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
帝俊搖頭,「水精是萬物生成變化的總根據,但這團東西更是人開智靈化、產生道德意識的源頭……」帝俊剛剛種下的種子,開始冒出嫩芽,抽條開花結果,變成新一批小小種子。這是在正常地面上絕不可能的生長速度。他摘下一顆種子遞給方征,「好好使用。」
「什麼意思,如何做?」方征接過那枚種子。
「白霧外都是無邊無際的薨淵,你如果想回去,要穿過十萬丈的虛海,再跨過八千丈的地界。你能帶來種子,這便予你使用。它會助你從虛海中汲取水精的塵氣。這需要你修煉並從中爭奪,究竟是為你所用還是把你吞沒,便看你的心性造化。至於究竟要花多久的時間、這件事有多困難,也只有你自己把握了。」
方征點著頭,接過了種子,便不再逗留,往白霧外的黑暗中走去。當真是步履如飛,絲毫不拖泥帶水。
正這時,忽然旁邊大如天高般的鰲足震動了一下,空中像是敲鐘般「嗡」響巨大的一聲,震得方征耳朵發聾。方征回頭驚訝望著那鰲足上,又掉了幾塊皮屑下來,帝俊嘖嘖道:「可算又說了一個字。」
「什麼意思?」方征問。
「撐天巨鰲,一百年才說一個字。一千年才完整說句話,一萬年才能表達清楚意思。」帝俊在旁邊空地上劃下一個符號,那之前已經有兩個刻痕。「這是它兩百年來說的前兩個字,今天你是運氣好,聽到了第三個。」
「它說什麼?」
帝俊笑了笑:「——之前那兩個字是『始於』,今天這字是『情』。『始於情』。在這之前應該還有其他字,我沒有好奇心這種東西,就沒有去聽去看。知道或不知道也無妨。」
「『始於情』?」方征自然也沒聽過。以他那特殊年代的出身,自然也不知後來20世紀的80年代,有一批偉大竹簡從戰國墓中發掘,那裡面與傳世經典不同的,保留著更古老神秘原始風味的著名篇章中,有這樣兩句——「性自命出,道始於情。」
方征往黑暗深處走去,在他的身後,帝俊悠悠道:「極淵生天復生帝,世下棄之若敝履……值此千年化人渡,失我九州顏色改……山川古懷勢崢嶸,劫火歷空難辟昧……萬靈八荒引無極,神風翼彼相翱翔……」聲音漸漸聽不見了。
--
青龍嶺已經成為新的山海大國絕對的國都心臟。這裡常住人口約十萬。是大陸上最昌盛的中心。政體通明、貿易繁榮、軍事實力強盛。最重要的是,民眾在這裡都生活得安康富足。
當然,除了青龍嶺,四境之內幾個較大的重建後的城池區域發展情況也不錯,瑤城、修陵、饒沃、陽綸,都有各自常住居民、優勢產業和核心競爭力。
四境之內人口在短短十六年間,從四分五裂後每個國不到十萬人口,總數增加到七十萬。按照人口成長速度,等再過幾年,就會增加到一百萬。道路增加了三百倍(因為很多地方從前根本沒有路),糧食產量增加三十倍。軍隊人數則基本持平。農、林、牧、漁業的生產人口大幅度增加。木、石、陶、銅、玉等相關製造業也在穩定發展。
十六年來,任何戰亂都沒有發生過。沒有任何力量能與青龍嶺的「龍神」抗爭。「龍神」這些年朝夕來回千里,把那些歷史遺留問題的怪物全都丟到弱水裡。四境大地上更平安了。
四境如今統一的國朝名為「華」,開創者為方征帝君。只是他已經離世十六年。暫時沒有第二位帝君登位,龍神也並不決斷普通事務。「華」朝的運轉模式非常奇特,完全賴於「自治」的鬆散結構本不利於權威集中。但對於有龍神威懾的特殊情況來說,根本不需要「權力集中」。甚至「權」在絕對的壓服一切的「力」面前,不值一提。這是不可複製的情況。古往今來從來沒有龍為後盾,人來自治的「共統」發展。但如果以種族主義來剖析更不準確,因為龍神和並封龍並不代表「龍族」利益。事實上,它們根本沒幾條。
——建木里,孵出了八條小龍。它們尚自幼小如蛇時,長出小翅膀,就憑藉各自本能飛往八極,只每年響應子鋒召喚,回幾次青龍嶺。它們分化明顯,各有特色,暫按不表。
時間流逝對於凡人來說是明顯的,譬如逢蒙已經在第五年的時候辭世。他死後葬在陽綸外夏氏啟君的陵郊外。飛獾軍被歷史淘汰,改組為治保地方守備,隸屬於華朝邊軍。
華朝邊軍聽從索蘭大統領號令,她麾下總共有八萬軍隊,掌握著華朝最龐大的軍事力量。從未有過野心,恪盡職守。歲月雖已讓她不再年輕如少女,卻更磨礪增添了練達沉穩。士兵和民眾都十分尊敬她。而從前的九黎戰士、犬封戰士,都得到重用,在漫長時間內化干戈為玉帛,成為華朝軍力中的重要人物。
虞夷前國君思稷,夏渚前國君仲康,巴甸王女、祖姜大國主和星祭長,都被軟禁在青龍嶺中。有亡國之君勉強體面的待遇,卻再不可能興風作浪。思稷替換身體副作用很大,第十年的時候離世,委羽王子把他帶回饒沃安葬。委羽如今已經不是王子,他從前不諳世事,已經逐漸成長,憑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小地方的職官,每天過得有滋有味。
