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安酆宮整體布局變化不大,便是慮及風水稍作調整,也不過是多個湖少個亭子罷了,看著並不明顯。倒是幾處殿名,已與趙冬記憶不符,但想著經過了那麼多年,那麼多人,發生了那麼多事,這些不同又變得理所當然。
皇后現居的晟蘊殿是離皇帝居所和泰殿最近的,阿冬那會兒,它還叫椒房殿,是蘭貴妃的住處。但如今皇后並非驕奢之人,素雅精緻的裝飾和蘭貴妃那會兒的富麗堂皇差別不是一星半點,這讓趙冬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又把方向感丟家裡了……
“你就是趙冬吧?常聽小葳提起你。”皇室沒興趣犯眾怒,所以在“人權”一詞於高層得到重視後,就改了規矩,表示今後平民有機會見皇室的話只需鞠躬或作揖表示敬意即可,跪拜之禮,還是留到祭祀先祖時用吧。所以在趙冬抱手作了個揖後,皇后就把他請進對面座椅,和他說起了話。
小葳?我還小薇呢!趙冬在心裡撇了撇嘴,覺得不管是渣得無以倫比的睿宗,還是如今心性不錯但人高馬大的軒轅琰葳,叫這小名兒都有些嚇人。可人家也算長輩,還性別為女,就是不看她那金光閃閃的身份,也得給人家幾分面子。所以趙冬極快地收拾好亂飄的思緒,抬起頭準備回答問題,剛才行禮時眼睛不能亂瞟,都沒看到人,不過這聲音倒是好聽,還有些熟悉。
結果真看到人,趙冬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酸了鼻子紅了眼眶,那委屈的模樣直讓皇后以為自己太嚴肅嚇到了對方,可她覺得自己今天笑容挺溫柔可親啊。到底還小,就算腦子聰明,膽氣還是不夠的,不過兒子一定要的話……就讓小葳帶著多鍛鍊鍛鍊吧!
只是這心思在聽到一聲幾不可聞卻偏偏被她耳尖逮到的“素馨”後,全沒了。素馨,是她邵家一位先人的名諱。之所以記得,實在是這女子經歷傳奇,邵家崛起和她有絕對的關係。
要說邵家,早先也出過幾個了不得的人物,雖說官職不高,但因和皇帝來自一地,楞要往上攀,也算天子家臣……?好吧,或許家奴這稱呼更合適。但那幾位官員西去後,邵家再沒出過官身,又變成了地里刨食的尋常百姓,直到,名諱於素馨的女先人嫁入邵家。
于氏嫁妝豐厚,氣度也與尋常人家不同,與丈夫成婚後育有三子三女。教養子女,扶持丈夫,不過十數年就掙得了份不薄的家產。三個兒子聰穎好學,于氏又不惜重金從江南和京都請來老師教導,三個孩子竟都在弱冠前後得了功名,晉身官途。三個女兒也因容貌不俗舉止謙和,極得當地一些夫人稱讚,又有爭氣的兄弟,都嫁得不錯。就是從那一代開始,邵家脫去了平民身份。
邵于氏是當時少有的高壽,她活到了85歲,教養了邵家四代,一代代的積累,一代比一代優秀。而直到她彌留,她才將自己來處告於子孫,邵家人這才知道老祖宗是宮中放出的大宮女。大宮女……是伺候過宮中貴人的,那就難怪了,眼界與尋常人家不同。
可是一名退役的大宮女為什麼會跑來這犄角旮旯,邵于氏卻是沒說,族譜上也沒記,皇后自然不知道。之後邵家幾經浮沉,盛極時隻手遮天衰敗時典賣祖產都不再提,反正邵家總算沒斷根兒,還總結出了合適自己的保身之道,然後便一直富貴到今天,富貴到家族嫡女能毫無阻礙地嫁入軒轅皇室。
