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李清珮被李念豐富的表情逗笑,正想著怎麼誇他,誰知道郭氏也聽到動靜走了出來,看到李念正拆包袱,忍不住道,“怎麼又買這許多東西。”語氣里諸多埋怨。
李念站在一旁,身子僵硬,瞬間有點不知所措,哪裡還有剛才的笑容。
雖然已經過了許久,但是李念還是從心裡懼怕郭氏,只要郭氏一板著臉,他就會如驚弓之鳥一般,瑟縮的抖動身子。
其實郭氏已經很久都沒訓斥過李念了,甚至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和顏悅色的,但是一個人長久的習慣,很難更改。
李清珮頗有些頭疼,想要安慰李念,上前親昵的攬住李念的肩膀,結果發現這肩膀要比以前厚實了,個子也高了,剛見面的時候比她矮,需要稍微彎下腰,如今則是要抬著胳膊才能摸到,忽然有種家中孩子長大了的滿足感。
“娘,你看,念兒比我麼倆都要高了。”原本只是想要想要安慰下李念,結果卻是發現不知不自覺中,這個單薄且逆來順受的弟弟就這樣突然長大了,以後可以承擔起一片天地來,忍不住感慨的說道,“時間過的可真是快,好像你們從江南回來也不過昨天的事情,一轉眼其實也過了好幾年了。”
郭氏順著李清珮的目光看向李念,見兒子個子也高了,身板也結實了,擺脫了稚嫩,開始顯現出青年的特有的輪廓來,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映出青春活潑的樣子來,那模樣竟然和多年前自己……,夫君那麼相似,她愣住,皺著的眉頭不自覺地鬆了下來,目光凝注,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說道,“你姐姐說的是,年紀也不小了,怎麼做事這般不輕不重的。”
李念還以為郭氏會如同往常一般,好好說教一番,結果只說了這麼一句就回屋裡去了,他頗有些不自在,反而更恐慌了,怕是這次郭氏氣急了,目光求救的看了眼李清珮,卻見她朝著自己笑的柔和,心稍微穩了下,聽到李清珮說道,“沒事,進屋去吧。”
聽到姐姐這話,李念才放下一顆提著的心。
在李念心裡,李清珮既是姐姐,也是讓他敬重之人,自然是很聽信於她。
“姐姐,娘剛才是生氣了嗎?”
李清珮笑著說道,“沒有。”李清珮摸著那一兜子東西,見確實是有不少好玩意,倒不是什麼貴重的,但是這個商人顯然是去了南邊,因為許多東西都是海上運輸過來的,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李清珮隨後一抓就摸出來的用海珠串起來的手鍊,所謂的海珠是歐洲產的珍珠。
“這是送給姐姐的?很喜歡。”李清珮把手鍊戴上,瑩潤的珍珠配著李清珮圓潤的手腕,十分的相得益彰。
這樣的神情終於打消了李念最後一點顧慮,反而眉開眼笑的說道,“姐姐喜歡就好,裡面還有一串紅珊瑚的,那是孝敬娘的。”
顯然很是喜歡自己的行為得到了認可。
兩個姐弟倆一起進了屋子,一開始李念還諸多的顧慮,裹足不前,看到坐在堂屋內太師椅上的郭氏猶如老鼠見到了貓,但或許是李清珮的鼓勵奏效,又或者郭氏終於不在說他了,僵硬的從包里拿了一個紅色錦盒道,“娘,這是念兒孝敬您的。”
李念說完就覺得嗓子又干又澀,說不出其他話來。
郭氏覺得這好日子剛過幾天,兒子就大手大腳了,實在是沒有個輕重,覺得跟這個當了狀元郎給家裡光宗耀祖的女兒比,真是天差地別,資質就是差,果然被相公親自教過的和沒有被教過是不一樣,一點都不穩重,可是那些訓斥的話語卻不像往常那般輕易的說得出口了。
就如同剛才李清珮喊她的時候那般,兒子已經顯出少年的輪廓來,她忽然意識到這就是大孩子了,更不要說帶著幾分夫君的樣貌。
李念原本鼓著勇氣,卻見郭氏冷著臉遲遲不接,心裡又開始緊張了起來,李清珮接過錦盒,然後打開,對著郭氏說道,“娘,你看,這成色真是好。”
郭氏總是不忍拂逆李清珮,只好順著李清珮的話看去,忽然她就愣住了,目光閃動,好一會兒伸出手去摸那珊瑚,道,“竟然是珊瑚手鍊。”
李清珮有些不明所以,卻看到李念目光裡帶出愧疚來,道,“兒子有了錢就想把原來的那一串贖回來,可是因為那紅珊瑚轉手了許多次,已經是尋不到了。”
原來郭氏有一串珊瑚的手鍊,很是珍貴,後來為了補貼家用,只好當掉了,那是郭氏心愛之物,是李唐之前的定親信物之一,對郭氏來說尤為珍貴,卻是為了李念讀書不得不當掉。
