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防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莞寧笑容微微一斂,目光一掃,淡淡問道:「丹陽為何會在御花園裡?」

  身後的玲瓏低聲應道:「丹陽公主平日常在御花園裡賞花。今日想來是偶然遇到顧三公子。」

  如今後宮盡在顧莞寧掌握之中,以丹陽公主謹小慎微的性子,應該不敢「故意」偶遇顧謹禮。

  顧莞寧心念電轉,輕聲叮囑顧謹禮:「以後你在宮中當值,言行舉止都要留心些。萬萬不可疏忽大意,免得被人算計。若再遇到丹陽,切記不可失了禮數。」

  這是在變相地提醒顧謹禮,要和丹陽公主保持距離。

  她可以容忍一個沒什麼破壞力的丹陽公主在宮中生活,卻絕不會讓顧家人和丹陽公主沾惹上一星半點的關係。

  顧謹禮正值年少,年輕人大多熱血衝動。萬一為丹陽公主的纖弱美貌所動,日後便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顧謹禮一聽話音,便猜出顧莞寧的心意,正色應道:「二姐放心,我行事自有分寸。」

  看著氣宇軒昂的英挺少年,顧莞寧心中十分欣慰。

  顧家的兒孫,個個都是好樣的。

  顧莞寧叮囑兩句,便將此事拋到腦後。

  ……

  顧謹行等人在傍晚時分離宮。

  進宮覲見帝後,在宮中逗留大半日功夫,這份恩寵,自新帝登基以來獨一無二。此事傳到眾人耳中,少不了羨慕嫉妒非議。

  不過,這些閒話,眾人只敢在私下裡說說,絕無可能傳到椒房殿裡的帝後耳中。

  「皇上這般抬舉顧家,臣妾真不知該如何謝皇上才是。」

  顧莞寧的聲音里多了平日少有的活潑和戲謔,眉眼含著耀目的笑意,生動鮮活,美麗明艷。

  蕭詡情生意動,忍不住湊過去,吻了吻她的額頭,親昵調笑:「早知皇后會這般高興,朕早就下旨了。」

  夫妻兩人對視一笑,然後相擁著一起說話。

  兩人夫妻多年,已經漸漸過了激情無法抑制的年少歲月,猶如釀酒,感情越來越濃厚。

  在這世上,他們已是最親近的人,無人可以替代彼此。

  他們有三個兒女,有前世共同的記憶,有許多不為外人知的隱秘,只對彼此坦誠。他們共同熬過最痛苦的時光,如今,已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一對夫妻。

  在這椒房殿裡,他們也如世間所有的凡俗夫妻一樣,會相視而笑,會慪氣鬥嘴,會為了如何教育兒女爭執。

  顧莞寧將白日的事情說給蕭詡聽了一遍,末了笑著嘆道:「阿嬌天生機靈,頭腦靈活,反應敏捷。讀書十分聰慧,舉一反三,猶勝我當年。阿奕天資只有中上,雖然十分勤奮努力,卻遠不及你。」

  「阿嬌雖然愛護阿奕,有時候偶爾會捉弄他。阿奕不如阿嬌腦子轉的快,不免就要吃些悶虧。」

  語氣中,不免流露出幾分遺憾。

  重活一世,她對兒子的教導一直十分上心。阿奕也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幾位太傅都對他讚不絕口。

  只是,人的天資如何,是上天註定的。阿奕確實不及阿嬌聰慧機靈。

  女兒這般聰明,蕭詡頗為驕傲:「我的女兒,本就是天底下最聰慧的孩子。阿奕不及她,我們也無需遺憾。更不能因此扼殺阿嬌的天分。」

  那是當然。

  顧莞寧點點頭:「這些話,我也只在你面前說幾句罷了。在孩子面前,一個字都未提過。」

  蕭詡嗯了一聲。

  顧莞寧話鋒一轉,提起了丹陽公主。

  蕭詡何等敏銳,立刻聽出了顧莞寧的話外之意,隨口笑道:「丹陽還小,過幾年再招駙馬。三叔三嬸只有謹禮一個兒子,對他的終身大事必然十分上心。讓他們早些為謹禮定下親事就是了。」

  提起丹陽公主,不免又要說到安平郡王。

  自蕭詡登基,安平郡王也成了安平王。他未曾跟著進宮,被留在太子府里。

  「蕭啟的年齡也不算小了。」顧莞寧目光微閃:「到明年出了孝期,也該為他挑一門親事了。」

  也免得蕭詡落一個刻薄胞弟的惡名。

  蕭詡顯然早已想過這個問題,略一思忖低聲道:「此事交給你,就不必勞煩母后了。等蕭啟成了親,我便命他開府另住。」

  封地可以有,就當花些錢糧養一個閒人。就藩就不必了。讓蕭啟老老實實地在京城裡待著,活在他們眼皮底下。他也翻不出半點風浪來。

  顧莞寧知道蕭詡的打算,點頭應了下來。

  齊王起兵逼宮,殺齊王是「逼不得已」。再弒殺胞弟,於天子名聲有損。還是留著蕭啟為好。

  「對了,阿言也不小了吧!」蕭詡隨口笑問:「我記得沒錯的話,他今年也有十六歲了。你這個做長姐的,也別忘了給阿言挑一個好媳婦才是。」

  沈謹言的身世早已大白於天下。之前住在梧桐居里,顧莞寧進宮後,將沈謹言一併帶進宮中。

  沈謹言一直跟著徐滄學習醫術。蕭詡心知徐滄對太醫院裡的醫書古籍垂涎已久,便命徐滄去太醫院裡「整理」醫書。既無官職之累,又能閱覽鑽研醫書,正合徐滄心意。沈謹言身為弟子,順理成章地進了太醫院。

  沈謹言的身份到底有些尷尬,不便時常進出椒房殿,便在太醫院裡住下。每隔幾日,才會進宮請安一趟。

  說起沈謹言,顧莞寧的目光柔和了幾分,唇角也微微揚起:「我們兩個想到一處了。我也想著給阿言挑一個媳婦,讓他早日成家。」

  她這個長姐,到底不能時時陪在沈謹言身邊。他早些娶妻,有了自己的家,就不會孤單寂寞了。

  閒話一番話,夫妻兩人才安寢。

  隔日,正好沈謹言到椒房殿來請安。

  十六歲的沈謹言,身量修長,相貌俊秀,斯文儒雅。舉手投足間,透著同齡人少有的安靜內斂。那一雙黑亮的眼眸,如溪水一般清澈平靜。

  他的容貌,和死去的生父沈謙十分肖似。氣質卻又截然不同。

  沈謙陰暗落魄,沈謹言卻如朝陽下的一株青竹,生氣勃勃,令人心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