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趙 長卿也為梨果高興,接了信,又問幾個月了,王氏懷相如何。梨果一臉歡喜的擔憂著,“我聽阿白說女人懷孕不怎麼吐的,王氏現在喝口水都吐,真是愁的慌。我請 了岳母過去,岳母說興許是隨了她,她懷著王氏時就吐個不停,得吐三個月才能好。我如今在翰林院都不安心,卿姐姐,王氏不比你沉靜,你有空多去瞧瞧她,開解 開解她,我看她初有身孕,像是又高興又害怕。”
趙長卿笑,“我是要過去的。你就放心當差,不然若弟媳知道你因著她有身孕不差都不能安心,她更得多思多慮。懷孕的女人,吐不吐是一方面,心情也很要緊,心情好,生出的孩子也格外好。”
梨果聽得認真,“還有這種說法?”
“那是。”趙長卿笑,“你沒聽說過嗎?懷孕時不能哭,不能生氣,不能口出惡言,更不能吵架,就是為了讓孕婦保持好的心情,將來與子嗣有益。”
梨果連忙記下了,想著怎樣哄哄王氏開心才好,這樣說不定到時他兒子是笑著生下來的,根本不哭。
梨果問了一堆懷孕注意事項,他又惦記家裡媳婦,未在夏家吃飯,便興頭頭的告辭了。
人家新成親的都各有了身孕,夏太太聽著這家來報喜、那家來報喜,自己心裡真跟刀割似的。夏老太太也是一樣發愁長房無嗣的事,還是夏姑媽提議,女人們忽啦啦的去山上拜神求佛,弄了不少生子靈符給趙長卿和夏文佩戴,反正有個心裡安慰也是好的。
趙長卿儘管心裡也急,可她已經急了好幾年,而且,她是大夫,這事也不是急就能急來的,她又是個很穩得住的,故此,夏老太太夏太太急得眉毛躥火,趙長卿依舊雲淡風清。夏老太太夏太太見趙長卿這樣,想著,看來肯定是夏文的問題了。
至於夏文,他如今沒空理會這些事,無他,入夏後,昭文帝的龍體又有不好的跡象,蘇神醫如今常留宮中,宋皇后又開始代御筆硃批了。
去歲,宋皇后便代理過一段時間的硃批,那時大臣頗不適應,意見多多。如今,大臣依舊不大適應,只是,比起去歲倒是好了許多。至於宋皇后,一回生二回熟,她去年幹過,今年再干,更不會有什麼不適應的。
只是,昭文帝幾次免朝,朝中局勢便有些緊張。
夏文七品小翰林,不過,凡在朝廷里做官的,哪個不關心這天下大勢呢?
尤其,昭文帝在五月著禮部冊封了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藩地,只是以皇子尚且年少,父子之情,未令這幾位皇子就藩。
這一年,宋老太太七十三歲的大壽,宋侯府並未大賀,宋皇后依著往年的例賜了幾件壽禮。
夏文這七品小翰林都覺著,如今的局勢與去歲不同了。
晚上,夏文同趙長卿道,“真是不得了了,聽說有御史給陛下獻了一卷書。”
“什麼書?”
“《武則天傳》”
趙長卿無語,良久方問,“這是撕破臉了嗎?”
“不知道。”夏文嘆,“就這事兒,也是過好幾天,才傳出來的,等消息到我這兒,基本上就無人不知了。”
趙長卿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哪。”
這些軍中大事,夏文所窺不過冰山一角罷了,更不必提趙長卿。大臣也不是給昭文帝獻書《武則天傳》,而是在昭文帝冊封三位皇子之後,在賀章里寫了一首兒歌,那兒歌還特有名,就叫什麼:一摘使瓜稀,二摘使瓜好,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
當然,這兒歌好像也與武則天有關。
宋 皇后倒是沒武則天生四個兒子的本事,她只有一個兒子,但,宋皇后與七皇子生母秦美人關係平平是真的,還有八皇子生母宋德妃,這位是宋皇后同父異母的妹妹, 按理該極親近的,只是,宋德妃死後,還有流言說與宋皇后有關。可見,這對姐妹關係也一般。故此,大臣表示了對幾個庶出皇子安危的擔心。
反正,昭文帝龍體違和,大臣們對於宋皇后代為硃批之事是極為惶恐的。
朝臣都是極擅體查聖意的,這寫兒歌的御史上本之後,昭文帝沒啥反應,接著,景淑長公主請求去慈寧宮給稱病的方太后侍疾。
方太后前幾年朝里朝外極為歡騰,哪兒都是她的事兒,自從幼子仁德親王一家子在藩地得時疫過逝後,她老人家身子不慡,在慈寧宮稱病,久不見人矣。
昭文帝問宋皇后,“皇后說要如何處置?”
