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邱洋急中生智,對他大娘喊道:“來不及了,我們上後山。”

  王秋霞被侄子一喊頓時也清醒了,背起宋鳳凰趕緊回頭往村里趕。好在對村裡的小弄堂很熟,王秋霞背著老的領著小的抄近路往村後的夜狐嶺跑,氣喘吁吁跑到夜狐嶺腳下時,洪水已衝垮了東小七邱村,四處亂撞的洪水眼看著就漫到了北六邱村。

  “快,你們緊緊跟著我,上山。”因為慌不擇路,五人到的地方並不是平時上山走的路,眼前根本就沒有路,王秋霞只得用身子擋開荊棘在前面開路,邱蓉邱弘一人一邊攙著宋鳳凰在後面緊跟著,邱洋在宋鳳凰後面拱起屁股推著她走。

  正艱難地爬著坡,宋鳳凰感覺後面的力量突然一失,趕緊扭頭一看,完了,邱洋腳下一個踩空,人往山腳下滑了下去,此時洪水已漫到了山腳,眼看著邱洋就要往水裡掉了,千鈞一髮之時所幸在下滑過程中邱洋脖子上的掛墜套住了一截柴樁,掛墜拉住了邱洋的後腦勺緩衝了他的下滑之勢,慌亂中邱洋順勢雙手撈住了兩邊的雜草,整個人仰著頭貼著地趴在那,洪水漲得快,剛還在腳下一下子就快漫到邱洋的腰身。

  宋鳳凰一見,往兩邊推開邱蓉邱弘,連滾帶爬滑到邱洋身邊,老腿死命抵著腳下的一截樹樁,雙手撈起邱洋的小手死命用力往上拉。王秋霞把邱弘邱蓉往山上推了一把,揪著灌木柴也緊跟著滑了下來,一手抱住一棵小松樹穩住身勢,另一隻手攢起邱洋的衣領,用力一拉,終於把邱洋從水裡給拉了上來。為了穩妥起見,王秋霞想把邱洋拉到自己抱著的松樹這邊,宋鳳凰知道大孫媳婦的意思,便起身在邱洋側身用力助推了一把,王秋霞順勢把邱洋抱住,兩人緊緊抓住松樹,站穩了身形。宋鳳凰用力推出之後,心裡長透了一口氣,眼睛一花,體力不支往後倒去,只聽“咚”的一聲,老人家跌入了水中。

  邱蓉邱弘邱洋看著太婆跌落入水不禁大叫大哭起來,離水面最近的邱洋想伸手去撈被王秋霞給扯了回來,王秋霞摟著邱洋看著奶奶被洪水吞沒而無能為力,全身不禁瑟瑟發抖。洪水還在上漲,王秋霞也不敢再作多想,拉起哭泣的三個小孩繼續往夜狐嶺高一點的地方爬。

  在夜狐嶺半山腰苦挨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天亮時洪水已經退盡,筋疲力盡的王秋霞牽著三個蔫蔫的小傢伙這才下了山,眼見之處一片狼籍,到處是垃圾污泥。

  這次潰壩,受災最嚴重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東小七邱和西小七邱,主要是因為天氣放晴人的心理松馳下來,加上一直以來也沒碰到過什麼天災,心存僥倖,在政府安置點大家都呆不住紛紛回家,來不及跑到安全地,又因為男勞力去堤壩上防洪去了,死的大都是在家準備生火做飯的女人和老人兒童。東小七邱、西小七邱兩個村莊是洪災首當其衝之地,又在南邊安置點和北邊安置點中間,洪水一來,不少人還在猶豫是往南邊跑還是往北邊跑,這也是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重要原因。

  頭邱村七邱村雖然也是重災區,但因為防災安置點就在牛背山上,洪水一來往後山上一跑就是,雖然房屋倒塌不少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北六邱、九邱村、大二邱三個村莊儘管也在洪水淹沒區內,但好在離南邱村石坪場的防災安置點不是太遠,財產損失嚴重,人員傷亡較輕。

  從未遭受如此大難的邱氏族人,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這次災害難於消化,愁雲密布,哀怨聲聲。這次潰壩毫髮無損的南六邱、小二邱、四邱村、下三邱、上三邱見邱氏族人遭此大難,都舉全村之力,幫助受災的族人災後重建。

