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怡久久無語,她以為自己已經很關心很了解這些孩子們,卻突然發現原來她不知道的事情還有很多,原來她對他們的照顧並不是那麼的體貼入微!

  對上方辰那雙帶著信任和期盼的明亮眼眸,方怡點頭允諾:“既然是立年喜歡的,那當然要幫他娶回來!”跟弟弟的終生幸福比起來,拿冷臉貼熱屁股又算的了什麼?

  方辰這才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姐姐那麼聰明,肯定能想到辦法的,對不對?”

  方怡伸手捏了捏方辰的臉頰,也笑起來:“你這小子,天不早了,快回去休息吧。”

  等到方辰離開,方怡臉上的笑容垮了,她看向趙立夏的目光帶著自責:“我居然都不知道,立年也喜歡筱筱,我那時候還當他們是小孩子鬧著玩兒!”

  趙立夏攬著方怡的肩,輕聲道:“別多想,辰辰愛較真兒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樣小的年紀,知道什麼情愛?還不都是懵懵懂懂的,況且,立年素來喜歡乖巧的,筱筱那性子可不算乖巧。”

  方怡嗔了一句:“誰說小就一定不知道?你那會兒不也就十來歲!”

  趙立夏輕笑:“我是大哥,自然要比他們強的。”

  “你就嘚瑟吧!”

  ……

  第二天一早,趙立夏拉住迫不及待想要趕到逸仙居去勸說趙立年的趙立秋和趙立冬,只說方辰昨兒去向齊墨求助,齊墨答應回家同齊父商量,幫忙從中說和說和,讓大家暫且先不急,兩人聽了,隱約還是有些不贊同的,就算齊家出面,王家也未必就能看得起他們了,回頭各種刁難趙立年,豈不是更不好?

  不過,等到見了趙立年之後,看到他憔悴的模樣,聽到他親口承認當真對那王家小姐一見鍾情,趙立秋和趙立冬當即又有些說不出勸阻的話來,同為當哥哥的,他們的心思同家裡其他人並沒有分別,之所以生氣,也只是因為心疼趙立年,如今聽他說喜歡了,卻又立刻想要幫他把人給娶回來。

  兄弟四個湊堆商量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按兵不動,既然王家認定了趙立年是風流子,那便讓趙立年痴情給他們看看!最好是讓全京城的人都知道,無名小卒趙立年在救了王家小姐一次之後,相思成疾,卻又礙於身份地位懸殊,不敢表白,更不敢上門提親,只默默地將思念放在心底,到時候,看那王家是何反應!

  ☆、289章 蠢蠢欲動

  趙立年對那王家小姐一見鍾情,相思成疾的消息很快就在三皇子的親信以及國子監傳開了,這事兒便是想瞞也瞞不了,趙立年這回倒不是裝的,是當真想念那王心怡,吃不好,睡不好,面色憔悴,精神萎靡,做什麼都是懨懨的。

  這副模樣,讓原本打算看熱鬧取笑他一番的三皇子都有些吃驚,繼而露出些許沉思的神色,莫非這趙立年是當真是看上了王家那姑娘?只是這時間會不會太巧了?就在淑妃和他都打算替他張羅親事的時候,居然就偶遇了那王心怡,還發生了那樣的意外,趙立年居然還動心了!

  三皇子看著趙立年頹廢的背影,認真開始思索起趙立年若是當真娶了王心怡,對自己來說有什麼樣的益處和損失。若是益處多多,那他也不介意當個好人,幫趙立年牽一下紅線。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淑妃也同樣在思量這件事,她在耐心地等待了幾天之後,確定方怡並沒有打算趁機跟王家攀親,心裡對她是愈發的滿意了,不論方怡此舉是因為有自知之明,知道王家是看不上他們,還是因為已經答應了與她連盟,所以不貿然同別人攀親。對淑妃來說,她更看重這個結果,她感受到了方怡的誠意。

  不得不說,這個誤會是美妙的,就連方怡本人,都沒有想到淑妃居然會如此輕易就認定了她的“誠意”,在她看來,淑妃絕對是一個心機深沉疑心重重的人,否則她也不會在與之短暫的交鋒之後果斷向齊家求助,這並不符合方怡一貫的作風。

  “立年如今的情形怎麼樣了?有沒有好一些?其實你我都明白,他對那王心怡的喜歡並不是愛情,不過是年輕毛小伙兒第一次遇到個落魄的美人,又一同在水裡,荷爾蒙作祟罷了。回頭再給他找個更聰明漂亮的,他也就不惦記了。”

  淑妃說得輕描淡寫,方怡也認認真真聽著,至於心裡如何感想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一見鍾情固然是荷爾蒙作祟,可愛情本身難道就能少了荷爾蒙?

