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不過,趙長卿與她母親交好,這也夠了。
李念琴並不知夏太太的意思,她在夏家住著,一心一意的與夏玉商量著如何重新收拾夏玉的小院兒。直待在夏太太那裡見了夏文兩面,李念琴方心有所感。
李 念琴不動聲色的觀量夏文,夏文一見有女眷在母親屋內,且李念琴相貌過人,荊釵布衣仍不掩其姿色,夏文多看一眼,退出去避閒。夏太太笑對李念琴道,“自幼念 書的孩子,再懂禮不過。”說著便嘆起氣來。李念琴心知肚明,還是要體貼的問一句,給夏太太個台階下,“好端端的,太太怎麼嘆氣呢?我聽說夏大人年輕有為, 極是難得的人物。”
夏太太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是常來我家的,又這樣的聰明秀敏,我不說,你也是知道的。文哥兒與媳婦成親整整五年了,膝下空空,我就是閉了眼怕是也放不下心來。”
李念琴柔聲勸道,“我聽說夏大人與大奶奶都通醫術,何況,蘇神醫與夏大人、大奶奶也有交情,若是真有身子不適,有蘇神醫在,有什麼是看不好的呢。”
“若能看得好,我如今也不必發這個愁了。”夏太太望著李念琴國色天香的面孔,溫聲道,“天底下的事,就是這樣,哪裡有十全十美的。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待你,與我的女兒是一樣的。”
李念琴的臉微微有些紅了,夏太太一笑,“我的意思,你定是已經猜出來了,你可願意?”
李念琴連忙道,“太太這是哪裡的話,我也不明白太太的意思。大奶奶對我們母女有天大恩德,我若做出對不住大奶奶的事,天打雷霹!”
夏 太太拉住李念琴的手,道,“這如何算對不住?我向來是當閨女一樣的待她。”聽到這裡,李念琴都覺著,夏太太待閨女未免太差了些。就聽夏太太繼續道,“你是 常來我們家的,我家的事,你也知曉一二。唉,家裡什麼都不差了,就差個孩子。長卿與你有恩,你幫她生個兒子,就報了她這恩情。她是個寬厚的人,將來抱了長 子在身邊教養,比你自己養都放心。你再多生幾個兒女,就是我們夏家的大恩人了。”
原來真的是夏大奶奶不能生。
李念琴驚覺夏太太竟有為夏大人納小的意思時便想到了,只是自夏太太嘴裡說出來,這種感覺又不一樣。
李念琴只管滿臉羞紅作羞澀不能言狀,夏太太愈發道,“你這樣的相貌人才,若是嫁到田舍之家,未免委屈辱沒了你。在我家,說起來是二房,憑長卿與你的交情,你們就是親姐妹。就是阿文那裡,我也不叫他虧待你。”
李念琴聽夏太太說的誠懇,依舊推託,“我出來也有幾天了,大姑娘的院子要如何收拾,都已經算好了。我這就回去準備要移栽的花木去,恕不能相陪太太了。”
夏太太拍拍她的手,“我是一片真心,阿琴,你好生想一想,儘快給我答覆可好?”她老人家實在是盼孫子盼的不成了。
李念琴羞澀交加的告辭。
李念琴可不是夏太太說什麼,她便信什麼的性子。
若趙長卿真有意為夏文納小,今天跟她說的人該是趙長卿,而不是夏太太。夏太太這樣親自出面,究其原因,無非是趙長卿不願意給夏文納小罷了。
趙長卿可不是好惹的,但這個機會有些難得。
望著鏡中精緻的臉孔,李念琴從來沒有要下嫁到窮家破戶的意思。但,想嫁的好一些,做正室幾乎不可能。如果是二房,她的祖父母幾次要將她賣與富戶為妾,但,那種買賣,將來能有什麼出路?
夏文就不一樣了。
才學滿腹,進士出身,年輕有為,人品端正。除了第一次見她時稍為她的美貌失神外,夏文都是很俐落的出去避嫌,並不垂涎於她的美貌。
夏文不是最好的選擇,也不是最壞的選擇,但……
望著鏡中的自己,李念琴輕嘆,美貌也是有時限的。
今年,她已經二十歲了。
******
整座宅子都是趙長卿買的,宅里的丫環也是趙長卿一手安排的,儘管夏太太身邊有幾個蜀中帶來的使女,不過,一些事想瞞過趙長卿並不容易。
趙長卿同夏文道,“太太似是有給你納小的意思。”
夏文又不是笨蛋,自然有所察覺,嘴上依舊道,“別胡說,我不會應的。”
趙長卿道,“倒是有個一勞永逸的法子,想不想聽?”
