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鄭氏回家後,自然把在宮裡的事兒告訴了丈夫司徒攸,司徒攸嘆道:“恐怕就是這樣,父王也不會上摺子的。”
在榮郡王的心裡,司徒攸這個長子就是個廢物,沒有一點兒用。且還擋著了自己愛子的道路。
司徒攸說的沒有錯,榮郡王確實沒有上摺子,反而找了個藉口,出去在別院裡住去了,他不上摺子,別人也沒有辦法。總不能強迫人上吧。
所以榮郡王府的世子之位還是懸著,不知道最後花落誰家。
朝廷如今最關注的事兒,就是開海禁的事情,這可是個大事兒,有人反對,有人支持,就光閣老們,就分了好幾個派系。
由於這個提議是付閣老提出來的,付閣老是太子妃的親舅舅,不難想像,這是代表的誰的意思。
但是就連皇帝,提出的政見,也不見得朝臣們都會同意。
所以太子的開海禁,自然是有反對聲。
最後皇上卻讓太子主持開海禁的事兒。大家都知道,皇上這是支持太子的意見。
不過司徒政也沒有一股腦的把海岸都開了,而是先選了一個地方作為試點,看看效果如何。
這個決定倒是讓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保守派們覺得,試一下也沒有什麼,太子是年輕人,肯定都喜歡闖蕩,不碰個頭破血流,是不知道厲害的。
等這個試點不好了,太子就會低頭了。
而激進派卻覺得,只要這試點成功了,然後稅收和老百姓過的好了,那麼就可以全面的開展了。
這種事兒,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至於中立派,那就是處於觀風的狀態,且看看再說。
只不過這個試點剛剛確定,就有那邊的官員遞來消息,說是有海盜上岸,把沿岸的幾個村子都給血洗了。
這一下朝廷轟動,那些反對派這下子都有理由更加反對了,說都是因為要開海禁的原因,才讓這些海盜有機可趁,殺了那麼多老百姓,所以這海禁絕對不能開。
一時之間,很多矛頭都指向了太子。
皇上沒有明確的表示,不過不久,兵部的人就查出了消息,已經逮著了一夥兒海盜。
但是這海盜不是真的海盜,而是原來咱海上走貿易的一個商家所扮演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朝廷不能把海禁開了,不然大家都能去走海上貿易了,他們這獨一塊的生意,豈不是被人瓜分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殺人放火算什麼?
這消息已傳出,全城譁然,對這伙喪心病狂的假強盜表示了極強烈的憤恨。
怎麼能因為想要獨攬海上的生意,就能把無辜的老百姓給殺了呢?
“不是讓你們把事情做的漂亮一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披露?”司徒敬見到姜家的長子,氣得恨不得要殺人!
姜大爺也很惱火,他們出錢出力,本身就是風險多多,如今竟然還損失了這麼大一塊。
原來那被抓的海盜,供出來的人雖然不是姜家的商號,那是為了留條後路,借著別人的名字開的一個商號,完全和姜家無關。
在朝廷要開海禁的時候,為了姜家那巨大的利益,所以姜大爺就啟用了這個商號,找人扮演海盜,都是這個商號全全處理,想著萬一出了事兒,那也是只折損這一支,還傷不到姜家的根本。
但是姜大爺心裡想的是,布置的那麼周密的,完全不可能被人抓住,他事後還安排人滅口的,就等著這群海盜完成了十二,阻止了朝廷開海禁,就把人全部殺光的。
誰知道這群人竟然被直接給抓住了,且還把人給供出來了!
雖然沒有說到姜家,可是那損失也是讓姜大爺心疼。姜家的錢財也不是跟颳大風刮來的一樣,都是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
尤其是走海上貿易,那就是九死一生,從國外換來金幣,然後再融成我朝的金子,這樣姜家的財富才會越來越多。
“他們說,好像是跟有人專門等著他們一樣,直接就襲擊了他們。”姜大爺,雖然心疼,可是這就跟做生意一樣,既然已經投進去了錢,那麼至少要收回本才成。
尤其是這十來年,都已經完全脫不開身了。不得不繼續投下去。
司徒敬一聽,“你說是有人故意等著,讓我們的人把事情做了,然後再把人給抓起來?”