  洪水退去之後,宋鳳凰的遺體在北六邱村一戶人家倒塌的灶台上找到了,老人家是溺死的,屍身還好,沒受什麼外物損害。

  遇害的人群中最慘不忍睹的是鄉政府幾位殉職人員,因為是從堤壩上一直往下衝下來的,有些人的屍身被尖銳的石頭和樹樁給肢解得支離破碎,鄉長程天浩的一隻手一直未找著,不知被沖涮到哪去了。除了鄉長程天浩,鄉里還有兩名副鄉長和四名辦事員遇難。雖是如此,但在以後的賑災重建等一系列工作中,縣裡省里都沒有丁點表彰鄉長程天浩等政府工作人員的舉動,也沒被評為烈士,據說是上面對鄉政府的防災工作並不滿意,沒有估計到最大災害發生的可能,導致可避免的損失和傷亡沒有避免。但民心一桿秤,程天浩平時的所作所為隆宮鄉的百姓自然有權評說,許多鄉民自發的為他送葬,為他的妻兒捐款捐物,影響頗大,甚至在六九水庫改造後為他建了個天浩園,此是後話,暫不贅述。

  正在滿地找家人屍身的邱敬東邱敬平兄弟倆看到王秋霞帶著三個孩子從夜狐嶺回到村里時欣喜若狂,莊華英抱著王秋霞妯娌倆人失聲痛哭不已,周貴妹更是只知道口念菩薩保佑。

  因為偏離了洪水的主潰口,前面又有北六邱村作緩衝,九邱村的房屋受損並不大,沒有一家坍塌,把家裡的污泥清理乾淨就能重新入住。

  家裡的家具物什被浸泡沖涮得一塌糊塗,宋鳳凰的葬禮只得由宋家莊家她兩個女婿幫忙張羅。又是老太太的葬禮又是清理家裡的角角落落,還要跑鄉政府辦理受災登記等事項,邱敬平邱敬東他們忙得暈頭轉向心力交瘁,好在有親戚們和其他族人大力相助,莊華英王秋霞傷心悲戚的心總算有了幾份安慰。

  從災難中走出來之後,對於邱洋的大難不死邱家人恨不能給送玉墜的崔博士塑個金身供著,就連一向不信鬼神的莊華英被大家神乎其神地一傳揚也覺得有些邪門。

  宋鳳凰出殯前的晚上,守靈的周貴妹把邱洋緊緊摟在懷裡,手裡摩挲著邱洋胸前的玉貔貅,告誡他從今往後要天天把玉墜戴在身上,一時半刻也別摘下來。

  “慶幸而已,老弄得神神叨叨的幹嘛,別讓小孩子也跟著迷信。”莊華英對婆婆的絮絮叨叨很是反感。

  “華英啊,我也覺得媽說的話對,不說迷信不迷信,至少這玉墜子也是洋洋的幸運符,”在宋鳳凰靈前燒紙錢的王秋霞給婆婆幫腔道,“沒有這玉墜我就是三頭六臂也救不上洋洋,想起當時的情景我就睡不著覺,驚險著呢。”

  “是呢,嬸嬸,”邱蓉也跟著道,“眼看著小弟往下滑,不是那掛墜拉住他後腦勺,人就掉進水裡了。”

  “都是天菩薩保佑啊。”周貴妹又喃喃起來。

  “雖說是個物什,怎麼的也要念著它的恩,洋洋啊,聽你奶奶的,今後就一直戴著吧。”邱敬東對侄子道。

  “嗯。”被大人們一說,邱洋更是把胸前的玉墜當個寶貝疙瘩了。

  “人跟人之間的緣份真是奇妙啊,誰會想到一個陌生人送的東西竟然能救命。”邱敬平很是感慨地道。

  “那位博士小伙子怕是如來佛派下來保護洋洋的菩薩現真身了吧。”周貴妹想得更是玄乎。

  “你以為你小孫子是唐僧轉世呢。”莊華英哼道。

  “不管是不是菩薩顯聖,反正今後這玉墜子就是洋洋的第三隻手了,無論什麼時候也不許摘下來,睡覺都給我戴著。”周貴妹固執己見地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