夏文挑眉,趙長卿道,“太太若問你,你就說,是我說的,你納小,我們就和離。我料想著,太太總不會再逼你。”
“長卿,你放心,我絕不會……”
夏文的唇被趙長卿掩住,趙長卿道,“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其價值所在,如果太太覺著,我的價值比不上一個妾室,我不能接受這種侮辱。”
☆、第250章 人心(二)
趙長卿一說和離,夏太太立刻牙疼,再不敢提給夏文納小之事。只是心下到底不快,與丈夫道,“聽族嫂說,太后娘娘的親姨媽不能生,還得買妾給丈夫生兒子傳承香火呢。女人吃醋嫉妒,也得分個時候,好不好的就說和離,一點情分都沒有,虧得文哥兒這幾年一心一意的待她。”
夏老爺做公公的,一個大男人,且是舉人出身,儘管心下亦是不悅,到底不願說媳婦的不是,只是“嗯”了一聲,以示知道了。
甭管夏太太夏老爺作何想,趙長卿依舊過自己的日子,她經過太多苦痛,夏家這種程度的是非已經難捍動趙長卿的心情。趙長卿只是覺著失望,她與蘇先生道,“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有回報的。”
蘇先生道,“你與阿文,身子都正常。”
趙長卿道,“要是三十歲還沒身孕,我就收養個孩子。”
蘇先生溫聲道,“長卿,人這一生,漫長的很。有時你覺著可以預料的,往往是最不可預料的。要是覺著煩惱,不如來我這裡住幾日。”
趙長卿笑,“家是我的家,我住自己家,心安理得。”宅子是她買的,她憑什麼要搬出來住。
師徒兩個說了會兒話,一時,戚如抱著蘇章過來,趙長卿最喜歡孩子,哄了好半日,至傍晚方告辭回家。
夏文如今落衙便回家,在外頭應酬都少了,對趙長卿格外溫存體貼,以明己志。夏文休沐時,夫妻兩個還一道去山上遊玩,直氣得夏太太胃疼:別人是有了媳婦忘了娘,到兒子這裡,有了媳婦,連祖宗都忘了!
夏太太幾次明里暗裡點撥兒子,“男子漢大丈夫,總耽於內闈能有什麼出息,還是要以前程為要。”夏文面上唯唯,依舊故我,夏太太氣得狠了,便將“夏文身子安好,趙長卿不能生”的事悄悄的告訴了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一聽險沒炸了,夏太太連忙按住她,低聲道,“宅中丫環都是文哥兒媳婦採買的,老太太聲兒稍微高一些,她便知道了。”就這事,夏太太也是秉退了夏老太太屋裡的丫環才好跟夏老太太講的。
夏老太太氣沖天靈蓋,哪裡還能小聲,直拍著榻板道,“她知道就知道!她知道怎麼著,還能吃了我!不孝的東西!先前還敢說是文哥兒不成!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這事可是真的!”
夏太太低聲道,“文哥兒自己都認了,他身子是好的。這成親五六年了,一直沒孩子,文哥兒是好的,那有事兒是誰,這還不是明顯著麼?”
“狐狸精!真是狐狸精!”夏老太太一挺腰板,指著夏太太的鼻尖道,“你這也是當親娘的,不早跟我說!”
夏太太為難,“老爺怕您生氣,不叫我說。”
夏老太太哼一聲,斜瞟媳婦一眼,不吃這一套解釋,反問,“那你如今又說什麼?”
夏太太低頭不說話了。
夏老太太一千個看不上媳婦這無能無才的德行,直道,“該說的時候又不說了,你還悶著做甚,出去找媒婆子找來,給文哥兒納二房,生兒子!”
“不成不成!”若這樣簡單,她何必要借夏老太太的手?夏太太道,“先時我也想到這個了,人選都尋好了,可文哥兒媳婦說,若文哥兒納小,立刻和離。”
“和離?”夏老太太稀疏的眉毛一挑,垂下的眼皮里閃過一道冷光,道,“和離就和離!和離後文哥兒娶更好的!不會下蛋的母雞,還有臉遍地亂叫!她不說和離,我也不想要這樣的孫媳婦!”
