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衝突(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啟未料到季同竟敢和自己動手,口中謾罵不絕:「混帳!大膽!你一個奴才,竟敢和主子動手!」

  季同神色未變,淡淡應了回去:「奴才的主子只有一個,便是宮裡的皇后娘娘。」

  蕭啟被噎得一口氣差點上不來,怒極反笑:「好,我今日就好好教訓你一回,讓你知道好歹!」

  說完,便含憤出手。

  ……

  一盞茶後。

  蕭啟被揍得毫無還手之力,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了。

  他癱軟倒在地上,一雙眼睛噴出怒火,惡狠狠地像是要生吞了季同一般:「你這個狗奴才!竟敢對本王動手!本王要將你碎屍萬段,滿門抄斬!」

  季同還是那副八風不動的樣子,聲音平平板板,毫無起伏:「殿下現在可冷靜下來了?」

  蕭啟:「……」

  季同轉身,對沈謹言說道:「奴才送公子回太醫院。」

  鬧上這麼一場,梧桐居是不宜再住了。

  沈謹言定定神,點了點頭。

  蕭啟依舊罵聲不絕。

  沈謹言胸口怒火未平,在經過蕭啟身邊時,硬邦邦地扔下幾句:「今日已晚,明日我自會進宮請罪。你再敢口出不遜,我拼著不要這條命,和你同歸於盡!」

  話語鏗鏘有力,十分狠絕。

  橫的怕不要命的。

  蕭啟對上那雙冒著寒光的眼眸,竟說不出話來了。眼睜睜地看著沈謹言和季同的身影遠去,心肺都快要氣炸了!

  等什麼明天!

  他現在就要進宮鬧上一場!

  鬧得人盡皆知,鬧得越凶越好!

  ……

  椒房殿。

  顧莞寧眼皮忽地跳了一跳,心裡莫名地湧起一絲不太美妙的預感,忍不住皺起眉頭。

  「娘,你怎麼皺眉頭?」正朗聲背書的阿奕停了下來,眼中有一絲委屈:「是我背的不好嗎?」

  顧莞寧迅疾回過神來,安撫地笑道:「阿奕背書背的很好。娘剛才忽然想到別的事情,這才失了神。」

  阿奕這才釋懷,繼續背了下去。

  顧莞寧凝神傾聽,神情專注。

  每日散學後,阿嬌阿奕便會回椒房殿。將一日所學的內容背給顧莞寧聽一遍。

  顧莞寧對一雙兒女的教育十分上心,要求也頗為嚴格。聽完之後,點出其中背錯的一兩處:「……阿奕,你連著兩日都有錯處。是不是上課時分心走神了?」

  阿奕有些羞愧地應道:「春日有些發困,總是集中不了精神。」

  顧莞寧斂容道:「讀書本就是一樁辛苦的事。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心苦讀,才能真正有所進益。春日發困,夏時燥熱,秋日犯懶,冬季天寒。這都不能成為懶惰懈怠的藉口。」

  阿奕面上愈發羞愧,低頭應道:「母后教訓的是。是兒臣錯了。」

  母子感情極佳,私下裡一直喊娘。在被訓斥數落的時候,很自然地稱呼起了母后兒臣。

  在教育問題上,顧莞寧縱然心疼,也從不心軟,訓斥完阿奕,又看向阿嬌:「你今日學了什麼,背一遍!」

  阿嬌記性極佳,過目不忘,背誦十分流利,一處未錯。

  顧莞寧略一點頭,又挑其中幾句,讓阿嬌解釋其意。

  阿嬌將太傅講解的內容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然後又道:「娘,我不太喜歡現在的周太傅。還是讓薛太傅教我好不好?」

  薛翰林原本給兩個孩子啟蒙,新年之後,薛翰林病了一場,告病回府靜養。換了周翰林做太傅。

  周翰林年僅三旬,是去歲科考的狀元。此人相貌雖平平無奇,卻才高八斗品性方正,考中探花的崔三郎比起周翰林來,也略遜幾分。

  讓周翰林為太傅,是蕭詡和顧莞寧共同的決定。

  顧莞寧目光一掃,淡然問道:「你為何不喜周太傅?」

  阿嬌扁扁嘴:「我就是不喜歡他。反正薛翰林的病已經好了,就讓他重新進宮做我太傅。周翰林學問好,讓他只教阿奕就是了。」

  顧莞寧聽出些許異樣來,皺眉問道:「是不是周翰林說話不中聽,惹惱你了?」

  阿嬌氣悶地嗯了一聲:「他當著我的面倒沒說什麼。我今日上課累了,要休息小半個時辰,出去喝茶吃了兩塊點心。他便說我『貪吃懶惰好逸惡勞吃不得苦』。我身邊的宮女聽見之後,便偷偷告訴我了。」

  說完,又拉扯著顧莞寧的衣袖撒嬌:「娘,這個周翰林真是太過大膽了,竟連我也敢數落。我才不要他做我太傅。讓薛翰林回來好不好?」

  ……

  滿心希冀的阿嬌失望了。

  顧莞寧不但沒心軟,反而沉了臉:「周太傅給你的評價半點沒錯。你自恃聰明,讀書不肯下苦功,時有偷懶之舉。往日薛太傅心軟脾氣好,你上課中途要休息,他從不阻止,也從不向我回稟。」

  「你真以為,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嗎?」

  阿嬌:「……」

  阿嬌阿奕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閔太后不怕身為天子的親爹,最怕的便是親娘沉著臉。

  阿嬌立刻低頭認錯:「是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偷懶,也不用換太傅了,周太傅就很好。娘別生氣。」

  顧莞寧哭笑不得,心中暗嘆不已。

  阿嬌天資聰穎,世間少見。讀書極有天賦,進步神速,遠勝同齡孩童。也正因如此,阿嬌比阿奕憊懶的多。這大概便是聰明孩童都會有的弊病。

  若不及時糾正,只怕阿嬌以後會走彎路。

  天性聰穎的孩子,有時候反而不及踏實勤奮的孩童走的長遠。

  顧莞寧沒有心軟,沉著臉教訓阿嬌一頓。

  阿嬌最是乖覺,垂手束立,老老實實地聽訓。顧莞寧說一句,阿嬌便點一點頭。看著別提多乖巧了。

  顧莞寧看在眼裡,既好氣又好笑。

  這個阿嬌,最是機靈,也最擅長看人臉色說話行事。這副表現是為了討她歡心。並不是真的聽進了她的話。

  教養孩子,真是一樁日久天長費時費力耗費心神的事。

  就在此時,琳琅忽地神色有異地走了進來,低聲稟報:「皇后娘娘,安平王剛才一路哭著進了宮,此時正跪在福寧殿外,哭求皇上為他做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