“就是這個樣子,我總感覺咱們什麼都在別人的算計中。”這一次也是,壞事是他們的人幹了,
但是最後得利的反而是別人。這一下子,不開海禁都不成了。
真是一番辛苦,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司徒敬忍住了破口大罵的衝動,這下子損失可不是一點兒兩點。
原本以為能用這個機會,讓那司徒政的威望下降到低點,但是如今以來,反而成全了他了。
姜家的財產損失了多少,他不在乎,只要能繼續提供給自己支持就行。
讓人扮海盜殺人,目的就是讓人覺得這司徒政的太子當的不合格,提出的政見都是會讓國家大亂的。
結果,竟然成了這樣。
難道是那司徒政早就已經盯上了他們,所以就等著到時候來個瓮中捉鱉?
司徒敬想著,就算是那樣又如何?自己絕對不會認輸的。
不過對姜家,還是要安撫的。“大哥,是我太衝動了,這次的事兒,是我對不起你們,讓你們損失了那麼多。不過你放心,等以後事情成了,我絕對會十倍百倍的補償。我決不食言!”
姜大爺聽了這話,心裡也好受了些,忙道:“其實也是我們辦事不力,低估了對方,二爺也請你放心,即使那海禁開了,我們姜家拿到的份額別人也比不上。出事的商號,我本來也想著不要了,這次正好替我省了功夫了。”
雖然在滴血,但是姜大爺說的風輕雲淡。
兩個人又是很好的親戚關係了。
開海禁就以這樣的不可思議的原因進行了下去,不僅要開,而且朝廷也派了軍隊過去,保證沿海老百姓的安全,並且還在那海禁的地方,設立了巡海御史,稅收衙門,各種衙門,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看一年後的成果了。
如果成績斐然,那麼以後會陸陸續續的會開放好幾個口岸。
葉四娘也覺得封閉鎖國不是什麼好政策,外面的先進技術進不來,老是以為自己世界第一,別人在發展,自己卻是越來越落後,到時候等人家用先進的技術把國家的大門打開了,那就完蛋了,大家都得當亡國奴。
雖然這是幾百年之後的事兒,可是防範於未然,也是一項功德。
何況,如今還能增加財政收入呢。養活官員和軍隊,那功勞是很大的。
就是不開,便宜的也是那些走私的人,所謂堵不如疏,大家都開放了,更多的人能賺更多的錢了。
政哥兒自己以前都為了這個準備了好幾年,他自己都有一個船隊,入籍這船隊也成了國家的了。能在他們想要用錢的時候,也不會拿不出手來。
有錢有物,才不會被人鉗制。
道理是很簡單,但是要真的實現起來卻不是一兩句話都能說的通的。
真是每個改革,都會有人犧牲,那些被燒光的村落,也是這次改革的犧牲品。
人往往只有見識到這次殘忍,才會改變自己的觀念。
那些反對派,這個時候,還有誰敢說反對了?
司徒政倒是沒有讓這些反對派落馬,這倒是讓他的聲望更進了一步。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儲君是有容忍之度的?
