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如果……如果他知道衡起一案的隱秘,沒有聽信一家之言,結果是不是會有所改?
白勝城不止一次這樣問過自己,如果他當時多聽多看,那他也許會強制性的加上不准兩二老□□孫女,這樣也許……慘案就不會發生了?
白勝城一直以為他做的沒有錯,他所做的都是在為父母討公道,但是……但是……最後的結果為什麼是這樣呢?
他沒有辦法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但他自小接受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又沒教他該如何去應對,所以他只能將這件事藏在心底,就像埋下一根□□,直到木清遠的那些話,將這根線徹底點燃了,炸的白勝城“外焦里嫩”!
要不是因為這個,木清遠想在白勝城手上平安帶走木淵,怕是要費許多功夫才行。
經過這些事,白勝城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年輕氣盛和死不悔改的執拗了,木淵的案子和衡起的案子很像,一樣的背景,一樣的都不會說話,但是衡起沒有木淵幸運,因為他有個能言善辯的木清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莫敢不死,父要子死……子……也莫敢不死,難道是錯的嗎?
“白大人,”李長青捧著一幅捲軸,進門剛要說話,便被白勝城問道,“李大人,你說父要子死,子敢不死嗎?”
“啊?”李長青腦袋有點轉不過彎,這是什麼情況?發生了什麼事?
李長青一時間腦袋裡轉過了許多念頭,但又不敢不回答,糾結了一會兒便支支吾吾道,“下官聽過君要臣死臣莫敢不死,父要子死嘛?我想一般情況下做父親的怎麼會讓兒子去死呢?況且世上父母多是愛子的,即使有萬不得已的原因都恨不得以身代之,怎麼可能有做父親想要兒子去死呢……所以……”
“是啊,你說這做父母怎麼可能讓孩子去死呢?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白勝城道,“那為遭受不平的父母討公道,有錯嗎?”
“沒錯。”李長青猜到白勝城是在說什麼了,但李長青覺得對於木淵家的案子,可能不應該那麼判,於是婉言道,“雖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是也有例外。下官以前曾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做父母的將孩子幼年賣掉,後來家貧無法安身,便強硬的到孩子家去,以生身之恩相挾,逼迫子女供養他們,一旦子女供養不周,便四處散播不孝的言論,敗壞子女名聲,那麼請問大人,這樣的父母稱得上好父母麼?”
“這樣的父母的確是……可怎麼也不能放任孤苦無依的老父母……”白勝城囁嚅,總覺得即使如此……
“父不慈,則子不孝。”李長青低聲道。
這麼淺顯的道理白勝城不懂嗎?只是……人都偏向弱者罷了!
“大人,善良沒有錯,但是對一些人的仁慈,就是對另一些人的殘忍。”李長青也聽過白勝城以前判過的一些案子,雖然有諸多不對,但是李長青還是佩服白勝城不畏權貴,捨得一身剮,敢把那些犯案的當權者拉下馬的精神。
“是我執著了。”白勝城苦笑道,“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難怪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以前我還不信,現在……哎!”
白勝城無奈的笑道,他也許真的是錯了吧!他只看見了孤苦無依的老人,風餐露宿,食不果腹,辛苦一生,難得善終,卻沒有想到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難怪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見白勝城情緒低落,李長青也不好再多說,至於賞畫什麼的還是下次吧,便慢慢退了下去,碰巧在門口碰到中途折返的林清風。
“大人……”李長青攔住了林清風的話,林清風這才發現坐在椅子上的白勝城,好像一夕之間老了很多,他不禁想起了大人曾經聽見衡起一案時也這樣,忽然覺得有些心酸。
他跟了白大人十來年了,白大人的所作所為他都看在眼裡。
十年寒窗,有人為的是一舉聞名天下知;有人為的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光宗耀祖;也有人是為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奢靡。
讀書人都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卻很少有人能真的在金榜題名後,拋開功名利祿,黃金白銀,純粹而執著的為了百姓。
但在白大人身上,林清風看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不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
高官顯貴,只要有錯,白大人就敢抓。哪怕自己朝不保夕,命懸一線,也不肯放過一個百姓身上的蛀蟲,天下貪官污吏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但是白大人從沒畏懼過。
是的,也許白大人不完美,有過錯,但是他真的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了百姓的清官!
