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木木微微嘆了一口氣:“我只是擔心她遇不上喜歡的人。”
“你以往可不會想這麼多。”
木木輕輕捶了他一拳:“我也是會老的。”她從他的懷裡抬起頭來,指了指自己的眼角,“你看,都有皺紋了。”
宇文涼笑了一聲,立刻吻了上去。
“一定是因為為夫每日親的次數太多了。”
“哼,那你還親。”
宇文涼微蹲下身,將側臉湊過去,笑道:“我讓你親回來。”
木木忍笑,將他的臉推開:“都多少歲了,臉皮怎麼還這麼厚。”
宇文涼沒有放棄,循循善誘:“屋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微微一笑,露出了牙齒,“木木不要害羞。”
害羞個頭。木木鼓鼓嘴,看似孟浪,實則溫柔地吻上了他的額角。
見宇文涼眉眼含笑,不欲再聽他的打趣,復又接過起先的話頭:“你若想讓吉兒遊歷江湖,便需向我保證他的安全。”
“陳府就有不少江湖勢力。父親偶爾也想出去走走,有他看著老四,不會出甚大錯的。”
木木深吸一口氣,朝他笑道:“還真是有些捨不得呢。”
“他們會回來的,木木。”宇文涼靠近她,柔聲道,“每年的新正,他們都會回來的。”
十餘日後,木木立在屋前,右手挽著宇文涼,左手搭在宇文言的肩上,笑著同宇文吉道別。
然後,靜靜看著他利落地翻身上馬,在亭亭如蓋的季節里,離她越來越遠。
……
是年新正,果如宇文涼所言,兄妹四人陸陸續續回到了雁城。
宇文言比母親還要興奮,穿著一身喜慶的紅色,疾步跑向院門。
“兄長!”
宇文承才帶兵從嶺南回來,身上殺伐之氣未散。可一見到妹妹,劍眉星目間立時生出柔和。
他將宇文言舉起來,掂了掂,笑道:“不錯,長了一點點。”
“年年才沒長胖呢。”宇文言拍了拍兄長的腦袋,嘴巴微翹,“年年是長高了。”
宇文承將她放下,笑著揉了揉她的頭:“是長大了。”
木木循著聲響走了出來,甫一見他,便道:“這幾月的奔波想來很是勞苦吧。”待走近了些,瞧清了兒子的眉眼,愈發心疼,“怎麼又瘦了呢。”
宇文承微哂,他拍拍胸脯,安慰道:“母親您看,我可結實了。”
木木伸手點了點他的額頭:“你這個小子,一向是不會照顧自己的。”
“這不還有母親嗎?”
趁著兩人說話,宇文言走到哥哥的身後,看他有沒有藏什麼有趣的物什。宇文承每次回家,都會送她一個小禮物。
依米和朗玡晚了宇文承一個時辰。
還未到院門,依米便掀開帘子,跳下了馬車,朝小院跑去。朗玡笑著緊跟其後。
“爹爹娘親,我們回來了。”
其時木木恰好坐在枇杷樹下,教年年包餃子。宇文涼父子則在一旁,閒聊著嶺南的戰事。
“你們兩個這跳車的毛病,也不知是從哪裡學來的。”木木笑著搖了搖頭,“看以後你們老了,還能不能跳得動。”
宇文言笑道:“姐夫一向循規蹈矩,定是姐姐先跳,他在其後跟著的。”
朗玡生得丰神俊朗,溫潤如玉。聞言嘴角噙笑,與依米對視了一眼,方才拱手行禮道:“小婿見過泰山泰水。”
依米在一旁樂得不行:“在娘親面前,你倒是知禮。”
朗玡面不改色地起身:“夫人說笑了。”
木木笑嗔了依米一眼:“你還不快去淨手,然後過來幫忙。”
“好嘞。”
午後,宇文汝和宇文吉幾乎算是一道回來。
依米打趣道:“咱們的女相終於到家了。”
宇文汝面上微紅:“姐姐說笑了。”
宇文承笑著拍拍她的肩:“你眼下已是吏部的侍郎,姐姐這樣說,也不算過分。”
“哪裡能比得上衑姐姐。”宇文汝面有敬色,“姐姐如今不僅是鴻臚寺卿,還兼有禮部尚書一職。前幾年更是親自出使西面,同往生教交涉,引其攜重禮來朝,願與熙國世代交好。”
宇文吉靠在樹幹上,吃著方嬤嬤做的糕團,笑道:“反正我姐姐是最好的。”
宇文言連忙點頭:“恩,年年也這麼覺得。”
宇文涼和木木相視一笑。
夜裡,在外祖父、父親、母親、岑伯和方嬤嬤相繼吃下了新年的第一二三四五個餃子後,小輩們才默契地拿起了筷子。
木木知道,幾夜之後,他們將再次各奔東西。
可是這又如何,縱然有新的掛念和擔心,卻遠遠不如明白他們終將回來的欣慰與喜悅。