李清珮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忍不住嘆氣,對著郭氏說道,“娘,念兒真的長大了。”
郭氏倒也沒說什麼,一聲不響的回了自己的屋,但是李清珮能感覺到郭氏到底沒有像往常那樣苛刻。
或許郭氏也終於意識到李念已經長大了。
李清珮睡了一覺醒來,已經是晚上了,這一覺很是舒服,頓時覺得神清氣爽,一掃之前的沮喪,覺得時間還那麼長,不過因為一點挫折就這樣喪氣的自己顯得有些過於急躁了。
想著來日方長,只要自己堅持,父親的案子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至於晉王的話她只當做是挑撥離間的把戲而已。
李清珮漱洗之後穿戴了一番,就被喊去吃晚飯,晚上郭氏難得蹲了一鍋的老母雞湯,裡面還加了山參,很是大補,卻沒有如同往常一般,先盛給李清珮吃,而是給了李念。
這一舉動別說是李念了,就是李清珮也驚倒了,因為平時郭氏很少這般照顧李念……,李念拿著雞湯的手都是抖的,站著不肯坐下來,哆哆嗦嗦的說道,“娘,姐姐在外面辛勞,整日的為百姓奔波辛勞,應該給姐姐才是。”
郭氏眼睛也不抬,不耐煩的說道,“給你就吃。”然後盛了第二碗遞給李清珮,神色卻是溫柔多了,道,“你弟弟說的是,你在外最是辛勞,要跟那些男官一爭長短,你也多喝些。”
“多謝娘。”
李念坐著喝湯,只覺得雲裡霧裡的,頗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一抬頭看見姐姐李清珮朝著他鼓勵的笑,把提著的一顆心放下來,安心的喝湯,想著也或許是自己想多了,郭氏總歸是自己的娘,哪裡有當娘的不疼兒子的?
老實的喝湯,聽郭氏和李清珮在聊 ,問她熟知的女官里有沒有沒有嫁人的,他就忍不住側耳聽著,他其實很喜歡姐姐講一些朝廷里的事情,商人的敏銳度,讓他對這些極為的關注。
“娘,十年寒窗苦讀不僅是男子,女子更是如此,所以能入了進士的鮮少有年少的,自然大多是婚配的。”李清珮見郭氏打聽起女官的婚事,倒也沒有問為什麼,反而耐心的回答,她知道郭氏從來不說無用的話,肯定是有什麼緣故在的。
隨即轉念一想,難道說她終於意識到她該成親了?想到成親自然就想到了攝政王,其實他也催促過好多次了。
一旁一直側耳傾聽的李念聽了這話好像是終於找到了話題,眼睛亮晶晶的,道,“娘,姐姐的婚事也該上上心了吧?”別人家的女兒,到了李清珮這個年紀,別說是成親了,就是孩子也好幾個了。
李念站在一旁,身子僵硬,瞬間有點不知所措,哪裡還有剛才的笑容。
雖然已經過了許久,但是李念還是從心裡懼怕郭氏,只要郭氏一板著臉,他就會如驚弓之鳥一般,瑟縮的抖動身子。
其實郭氏已經很久都沒訓斥過李念了,甚至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和顏悅色的,但是一個人長久的習慣,很難更改。
李清珮頗有些頭疼,想要安慰李念,上前親昵的攬住李念的肩膀,結果發現這肩膀要比以前厚實了,個子也高了,剛見面的時候比她矮,需要稍微彎下腰,如今則是要抬著胳膊才能摸到,忽然有種家中孩子長大了的滿足感。
“娘,你看,念兒比我麼倆都要高了。”原本只是想要想要安慰下李念,結果卻是發現不知不自覺中,這個單薄且逆來順受的弟弟就這樣突然長大了,以後可以承擔起一片天地來,忍不住感慨的說道,“時間過的可真是快,好像你們從江南回來也不過昨天的事情,一轉眼其實也過了好幾年了。”
郭氏順著李清珮的目光看向李念,見兒子個子也高了,身板也結實了,擺脫了稚嫩,開始顯現出青年的特有的輪廓來,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映出青春活潑的樣子來,那模樣竟然和多年前自己……,夫君那麼相似,她愣住,皺著的眉頭不自覺地鬆了下來,目光凝注,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說道,“你姐姐說的是,年紀也不小了,怎麼做事這般不輕不重的。”
李念還以為郭氏會如同往常一般,好好說教一番,結果只說了這麼一句就回屋裡去了,他頗有些不自在,反而更恐慌了,怕是這次郭氏氣急了,目光求救的看了眼李清珮,卻見她朝著自己笑的柔和,心稍微穩了下,聽到李清珮說道,“沒事,進屋去吧。”
聽到姐姐這話,李念才放下一顆提著的心。
在李念心裡,李清珮既是姐姐,也是讓他敬重之人,自然是很聽信於她。
“姐姐,娘剛才是生氣了嗎?”