“大人……”林清風的話終究是沒有喊出來,默默地和林長青退了出去,因為很多事,只有大人自己才能想明白。
和李長青道別後,林清風便開始追捕謀殺王倩倩的兇手,本以為是手到擒來的小事,哪曉得這一追竟然追了好幾天。
面對官府的秘密抓捕,作為當事人的王大壯卻是一無所知。
王大壯那晚匆匆忙忙回家報了平安,說明要出遠門後,便被蔡啟德的人安排上了船。
水路直通向州城,蔡啟德的本意可能是讓他跑的遠點。
但王大壯小心謹慎的很,畢竟是殺人的買賣,抓到了可是要殺頭的,於是他中途趁著上茅房的空隙,偷偷離開了船隊,也正是這一離開,將林清風他們的追捕計劃徹底打亂了。
王大壯下了船,也不敢去趕車,反而在山道上穿梭,趁著夜色,一夜之間倒也輾轉了好幾處地方,等黎明到達一處陌生的地方時,他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蔡啟德被抓
“老鄉,這裡可是萬縣?”王大壯走在官道上,攔住一個挑東西的大漢問道。
“萬縣?哎喲,那你可走錯了,這兒是祁縣,萬縣在那個方向呢。”大漢是個熱心腸的人,趕緊道,“大兄弟,你要去萬縣的話,還得走上好一陣呢,要是快點,下午也許能到。”
“謝謝老鄉哈,”王大壯道,“我是來縣城裡找事乾的,本來說是去萬縣,現在走錯到了祁縣也是一樣的,到哪兒不是混口飯吃呢?是吧。”
“這話也有道理,”大漢笑道,“不過,這階段恐怕縣城不好找事干喲?”
“沒事,”王大壯微笑的謝過大漢,“我有這把力氣,慢慢找,總能找到事情。”
知道自己已經離開了萬縣,王大壯心下安定了許多。
他王大壯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自詡不是個笨人,他是沒聽過什麼大道理的話,但也知道,如果往農村走,不說村里人排外,就說地方本身就小,有點啥事不得嚷嚷的左鄰右舍都知道。
白勝城不止一次這樣問過自己,如果他當時多聽多看,那他也許會強制性的加上不准兩二老□□孫女,這樣也許……慘案就不會發生了?
白勝城一直以為他做的沒有錯,他所做的都是在為父母討公道,但是……但是……最後的結果為什麼是這樣呢?
他沒有辦法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但他自小接受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又沒教他該如何去應對,所以他只能將這件事藏在心底,就像埋下一根□□,直到木清遠的那些話,將這根線徹底點燃了,炸的白勝城“外焦里嫩”!
要不是因為這個,木清遠想在白勝城手上平安帶走木淵,怕是要費許多功夫才行。
經過這些事,白勝城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年輕氣盛和死不悔改的執拗了,木淵的案子和衡起的案子很像,一樣的背景,一樣的都不會說話,但是衡起沒有木淵幸運,因為他有個能言善辯的木清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莫敢不死,父要子死……子……也莫敢不死,難道是錯的嗎?
“白大人,”李長青捧著一幅捲軸,進門剛要說話,便被白勝城問道,“李大人,你說父要子死,子敢不死嗎?”
“啊?”李長青腦袋有點轉不過彎,這是什麼情況?發生了什麼事?
李長青一時間腦袋裡轉過了許多念頭,但又不敢不回答,糾結了一會兒便支支吾吾道,“下官聽過君要臣死臣莫敢不死,父要子死嘛?我想一般情況下做父親的怎麼會讓兒子去死呢?況且世上父母多是愛子的,即使有萬不得已的原因都恨不得以身代之,怎麼可能有做父親想要兒子去死呢……所以……”
“是啊,你說這做父母怎麼可能讓孩子去死呢?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白勝城道,“那為遭受不平的父母討公道,有錯嗎?”
“沒錯。”李長青猜到白勝城是在說什麼了,但李長青覺得對於木淵家的案子,可能不應該那麼判,於是婉言道,“雖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是也有例外。下官以前曾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做父母的將孩子幼年賣掉,後來家貧無法安身,便強硬的到孩子家去,以生身之恩相挾,逼迫子女供養他們,一旦子女供養不周,便四處散播不孝的言論,敗壞子女名聲,那麼請問大人,這樣的父母稱得上好父母麼?”