宋皇后道,“悉聽聖裁。”
昭文帝輕咳幾聲,嘆,“不知多少人盼朕死,不知多少人盼朕生。”
宋皇后道,“太子年紀尚小,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嘆口氣。
宋皇后道,“西北不寧,戰事時有發生,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又嘆口氣。
宋皇后道,“朝中大臣,有的想做周公,有的想做王莽,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連氣都嘆不出了。
宋皇后道,“五兒還未長大成人,還未出嫁,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握住宋皇后的手,問,“皇后呢?”
“我少時以為我父親是最可靠的人,後來,他權衡利弊,捨棄了我。我母親過逝的早,自小到大,大哥最關心我,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哥離開了帝都。”宋皇后眼中流光閃過,恰似淚光,道,“陛下是唯一沒有捨棄拋棄我的人。”
昭文帝輕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第243章
大臣們擅於猜度皇帝的心意,但有許多時候,大臣也很會一廂情願。
譬如,他們硬是覺著人家夫妻感情比不上他們君臣感情。
昭 文帝允了景淑長公主到慈寧宮侍疾之事,不過朝中不只一位長公主,也不只一位公主。皇帝的姐妹被封長公主,皇帝的女兒被封公主。昭文帝有三個姐妹,長公主 中,年紀以景淑長公主為長,不過,論尊貴卻是當屬景惠長公主,無他,景惠長公主是正經先帝元配嫡出公主,論血統,她比昭文帝還要尊貴三分。故此,三位長公 主中,景惠長公主為首。公主中,大公主端睿公主為戚貴妃所出,二公主端和公主遠嫁北涼做了太子妃,三公主端祥公主大前年嫁給了景淑長公主的兒子,算是姑表 做親。四公主尚未出嫁,五公主便是宋皇后的女兒,尚在稚齡,六公主年紀更小。
既然長公主們要侍疾,已經嫁人的公主們自然也要表一 表孝心。皇子們亦不能傻等,後宮他們不好進宮,上請安摺子還是可以的。再說,親爹龍體也不好,皇子們便請旨想在親爹身邊侍疾。他們真的是拳拳孝心,半點不 的攙假。出身緣故,皇位是沒他們份兒的,到如今,各家藩地也都塵埃落定了,他爹給他們的地方,不是最好,卻也不差。他們是真的不想他爹死,是做皇帝的兒子 好,還是做皇帝的兄弟好,這個選擇不言而喻。若他們爹有個三長兩短的,就是他們太子弟弟當家了,與太子弟弟平日裡關係倒也不差。這也是廢話,因太子有個了 不得的中宮皇后娘,太子一出生就是嫡子,長了幾年便被冊太子,他生下來時年紀最小,卻生就高兄弟們一頭,大家以後都要在他手下討生活,自然沒哪個兄弟去討 太子的無趣。
與太子弟弟關係好,皇后娘娘平日裡瞧著也是個和善人,可大臣們對皇后娘娘的看法明顯不是和善這樣簡單。以至於,皇子們也有些心慌慌,於是,兄弟同心的祈盼起他們的皇帝爹長命百歲來。
昭 文帝並未讓皇子們到身邊侍疾,他帶著宋皇后與蘇神醫出城了,當然,後頭還有帝王不可或缺的無數排場。昭文帝先是帶著宋皇后去看了自己的陵墓,昭文帝道, “朕還未登基時,孝溫皇后便過逝了,那會兒朕的陵還沒修呢,便擇了塊福地安置了她,後來孝昭太子過身,是朕再未料到的事,將他葬到他母親身邊,那孩子,定 也是安心的。朕的陵寢,給皇后留了個位子。”
宋皇后道,“好。”生則同寢,死則同穴。
昭文帝帶著宋皇后祭過祖宗看過自己的墳地,原本就該回去了,結果,昭文帝命儀駕去了文睿太后陵。
文睿太后別看也帶個“文”字,與昭文帝半點不相干。二者年代也差了上千年,文睿太后並非東穆皇族,而是大鳳朝一牛人。
別 的女人,縱使做了太后、太皇太后,最終史書提起來,後人提起來,仍是某某皇后,這樣來稱呼她。但,文睿太后是以太后諡終結的人。之所以不稱她為文睿皇后, 是因為,她丈夫不是皇帝,活著時不是,死後亦不是。但,她兒子是個非常了不得的皇帝——大鳳朝武皇帝,人稱鳳武帝。
大鳳朝離當今已有千年之遙,故此,大鳳朝的事頗有些傳奇之意。
如鳳武帝吧,他親娘的丈夫不是皇帝,也就是說,他爹不是皇帝,可他為什麼會做了皇帝?