要是有不同的意見,就要排除異己,這以後就只能全部成為應聲蟲,哪怕上位者做出錯誤的決定,也不敢反對了。
二公主的駙馬已經定下來,果然是從功勳之家選出來的,說起來,和司徒政葉四娘都有些關係。
是大堂嫂大田氏二叔的小兒子,大田氏娘家是誠意侯,沒有什麼實權,家族也興旺。
據說二公主是聽了自己親娘的意見才定下這位的。
果然宮裡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二公主的親娘是為了二公主以後。
儘管他們過繼了,可是和楚王府還是有割不斷的血緣關係。
這給二公主找個與司徒政這麼拐彎抹角又不讓人討厭的一個人選,不得不收,這二公主的生母是個聰明人。
難怪還能給皇上生下一位公主。想的是,以後不管怎麼樣,看著是親戚的關係,也會照顧二公主的。
大田氏早晚就是楚王妃,說不定楚王因為是太子親祖父的份上,這以後的爵位會更高一些。那麼大田氏以後的地位也更高,二公主作為大田氏的堂弟妹,不說別的,照顧是照顧的到的。
葉四娘都忘記二公主的生母長的什麼樣了。
只在太后那裡見過一面,不過不管是誰,這愛女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能這樣替二公主打算,也是費了一番思量的。
二公主的生母陳嬪在二公主的婚事定下來了,確實是鬆了一口氣。
她這一輩子,連風光過都沒有風光過。只是在生了二公主的時候,把份位提升為嬪,這以後就悄無聲息的了。
也幸虧她不是受寵的,加上一直跟透明人一樣,所以能順利的把二公主給生下來,也幸虧生的是位公主,這才能活著長大。
二公主的性子也被她養成了老實的性子,平時都不敢和大公主爭。
但是陳嬪卻知道,越是張揚,越是以後不得好。
大公主是受寵,是張揚了,可是現在呢,皇上都厭棄了她了,連封號都沒有,也就沒有什麼值得人羨慕的了。
中規中矩的二公主,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本分卻讓人放心,也不會礙著誰的眼,以後出嫁了,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她這一輩子也沒有別的所求了。
“到了外面,凡事都規規矩矩的,相信,別人也會對你好的。你是公主,只要你不做錯事,別人不敢對你如何。不過到了婆家,要適當的放□段,和婆婆妯娌搞好關係,這次得了這樣的一個駙馬,也是萬幸。娘沒有別的說的了,主要是以後對太子妃要恭恭敬敬的,別想著自己才是真正的金枝玉葉,太子妃他們不過是過繼來的,就看不起人,那樣只能是對自己不利,你明白了嗎?”
二公主忙道:“娘,女兒都明白。”
雖然是過繼,可是禮法上已經是父皇的兒子了,太子都已經立了,如果她還跟大公主一樣,看不起太子,覺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之嬌女,那就是把自己給坑了。
所以她對太子妃這個嫂子都很尊敬,如今得了這麼個駙馬,也是求仁得仁。
大公主一直覺得自己比別人都聰明,比別人都高貴,那是認不清形勢,不是真正的聰明人。
在榮郡王的心裡,司徒攸這個長子就是個廢物,沒有一點兒用。且還擋著了自己愛子的道路。
司徒攸說的沒有錯,榮郡王確實沒有上摺子,反而找了個藉口,出去在別院裡住去了,他不上摺子,別人也沒有辦法。總不能強迫人上吧。
所以榮郡王府的世子之位還是懸著,不知道最後花落誰家。
朝廷如今最關注的事兒,就是開海禁的事情,這可是個大事兒,有人反對,有人支持,就光閣老們,就分了好幾個派系。
由於這個提議是付閣老提出來的,付閣老是太子妃的親舅舅,不難想像,這是代表的誰的意思。
但是就連皇帝,提出的政見,也不見得朝臣們都會同意。
所以太子的開海禁,自然是有反對聲。
最後皇上卻讓太子主持開海禁的事兒。大家都知道,皇上這是支持太子的意見。
不過司徒政也沒有一股腦的把海岸都開了,而是先選了一個地方作為試點,看看效果如何。
這個決定倒是讓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保守派們覺得,試一下也沒有什麼,太子是年輕人,肯定都喜歡闖蕩,不碰個頭破血流,是不知道厲害的。
等這個試點不好了,太子就會低頭了。
而激進派卻覺得,只要這試點成功了,然後稅收和老百姓過的好了,那麼就可以全面的開展了。
這種事兒,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至於中立派,那就是處於觀風的狀態,且看看再說。
只不過這個試點剛剛確定,就有那邊的官員遞來消息,說是有海盜上岸,把沿岸的幾個村子都給血洗了。
這一下朝廷轟動,那些反對派這下子都有理由更加反對了,說都是因為要開海禁的原因,才讓這些海盜有機可趁,殺了那麼多老百姓,所以這海禁絕對不能開。
一時之間,很多矛頭都指向了太子。
皇上沒有明確的表示,不過不久,兵部的人就查出了消息,已經逮著了一夥兒海盜。
但是這海盜不是真的海盜,而是原來咱海上走貿易的一個商家所扮演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朝廷不能把海禁開了,不然大家都能去走海上貿易了,他們這獨一塊的生意,豈不是被人瓜分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殺人放火算什麼?