“這樣的父母的確是……可怎麼也不能放任孤苦無依的老父母……”白勝城囁嚅,總覺得即使如此……
“父不慈,則子不孝。”李長青低聲道。
這麼淺顯的道理白勝城不懂嗎?只是……人都偏向弱者罷了!
“大人,善良沒有錯,但是對一些人的仁慈,就是對另一些人的殘忍。”李長青也聽過白勝城以前判過的一些案子,雖然有諸多不對,但是李長青還是佩服白勝城不畏權貴,捨得一身剮,敢把那些犯案的當權者拉下馬的精神。
“是我執著了。”白勝城苦笑道,“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難怪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以前我還不信,現在……哎!”
白勝城無奈的笑道,他也許真的是錯了吧!他只看見了孤苦無依的老人,風餐露宿,食不果腹,辛苦一生,難得善終,卻沒有想到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難怪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見白勝城情緒低落,李長青也不好再多說,至於賞畫什麼的還是下次吧,便慢慢退了下去,碰巧在門口碰到中途折返的林清風。
“大人……”李長青攔住了林清風的話,林清風這才發現坐在椅子上的白勝城,好像一夕之間老了很多,他不禁想起了大人曾經聽見衡起一案時也這樣,忽然覺得有些心酸。
他跟了白大人十來年了,白大人的所作所為他都看在眼裡。
十年寒窗,有人為的是一舉聞名天下知;有人為的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光宗耀祖;也有人是為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奢靡。
讀書人都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卻很少有人能真的在金榜題名後,拋開功名利祿,黃金白銀,純粹而執著的為了百姓。
但在白大人身上,林清風看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不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
高官顯貴,只要有錯,白大人就敢抓。哪怕自己朝不保夕,命懸一線,也不肯放過一個百姓身上的蛀蟲,天下貪官污吏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但是白大人從沒畏懼過。
是的,也許白大人不完美,有過錯,但是他真的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了百姓的清官!
“大人……”林清風的話終究是沒有喊出來,默默地和林長青退了出去,因為很多事,只有大人自己才能想明白。
和李長青道別後,林清風便開始追捕謀殺王倩倩的兇手,本以為是手到擒來的小事,哪曉得這一追竟然追了好幾天。
面對官府的秘密抓捕,作為當事人的王大壯卻是一無所知。
王大壯那晚匆匆忙忙回家報了平安,說明要出遠門後,便被蔡啟德的人安排上了船。
水路直通向州城,蔡啟德的本意可能是讓他跑的遠點。
但王大壯小心謹慎的很,畢竟是殺人的買賣,抓到了可是要殺頭的,於是他中途趁著上茅房的空隙,偷偷離開了船隊,也正是這一離開,將林清風他們的追捕計劃徹底打亂了。
王大壯下了船,也不敢去趕車,反而在山道上穿梭,趁著夜色,一夜之間倒也輾轉了好幾處地方,等黎明到達一處陌生的地方時,他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蔡啟德被抓
“老鄉,這裡可是萬縣?”王大壯走在官道上,攔住一個挑東西的大漢問道。
“萬縣?哎喲,那你可走錯了,這兒是祁縣,萬縣在那個方向呢。”大漢是個熱心腸的人,趕緊道,“大兄弟,你要去萬縣的話,還得走上好一陣呢,要是快點,下午也許能到。”
“謝謝老鄉哈,”王大壯道,“我是來縣城裡找事乾的,本來說是去萬縣,現在走錯到了祁縣也是一樣的,到哪兒不是混口飯吃呢?是吧。”
“這話也有道理,”大漢笑道,“不過,這階段恐怕縣城不好找事干喲?”
“沒事,”王大壯微笑的謝過大漢,“我有這把力氣,慢慢找,總能找到事情。”
知道自己已經離開了萬縣,王大壯心下安定了許多。
他王大壯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自詡不是個笨人,他是沒聽過什麼大道理的話,但也知道,如果往農村走,不說村里人排外,就說地方本身就小,有點啥事不得嚷嚷的左鄰右舍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