夏 太太還是十分捨不得趙長卿這個媳婦的,勸夏老太太道,“文哥兒媳婦在咱家受難時跟了咱家,這些年,沒功勞也有苦勞。老太太,她小孩兒家小懂事才說這樣的 話,咱們做長輩的哪兒能與他們一般計較呢?何況,文哥兒跟他媳婦這幾年,臉都沒紅過一回,日子還是要過的。就是他媳婦一時腦子轉不過來,我實在擔心文哥兒 的子嗣,這是香火大事,實在沒了主意,想著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老太太素來比我有見識,還得請老太太幫我拿個主意來著。”
夏老太太道,“有什麼好主意不成?是子孫重要,還是個不能生的媳婦重要,文哥兒難道連這個都分不清,虧他還是翰林老爺。”
夏太太為兒子分辯,“文哥兒那孩子,素來心軟,老太太也是知道的。”
“男人哪,都一個樣,媳婦迷!”夏老太太長嘆一聲,對著夏太太意味深長的一笑,“文哥兒是沒見過好的,見了好的,沒有不動心的。”
“我倒是看好了一個絕好的女孩子,只是文哥兒素來守禮,又與他媳婦情義好……”
夏老太太不以為然,“這有什麼難的。生米煮成熟飯,先養下了孩子,趙氏能不認?”
夏太太恭維,“還是老太太有智謀,只是,這裡外都是文哥兒媳婦安排的下人……”
“真是沒用。”夏老太太素來看不上兒媳婦的,招她到跟前秘授幾句,婆媳婦兩個商量半日,晚飯都是一起用的。
對夏太太夏老太太密謀的事,趙長卿不知具體,猜也能猜出大概。該做的已經做了,該說的也說了,趙長卿也不願意成天在夏文耳根邊說你娘和你奶奶又在密謀給你納小妾呢。
算了,如果夏文有心納小,不是她說便能阻止的。如果夏文無意妾室,她說與不說都一樣。
趙 長卿又認識了個新朋友,還是鄭妙穎引薦給她的,和離出府獨自居住的前魯安侯世子夫人孟氏。孟氏是個相當慡朗的人,臉上不見絲毫鬱氣,笑道,“娘家說我傻, 我是受夠了,誰願意做那現成的娘,誰就做去。反正,我是不做的。”和離出夫家,她嫁妝還在,日子過得遊刃有餘。
對於趙長卿結識孟氏的事,夏太太與丈夫嘆道,“不跟好人來往,長此以往,非得出事不可。我也不是說嘴,誰家媳婦不是在家上孝順公婆下管理中饋,哪個像她這樣,說出門就出門,成日介在外頭瘋跑閒逛。”
李念琴並不知夏太太的意思,她在夏家住著,一心一意的與夏玉商量著如何重新收拾夏玉的小院兒。直待在夏太太那裡見了夏文兩面,李念琴方心有所感。
李 念琴不動聲色的觀量夏文,夏文一見有女眷在母親屋內,且李念琴相貌過人,荊釵布衣仍不掩其姿色,夏文多看一眼,退出去避閒。夏太太笑對李念琴道,“自幼念 書的孩子,再懂禮不過。”說著便嘆起氣來。李念琴心知肚明,還是要體貼的問一句,給夏太太個台階下,“好端端的,太太怎麼嘆氣呢?我聽說夏大人年輕有為, 極是難得的人物。”
夏太太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是常來我家的,又這樣的聰明秀敏,我不說,你也是知道的。文哥兒與媳婦成親整整五年了,膝下空空,我就是閉了眼怕是也放不下心來。”
李念琴柔聲勸道,“我聽說夏大人與大奶奶都通醫術,何況,蘇神醫與夏大人、大奶奶也有交情,若是真有身子不適,有蘇神醫在,有什麼是看不好的呢。”
“若能看得好,我如今也不必發這個愁了。”夏太太望著李念琴國色天香的面孔,溫聲道,“天底下的事,就是這樣,哪裡有十全十美的。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待你,與我的女兒是一樣的。”
李念琴的臉微微有些紅了,夏太太一笑,“我的意思,你定是已經猜出來了,你可願意?”
李念琴連忙道,“太太這是哪裡的話,我也不明白太太的意思。大奶奶對我們母女有天大恩德,我若做出對不住大奶奶的事,天打雷霹!”