皇后有個愛好,看書,尤其是史書,當然她也看偵探小說,推理能力不錯,腦補能力更強,所以當她翻到軒轅家秘史,得知夏炎國還有個未曾在歷史上留名的皇后,而那個皇后薨的年份竟和自家老祖宗出現在同一年時,她深深感覺到其中內情值得深挖。當然,也曾天馬行空地想過邵于氏會不會就是那“逝去”的皇后,但在看懂“陰陽同體”的描述後,她猶豫了,然後繼續翻閱,居然真的發現了邵于氏存在過的蛛絲馬跡,不過這時已經肯定,邵于氏是那短命皇后的大宮女……
她覺得自己的好奇心勉強滿足了,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她查不到關於那位皇后的更多信息。
皇后對邵于氏研究了那麼久,自然清楚她的閨名,呃,事實上她會記住還有另一個原因——她是邵家族譜上第一個有全名的女性先人。當年還是尋常農戶時,女孩子一輩子沒個大名是很正常的。
老祖宗的名字被一個孩子叫出,皇后表示壓力很大,壓力更大的是,他是紅著眼睛沖自己叫的,這其中是不是又有什麼值得挖掘的東西了呢……
軒轅琰葳本還有些茫然,聽了那聲帶了太多感情的“素馨”,愣了下,終於想起來了,素馨不就是一直陪在阿冬身邊不離不棄,最後還帶著他骨灰離開的大宮女嗎?順著趙冬的眼神打量起自家母后,在腦子裡給她換上夏炎時的宮裝,換個髮型,再換個表情,可不就是那女孩兒嗎?!
合著這繞來繞去,還繞成了一家人,緣分這種東西,真是神奇,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似乎都註定好了的。
“阿冬,你認錯人了,那是我母后。”明白了緣由,軒轅琰葳拉了拉趙冬的手,小聲地開口勸他。雖說他家母后不是個難說話的,可第一次見面,他還是希望趙冬能給母后留下好印象,多個人護著多重保險。
“對不起,我認錯人了……”趙冬回過神來,也知道自己失態了,趕緊調整好表情,很誠懇地道歉,有什麼事,還是等會兒問軒轅琰葳吧,畢竟他也是“知情人”。
皇后現居的晟蘊殿是離皇帝居所和泰殿最近的,阿冬那會兒,它還叫椒房殿,是蘭貴妃的住處。但如今皇后並非驕奢之人,素雅精緻的裝飾和蘭貴妃那會兒的富麗堂皇差別不是一星半點,這讓趙冬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又把方向感丟家裡了……
“你就是趙冬吧?常聽小葳提起你。”皇室沒興趣犯眾怒,所以在“人權”一詞於高層得到重視後,就改了規矩,表示今後平民有機會見皇室的話只需鞠躬或作揖表示敬意即可,跪拜之禮,還是留到祭祀先祖時用吧。所以在趙冬抱手作了個揖後,皇后就把他請進對面座椅,和他說起了話。
小葳?我還小薇呢!趙冬在心裡撇了撇嘴,覺得不管是渣得無以倫比的睿宗,還是如今心性不錯但人高馬大的軒轅琰葳,叫這小名兒都有些嚇人。可人家也算長輩,還性別為女,就是不看她那金光閃閃的身份,也得給人家幾分面子。所以趙冬極快地收拾好亂飄的思緒,抬起頭準備回答問題,剛才行禮時眼睛不能亂瞟,都沒看到人,不過這聲音倒是好聽,還有些熟悉。
結果真看到人,趙冬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酸了鼻子紅了眼眶,那委屈的模樣直讓皇后以為自己太嚴肅嚇到了對方,可她覺得自己今天笑容挺溫柔可親啊。到底還小,就算腦子聰明,膽氣還是不夠的,不過兒子一定要的話……就讓小葳帶著多鍛鍊鍛鍊吧!