人 們說起鳳武帝繼位的原因,更離奇了。鳳武帝的爹不是皇帝,他爹是藩王,當然,他爹的藩王與昭文帝封的藩王不一樣,鳳武帝的爹,那年頭是割據西南雲貴二省的 藩王,正經的土皇帝,說起來也是權勢赫赫,頗令朝廷堵心的存在。鳳武帝未繼位前,大鳳朝當權的是他親伯父,大鳳朝史上相當賢明的一代君主鳳景帝。
鳳 景帝在史書中風評不錯,就是子孫緣淡了些。他有四位皇子長大成人,但,突然之間,四子中,三子突遭橫死。有被生母殺了的,有地震砸死的,有在宗人府不明不 白死了的,最明白的一位,是被鳳景帝自己賜死的。反正,鳳景帝的兒子們興許命格生得不大好,死法都有些不甚體面。
四個兒子都死光 了,鳳景帝還有孫子,就是鳳景帝自己那會兒也不過剛過天命之年,對於一個皇帝,這個年紀並不算大,何況鳳景帝身體狀況很不錯,兒子沒了,重新生也來得及。 但,鳳景帝沒繼續生兒子,他突然退位,而且沒傳位給自己孫子,而是傳位給了自己侄子,這就是後來的鳳武皇帝。
只看鳳武帝繼位過程,若說不是篡位,腦子得給驢踢了。
但, 鳳武帝接下來幹的事,讓“陰謀篡位說”自抽耳光。首先,鳳武帝繼位時便說了,第一,他不留後嗣,將來必還位於皇侄,也就是鳳景帝的親孫子們。第二,他只做 二十年皇帝,多一天他也不干,給座金山也不干。鳳武帝真的說到做到,鳳武帝這二十年開創了大鳳朝接下來四百年盛世。鳳武帝二十歲繼位,做二十年皇帝,他退 位時也才四十歲,剛到不惑之年。那會兒朝中大臣其實半點不介意鳳武帝說了不算的,結果,人家鳳武帝說了就算,說退位就退位,你哭著喊著不讓他退都不行。退 位之後,江湖中便只剩鳳武帝的傳說了。因為,沒人知道他去哪兒了,正史中再不見鳳武帝一字。
鳳武帝也的確終身無嗣,鳳武帝退位,傳位景帝之孫文皇帝,信守誓諾,聖人的節操。
趙長卿笑,“我是要過去的。你就放心當差,不然若弟媳知道你因著她有身孕不差都不能安心,她更得多思多慮。懷孕的女人,吐不吐是一方面,心情也很要緊,心情好,生出的孩子也格外好。”
梨果聽得認真,“還有這種說法?”
“那是。”趙長卿笑,“你沒聽說過嗎?懷孕時不能哭,不能生氣,不能口出惡言,更不能吵架,就是為了讓孕婦保持好的心情,將來與子嗣有益。”
梨果連忙記下了,想著怎樣哄哄王氏開心才好,這樣說不定到時他兒子是笑著生下來的,根本不哭。
梨果問了一堆懷孕注意事項,他又惦記家裡媳婦,未在夏家吃飯,便興頭頭的告辭了。
人家新成親的都各有了身孕,夏太太聽著這家來報喜、那家來報喜,自己心裡真跟刀割似的。夏老太太也是一樣發愁長房無嗣的事,還是夏姑媽提議,女人們忽啦啦的去山上拜神求佛,弄了不少生子靈符給趙長卿和夏文佩戴,反正有個心裡安慰也是好的。
趙長卿儘管心裡也急,可她已經急了好幾年,而且,她是大夫,這事也不是急就能急來的,她又是個很穩得住的,故此,夏老太太夏太太急得眉毛躥火,趙長卿依舊雲淡風清。夏老太太夏太太見趙長卿這樣,想著,看來肯定是夏文的問題了。
至於夏文,他如今沒空理會這些事,無他,入夏後,昭文帝的龍體又有不好的跡象,蘇神醫如今常留宮中,宋皇后又開始代御筆硃批了。
去歲,宋皇后便代理過一段時間的硃批,那時大臣頗不適應,意見多多。如今,大臣依舊不大適應,只是,比起去歲倒是好了許多。至於宋皇后,一回生二回熟,她去年幹過,今年再干,更不會有什麼不適應的。
只是,昭文帝幾次免朝,朝中局勢便有些緊張。
夏文七品小翰林,不過,凡在朝廷里做官的,哪個不關心這天下大勢呢?
