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流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隔日。

  椒房殿。

  「啟稟皇后娘娘,傅大少奶奶遞了帖子,想進宮給娘娘請安。」琳琅輕聲稟報。

  顧莞寧和羅芷萱是閨閣密友,身份雖有高低,卻未影響到兩人的深厚感情。羅芷萱每個月至少進宮一兩回。

  「蕭詡」病重,在椒房殿裡養病。羅芷萱聽聞此事後,不忍來驚擾,已有幾個月沒進宮了。

  玲瓏低聲道:「娘娘,皇上還在椒房殿,傅大少奶奶進宮多有不便。不如奴婢親自去傅家一趟,向傅大少奶奶當面解釋。」

  顧莞寧卻道:「無妨,讓她進椒房殿。」

  玲瓏還想說什麼,琳琅已搶過話頭:「奴婢這就打發人去傅府送信。」

  事後,玲瓏少不得要嘀咕幾句:「如今的椒房殿,便是太后娘娘來了,都得好生布置安排,免得露出馬腳。何苦讓傅大少奶奶進宮!」

  琳琅嗔怪地白了玲瓏一眼:「你只想著安全謹慎,卻未想想。娘娘這幾個月來精神緊繃,滿腹憂思,無人可傾訴,心裡不知何等氣悶。傅大少奶奶進宮,或許能讓娘娘心情好些。」

  果然還是琳琅最細心。

  玲瓏有些羞愧:「對不起,這麼簡單的事,我竟未想到。」

  琳琅無奈地輕嘆:「娘娘生性剛強,從不肯露出半分軟弱痛苦。你我整日在娘娘身邊伺候,何曾見過她長吁短嘆愁容滿面?」

  「只是,娘娘也不是鐵打的人,總有熬不住的時候。只盼傅大少奶奶能寬慰開解娘娘一二了。」

  ……

  當天下午,羅芷萱便進了宮。

  一踏進椒房殿,羅芷萱便察覺到了些許異樣。

  椒房殿裡守衛森嚴,更勝以往。並無來來去去的宮女,顯得格外安靜。顧莞寧的身側,只有琳琅和玲瓏兩人。其餘伺候的宮女,都不見了蹤影。

  羅芷萱請安後入座,半開玩笑地說道:「幾個月未進椒房殿,今日一來,仿佛變了個模樣,安靜了許多。我都不敢大聲說話了。」

  顧莞寧抿唇一笑:「有你在,足以抵得上十個人說話熱鬧。我這是特意讓她們都退下,免得擾了你說話的興致。」

  羅芷萱不滿地抗議:「你這到底是在誇我,還是在笑我!」

  顧莞寧俏皮地眨眨眼:「當然是誇你。除了你之外,我可不耐煩聽別人囉嗦絮叨。」

  「你這麼說可就太過分了。我出口成章,言之有物,和普通婦人的囉嗦絮叨有天壤之別。」羅芷萱貧嘴起來,功力非凡。別說顧莞寧,便是琳琅和玲瓏也聽得會心一笑。

  沉寂了數月的椒房殿,終於又有了歡聲笑語。

  閒話一番話,羅芷萱才說起正題。

  「昨日晚上傅卓回府,說起了朝中之事。」

  羅芷萱輕聲道:「殿下是一片美意,對他多有提攜。他心中不勝感激。只是,他為形勢所迫,不得不主動請辭。傷了殿下的顏面,只盼殿下不要介懷。」

  君臣有別。阿奕再年少,也是大秦儲君。主動對臣子示好被當眾拒絕,無疑是駁了儲君顏面。

  顧莞寧略一挑眉:「原來你進宮是為了替夫婿說情來了。虧得我以為你是久不見我心中掛記。」

  話語輕快,帶著熟悉的戲謔。

  羅芷萱心中一松。

  顧莞寧既是這般態度,顯見並不在意傅卓的冒犯之舉。

  「阿奕性子衝動,行事不妥,我昨晚已訓斥過他了。」

  說笑幾句後,顧莞寧正色道:「他聽政之日尚短,也未經歷過朝堂磨鍊,行事不免有疏漏之處。無端給傅卓惹禍,是他的不是。你們不要放在心上。」

  顧莞寧這般通情達理,令羅芷萱心中頗為感動,立刻應道:「殿下還小,行事未曾仔細思慮,偶有疏漏,也不算什麼。」

  兩人對視一笑,此事便算過去了。

  羅芷萱略一猶豫,終於低聲提醒道:「兩位藩王一起上奏摺,或有試探之意。接下來,或許還有別的舉動。娘娘需謹慎應對。」

  依傅卓所言,兩位世子不動手則已,一有舉動,必會以顧莞寧為目標。

  顧莞寧顯然聽懂了羅芷萱的話中之意,淡淡應道:「放心,我早有防備。」

  事涉皇家,羅芷萱不便再多言,很快笑著扯開話題:「蕙姐兒這些日子回宮,時常說起阿嬌打理後宮之事。阿嬌雖然年少,行事倒是頗為沉穩老練,頗有你當年的風采。」

  「阿嬌確實是個好幫手。」提起長女,顧莞寧心情愉悅,目光柔和了許多:「這些日子有她相助,我輕鬆了不少。」

  羅芷萱笑道:「還是女兒最好,貼心又孝順。」

  閒話許久,羅芷萱方才離宮。

  ……

  兩日後,禮部左侍郎被命為欽差,親自去魏王藩地,負責賑災之事。

  韓王所上的奏摺,被擱置未理。

  傅卓因「欽差」一事,平白成了眾人眼中的「焦點」。這兩日裡不知聽了多少別有用意的嘲弄。到後來,索性不吭聲,任憑眾人戲謔。

  這麼一來,眾人倒是偃旗息鼓了。

  唯有崔三郎,逮住這等好機會,不肯就此放過傅卓。不知從哪兒聯合了一幫碎嘴的臣子,四處散播「傅卓是奸佞小人諂媚討好儲君意圖升官」之類的話,頗有些窮追猛打的意思。

  傅卓心中惱怒,和崔三郎心結日深。

  阿奕身為儲君,朝中也有耳目,知曉此事後,心中頗不是滋味。

  好心辦壞事,便是如此了。

  只是,這是臣子之間的事,他冒然插手,只會令傅卓的處境更尷尬。只能裝聾作啞,權當不知。

  到此時,他也終於明白顧莞寧的良苦用心。

  再多的教導訓斥,都不及親身經歷來的刻骨銘心。

  此事之後,他性子沉穩了許多。

  朝中風波未息,流言又四處而起。

  無人知曉流言從何而來,似乎一夜之間,便傳遍京城,傳至所有人耳中。

  天子蕭詡,其實並未患重病。

  中宮皇后顧莞寧將天子困於椒房殿,不准任何人靠近,也不允太醫院眾太醫為天子看診。顧莞寧扶持少年儲君臨朝聽政,以生母之身份,掌控儲君,進而掌控朝堂。牝雞司晨,居心叵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