李清珮笑著說道,“沒有。”李清珮摸著那一兜子東西,見確實是有不少好玩意,倒不是什麼貴重的,但是這個商人顯然是去了南邊,因為許多東西都是海上運輸過來的,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李清珮隨後一抓就摸出來的用海珠串起來的手鍊,所謂的海珠是歐洲產的珍珠。
“這是送給姐姐的?很喜歡。”李清珮把手鍊戴上,瑩潤的珍珠配著李清珮圓潤的手腕,十分的相得益彰。
這樣的神情終於打消了李念最後一點顧慮,反而眉開眼笑的說道,“姐姐喜歡就好,裡面還有一串紅珊瑚的,那是孝敬娘的。”
顯然很是喜歡自己的行為得到了認可。
兩個姐弟倆一起進了屋子,一開始李念還諸多的顧慮,裹足不前,看到坐在堂屋內太師椅上的郭氏猶如老鼠見到了貓,但或許是李清珮的鼓勵奏效,又或者郭氏終於不在說他了,僵硬的從包里拿了一個紅色錦盒道,“娘,這是念兒孝敬您的。”
李念說完就覺得嗓子又干又澀,說不出其他話來。
郭氏覺得這好日子剛過幾天,兒子就大手大腳了,實在是沒有個輕重,覺得跟這個當了狀元郎給家裡光宗耀祖的女兒比,真是天差地別,資質就是差,果然被相公親自教過的和沒有被教過是不一樣,一點都不穩重,可是那些訓斥的話語卻不像往常那般輕易的說得出口了。
就如同剛才李清珮喊她的時候那般,兒子已經顯出少年的輪廓來,她忽然意識到這就是大孩子了,更不要說帶著幾分夫君的樣貌。
李念原本鼓著勇氣,卻見郭氏冷著臉遲遲不接,心裡又開始緊張了起來,李清珮接過錦盒,然後打開,對著郭氏說道,“娘,你看,這成色真是好。”
郭氏總是不忍拂逆李清珮,只好順著李清珮的話看去,忽然她就愣住了,目光閃動,好一會兒伸出手去摸那珊瑚,道,“竟然是珊瑚手鍊。”
李清珮有些不明所以,卻看到李念目光裡帶出愧疚來,道,“兒子有了錢就想把原來的那一串贖回來,可是因為那紅珊瑚轉手了許多次,已經是尋不到了。”
原來郭氏有一串珊瑚的手鍊,很是珍貴,後來為了補貼家用,只好當掉了,那是郭氏心愛之物,是李唐之前的定親信物之一,對郭氏來說尤為珍貴,卻是為了李念讀書不得不當掉。
李清珮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忍不住嘆氣,對著郭氏說道,“娘,念兒真的長大了。”
郭氏倒也沒說什麼,一聲不響的回了自己的屋,但是李清珮能感覺到郭氏到底沒有像往常那樣苛刻。
或許郭氏也終於意識到李念已經長大了。
李清珮睡了一覺醒來,已經是晚上了,這一覺很是舒服,頓時覺得神清氣爽,一掃之前的沮喪,覺得時間還那麼長,不過因為一點挫折就這樣喪氣的自己顯得有些過於急躁了。
想著來日方長,只要自己堅持,父親的案子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至於晉王的話她只當做是挑撥離間的把戲而已。
李清珮漱洗之後穿戴了一番,就被喊去吃晚飯,晚上郭氏難得蹲了一鍋的老母雞湯,裡面還加了山參,很是大補,卻沒有如同往常一般,先盛給李清珮吃,而是給了李念。
這一舉動別說是李念了,就是李清珮也驚倒了,因為平時郭氏很少這般照顧李念……,李念拿著雞湯的手都是抖的,站著不肯坐下來,哆哆嗦嗦的說道,“娘,姐姐在外面辛勞,整日的為百姓奔波辛勞,應該給姐姐才是。”
郭氏眼睛也不抬,不耐煩的說道,“給你就吃。”然後盛了第二碗遞給李清珮,神色卻是溫柔多了,道,“你弟弟說的是,你在外最是辛勞,要跟那些男官一爭長短,你也多喝些。”
“多謝娘。”
李念坐著喝湯,只覺得雲裡霧裡的,頗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一抬頭看見姐姐李清珮朝著他鼓勵的笑,把提著的一顆心放下來,安心的喝湯,想著也或許是自己想多了,郭氏總歸是自己的娘,哪裡有當娘的不疼兒子的?
老實的喝湯,聽郭氏和李清珮在聊 ,問她熟知的女官里有沒有沒有嫁人的,他就忍不住側耳聽著,他其實很喜歡姐姐講一些朝廷里的事情,商人的敏銳度,讓他對這些極為的關注。
“娘,十年寒窗苦讀不僅是男子,女子更是如此,所以能入了進士的鮮少有年少的,自然大多是婚配的。”李清珮見郭氏打聽起女官的婚事,倒也沒有問為什麼,反而耐心的回答,她知道郭氏從來不說無用的話,肯定是有什麼緣故在的。
隨即轉念一想,難道說她終於意識到她該成親了?想到成親自然就想到了攝政王,其實他也催促過好多次了。
一旁一直側耳傾聽的李念聽了這話好像是終於找到了話題,眼睛亮晶晶的,道,“娘,姐姐的婚事也該上上心了吧?”別人家的女兒,到了李清珮這個年紀,別說是成親了,就是孩子也好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