夏仲康蒼老得非常快,如今他已經滿頭銀髮。索蘭再來看望他時,兩人站一起簡直像父女。夏仲康幽閉日子裡開始刻竹簡、雕巫靈像,刻完又燒掉。雕了許多藝術品。許多年間話也不怎麼說幾句,後來表達能力就退化了。
「什麼意思,如何做?」方征接過那枚種子。
「白霧外都是無邊無際的薨淵,你如果想回去,要穿過十萬丈的虛海,再跨過八千丈的地界。你能帶來種子,這便予你使用。它會助你從虛海中汲取水精的塵氣。這需要你修煉並從中爭奪,究竟是為你所用還是把你吞沒,便看你的心性造化。至於究竟要花多久的時間、這件事有多困難,也只有你自己把握了。」
方征點著頭,接過了種子,便不再逗留,往白霧外的黑暗中走去。當真是步履如飛,絲毫不拖泥帶水。
正這時,忽然旁邊大如天高般的鰲足震動了一下,空中像是敲鐘般「嗡」響巨大的一聲,震得方征耳朵發聾。方征回頭驚訝望著那鰲足上,又掉了幾塊皮屑下來,帝俊嘖嘖道:「可算又說了一個字。」
「什麼意思?」方征問。
「撐天巨鰲,一百年才說一個字。一千年才完整說句話,一萬年才能表達清楚意思。」帝俊在旁邊空地上劃下一個符號,那之前已經有兩個刻痕。「這是它兩百年來說的前兩個字,今天你是運氣好,聽到了第三個。」
「它說什麼?」
帝俊笑了笑:「——之前那兩個字是『始於』,今天這字是『情』。『始於情』。在這之前應該還有其他字,我沒有好奇心這種東西,就沒有去聽去看。知道或不知道也無妨。」
「『始於情』?」方征自然也沒聽過。以他那特殊年代的出身,自然也不知後來20世紀的80年代,有一批偉大竹簡從戰國墓中發掘,那裡面與傳世經典不同的,保留著更古老神秘原始風味的著名篇章中,有這樣兩句——「性自命出,道始於情。」
方征往黑暗深處走去,在他的身後,帝俊悠悠道:「極淵生天復生帝,世下棄之若敝履……值此千年化人渡,失我九州顏色改……山川古懷勢崢嶸,劫火歷空難辟昧……萬靈八荒引無極,神風翼彼相翱翔……」聲音漸漸聽不見了。
--
青龍嶺已經成為新的山海大國絕對的國都心臟。這裡常住人口約十萬。是大陸上最昌盛的中心。政體通明、貿易繁榮、軍事實力強盛。最重要的是,民眾在這裡都生活得安康富足。
當然,除了青龍嶺,四境之內幾個較大的重建後的城池區域發展情況也不錯,瑤城、修陵、饒沃、陽綸,都有各自常住居民、優勢產業和核心競爭力。
四境之內人口在短短十六年間,從四分五裂後每個國不到十萬人口,總數增加到七十萬。按照人口成長速度,等再過幾年,就會增加到一百萬。道路增加了三百倍(因為很多地方從前根本沒有路),糧食產量增加三十倍。軍隊人數則基本持平。農、林、牧、漁業的生產人口大幅度增加。木、石、陶、銅、玉等相關製造業也在穩定發展。
十六年來,任何戰亂都沒有發生過。沒有任何力量能與青龍嶺的「龍神」抗爭。「龍神」這些年朝夕來回千里,把那些歷史遺留問題的怪物全都丟到弱水裡。四境大地上更平安了。
四境如今統一的國朝名為「華」,開創者為方征帝君。只是他已經離世十六年。暫時沒有第二位帝君登位,龍神也並不決斷普通事務。「華」朝的運轉模式非常奇特,完全賴於「自治」的鬆散結構本不利於權威集中。但對於有龍神威懾的特殊情況來說,根本不需要「權力集中」。甚至「權」在絕對的壓服一切的「力」面前,不值一提。這是不可複製的情況。古往今來從來沒有龍為後盾,人來自治的「共統」發展。但如果以種族主義來剖析更不準確,因為龍神和並封龍並不代表「龍族」利益。事實上,它們根本沒幾條。
——建木里,孵出了八條小龍。它們尚自幼小如蛇時,長出小翅膀,就憑藉各自本能飛往八極,只每年響應子鋒召喚,回幾次青龍嶺。它們分化明顯,各有特色,暫按不表。
時間流逝對於凡人來說是明顯的,譬如逢蒙已經在第五年的時候辭世。他死後葬在陽綸外夏氏啟君的陵郊外。飛獾軍被歷史淘汰,改組為治保地方守備,隸屬於華朝邊軍。
華朝邊軍聽從索蘭大統領號令,她麾下總共有八萬軍隊,掌握著華朝最龐大的軍事力量。從未有過野心,恪盡職守。歲月雖已讓她不再年輕如少女,卻更磨礪增添了練達沉穩。士兵和民眾都十分尊敬她。而從前的九黎戰士、犬封戰士,都得到重用,在漫長時間內化干戈為玉帛,成為華朝軍力中的重要人物。
虞夷前國君思稷,夏渚前國君仲康,巴甸王女、祖姜大國主和星祭長,都被軟禁在青龍嶺中。有亡國之君勉強體面的待遇,卻再不可能興風作浪。思稷替換身體副作用很大,第十年的時候離世,委羽王子把他帶回饒沃安葬。委羽如今已經不是王子,他從前不諳世事,已經逐漸成長,憑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小地方的職官,每天過得有滋有味。
夏仲康蒼老得非常快,如今他已經滿頭銀髮。索蘭再來看望他時,兩人站一起簡直像父女。夏仲康幽閉日子裡開始刻竹簡、雕巫靈像,刻完又燒掉。雕了許多藝術品。許多年間話也不怎麼說幾句,後來表達能力就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