倦鳥總會歸巢。
她和宇文涼,會一直在這裡。
作者有話要說: 1、日常麼麼噠~
2、感謝小天使糖糖、@巫灌溉的營養液~麼麼噠~
3、感謝小天使宋茜的老婆投的地雷~麼麼噠
4、婚後日常暫時到這裡,如果之後作者菌又想到新的故事,會繼續接著寫下去噠~下一個應該是配角的人物番外,最後是木木和宇文涼前世的事情。如果作者菌漏了啥,麻煩隨時提醒哦~麼麼麼麼噠~
第70章 宋衑番外一
秋闈放榜時,宋衑的名字列在第六位,驚了昌邑城中的不少人,尤其是達官貴人。但除了驚異,也有好事者認為,是宋譽特地囑咐過考官,才能使宋衑有如此位次。
宋譽未曾解釋,只向泰禧帝請旨,將前十名考生的卷子並題目一同布告出來,優劣如何,到時一看便知。
至於其餘流言,比如考官漏題,卷文代答等,便由御史台接受審理,而宋衡因避嫌,並未參與。
主管昌邑秋闈的程學士,年歲已高,再過上兩三年就要回家恩享天壽。不想在這岔口處碰見了此事,氣得在御史台吹鬍子瞪眼:“程某雖只是區區一介小儒,卻也知曉天地尊卑,禮義廉恥。做什麼偏偏去給他宋不鳴捧腳?難道程某不要臉面的嗎!”
不鳴是宋譽的字,他為官之初,師從文淵閣大學士鄭博。鄭博與程紀雖算同僚,但因兩人所持的古籍觀念不同,大半生都未好好說過話,見面時不是嘲諷就是挖苦。
宋衡其時恰好經過,見程老先生鶴髮童顏,精神尚好,忍不住搖了搖頭。此次主事的楊御史,耳根子怕是要不清淨了。
一思一想間,倒讓程紀撞見了。老人家看著他,眉心一皺。宋衡以為不好,立刻轉身欲走,卻被他叫住。
“等等!”
宋衡慢慢回過身,面上掛著笑:“程伯伯。”
“誰是你伯伯。”程紀哼了一聲,“程某人可擔不起。”
宋衡早年獨自開府後,在朝中過得並不順。朝臣慣會見風使舵,雖不至於冷言冷語,但也絕不會古道熱腸,不過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程紀看著脾氣古怪,卻在他初入仕途時有所指點。
“你以往可不會想這麼多。”
木木輕輕捶了他一拳:“我也是會老的。”她從他的懷裡抬起頭來,指了指自己的眼角,“你看,都有皺紋了。”
宇文涼笑了一聲,立刻吻了上去。
“一定是因為為夫每日親的次數太多了。”
“哼,那你還親。”
宇文涼微蹲下身,將側臉湊過去,笑道:“我讓你親回來。”
木木忍笑,將他的臉推開:“都多少歲了,臉皮怎麼還這麼厚。”
宇文涼沒有放棄,循循善誘:“屋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微微一笑,露出了牙齒,“木木不要害羞。”
害羞個頭。木木鼓鼓嘴,看似孟浪,實則溫柔地吻上了他的額角。
見宇文涼眉眼含笑,不欲再聽他的打趣,復又接過起先的話頭:“你若想讓吉兒遊歷江湖,便需向我保證他的安全。”
“陳府就有不少江湖勢力。父親偶爾也想出去走走,有他看著老四,不會出甚大錯的。”
木木深吸一口氣,朝他笑道:“還真是有些捨不得呢。”
“他們會回來的,木木。”宇文涼靠近她,柔聲道,“每年的新正,他們都會回來的。”
十餘日後,木木立在屋前,右手挽著宇文涼,左手搭在宇文言的肩上,笑著同宇文吉道別。
然後,靜靜看著他利落地翻身上馬,在亭亭如蓋的季節里,離她越來越遠。
……
是年新正,果如宇文涼所言,兄妹四人陸陸續續回到了雁城。
宇文言比母親還要興奮,穿著一身喜慶的紅色,疾步跑向院門。
“兄長!”
宇文承才帶兵從嶺南回來,身上殺伐之氣未散。可一見到妹妹,劍眉星目間立時生出柔和。
他將宇文言舉起來,掂了掂,笑道:“不錯,長了一點點。”
“年年才沒長胖呢。”宇文言拍了拍兄長的腦袋,嘴巴微翹,“年年是長高了。”
宇文承將她放下,笑著揉了揉她的頭:“是長大了。”
木木循著聲響走了出來,甫一見他,便道:“這幾月的奔波想來很是勞苦吧。”待走近了些,瞧清了兒子的眉眼,愈發心疼,“怎麼又瘦了呢。”
宇文承微哂,他拍拍胸脯,安慰道:“母親您看,我可結實了。”
木木伸手點了點他的額頭:“你這個小子,一向是不會照顧自己的。”
“這不還有母親嗎?”