  方怡面露些許擔憂之色,順著淑妃的話頭走:“立年暫時還是那個樣子,不過,正如娘娘所言,不過是荷爾蒙作怪罷了,等再過些日子,他不惦記這事兒了,這相思病也就慢慢會好了。”

  “何必要等日子呢?就是要趁著這機會,再給他挑一個更好的,早早的成婚,讓他明白京城裡的美人何其多,實在不必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方怡道:“這不好吧?現在許多人都知道立年為了王家姑娘犯了相思病,結果轉眼就跟別家姑娘說親,這傳出去與名聲有損啊,況且,也會叫那位姑娘家裡不好想吧?”

  淑妃原本還想繼續勸說,聽了這話,也意識到自個兒似乎太心急了,凡事過猶不及,不論是對方怡一家,還是對她選中的姑娘那一家。眼睛一眨,淑妃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這才繼續道:“我又沒說立刻就讓你上門去提親,只是讓你把那姑娘的畫像帶回去給立年瞧瞧,再說一說她的人品家室,保不準兒立年就心動了呢?哪怕是讓他們也偶遇一次都行啊!”

  方怡露出感激的神色,起身沖淑妃行了一禮:“娘娘如此費心為立年張羅,我當真是感激不盡。”

  淑妃嘴角一翹,笑容真切親和:“你我姐妹一場,說這種客氣話做什麼?立年是你的弟弟,也是我的弟弟,我自然是要上心的。那這事兒就這麼定了,回頭我賞你些東西,將那姑娘的畫像一併裝進盒子裡,你等回家之後再去看,保管你滿意!”

  方怡自是再一番感激。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方怡便起身告辭了,離開的時候,正碰上皇帝坐了龍攆過來,不過他來的方向與方怡離去的方向正相反,所以方怡沒有瞧見身後的陣仗,倒是皇帝看到她的身影,眯著眼看了會兒,懶洋洋地問道:“那是何人?”

  “回皇上,那是新科狀元方大人的姐姐方怡,許是受了娘娘的召見,所以進宮來的。”

  皇帝點點頭,沒再說話,淑妃這陣子的動作不少,把太子身邊兒的那些個老臣們都折騰了個遍,但凡家裡有未出閣姑娘的,都一一問遍了,不用猜都能知道她在盤算什麼,只不過,她區區一個後宮妃子,手伸得似乎太遠了點兒,趙家和方辰,就連他這個當皇帝的出手都沒討到好處,她胡亂地湊什麼熱鬧?真要給那兩小子找親事也輪不到她來。原本今兒過來就是打算提點一下淑妃的,可突然就沒了興致,皇帝淡淡道:“去德妃那兒吧。”

  跟在龍攆旁的公公微微一頓,偷偷掃了眼皇帝,立刻命人掉頭,去了德妃的寢宮,心裡暗自後悔,自個兒剛剛何必要加上最後那句話!

  皇帝靠在龍攆上,微微合目,心道:看來,不論是多聰明的女人,在權勢面前,總還是會迷了眼,當年的淑妃可不會做這種事。看來,是時候將她手裡的權利分散一下了,德妃這幾年修身養性,脾氣改了不少,是時候讓她出下頭了。

  想著想著,又想到了趙立年的頭上,想到那小子居然對王家丫頭犯了相思病,皇帝忍不住彎了嘴角,他倒是真會挑,王家當年可是連太子妃都不稀罕的!

  ……

  王心怡坐在花園的小亭里,無意識地對著院子裡的梅花發呆,手裡的帕子已經被擰成不知道是什麼形狀了,小主人卻毫無所知。距離她落水那日已經有十來天了,起初家裡人一個個嚴陣以待,輪番說教,只想讓她明白那一次意外並不算是救命之恩,就算是救命之恩也遠遠不到要以身相許的地步,而且那個救了她一命的趙公子也不是個良人,絕對不適合她以身相許,看他救了人卻不忘偷偷送她玉佩就知道其心不純!

  可是,已經過了這麼多天了,那個趙公子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那塊被送回去了的玉佩也沒有了消息,甚至連整個趙家也都沒有再提過那日的事,至於長輩們叮囑的,如果私下裡有收到趙立年或是其他人送來的書信物品,一定要告訴他們的事也壓根就沒有發生。王心怡的心裡一直都有些介懷,她覺得自己和家人真的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趙公子明明對她有救命之恩,卻反過來把他想成那樣一個登徒子,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三夫人遠遠地看到王心怡幽幽嘆了口氣,不由也皺起眉頭,她的預感終於應驗了,對於那件事,大家的反應都有些過激了,反而讓王心怡上心了,小小姑娘家一旦對什麼事情上心了,那恐怕很難放下,這幾天,王心怡發呆的時間越來越長了,還學會了嘆氣,這可是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