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尚書(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夫人沉默下來。

  顧海說完了之後,也未再吭聲。

  母子相對許久,太夫人才悠然嘆息:「罷了,皇上已經這麼說了,你便應下好了。」

  顧海當然優秀出眾。不過,若沒有顧莞寧,若不是因為顧莞琪,蕭詡也不會這麼快將他提至吏部尚書的位置。

  這一點,顧海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天子放下身段掏心置腹,更顯得難能可貴。

  說到底,升官是一樁大喜事。別人求也求不來,到了顧海這兒,什麼也沒做,皇上便直接下旨任命。這話傳出去,不知有多少人要艷羨嫉恨。

  「我已經答應皇上了。」顧海目中閃出灼熱的光芒:「母親,我也想試試,看自己是否能做好這個吏部尚書。」

  男兒在世,對功名利祿都有渴求之心。

  他顧海也是俗人,對這樣的機遇焉能不動心?

  太夫人看著顧海,目光柔和起來:「老三,我知道這些年是委屈你了。你是庶出,上面有兩個兄長壓著。阿湛過世,爵位給了老大,你只能憋憋屈屈地留在京城,做著兵部侍郎。顧家已經太過顯赫風光,我只能壓著你一些。」

  「若不是因為顧家,你的前程當不止於此。」

  「現在既是皇上青睞於你,我也不會再攔著你了。你只管放手一搏,做皇上手中的利刃,為皇上肅清朝堂。」

  「皇上心地仁厚,絕不是卸磨殺驢之人。再者,我們顧家對大秦忠心耿耿,絕不會因為位至人臣就得意忘形。傅家先例在前,我們當謹之慎之。」

  顧海斂容,拱手應道:「母親說的是,兒子行事,自當小心。」

  ……

  椒房殿。

  「你說什麼?」顧莞寧一驚,霍然從床榻上坐直,看向蕭詡。

  只著中衣的蕭意態悠閒地靠在床邊,仿佛剛才說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我今日已經和三叔說過了,明日上朝,我便會正式下旨。」

  顧莞寧:「……」

  饒是顧莞寧冷靜自製,也有些沉不住氣了,皺著眉頭瞪了過去:「你為何要這樣做?」

  蕭詡反問:「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

  不等顧莞寧動氣,又迅速說了下去:「提三叔為吏部尚書,確實有一部分是因為你的緣故,也是因為四妹之事,我想要彌補一二。不過,三叔若是平庸無能之輩,我絕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難道你信不過三叔的能耐?」

  顧莞寧難得啞然。

  顧海的能耐本事,她當然清楚,足以勝任這個吏部尚書。

  「你信不過顧家的忠心?」

  顧莞寧想也不想地反擊:「顧家世代為國盡忠,縱然手握重權,也絕不會生出二心。」

  蕭詡笑了一笑:「這不就行了!」

  「顧家忠心,三叔又有這個能耐,我為何要舍他而就別人?」

  「三叔做吏部尚書,以後將是我一大助力,再有崔閣老羅尚書等人,我便能更好地駕馭百官掌控朝堂。」

  「我思慮數日,才做了這個決定。之前未曾告訴你,就是怕你會從中阻攔。現在我已經和三叔說過了,三叔也已應下。你想不點頭也不行了。」

  說到最後幾句,挑眉笑得十分得意,就像頑童一般。

  顧莞寧好氣又好笑,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別的事也就罷了。以後這等事關定北侯府的大事,之前一定要知會我一聲。」

  蕭詡立刻一本正經地應了下來。

  顧莞寧瞄了他一眼,躺下側過身子,以背對蕭詡。

  蕭詡從背後纏了過來,一隻大手正好攬在她的胸前,在她耳邊低語笑道:「真生我氣了?」

  顧莞寧輕哼一聲。

  「是我不對,沒和你商量就做了決定。」大丈夫能屈能屈,蕭詡深諳哄人之道,將姿態放得極低:「我是怕你反對,所以才一直瞞著你。」

  顧莞寧沉默片刻,才輕嘆著說道:「你的心意,我當然知道,也絕不會疑心你有捧殺顧家的打算。可聖眷太濃,對顧家而言,未必全是好事。」

  蕭詡笑了起來,溫熱的呼吸輕拂在顧莞寧耳際:「原來,顧太后也會有這般瞻前顧後的時候。」

  「我姓顧,身體中流淌著顧家的血液,事關顧家,我如何能不憂慮?」顧莞寧聲音淡淡:「便是有朝一日我們兩人恩斷情絕,我舍你而去,也絕不會舍下顧家……」

  話未說完,便被身後的蕭某人強制霸道地翻過身來,用激烈的唇舌堵住她尚未出口的話。

  顧莞寧幾乎喘不過氣來。

  過了許久,蕭詡才抬起頭,目光亮得驚人,閃著平日沒有的強硬冷厲:「阿寧,這樣的話,以後永遠不准再說。你上輩子是我的,這輩子是我的,就是下輩子,也不准嫁給別人。什麼舍我而去,你想都休想。」

  顧莞寧急促地呼吸幾口氣,激烈跳動的心終於緩緩平復。

  她抬眼,落入一雙執拗又火熱的眼眸中。

  她不應,他便一直盯著她。

  顧莞寧心中泛起甜意,輕輕嗯了一聲。

  蕭詡立刻俯下身來,輕紗帷帳落下,遮住了一榻的旖旎。

  ……

  隔日的小朝會,天子下旨,正式任命顧海為吏部尚書。

  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中,顧海鎮定地跪謝皇恩。

  吏部兩位侍郎目光複雜地對視一眼。兩人鬥來鬥去,沒想到,最終便宜了顧海……誰讓人家有個做皇后的侄女?他們輸得也不算冤枉!

  工部李尚書更是錯愕又憤怒。

  他為官多年,論資歷遠勝顧海。論能力,他自認也不輸任何人。論親疏,他的兒媳可是天家公主,是當今天子的胞妹!並不遜於顧家。

  再說人脈,他在朝中也結交了不少同僚。這些時日,他或攀交情或許以重利,拉攏了不少人。就等著皇上下旨廷推了……

  沒想到,皇上今日就下了聖旨!

  沒想到,皇上竟會選中年輕的顧海!

  顧海比他整整小了十歲!以後機會多的是,也有時間等待。而他,錯過這一回,幾乎再無升官可能。

  李尚書死死地盯著眾人矚目的新任吏部尚書顧海,一顆心幾乎快泣血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