競爭的。但他所知亦有限。他在軍事系統里,對上升渠道比較了解,只是這年輕人來陌生地方的第一天就關注這些問題,也太直白了吧,野心真是不小。
問完後,那年輕人卻不走了,他怔然看著家家戶戶門廊下掛著龍形掛飾,有的做成風鈴,有的吊在檐角,門窗圖案也有相應元素,「龍……」他問得有些踟躕,聲音有些低,「……龍……他……想必……」
「什麼?」那武士沒聽懂。
年輕人聲音恢復了澹然:「青龍嶺的龍神。還好的吧。」
那武士驕傲仰起頭,他最喜歡介紹的就是這個,「我聽過龍嘯聲,太響了,耳朵都在飛。現在天色晚了,但白天的時候很容易看到龍神大人豎起身體來,沒雲的時候,幾百里外就清清楚楚。我有次參加朝龍會,離它就幾百米,大人噴了一大口龍息……那一整年我都沒生病。今年的朝龍會又快到了,我一定要提前占個好位置。」
這日, 負責巡行的武士發現邊境外圍出現了個裝束頗怪的陌生青年, 肯定是外鄉客。奇怪的是,駁獸並沒有如慣常般指認「陌生人」時會齜牙吐氣, 反而還懶洋洋垂著尾巴趴地上。武士嘀咕著揪了揪駁獸耳朵,不知它是偷懶還是餓了?一大個人走面前了, 也不知道動一下?
那陌生年輕人頭戴竹斗笠,看不清樣貌,身上披著一套古怪白色泛著金邊的袍子。袍上似有暗紋流光, 一看就是特殊織坊技藝。如今最好的織坊,北方陽綸和南方青龍嶺各有一個。既然是外來者,這武士便以為他是陽綸來的。暫時擱置不靠譜的駁獸,詢問這年輕人身上是否有象徵身份的東西。
人口流動往往是為了遷徙到更宜居之所。要旅居進入青龍嶺,需要準備好生產資料、證明有勞動技能或交換能力。來人身上一般都會有物產能直觀證明身份。這青年的袍衣如此珍奇,定然有能力證明身份的吧?
那年輕人伸出手,掌心有一朵金色半透明小花朵,十分精緻,像是玉雕成,還有隱隱光芒,那武士稀奇道:「如此精巧的玉雕花,很難造啊。這塗料還會發光?你從哪裡來,來這裡要做什麼?」他一開始覺得年輕人來自陽綸,但這雕花的工藝,北邊也造不出來吧。青龍嶺有聯合多種器物塗料的製造坊,實力是最強的。搞不好這玉雕還是青龍嶺流出去的。不知背後有何種淵源了。
年輕人收起了那朵花,聲線清朗,「離青龍嶺還有多遠?」
「這裡就是。」武士驕傲地指著不遠處鱗次櫛比的「里」居戶,「你是第一次來吧?」同時他在心中偷偷好奇,這年輕人聲音很好聽,露出斗笠的下頷也雪白得近乎透明,一定很英秀周正吧?真想看看長什麼模樣。
那年輕人微愣神:「青龍嶺居然已經擴到這麼遠的地方了?」
那武士聽得有些奇怪,他這一代成長起來的時候,青龍嶺的擴張就十分可觀,是世間聞名的大聚落,會有人不知道?不過這個時代的通訊到底不發達,他於是驕傲介紹,「是啊,有十萬人呢。你今天看到的這塊莊子是百戶,如果想穿過整片青龍嶺,方圓千里,要走個七八日。你最好先決定去哪邊,我找人帶你過去。」
年輕人沉默片刻,聲帶笑意,「如果我想留居在這裡,要怎麼辦呢?」
那武士打量,看這年輕人身上沒帶什麼大宗物品:「你去『經濟局』交換了貝幣,買一片地,可以自己搭房子,也可以去買木料。或者你去坊里做工。」有那朵玉雕小花,這年輕人不愁換不到足夠的資費。武士便詳細解答他,看打扮不尋常,猜測道:「你有別的能耐嗎?」
那年輕人想了想,道:「我會辨識草藥,如何?」
那武士微微驚訝,這年頭的醫者依然很珍貴吃香,每年巫長都會教不少人學習,但高深的醫術畢竟難學。他指著身後那些里戶道,「這裡是新建的銀魚里。只有一個巫長,聽說打下手的醫職官還不夠。你可以去『居委會』里問問。如此你在這裡也能有落腳的房舍了。」
銀魚里是青龍嶺東北面最外圍新擴建百戶之一。毗鄰一條小溪,溪中銀鱗競躍,故得名。這裡「居委會」還沒成立幾日,住戶也不滿。
這武士熱心帶那年輕人往這裡面走,只聽年輕人問著「排水設施和防洪裝置」「貝幣兌換折算規範」「稅收體系是何種」「對少年和青年人的培養模式」「婚姻及種族相關制度」等聽上去比較宏觀,但確實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那武士雖然略奇怪,但想來人家是準備在這裡好好生活,考慮得比較長遠,也就知無不盡,儘量解答。但他說的時候,那年輕人還頻頻點頭,時而點評幾句「不錯」。這讓武士有種錯覺,他好像在朝什麼人「匯報」似的。
後面這年輕人竟然開始問起「職官系統」「巫長權系」「軍隊上升通道」這種聽上去更敏感的問題。那武士並不反感,青龍嶺一向是歡迎平等和競爭的。但他所知亦有限。他在軍事系統里,對上升渠道比較了解,只是這年輕人來陌生地方的第一天就關注這些問題,也太直白了吧,野心真是不小。
問完後,那年輕人卻不走了,他怔然看著家家戶戶門廊下掛著龍形掛飾,有的做成風鈴,有的吊在檐角,門窗圖案也有相應元素,「龍……」他問得有些踟躕,聲音有些低,「……龍……他……想必……」
「什麼?」那武士沒聽懂。
年輕人聲音恢復了澹然:「青龍嶺的龍神。還好的吧。」
那武士驕傲仰起頭,他最喜歡介紹的就是這個,「我聽過龍嘯聲,太響了,耳朵都在飛。現在天色晚了,但白天的時候很容易看到龍神大人豎起身體來,沒雲的時候,幾百里外就清清楚楚。我有次參加朝龍會,離它就幾百米,大人噴了一大口龍息……那一整年我都沒生病。今年的朝龍會又快到了,我一定要提前占個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