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釀高粱酒西遠本來就會,前兩年沒事兒琢磨出來的,還把初來蓮花村的李二虎喝醉過,即使如今改為高粱秸稈,大體的思路是不變的,因此,再請來熟悉釀酒的師傅,協商一下就好。

  這是第一步,確定種植甜高粱,然後釀酒。

  但是,大燕國糧食金貴,不許隨便用糧食釀酒,不過,可以打著用秸稈釀酒的旗號,叫西韋遞個摺子給上峰,看看能不能審批下來,以安慶窮到山窮水盡的這種狀態來看,上邊的官員,只要腦袋沒有進水,就都會允諾。

  除了甜高粱釀酒外,把菜放到一個框裡,也不是萬全之策,另外一個措施,就是種植甜菜。甜菜也適合鹽鹼地,並且含糖量賊高,是製糖的不二之選。

  這是兩項主要措施,要知道,酒也好糖也好,在北地以至整個大燕國,都是很貴的,尤其西遠手裡掌握的制酒方子,產出的高粱酒,度數比大燕國所有的酒,純度度數都高,一定會大受歡迎,賣出去絕對不成為問題。

  除了這兩項主要措施,另外,西遠還寫信問了長朔,有沒有藥材適合鹽鹼地種植,長朔前兩天回信里講了,枸杞子、甘草、車前子、紅花都可以,這些中藥材可以作為輔助產業來發展,至於藥材回收,他們家老三西陽早把小小的藥鋪發展成為北地最大的藥材批發商了,所以,即使自家不親自參與,介紹一兩個藥材商來收購還是不成問題的。

  然後,還有那些沒有開墾的荒草甸子,西遠和西韋、師爺籌劃,在上面逐年種植苜蓿,然後大力發展畜牧業。

  有了大體的規劃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實施。

  要說,老百姓的思想都很保守,一時想要改變,不大容易,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必須循序漸進,一點一點的引導。

  儘管有了這些心理準備,可是當派去建議大家種植這幾種作物的差役都無功而返後,西韋仍然說不出的沮喪。

  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他們現在辛辛苦苦起五更爬半夜,種植的糧食還吃不飽飯呢,要是聽從你們的建議,種出的東西畝產反而更低,或者產量高,但是賣不出去可怎麼辦?誰家也不能天天靠吃甜杆兒和甜菜過活呀!

  “想做點事咋就這麼難!”西韋氣得狠狠地踹了桌子一下,桌子上大妮剛給端來的茶水潑潑灑灑溢了出來。不怪西韋急躁,眼瞅著開始春播了,如果農民已經把種子種到地里,就很難改換了,總不能讓人家毀茬重種吧!

  “萬事開頭難啊!”師爺嘆了口氣,他們是新來的,還沒有干出啥業績來在民間樹立良好的威望,難怪百姓不信任。

  “要是有些人帶頭就好了,人都有個從眾心理,話說回來,即使今年跟的人少,等秋天看見那些種的人得了利,明年就好辦了。”衛成沉思道。他雖然主要負責房屋的建造,這邊的事,西遠也沒忘拉著他來跟著出主意,所以對於整個過程都很了解。

  “是啊,涉及到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不怪老百姓不敢輕舉妄動。不過,成子剛才說的對,是需要一些人來挑個頭,這樣事情才能好辦。”西遠想了想道,本以為這麼好的法子,跟大家講清楚了,不說能夠一呼百應,也應該從善如流吧,結果,連一家同意跟著領導的政策走的都沒有,不光西韋沮喪,連西遠都有些灰心了,不過為了弟弟,他還是要打起精神來。

  “就是啊,咱家那時候養鴨鵝,種草藥,咱村的人不也是瞧咱家掙錢了,才跟著學的嘛。”衛成道,他這樣講,主要不想西韋西遠太著急,說白了,對於安慶人能不能改善經濟狀況,衛成並不那麼上心,他最關心的還是自家人好不好,生怕把心上人和最親的弟弟,急個好歹。

  “對啊,小韋,咱們蓮花村也不是一下子就變好的,也是一點一點到今天這樣的。”西遠勸解弟弟道。那一點一點可不是一般的一點,而是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潤物細無聲的將蓮花村乃至彥綏變成了今天這般模樣。

  “嗯,哥,我們一開始太心急了,看來做事情的確急不得,要一步一步來。”西韋也意識到了,想到這裡,急躁的心情冷靜了下來。

  饒是如此,西韋的嘴沒到一天就起了一圈兒燎泡,把西遠給心疼的。

  一邊派人接著下去宣傳,鼓勵百姓種植這幾種作物,一邊寫信給家裡,他要用銀子。西遠決定了,既然你們不種,那麼好了,我們自家來種,樹立出個榜樣來,你們總會跟著了吧?

  光自家還不夠,西遠又拉了彥綏的兩大有錢戶,一個是鄭軒,他們家自來家底深厚,在安慶買個幾百畝田應該不成問題。一個當然跑不了孫葉這個大財主,儘管人家現在主要在京城發展了,西遠也堅決沒放過他。

  還好,出於對西家,對西家幾兄弟的信任,信發出去沒幾天,鄭軒那邊和孫葉那裡都派來了主事的人。

  有這兩個富戶來支撐,加上西家自身的實力,起個先鋒模範的作用完全夠了。

  兩家派來主事的人也聲明了,東家派他們來,叫他們聽西家兄弟的安排就好,相信西家不會坑他們,一定會帶個他們東家大大好處噠!

  西遠、西韋、衛成:……

  好嘛,這是絕對的真粉啊!

  三家一起,帶來的資金絕對雄厚,田地能買的買,能佃的佃,短短几天,從早都規劃好的幾處地方,迅速入手了兩三千畝的土地,做為前期的榜樣田,足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