尤其,昭文帝在五月著禮部冊封了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藩地,只是以皇子尚且年少,父子之情,未令這幾位皇子就藩。
這一年,宋老太太七十三歲的大壽,宋侯府並未大賀,宋皇后依著往年的例賜了幾件壽禮。
夏文這七品小翰林都覺著,如今的局勢與去歲不同了。
晚上,夏文同趙長卿道,“真是不得了了,聽說有御史給陛下獻了一卷書。”
“什麼書?”
“《武則天傳》”
趙長卿無語,良久方問,“這是撕破臉了嗎?”
“不知道。”夏文嘆,“就這事兒,也是過好幾天,才傳出來的,等消息到我這兒,基本上就無人不知了。”
趙長卿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哪。”
這些軍中大事,夏文所窺不過冰山一角罷了,更不必提趙長卿。大臣也不是給昭文帝獻書《武則天傳》,而是在昭文帝冊封三位皇子之後,在賀章里寫了一首兒歌,那兒歌還特有名,就叫什麼:一摘使瓜稀,二摘使瓜好,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
當然,這兒歌好像也與武則天有關。
宋 皇后倒是沒武則天生四個兒子的本事,她只有一個兒子,但,宋皇后與七皇子生母秦美人關係平平是真的,還有八皇子生母宋德妃,這位是宋皇后同父異母的妹妹, 按理該極親近的,只是,宋德妃死後,還有流言說與宋皇后有關。可見,這對姐妹關係也一般。故此,大臣表示了對幾個庶出皇子安危的擔心。
反正,昭文帝龍體違和,大臣們對於宋皇后代為硃批之事是極為惶恐的。
朝臣都是極擅體查聖意的,這寫兒歌的御史上本之後,昭文帝沒啥反應,接著,景淑長公主請求去慈寧宮給稱病的方太后侍疾。
方太后前幾年朝里朝外極為歡騰,哪兒都是她的事兒,自從幼子仁德親王一家子在藩地得時疫過逝後,她老人家身子不慡,在慈寧宮稱病,久不見人矣。
昭文帝問宋皇后,“皇后說要如何處置?”
宋皇后道,“悉聽聖裁。”
昭文帝輕咳幾聲,嘆,“不知多少人盼朕死,不知多少人盼朕生。”
宋皇后道,“太子年紀尚小,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嘆口氣。
宋皇后道,“西北不寧,戰事時有發生,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又嘆口氣。
宋皇后道,“朝中大臣,有的想做周公,有的想做王莽,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連氣都嘆不出了。
宋皇后道,“五兒還未長大成人,還未出嫁,陛下放心嗎?”
昭文帝握住宋皇后的手,問,“皇后呢?”
“我少時以為我父親是最可靠的人,後來,他權衡利弊,捨棄了我。我母親過逝的早,自小到大,大哥最關心我,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哥離開了帝都。”宋皇后眼中流光閃過,恰似淚光,道,“陛下是唯一沒有捨棄拋棄我的人。”
昭文帝輕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第243章
大臣們擅於猜度皇帝的心意,但有許多時候,大臣也很會一廂情願。
譬如,他們硬是覺著人家夫妻感情比不上他們君臣感情。
昭 文帝允了景淑長公主到慈寧宮侍疾之事,不過朝中不只一位長公主,也不只一位公主。皇帝的姐妹被封長公主,皇帝的女兒被封公主。昭文帝有三個姐妹,長公主 中,年紀以景淑長公主為長,不過,論尊貴卻是當屬景惠長公主,無他,景惠長公主是正經先帝元配嫡出公主,論血統,她比昭文帝還要尊貴三分。故此,三位長公 主中,景惠長公主為首。公主中,大公主端睿公主為戚貴妃所出,二公主端和公主遠嫁北涼做了太子妃,三公主端祥公主大前年嫁給了景淑長公主的兒子,算是姑表 做親。四公主尚未出嫁,五公主便是宋皇后的女兒,尚在稚齡,六公主年紀更小。
