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長卿啊……”袁氏嘆,“她行事素來不與常人同,你留心看就知道了。”袁氏已有了些年紀,這幾十年的閱歷也不是假的,別的女人和離,沒有娘家怎麼成?如今,趙家還在邊城不知此事,蘇白幾人便已為趙長卿出頭。
這些,都是趙長卿先前結下的善緣。
近幾年,袁氏越發有些明白當初為何老太太在世時這樣看中趙長卿,甚至幾番想將趙長卿許配給朱家子孫了。
可惜,彼時無人看到趙長卿的價值。
或者,人這一生就是這樣不得圓滿,如趙長卿這樣的人,偏偏不能生育。一個孩子重要,還是趙長卿更重要,這個選擇並不容易,起碼在袁氏看來,夏家卸磨殺驢的時機選錯了。
當然,現在絕不能承認趙長卿不能生育,蘇神醫都說趙長卿的身體是好的,要懷疑的是那姓李小賤人肚子才是!
袁氏見到趙長卿時,趙長卿的心情已經調節的很不錯了,起碼,袁氏看不出趙長卿半點即將和離的痛楚與狼狽來。
趙長卿這樣,袁氏臉上也就沒什麼悲戚了,她嘆一聲,道,“要不是聽阿慶說,我都不知道出了這樣的大事。那些養不熟的白眼狼,只當咱們家沒人還是好欺負怎地?長卿,你心裡有個主意沒?”
其 實,趙長卿自己也沒料到蘇白幾個這麼快在朝中發難夏家,她道,“我已經寫信回家,讓父親寫一封請求我與夏家和離的摺子送來。現在監察司介入此事,反是簡單 了,只要監察司公公正正的查,監察司一結案,我就上書和離。”這就是誥命在身的好處與壞處了,誥命和離素來罕見,這是要經官的。
趙長卿思路清晰,袁氏心下感嘆,夏家實在作死,趙長卿平日裡和氣歸和氣,可是半點不好惹。袁氏皺眉,“咱家與監察司素無交情,聽說,監察司極不近人情的。”要是別的衙門,去朱大老爺府上求一求,總能走一走關係。
趙長卿道,“滿朝文武,沒哪個真與監察司有交情的。咱們沒有,夏家也沒有。監察司既要查,這樣的小事,不會耽擱太久,待監察司查過,夏家定會糾纏的,到時怕要麻煩伯娘替我出頭。”
袁氏道,“這有什麼麻煩的,都是應當的。既然你定了心意,我就也不勸你了。你年歲也不大,又有這樣的本領與容貌,有空還是要想想接下來怎麼辦?”
趙長卿知袁氏好意,點頭應了。
她已是不打算再成親的了,儘管不想承認,可兩輩子都無子,或者真是她身子有問題。既然命中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她何必要嫁去別人家做牛做馬。她不缺銀錢,將來收養幾個孩子,過把做母親的癮就是了。
趙長卿留袁氏婆媳一道用午飯,不想午飯還沒吃完,監察司的人就來了。
袁氏微露驚容,趙長卿輕描淡寫,“興許是來問我些夏家的事情,我去去就來,伯娘安心用飯。”
袁氏有些不放心,叮囑道,“多帶幾個人再過去。”
趙長卿應了。
趙長卿委實未料到,這麼一點小事能驚動監察司司長林大人。
來人是林隨。
林隨身邊跟著一個相貌平平的百戶,幾個黑衣勁裝的監察司的侍衛。
趙長卿與林隨見面有限,但,每次見面,趙長卿都要在內心感嘆一聲,造物者實在偏心,將這等美貌付與一個男人,實在浪費。
與林隨彼此相見過,林隨冷冷開口,“本官奉陛下口諭調查夏家私德之事,此事,趙安人是當事人之一,想來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趙長卿道,“我也是前天才知道司直郎納妾之事的。”
林隨問,“趙安人是如何知道的?”
趙長卿沒有半點保留的說出來,連帶著她與李氏的淵源一併說了。林隨聽得唇角一勾,按理,這只是一個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動作,但林隨就能從這小小的一勾唇中表現出那種別提多可恨的幸災樂禍來。趙長卿這樣沉穩的人都給他一勾唇勾得心火暗起,問,“這很可笑?”