這消息已傳出,全城譁然,對這伙喪心病狂的假強盜表示了極強烈的憤恨。
怎麼能因為想要獨攬海上的生意,就能把無辜的老百姓給殺了呢?
“不是讓你們把事情做的漂亮一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披露?”司徒敬見到姜家的長子,氣得恨不得要殺人!
姜大爺也很惱火,他們出錢出力,本身就是風險多多,如今竟然還損失了這麼大一塊。
原來那被抓的海盜,供出來的人雖然不是姜家的商號,那是為了留條後路,借著別人的名字開的一個商號,完全和姜家無關。
在朝廷要開海禁的時候,為了姜家那巨大的利益,所以姜大爺就啟用了這個商號,找人扮演海盜,都是這個商號全全處理,想著萬一出了事兒,那也是只折損這一支,還傷不到姜家的根本。
但是姜大爺心裡想的是,布置的那麼周密的,完全不可能被人抓住,他事後還安排人滅口的,就等著這群海盜完成了十二,阻止了朝廷開海禁,就把人全部殺光的。
誰知道這群人竟然被直接給抓住了,且還把人給供出來了!
雖然沒有說到姜家,可是那損失也是讓姜大爺心疼。姜家的錢財也不是跟颳大風刮來的一樣,都是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
尤其是走海上貿易,那就是九死一生,從國外換來金幣,然後再融成我朝的金子,這樣姜家的財富才會越來越多。
“他們說,好像是跟有人專門等著他們一樣,直接就襲擊了他們。”姜大爺,雖然心疼,可是這就跟做生意一樣,既然已經投進去了錢,那麼至少要收回本才成。
尤其是這十來年,都已經完全脫不開身了。不得不繼續投下去。
司徒敬一聽,“你說是有人故意等著,讓我們的人把事情做了,然後再把人給抓起來?”
“就是這個樣子,我總感覺咱們什麼都在別人的算計中。”這一次也是,壞事是他們的人幹了,
但是最後得利的反而是別人。這一下子,不開海禁都不成了。
真是一番辛苦,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司徒敬忍住了破口大罵的衝動,這下子損失可不是一點兒兩點。
原本以為能用這個機會,讓那司徒政的威望下降到低點,但是如今以來,反而成全了他了。
姜家的財產損失了多少,他不在乎,只要能繼續提供給自己支持就行。
讓人扮海盜殺人,目的就是讓人覺得這司徒政的太子當的不合格,提出的政見都是會讓國家大亂的。
結果,竟然成了這樣。
難道是那司徒政早就已經盯上了他們,所以就等著到時候來個瓮中捉鱉?
司徒敬想著,就算是那樣又如何?自己絕對不會認輸的。
不過對姜家,還是要安撫的。“大哥,是我太衝動了,這次的事兒,是我對不起你們,讓你們損失了那麼多。不過你放心,等以後事情成了,我絕對會十倍百倍的補償。我決不食言!”
姜大爺聽了這話,心裡也好受了些,忙道:“其實也是我們辦事不力,低估了對方,二爺也請你放心,即使那海禁開了,我們姜家拿到的份額別人也比不上。出事的商號,我本來也想著不要了,這次正好替我省了功夫了。”
雖然在滴血,但是姜大爺說的風輕雲淡。
兩個人又是很好的親戚關係了。
開海禁就以這樣的不可思議的原因進行了下去,不僅要開,而且朝廷也派了軍隊過去,保證沿海老百姓的安全,並且還在那海禁的地方,設立了巡海御史,稅收衙門,各種衙門,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看一年後的成果了。
如果成績斐然,那麼以後會陸陸續續的會開放好幾個口岸。
葉四娘也覺得封閉鎖國不是什麼好政策,外面的先進技術進不來,老是以為自己世界第一,別人在發展,自己卻是越來越落後,到時候等人家用先進的技術把國家的大門打開了,那就完蛋了,大家都得當亡國奴。
雖然這是幾百年之後的事兒,可是防範於未然,也是一項功德。
何況,如今還能增加財政收入呢。養活官員和軍隊,那功勞是很大的。
就是不開,便宜的也是那些走私的人,所謂堵不如疏,大家都開放了,更多的人能賺更多的錢了。
政哥兒自己以前都為了這個準備了好幾年,他自己都有一個船隊,入籍這船隊也成了國家的了。能在他們想要用錢的時候,也不會拿不出手來。
有錢有物,才不會被人鉗制。
道理是很簡單,但是要真的實現起來卻不是一兩句話都能說的通的。
真是每個改革,都會有人犧牲,那些被燒光的村落,也是這次改革的犧牲品。
人往往只有見識到這次殘忍,才會改變自己的觀念。
那些反對派,這個時候,還有誰敢說反對了?