夏 太太拉住李念琴的手,道,“這如何算對不住?我向來是當閨女一樣的待她。”聽到這裡,李念琴都覺著,夏太太待閨女未免太差了些。就聽夏太太繼續道,“你是 常來我們家的,我家的事,你也知曉一二。唉,家裡什麼都不差了,就差個孩子。長卿與你有恩,你幫她生個兒子,就報了她這恩情。她是個寬厚的人,將來抱了長 子在身邊教養,比你自己養都放心。你再多生幾個兒女,就是我們夏家的大恩人了。”
原來真的是夏大奶奶不能生。
李念琴驚覺夏太太竟有為夏大人納小的意思時便想到了,只是自夏太太嘴裡說出來,這種感覺又不一樣。
李念琴只管滿臉羞紅作羞澀不能言狀,夏太太愈發道,“你這樣的相貌人才,若是嫁到田舍之家,未免委屈辱沒了你。在我家,說起來是二房,憑長卿與你的交情,你們就是親姐妹。就是阿文那裡,我也不叫他虧待你。”
李念琴聽夏太太說的誠懇,依舊推託,“我出來也有幾天了,大姑娘的院子要如何收拾,都已經算好了。我這就回去準備要移栽的花木去,恕不能相陪太太了。”
夏太太拍拍她的手,“我是一片真心,阿琴,你好生想一想,儘快給我答覆可好?”她老人家實在是盼孫子盼的不成了。
李念琴羞澀交加的告辭。
李念琴可不是夏太太說什麼,她便信什麼的性子。
若趙長卿真有意為夏文納小,今天跟她說的人該是趙長卿,而不是夏太太。夏太太這樣親自出面,究其原因,無非是趙長卿不願意給夏文納小罷了。
趙長卿可不是好惹的,但這個機會有些難得。
望著鏡中精緻的臉孔,李念琴從來沒有要下嫁到窮家破戶的意思。但,想嫁的好一些,做正室幾乎不可能。如果是二房,她的祖父母幾次要將她賣與富戶為妾,但,那種買賣,將來能有什麼出路?
夏文就不一樣了。
才學滿腹,進士出身,年輕有為,人品端正。除了第一次見她時稍為她的美貌失神外,夏文都是很俐落的出去避嫌,並不垂涎於她的美貌。
夏文不是最好的選擇,也不是最壞的選擇,但……
望著鏡中的自己,李念琴輕嘆,美貌也是有時限的。
今年,她已經二十歲了。
******
整座宅子都是趙長卿買的,宅里的丫環也是趙長卿一手安排的,儘管夏太太身邊有幾個蜀中帶來的使女,不過,一些事想瞞過趙長卿並不容易。
趙長卿同夏文道,“太太似是有給你納小的意思。”
夏文又不是笨蛋,自然有所察覺,嘴上依舊道,“別胡說,我不會應的。”
趙長卿道,“倒是有個一勞永逸的法子,想不想聽?”
夏文挑眉,趙長卿道,“太太若問你,你就說,是我說的,你納小,我們就和離。我料想著,太太總不會再逼你。”
“長卿,你放心,我絕不會……”
夏文的唇被趙長卿掩住,趙長卿道,“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其價值所在,如果太太覺著,我的價值比不上一個妾室,我不能接受這種侮辱。”
☆、第250章 人心(二)
趙長卿一說和離,夏太太立刻牙疼,再不敢提給夏文納小之事。只是心下到底不快,與丈夫道,“聽族嫂說,太后娘娘的親姨媽不能生,還得買妾給丈夫生兒子傳承香火呢。女人吃醋嫉妒,也得分個時候,好不好的就說和離,一點情分都沒有,虧得文哥兒這幾年一心一意的待她。”
夏老爺做公公的,一個大男人,且是舉人出身,儘管心下亦是不悅,到底不願說媳婦的不是,只是“嗯”了一聲,以示知道了。
甭管夏太太夏老爺作何想,趙長卿依舊過自己的日子,她經過太多苦痛,夏家這種程度的是非已經難捍動趙長卿的心情。趙長卿只是覺著失望,她與蘇先生道,“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有回報的。”
蘇先生道,“你與阿文,身子都正常。”
趙長卿道,“要是三十歲還沒身孕,我就收養個孩子。”
蘇先生溫聲道,“長卿,人這一生,漫長的很。有時你覺著可以預料的,往往是最不可預料的。要是覺著煩惱,不如來我這裡住幾日。”
趙長卿笑,“家是我的家,我住自己家,心安理得。”宅子是她買的,她憑什麼要搬出來住。
師徒兩個說了會兒話,一時,戚如抱著蘇章過來,趙長卿最喜歡孩子,哄了好半日,至傍晚方告辭回家。
夏文如今落衙便回家,在外頭應酬都少了,對趙長卿格外溫存體貼,以明己志。夏文休沐時,夫妻兩個還一道去山上遊玩,直氣得夏太太胃疼:別人是有了媳婦忘了娘,到兒子這裡,有了媳婦,連祖宗都忘了!