林隨真就給她笑了一個,點頭道,“本官最愛聽這些忘恩負義的事兒了。是很可笑。”
趙長卿:……
☆、第255章 這一刀
林隨兩句話將趙長卿噎死,便趾高氣昂的離開西山別院,繼而去了夏少卿府上。
此時,夏少卿剛剛與夏恭人吵完。
夏少卿埋怨夏恭人不該接手這事惹來麻煩,夏恭人也滿心冤枉,“我還不是看文哥兒這個年歲沒個後可憐,要不是趙氏嫉妒,咱們用出此下策。虧她怎麼還有臉告上朝廷去,只嫌別人不知她丟人呢。”
夏少卿怒,“如今別人都在看咱家笑話,你還有心思去想別的!當初為什麼要給文哥兒在酒里下藥,就是納妾也要光明正大的納!”
夏恭人道,“下藥可不是我的主意,是族嬸想的法子。”
夏少卿不耐煩的擺擺手,“趕緊,把當初經手的奴才們都叫過來,一會兒監察司就來查了。”
夏恭人驚道,“一點子內宅之事,如何就牽扯到監察司了?”
夏少卿氣不打一處來,“內宅?今天邊城那幾個王八小子,參我與文哥兒私德不修,還有許多胡言亂語、無稽之談,陛下命監察司來查證此事。我還得寫摺子自辯,你打發人去跟文哥兒說一聲,讓他有個心裡準備。”媽的,姓蘇的還敢說他是呂不韋!
夏恭人這才不敢多嘴,連忙令人去夏家報信兒。
林隨命將涉事下人帶到監察司去,問夏少卿當時可知曉此事,夏少卿道,“我事後方知。我那族侄,成親六載都是膝下荒涼,為著子嗣傳承方要納妾,趙氏以和離相威脅,司直郎最重情義,只是家中長輩如何能不為他著想呢。”
林隨未對此有任何表態,道,“既是司直郎想納小,焉何還要在他酒中下藥?”
夏少卿為難道,“司直郎念著他們夫妻幾年情分,不是很同意納小。是我們做長輩的著急,就使了這個法子。李氏是過了納妾文書的,司直郎睡自己的妾室,又不犯法。”
林隨問,“夏大人會同意將李氏養在府中,是經過司直郎相托的嗎?”
夏少卿道,“那倒沒有,是我那族嬸相求。”
林隨問,“是夏老太太親自相托於夏大人嗎?”
夏少卿道,“是族嬸與內人說的,內人轉告我知道。誰家女人六年生不出兒子還不允男人納妾啊!”當初覺著趙長卿旺夫,如今看來,再沒有比這女人更克夫的。一點子小事,竟然要鬧到朝廷上去,如此不識大體,帝都城舍她其誰!
林隨對此不置可否,“李氏在您府中居住時,您可與她相見過?”
夏少卿連忙道,“萬萬沒有此事,我對天起誓,我與李氏一面都沒見過。”
林隨命人記下夏少卿的說辭,令夏少卿簽字畫押按手印,又道,“我還要問令夫人幾句。”
要見內眷,夏少卿頗有幾分不豫,林隨道,“我是自趙安人處而來,我想,我來問話,總比叫手下來問要好的多。”
夏少卿只得命人請了老婆出來,夏恭人早知監察司的名聲,面兒上沒有半分往日的潑辣,只是什麼事都往夏老太太與夏太太身上推,“實在拗不過族嬸所求,我方應了的。就是李氏在家裡住著,每日也是院門緊閉,等閒不叫她出來的。”
待夏恭人說完,同樣簽字畫押按手印,林隨又去了夏家。
到夏家時已近傍晚時分。
夏家驚惶未定,夏文朝上被參的事還是夏恭人打發人來告知的,對於剛發跡未久的夏家,這是再未經歷過的大事,闔家人驚恐不安,唯仍在病中的夏文一聲長嘆後一派淡然,不見半分慌亂。
夏老太太更是在得知蘇白等人在朝中參奏夏文之事後,罵趙長卿罵了一千聲毒婦,罵趙長卿她在行,如何應對監察司,這就超出了夏老太太的業務範疇。夏太太則是滿心後悔,李念琴這事做的急了些,不然何至於此。
如今長子病著,闔家搬出了趙長卿的宅子,衣食住行、延醫買藥都要她掏錢,夏老太太又不肯降低生活標準,夏太太此方嘗到“帝都居,大不易”的滋味兒。
林隨到了夏家,先問夏老太太,“是老太太主張在夏少卿府上給司直郎下藥的嗎?”
夏 老太太瞪眼,“我,我這都是為了抱重孫哪。文哥兒媳婦不准文哥兒納小,她自己又生不出來,我才想了這個法子。”女人三年無所出便能休掉的,他家又沒要休趙 長卿,不過是給孫子納個妾而已,怎麼倒成罪過了?天底下,十家有八家都是這麼幹的,怎麼朝廷連這事都要管啊?夏老太太十分想不通。
林隨問,“藥是什麼藥?從哪兒買的?”