司徒政倒是沒有讓這些反對派落馬,這倒是讓他的聲望更進了一步。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儲君是有容忍之度的?
要是有不同的意見,就要排除異己,這以後就只能全部成為應聲蟲,哪怕上位者做出錯誤的決定,也不敢反對了。
二公主的駙馬已經定下來,果然是從功勳之家選出來的,說起來,和司徒政葉四娘都有些關係。
是大堂嫂大田氏二叔的小兒子,大田氏娘家是誠意侯,沒有什麼實權,家族也興旺。
據說二公主是聽了自己親娘的意見才定下這位的。
果然宮裡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二公主的親娘是為了二公主以後。
儘管他們過繼了,可是和楚王府還是有割不斷的血緣關係。
這給二公主找個與司徒政這麼拐彎抹角又不讓人討厭的一個人選,不得不收,這二公主的生母是個聰明人。
難怪還能給皇上生下一位公主。想的是,以後不管怎麼樣,看著是親戚的關係,也會照顧二公主的。
大田氏早晚就是楚王妃,說不定楚王因為是太子親祖父的份上,這以後的爵位會更高一些。那麼大田氏以後的地位也更高,二公主作為大田氏的堂弟妹,不說別的,照顧是照顧的到的。
葉四娘都忘記二公主的生母長的什麼樣了。
只在太后那裡見過一面,不過不管是誰,這愛女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能這樣替二公主打算,也是費了一番思量的。
二公主的生母陳嬪在二公主的婚事定下來了,確實是鬆了一口氣。
她這一輩子,連風光過都沒有風光過。只是在生了二公主的時候,把份位提升為嬪,這以後就悄無聲息的了。
也幸虧她不是受寵的,加上一直跟透明人一樣,所以能順利的把二公主給生下來,也幸虧生的是位公主,這才能活著長大。
二公主的性子也被她養成了老實的性子,平時都不敢和大公主爭。
但是陳嬪卻知道,越是張揚,越是以後不得好。
大公主是受寵,是張揚了,可是現在呢,皇上都厭棄了她了,連封號都沒有,也就沒有什麼值得人羨慕的了。
中規中矩的二公主,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本分卻讓人放心,也不會礙著誰的眼,以後出嫁了,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她這一輩子也沒有別的所求了。
“到了外面,凡事都規規矩矩的,相信,別人也會對你好的。你是公主,只要你不做錯事,別人不敢對你如何。不過到了婆家,要適當的放□段,和婆婆妯娌搞好關係,這次得了這樣的一個駙馬,也是萬幸。娘沒有別的說的了,主要是以後對太子妃要恭恭敬敬的,別想著自己才是真正的金枝玉葉,太子妃他們不過是過繼來的,就看不起人,那樣只能是對自己不利,你明白了嗎?”
二公主忙道:“娘,女兒都明白。”
雖然是過繼,可是禮法上已經是父皇的兒子了,太子都已經立了,如果她還跟大公主一樣,看不起太子,覺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之嬌女,那就是把自己給坑了。
所以她對太子妃這個嫂子都很尊敬,如今得了這麼個駙馬,也是求仁得仁。
大公主一直覺得自己比別人都聰明,比別人都高貴,那是認不清形勢,不是真正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