趁著兩人說話,宇文言走到哥哥的身後,看他有沒有藏什麼有趣的物什。宇文承每次回家,都會送她一個小禮物。
依米和朗玡晚了宇文承一個時辰。
還未到院門,依米便掀開帘子,跳下了馬車,朝小院跑去。朗玡笑著緊跟其後。
“爹爹娘親,我們回來了。”
其時木木恰好坐在枇杷樹下,教年年包餃子。宇文涼父子則在一旁,閒聊著嶺南的戰事。
“你們兩個這跳車的毛病,也不知是從哪裡學來的。”木木笑著搖了搖頭,“看以後你們老了,還能不能跳得動。”
宇文言笑道:“姐夫一向循規蹈矩,定是姐姐先跳,他在其後跟著的。”
朗玡生得丰神俊朗,溫潤如玉。聞言嘴角噙笑,與依米對視了一眼,方才拱手行禮道:“小婿見過泰山泰水。”
依米在一旁樂得不行:“在娘親面前,你倒是知禮。”
朗玡面不改色地起身:“夫人說笑了。”
木木笑嗔了依米一眼:“你還不快去淨手,然後過來幫忙。”
“好嘞。”
午後,宇文汝和宇文吉幾乎算是一道回來。
依米打趣道:“咱們的女相終於到家了。”
宇文汝面上微紅:“姐姐說笑了。”
宇文承笑著拍拍她的肩:“你眼下已是吏部的侍郎,姐姐這樣說,也不算過分。”
“哪裡能比得上衑姐姐。”宇文汝面有敬色,“姐姐如今不僅是鴻臚寺卿,還兼有禮部尚書一職。前幾年更是親自出使西面,同往生教交涉,引其攜重禮來朝,願與熙國世代交好。”
宇文吉靠在樹幹上,吃著方嬤嬤做的糕團,笑道:“反正我姐姐是最好的。”
宇文言連忙點頭:“恩,年年也這麼覺得。”
宇文涼和木木相視一笑。
夜裡,在外祖父、父親、母親、岑伯和方嬤嬤相繼吃下了新年的第一二三四五個餃子後,小輩們才默契地拿起了筷子。
木木知道,幾夜之後,他們將再次各奔東西。
可是這又如何,縱然有新的掛念和擔心,卻遠遠不如明白他們終將回來的欣慰與喜悅。
倦鳥總會歸巢。
她和宇文涼,會一直在這裡。
作者有話要說: 1、日常麼麼噠~
2、感謝小天使糖糖、@巫灌溉的營養液~麼麼噠~
3、感謝小天使宋茜的老婆投的地雷~麼麼噠
4、婚後日常暫時到這裡,如果之後作者菌又想到新的故事,會繼續接著寫下去噠~下一個應該是配角的人物番外,最後是木木和宇文涼前世的事情。如果作者菌漏了啥,麻煩隨時提醒哦~麼麼麼麼噠~
第70章 宋衑番外一
秋闈放榜時,宋衑的名字列在第六位,驚了昌邑城中的不少人,尤其是達官貴人。但除了驚異,也有好事者認為,是宋譽特地囑咐過考官,才能使宋衑有如此位次。
宋譽未曾解釋,只向泰禧帝請旨,將前十名考生的卷子並題目一同布告出來,優劣如何,到時一看便知。
至於其餘流言,比如考官漏題,卷文代答等,便由御史台接受審理,而宋衡因避嫌,並未參與。
主管昌邑秋闈的程學士,年歲已高,再過上兩三年就要回家恩享天壽。不想在這岔口處碰見了此事,氣得在御史台吹鬍子瞪眼:“程某雖只是區區一介小儒,卻也知曉天地尊卑,禮義廉恥。做什麼偏偏去給他宋不鳴捧腳?難道程某不要臉面的嗎!”
不鳴是宋譽的字,他為官之初,師從文淵閣大學士鄭博。鄭博與程紀雖算同僚,但因兩人所持的古籍觀念不同,大半生都未好好說過話,見面時不是嘲諷就是挖苦。
宋衡其時恰好經過,見程老先生鶴髮童顏,精神尚好,忍不住搖了搖頭。此次主事的楊御史,耳根子怕是要不清淨了。
一思一想間,倒讓程紀撞見了。老人家看著他,眉心一皺。宋衡以為不好,立刻轉身欲走,卻被他叫住。
“等等!”
宋衡慢慢回過身,面上掛著笑:“程伯伯。”
“誰是你伯伯。”程紀哼了一聲,“程某人可擔不起。”
宋衡早年獨自開府後,在朝中過得並不順。朝臣慣會見風使舵,雖不至於冷言冷語,但也絕不會古道熱腸,不過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程紀看著脾氣古怪,卻在他初入仕途時有所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