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賢的嗓音始終低柔平靜,不卑不亢響在耳邊。

  嘉斐眼眶一熱,只得頹然鬆開手。

  他當然懂得。

  他又怎麼能不懂得。

  堅守正道,總是最難。可唯其艱難,方顯珍貴。

  第145章 四十五、揀盡寒枝不肯棲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九虞之後,神主歸附太廟。喪祭之禮告畢,普天哀痛,歌舞之樂禁絕。

  至新春,萬物萌發,漸得復甦。天子降詔,改元正德,減免徭役賦稅,令四海休養生息。

  爾後又一年,正德二年正月初五,還沒出年,仍是個瑞雪飄飄的日子。京西明燈胡同里,都御史大人宅邸院中,錦衣衛指揮同知玉青玉大人拼命撐著快要閉上的兩隻眼睛,對著當朝的內閣大學士、左都御史大人甄賢,連聲哀嘆:

  “甄大人,您已經算了一個時辰了,別算了,您就那麼點俸祿,再怎麼算也不會多出來的。”

  甄賢頭也不抬,看著手中一卷帳本,連連地嘆氣。

  今年城南好不容易又起了一座新書院,貓兒胡同還有三五個孩子,眼看到了可以上書院的年紀,卻因為窮困而遲遲沒有著落。

  然而這一時半刻,他也實在拿不出多的錢來了。

  他心裡憂慮,眉頭毫無自覺地擰起來。

  玉青在一旁看著,不免心裡起急。

  玉青自少年時便入了錦衣衛,後來又跟在今上身邊護衛,也算是閱遍了官場中人,甄大人這樣的可真是獨一個——既無家眷,也不養宅邸珍玩,更不迎來送往逢迎應酬,身在高位,兩袖清風,每年就領那麼點俸祿,領著錢就拿去在各地建書院,在京畿建還不夠,地方上也要建,建完了書院,還要給請來的教書先生發餉,還要管那些連書本紙筆都買不起的貧家子弟吃用……

  而今不過短短數年,從順應而府到東南西北,甄大人出資建起來的書院已以百計,所收容教習的貧寒子弟何止千萬,幸虧這位身後有當今的皇帝陛下照看著,否則怕是渾身上下那點肉全割下來都不夠飼虎的,自己早不知先死在哪兒了。

  常做這種事,自然常會遇著騙子、無賴。諸如謊稱家境貧寒求知若渴其實只是想在書院占個便宜混點錢的,僅玉青湊巧跟在旁邊所知,就多到數不過來。

  這還不包括一些掐著孩子的脖子訛錢的父母。

  玉青曾經就見過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兒,長得眉清目秀,但一身打滿補丁的粗布衣衫一看就是走卒販夫家的孩子,拽著甄賢的袖擺哭得跟個小淚人兒似的,好奇一問,才知道是這孩子的母親早逝父親又嗜賭如命,拿了書院補貼的錢也不肯放孩子去讀書,還揚言要麼有人拿錢來把這孩子買走,要麼他就要把孩子賣去“南館”。

  當時玉青聽了心裡十分生氣,直嚷嚷和這種腌臢貨色沒道理可講,暴揍一頓揍到服就完事了,但被甄賢攔住了。

  甄賢竟然真拿了一筆錢,把這孩子“買”了下來,又把他帶回京城,給他改名換姓,讓他在城內的書院裡一邊幫著院判和老師們勤雜一邊讀書。

  那孩子感激涕零,拉著甄賢不放,一口一個“恩公”,說自己既然已被買了便是恩公的人了,要跟在甄賢身邊服侍。

  甄賢便把他的賣身契撕了,對他說:

  “我身邊不缺人伺候,帶你出來也不是要你給我做奴僕的。你若有心,就好好讀書,勤練體魄,成才了報效家國,不用報答我。”

  玉青有時候會忍不住困擾,想不明白甄賢這個人究竟是為了什麼。

  明明都是些和他毫無關係的人,何至於這樣傾盡所有?就算是要行善,憑一人之力,終是杯水車薪,而天底下一窮二白讀不起書的孩子俯拾即是,便把自己掏空了榨乾了,又能救得幾多呢?