夏老太太老實道,“我哪裡懂得什麼藥,是我那侄媳婦一手包辦的。”
夏姑媽生怕老娘吃虧,忙作補充,“就是下藥的法子,也是族嫂想出來的。”
這個時候出賣了夏恭人,夏老太太心裡頗有些不是滋味兒,畢竟,在夏老太太看來,夏恭人為老夏家的香火綿延可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儘管心裡是這樣想,夏老太太也沒反駁閨女的話。
林隨挑眉,“下藥的法子和藥,都是夏恭人給的嗎?夏恭人可是說受你們的託付哪。”
夏姑媽沒那些個情義可講,這個時候,她生怕連累到自家,急忙道,“怎麼是受我們的託付?都是族嫂說的,在她府上,她安排丫環給文哥兒下藥,文哥兒喝了下藥的酒,才與李氏行了房。李氏養在她家,也是主動提出來的。”
林隨點點頭,道,“若言辭不實,可是要吃官司的?”
夏 姑媽道,“我句句都是實話,我娘跟大嫂當時也在場的,就是族嫂說的,男人都是好色的,只要把事做成,文哥兒媳婦不認也得認。因文哥兒媳婦脾氣向來大的很, 我們不敢帶李氏回家,族嫂就說,不用我們擔心,文哥兒一直沒兒子,她做伯娘的,也替文哥兒著急,便說暫且將李氏養在她自家,由她照看,我們便應了。”
林隨道,“這麼說,司直郎身不由己啊。”
夏姑媽道,“是啊,男人喝了那個藥,都要立刻行房的。他沒跟李氏做幾次,就一回,李氏就有了身子,可見文哥兒身子是好的,是他媳婦不能生養,還攔著文哥兒不許文哥兒納小,這不是要絕我們老夏家的後嗎?”
林隨一一問過,令幾人簽安畫押按手印,再將李氏身邊的丫環提去監察司問話。
這個時候,林隨方提出去見一見夏文。
夏文有些咳,但,不論神色還是談吐,與夏家這些人比起來,完全高出三個檔次。夏文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沒有半分隱瞞,他臉色有些蒼白,倚著軟椅道,“當初出了這事,我不該瞞著長卿,我應該告訴她。其實,我也是心存僥倖,以為她不會知道……”
這些,都是趙長卿先前結下的善緣。
近幾年,袁氏越發有些明白當初為何老太太在世時這樣看中趙長卿,甚至幾番想將趙長卿許配給朱家子孫了。
可惜,彼時無人看到趙長卿的價值。
或者,人這一生就是這樣不得圓滿,如趙長卿這樣的人,偏偏不能生育。一個孩子重要,還是趙長卿更重要,這個選擇並不容易,起碼在袁氏看來,夏家卸磨殺驢的時機選錯了。
當然,現在絕不能承認趙長卿不能生育,蘇神醫都說趙長卿的身體是好的,要懷疑的是那姓李小賤人肚子才是!
袁氏見到趙長卿時,趙長卿的心情已經調節的很不錯了,起碼,袁氏看不出趙長卿半點即將和離的痛楚與狼狽來。
趙長卿這樣,袁氏臉上也就沒什麼悲戚了,她嘆一聲,道,“要不是聽阿慶說,我都不知道出了這樣的大事。那些養不熟的白眼狼,只當咱們家沒人還是好欺負怎地?長卿,你心裡有個主意沒?”
其 實,趙長卿自己也沒料到蘇白幾個這麼快在朝中發難夏家,她道,“我已經寫信回家,讓父親寫一封請求我與夏家和離的摺子送來。現在監察司介入此事,反是簡單 了,只要監察司公公正正的查,監察司一結案,我就上書和離。”這就是誥命在身的好處與壞處了,誥命和離素來罕見,這是要經官的。
趙長卿思路清晰,袁氏心下感嘆,夏家實在作死,趙長卿平日裡和氣歸和氣,可是半點不好惹。袁氏皺眉,“咱家與監察司素無交情,聽說,監察司極不近人情的。”要是別的衙門,去朱大老爺府上求一求,總能走一走關係。
趙長卿道,“滿朝文武,沒哪個真與監察司有交情的。咱們沒有,夏家也沒有。監察司既要查,這樣的小事,不會耽擱太久,待監察司查過,夏家定會糾纏的,到時怕要麻煩伯娘替我出頭。”
袁氏道,“這有什麼麻煩的,都是應當的。既然你定了心意,我就也不勸你了。你年歲也不大,又有這樣的本領與容貌,有空還是要想想接下來怎麼辦?”