夏太太幾次明里暗裡點撥兒子,“男子漢大丈夫,總耽於內闈能有什麼出息,還是要以前程為要。”夏文面上唯唯,依舊故我,夏太太氣得狠了,便將“夏文身子安好,趙長卿不能生”的事悄悄的告訴了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一聽險沒炸了,夏太太連忙按住她,低聲道,“宅中丫環都是文哥兒媳婦採買的,老太太聲兒稍微高一些,她便知道了。”就這事,夏太太也是秉退了夏老太太屋裡的丫環才好跟夏老太太講的。
夏老太太氣沖天靈蓋,哪裡還能小聲,直拍著榻板道,“她知道就知道!她知道怎麼著,還能吃了我!不孝的東西!先前還敢說是文哥兒不成!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這事可是真的!”
夏太太低聲道,“文哥兒自己都認了,他身子是好的。這成親五六年了,一直沒孩子,文哥兒是好的,那有事兒是誰,這還不是明顯著麼?”
“狐狸精!真是狐狸精!”夏老太太一挺腰板,指著夏太太的鼻尖道,“你這也是當親娘的,不早跟我說!”
夏太太為難,“老爺怕您生氣,不叫我說。”
夏老太太哼一聲,斜瞟媳婦一眼,不吃這一套解釋,反問,“那你如今又說什麼?”
夏太太低頭不說話了。
夏老太太一千個看不上媳婦這無能無才的德行,直道,“該說的時候又不說了,你還悶著做甚,出去找媒婆子找來,給文哥兒納二房,生兒子!”
“不成不成!”若這樣簡單,她何必要借夏老太太的手?夏太太道,“先時我也想到這個了,人選都尋好了,可文哥兒媳婦說,若文哥兒納小,立刻和離。”
“和離?”夏老太太稀疏的眉毛一挑,垂下的眼皮里閃過一道冷光,道,“和離就和離!和離後文哥兒娶更好的!不會下蛋的母雞,還有臉遍地亂叫!她不說和離,我也不想要這樣的孫媳婦!”
夏 太太還是十分捨不得趙長卿這個媳婦的,勸夏老太太道,“文哥兒媳婦在咱家受難時跟了咱家,這些年,沒功勞也有苦勞。老太太,她小孩兒家小懂事才說這樣的 話,咱們做長輩的哪兒能與他們一般計較呢?何況,文哥兒跟他媳婦這幾年,臉都沒紅過一回,日子還是要過的。就是他媳婦一時腦子轉不過來,我實在擔心文哥兒 的子嗣,這是香火大事,實在沒了主意,想著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老太太素來比我有見識,還得請老太太幫我拿個主意來著。”
夏老太太道,“有什麼好主意不成?是子孫重要,還是個不能生的媳婦重要,文哥兒難道連這個都分不清,虧他還是翰林老爺。”
夏太太為兒子分辯,“文哥兒那孩子,素來心軟,老太太也是知道的。”
“男人哪,都一個樣,媳婦迷!”夏老太太長嘆一聲,對著夏太太意味深長的一笑,“文哥兒是沒見過好的,見了好的,沒有不動心的。”
“我倒是看好了一個絕好的女孩子,只是文哥兒素來守禮,又與他媳婦情義好……”
夏老太太不以為然,“這有什麼難的。生米煮成熟飯,先養下了孩子,趙氏能不認?”
夏太太恭維,“還是老太太有智謀,只是,這裡外都是文哥兒媳婦安排的下人……”
“真是沒用。”夏老太太素來看不上兒媳婦的,招她到跟前秘授幾句,婆媳婦兩個商量半日,晚飯都是一起用的。
對夏太太夏老太太密謀的事,趙長卿不知具體,猜也能猜出大概。該做的已經做了,該說的也說了,趙長卿也不願意成天在夏文耳根邊說你娘和你奶奶又在密謀給你納小妾呢。
算了,如果夏文有心納小,不是她說便能阻止的。如果夏文無意妾室,她說與不說都一樣。
趙 長卿又認識了個新朋友,還是鄭妙穎引薦給她的,和離出府獨自居住的前魯安侯世子夫人孟氏。孟氏是個相當慡朗的人,臉上不見絲毫鬱氣,笑道,“娘家說我傻, 我是受夠了,誰願意做那現成的娘,誰就做去。反正,我是不做的。”和離出夫家,她嫁妝還在,日子過得遊刃有餘。
對於趙長卿結識孟氏的事,夏太太與丈夫嘆道,“不跟好人來往,長此以往,非得出事不可。我也不是說嘴,誰家媳婦不是在家上孝順公婆下管理中饋,哪個像她這樣,說出門就出門,成日介在外頭瘋跑閒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