既然長公主們要侍疾,已經嫁人的公主們自然也要表一 表孝心。皇子們亦不能傻等,後宮他們不好進宮,上請安摺子還是可以的。再說,親爹龍體也不好,皇子們便請旨想在親爹身邊侍疾。他們真的是拳拳孝心,半點不 的攙假。出身緣故,皇位是沒他們份兒的,到如今,各家藩地也都塵埃落定了,他爹給他們的地方,不是最好,卻也不差。他們是真的不想他爹死,是做皇帝的兒子 好,還是做皇帝的兄弟好,這個選擇不言而喻。若他們爹有個三長兩短的,就是他們太子弟弟當家了,與太子弟弟平日裡關係倒也不差。這也是廢話,因太子有個了 不得的中宮皇后娘,太子一出生就是嫡子,長了幾年便被冊太子,他生下來時年紀最小,卻生就高兄弟們一頭,大家以後都要在他手下討生活,自然沒哪個兄弟去討 太子的無趣。
與太子弟弟關係好,皇后娘娘平日裡瞧著也是個和善人,可大臣們對皇后娘娘的看法明顯不是和善這樣簡單。以至於,皇子們也有些心慌慌,於是,兄弟同心的祈盼起他們的皇帝爹長命百歲來。
昭 文帝並未讓皇子們到身邊侍疾,他帶著宋皇后與蘇神醫出城了,當然,後頭還有帝王不可或缺的無數排場。昭文帝先是帶著宋皇后去看了自己的陵墓,昭文帝道, “朕還未登基時,孝溫皇后便過逝了,那會兒朕的陵還沒修呢,便擇了塊福地安置了她,後來孝昭太子過身,是朕再未料到的事,將他葬到他母親身邊,那孩子,定 也是安心的。朕的陵寢,給皇后留了個位子。”
宋皇后道,“好。”生則同寢,死則同穴。
昭文帝帶著宋皇后祭過祖宗看過自己的墳地,原本就該回去了,結果,昭文帝命儀駕去了文睿太后陵。
文睿太后別看也帶個“文”字,與昭文帝半點不相干。二者年代也差了上千年,文睿太后並非東穆皇族,而是大鳳朝一牛人。
別 的女人,縱使做了太后、太皇太后,最終史書提起來,後人提起來,仍是某某皇后,這樣來稱呼她。但,文睿太后是以太后諡終結的人。之所以不稱她為文睿皇后, 是因為,她丈夫不是皇帝,活著時不是,死後亦不是。但,她兒子是個非常了不得的皇帝——大鳳朝武皇帝,人稱鳳武帝。
大鳳朝離當今已有千年之遙,故此,大鳳朝的事頗有些傳奇之意。
如鳳武帝吧,他親娘的丈夫不是皇帝,也就是說,他爹不是皇帝,可他為什麼會做了皇帝?
人 們說起鳳武帝繼位的原因,更離奇了。鳳武帝的爹不是皇帝,他爹是藩王,當然,他爹的藩王與昭文帝封的藩王不一樣,鳳武帝的爹,那年頭是割據西南雲貴二省的 藩王,正經的土皇帝,說起來也是權勢赫赫,頗令朝廷堵心的存在。鳳武帝未繼位前,大鳳朝當權的是他親伯父,大鳳朝史上相當賢明的一代君主鳳景帝。
鳳 景帝在史書中風評不錯,就是子孫緣淡了些。他有四位皇子長大成人,但,突然之間,四子中,三子突遭橫死。有被生母殺了的,有地震砸死的,有在宗人府不明不 白死了的,最明白的一位,是被鳳景帝自己賜死的。反正,鳳景帝的兒子們興許命格生得不大好,死法都有些不甚體面。
四個兒子都死光 了,鳳景帝還有孫子,就是鳳景帝自己那會兒也不過剛過天命之年,對於一個皇帝,這個年紀並不算大,何況鳳景帝身體狀況很不錯,兒子沒了,重新生也來得及。 但,鳳景帝沒繼續生兒子,他突然退位,而且沒傳位給自己孫子,而是傳位給了自己侄子,這就是後來的鳳武皇帝。
只看鳳武帝繼位過程,若說不是篡位,腦子得給驢踢了。
但, 鳳武帝接下來幹的事,讓“陰謀篡位說”自抽耳光。首先,鳳武帝繼位時便說了,第一,他不留後嗣,將來必還位於皇侄,也就是鳳景帝的親孫子們。第二,他只做 二十年皇帝,多一天他也不干,給座金山也不干。鳳武帝真的說到做到,鳳武帝這二十年開創了大鳳朝接下來四百年盛世。鳳武帝二十歲繼位,做二十年皇帝,他退 位時也才四十歲,剛到不惑之年。那會兒朝中大臣其實半點不介意鳳武帝說了不算的,結果,人家鳳武帝說了就算,說退位就退位,你哭著喊著不讓他退都不行。退 位之後,江湖中便只剩鳳武帝的傳說了。因為,沒人知道他去哪兒了,正史中再不見鳳武帝一字。
鳳武帝也的確終身無嗣,鳳武帝退位,傳位景帝之孫文皇帝,信守誓諾,聖人的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