趙長卿知袁氏好意,點頭應了。
她已是不打算再成親的了,儘管不想承認,可兩輩子都無子,或者真是她身子有問題。既然命中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她何必要嫁去別人家做牛做馬。她不缺銀錢,將來收養幾個孩子,過把做母親的癮就是了。
趙長卿留袁氏婆媳一道用午飯,不想午飯還沒吃完,監察司的人就來了。
袁氏微露驚容,趙長卿輕描淡寫,“興許是來問我些夏家的事情,我去去就來,伯娘安心用飯。”
袁氏有些不放心,叮囑道,“多帶幾個人再過去。”
趙長卿應了。
趙長卿委實未料到,這麼一點小事能驚動監察司司長林大人。
來人是林隨。
林隨身邊跟著一個相貌平平的百戶,幾個黑衣勁裝的監察司的侍衛。
趙長卿與林隨見面有限,但,每次見面,趙長卿都要在內心感嘆一聲,造物者實在偏心,將這等美貌付與一個男人,實在浪費。
與林隨彼此相見過,林隨冷冷開口,“本官奉陛下口諭調查夏家私德之事,此事,趙安人是當事人之一,想來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趙長卿道,“我也是前天才知道司直郎納妾之事的。”
林隨問,“趙安人是如何知道的?”
趙長卿沒有半點保留的說出來,連帶著她與李氏的淵源一併說了。林隨聽得唇角一勾,按理,這只是一個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動作,但林隨就能從這小小的一勾唇中表現出那種別提多可恨的幸災樂禍來。趙長卿這樣沉穩的人都給他一勾唇勾得心火暗起,問,“這很可笑?”
林隨真就給她笑了一個,點頭道,“本官最愛聽這些忘恩負義的事兒了。是很可笑。”
趙長卿:……
☆、第255章 這一刀
林隨兩句話將趙長卿噎死,便趾高氣昂的離開西山別院,繼而去了夏少卿府上。
此時,夏少卿剛剛與夏恭人吵完。
夏少卿埋怨夏恭人不該接手這事惹來麻煩,夏恭人也滿心冤枉,“我還不是看文哥兒這個年歲沒個後可憐,要不是趙氏嫉妒,咱們用出此下策。虧她怎麼還有臉告上朝廷去,只嫌別人不知她丟人呢。”
夏少卿怒,“如今別人都在看咱家笑話,你還有心思去想別的!當初為什麼要給文哥兒在酒里下藥,就是納妾也要光明正大的納!”
夏恭人道,“下藥可不是我的主意,是族嬸想的法子。”
夏少卿不耐煩的擺擺手,“趕緊,把當初經手的奴才們都叫過來,一會兒監察司就來查了。”
夏恭人驚道,“一點子內宅之事,如何就牽扯到監察司了?”
夏少卿氣不打一處來,“內宅?今天邊城那幾個王八小子,參我與文哥兒私德不修,還有許多胡言亂語、無稽之談,陛下命監察司來查證此事。我還得寫摺子自辯,你打發人去跟文哥兒說一聲,讓他有個心裡準備。”媽的,姓蘇的還敢說他是呂不韋!
夏恭人這才不敢多嘴,連忙令人去夏家報信兒。
林隨命將涉事下人帶到監察司去,問夏少卿當時可知曉此事,夏少卿道,“我事後方知。我那族侄,成親六載都是膝下荒涼,為著子嗣傳承方要納妾,趙氏以和離相威脅,司直郎最重情義,只是家中長輩如何能不為他著想呢。”
林隨未對此有任何表態,道,“既是司直郎想納小,焉何還要在他酒中下藥?”
夏少卿為難道,“司直郎念著他們夫妻幾年情分,不是很同意納小。是我們做長輩的著急,就使了這個法子。李氏是過了納妾文書的,司直郎睡自己的妾室,又不犯法。”
林隨問,“夏大人會同意將李氏養在府中,是經過司直郎相托的嗎?”
夏少卿道,“那倒沒有,是我那族嬸相求。”
林隨問,“是夏老太太親自相托於夏大人嗎?”
夏少卿道,“是族嬸與內人說的,內人轉告我知道。誰家女人六年生不出兒子還不允男人納妾啊!”當初覺著趙長卿旺夫,如今看來,再沒有比這女人更克夫的。一點子小事,竟然要鬧到朝廷上去,如此不識大體,帝都城舍她其誰!