只是這心思在聽到一聲幾不可聞卻偏偏被她耳尖逮到的“素馨”後,全沒了。素馨,是她邵家一位先人的名諱。之所以記得,實在是這女子經歷傳奇,邵家崛起和她有絕對的關係。
要說邵家,早先也出過幾個了不得的人物,雖說官職不高,但因和皇帝來自一地,楞要往上攀,也算天子家臣……?好吧,或許家奴這稱呼更合適。但那幾位官員西去後,邵家再沒出過官身,又變成了地里刨食的尋常百姓,直到,名諱於素馨的女先人嫁入邵家。
于氏嫁妝豐厚,氣度也與尋常人家不同,與丈夫成婚後育有三子三女。教養子女,扶持丈夫,不過十數年就掙得了份不薄的家產。三個兒子聰穎好學,于氏又不惜重金從江南和京都請來老師教導,三個孩子竟都在弱冠前後得了功名,晉身官途。三個女兒也因容貌不俗舉止謙和,極得當地一些夫人稱讚,又有爭氣的兄弟,都嫁得不錯。就是從那一代開始,邵家脫去了平民身份。
邵于氏是當時少有的高壽,她活到了85歲,教養了邵家四代,一代代的積累,一代比一代優秀。而直到她彌留,她才將自己來處告於子孫,邵家人這才知道老祖宗是宮中放出的大宮女。大宮女……是伺候過宮中貴人的,那就難怪了,眼界與尋常人家不同。
可是一名退役的大宮女為什麼會跑來這犄角旮旯,邵于氏卻是沒說,族譜上也沒記,皇后自然不知道。之後邵家幾經浮沉,盛極時隻手遮天衰敗時典賣祖產都不再提,反正邵家總算沒斷根兒,還總結出了合適自己的保身之道,然後便一直富貴到今天,富貴到家族嫡女能毫無阻礙地嫁入軒轅皇室。
皇后有個愛好,看書,尤其是史書,當然她也看偵探小說,推理能力不錯,腦補能力更強,所以當她翻到軒轅家秘史,得知夏炎國還有個未曾在歷史上留名的皇后,而那個皇后薨的年份竟和自家老祖宗出現在同一年時,她深深感覺到其中內情值得深挖。當然,也曾天馬行空地想過邵于氏會不會就是那“逝去”的皇后,但在看懂“陰陽同體”的描述後,她猶豫了,然後繼續翻閱,居然真的發現了邵于氏存在過的蛛絲馬跡,不過這時已經肯定,邵于氏是那短命皇后的大宮女……
她覺得自己的好奇心勉強滿足了,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她查不到關於那位皇后的更多信息。
皇后對邵于氏研究了那麼久,自然清楚她的閨名,呃,事實上她會記住還有另一個原因——她是邵家族譜上第一個有全名的女性先人。當年還是尋常農戶時,女孩子一輩子沒個大名是很正常的。
老祖宗的名字被一個孩子叫出,皇后表示壓力很大,壓力更大的是,他是紅著眼睛沖自己叫的,這其中是不是又有什麼值得挖掘的東西了呢……
軒轅琰葳本還有些茫然,聽了那聲帶了太多感情的“素馨”,愣了下,終於想起來了,素馨不就是一直陪在阿冬身邊不離不棄,最後還帶著他骨灰離開的大宮女嗎?順著趙冬的眼神打量起自家母后,在腦子裡給她換上夏炎時的宮裝,換個髮型,再換個表情,可不就是那女孩兒嗎?!
合著這繞來繞去,還繞成了一家人,緣分這種東西,真是神奇,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似乎都註定好了的。
“阿冬,你認錯人了,那是我母后。”明白了緣由,軒轅琰葳拉了拉趙冬的手,小聲地開口勸他。雖說他家母后不是個難說話的,可第一次見面,他還是希望趙冬能給母后留下好印象,多個人護著多重保險。
“對不起,我認錯人了……”趙冬回過神來,也知道自己失態了,趕緊調整好表情,很誠懇地道歉,有什麼事,還是等會兒問軒轅琰葳吧,畢竟他也是“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