  可甄賢卻對他說:

  “這些事,原本應該朝廷來做。但早年的窟窿實在太大,這些年又減稅養民,國庫靠鹽鐵和絲茶瓷器勉強維持,緩慢填補,雖無虧空,卻也還不富裕。聖上有難處,不能隨心所欲。我盡力替聖上多做一點,哪怕只多一點,總是聊勝於無。”

  那時候玉青嚇了一跳,怎麼也想不明白甄大人這究竟是怎麼個道理。各家的孩子自己生的自己養,為啥皇上和朝廷就該管這些孩子讀書吃飯?但一次次見著那些痛哭流涕的小臉,見著那些還乾乾淨淨不染塵埃卻惶恐不安的大眼睛多了,漸漸地似乎又有一點點懂了。

  然而,錢這種東西,沒有了就是沒有了,總不能變出來。

  玉青眼見甄賢已經開始把眼睛往擺在屋裡的各種擺件上轉想,心裡“咯噔”一下。

  甄大人這屋裡用的擺的,但凡是值錢的,就沒有不是御賜的。這要是拿出去換錢救急,聖上回頭知道了又不知要生多久悶氣……到那時候,大家都得跟著吃不了兜著走。

  “得了,您別掛心這錢的事了,不就三五個孩子的事嗎,我來想法子吧。”

  玉青連忙把擔子攬過來,硬著頭皮頂了這苦差事,搓著手往外走。

  自從去年先皇喪禮,陳世欽人前背後的言辭姿態,已然是司馬昭之心,朝中蠢蠢欲動,流言四起,都以為陳公公是要對甄賢下手。又說陳氏看似針對甄賢,實則是藉此與天子博弈,向今上施壓。

  偏這甄大人自己心大,怎么半點也不捉緊,還琢磨些不相干的孩子讀不讀書的事。真要說起來,這些孩子就算不讀書,目不識丁也是一樣賴活著,從前被陳世欽盯上的人可是全死透了……

  玉青滿心無奈到了城南書院,找到院判,才說明來意,原本是想商量一下,大傢伙一起湊個份子,以為怎麼也得要費一番口舌。不料那院判聽完竟笑了,還對他說錢的事已解決了,有個善人聽說了此事,已接管了那幾個孩子的學雜食宿,還另給了書院一筆捐贈。

  玉青聞之一怔,更覺得古怪,連忙追問這人是誰。

  那院判便取出一個四方漆黑的長匣子來交給玉青,說是那善人留下的,對方傾慕甄先生的人品,知道玉青要來,特意叫轉交給甄先生。

  匣子裡裝的是一卷字畫。畫上只有一枝雪地紅梅,枝上一隻展翅盤桓的鳥,也不知道是要落在枝頭,還是打算要飛走。

  玉青歪著腦袋看了半晌也沒看明白,只好將畫卷原樣收好,轉身拿著就先進宮面聖去了。

  畫不是不給轉交到甄大人手裡,但轉交以前得先報聖上知道。

  自從陳世欽找上門當面撩了狠話,頭一個緊張到不行的就是嘉斐,比起甄賢本人還要在意得多,嚴令玉青等一干錦衣衛務必眼不錯珠得盯緊了,任何可疑的人和物都不能漏過,但凡有什麼動靜第一時間要先進宮讓他知道。

  玉青拿著畫進宮,把事情前前後後說了,呈上御前。

  嘉斐親手展開那畫卷,才看了一眼,頓時臉色微微一變。

  傲雪凌霜獨自清,揀盡寒枝不肯棲。

  這畫中的意思,玉青看不懂,他卻是再懂不過。

  嘉斐當即眼神就陰沉下來。

  他讓玉青哪兒也不許去,就在原地候著,自己則徑直往翊坤宮去找崔皇貴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