林隨對此不置可否,“李氏在您府中居住時,您可與她相見過?”
夏少卿連忙道,“萬萬沒有此事,我對天起誓,我與李氏一面都沒見過。”
林隨命人記下夏少卿的說辭,令夏少卿簽字畫押按手印,又道,“我還要問令夫人幾句。”
要見內眷,夏少卿頗有幾分不豫,林隨道,“我是自趙安人處而來,我想,我來問話,總比叫手下來問要好的多。”
夏少卿只得命人請了老婆出來,夏恭人早知監察司的名聲,面兒上沒有半分往日的潑辣,只是什麼事都往夏老太太與夏太太身上推,“實在拗不過族嬸所求,我方應了的。就是李氏在家裡住著,每日也是院門緊閉,等閒不叫她出來的。”
待夏恭人說完,同樣簽字畫押按手印,林隨又去了夏家。
到夏家時已近傍晚時分。
夏家驚惶未定,夏文朝上被參的事還是夏恭人打發人來告知的,對於剛發跡未久的夏家,這是再未經歷過的大事,闔家人驚恐不安,唯仍在病中的夏文一聲長嘆後一派淡然,不見半分慌亂。
夏老太太更是在得知蘇白等人在朝中參奏夏文之事後,罵趙長卿罵了一千聲毒婦,罵趙長卿她在行,如何應對監察司,這就超出了夏老太太的業務範疇。夏太太則是滿心後悔,李念琴這事做的急了些,不然何至於此。
如今長子病著,闔家搬出了趙長卿的宅子,衣食住行、延醫買藥都要她掏錢,夏老太太又不肯降低生活標準,夏太太此方嘗到“帝都居,大不易”的滋味兒。
林隨到了夏家,先問夏老太太,“是老太太主張在夏少卿府上給司直郎下藥的嗎?”
夏 老太太瞪眼,“我,我這都是為了抱重孫哪。文哥兒媳婦不准文哥兒納小,她自己又生不出來,我才想了這個法子。”女人三年無所出便能休掉的,他家又沒要休趙 長卿,不過是給孫子納個妾而已,怎麼倒成罪過了?天底下,十家有八家都是這麼幹的,怎麼朝廷連這事都要管啊?夏老太太十分想不通。
林隨問,“藥是什麼藥?從哪兒買的?”
夏老太太老實道,“我哪裡懂得什麼藥,是我那侄媳婦一手包辦的。”
夏姑媽生怕老娘吃虧,忙作補充,“就是下藥的法子,也是族嫂想出來的。”
這個時候出賣了夏恭人,夏老太太心裡頗有些不是滋味兒,畢竟,在夏老太太看來,夏恭人為老夏家的香火綿延可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儘管心裡是這樣想,夏老太太也沒反駁閨女的話。
林隨挑眉,“下藥的法子和藥,都是夏恭人給的嗎?夏恭人可是說受你們的託付哪。”
夏姑媽沒那些個情義可講,這個時候,她生怕連累到自家,急忙道,“怎麼是受我們的託付?都是族嫂說的,在她府上,她安排丫環給文哥兒下藥,文哥兒喝了下藥的酒,才與李氏行了房。李氏養在她家,也是主動提出來的。”
林隨點點頭,道,“若言辭不實,可是要吃官司的?”
夏 姑媽道,“我句句都是實話,我娘跟大嫂當時也在場的,就是族嫂說的,男人都是好色的,只要把事做成,文哥兒媳婦不認也得認。因文哥兒媳婦脾氣向來大的很, 我們不敢帶李氏回家,族嫂就說,不用我們擔心,文哥兒一直沒兒子,她做伯娘的,也替文哥兒著急,便說暫且將李氏養在她自家,由她照看,我們便應了。”
林隨道,“這麼說,司直郎身不由己啊。”
夏姑媽道,“是啊,男人喝了那個藥,都要立刻行房的。他沒跟李氏做幾次,就一回,李氏就有了身子,可見文哥兒身子是好的,是他媳婦不能生養,還攔著文哥兒不許文哥兒納小,這不是要絕我們老夏家的後嗎?”
林隨一一問過,令幾人簽安畫押按手印,再將李氏身邊的丫環提去監察司問話。
這個時候,林隨方提出去見一見夏文。
夏文有些咳,但,不論神色還是談吐,與夏家這些人比起來,完全高出三個檔次。夏文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沒有半分隱瞞,他臉色有些蒼白,倚著軟椅道,“當初出了這事,我不該瞞著長卿,我應該告訴她。其實,我也是心存僥倖,以為她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