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蔣漁覺得,自己寫小說是寫小說,工作是工作,這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事情,沒必要用寫小說的事情來試圖為自己的面試加分。

  聽說蔣漁是攝影專業畢業,又有一定的文字基礎,主編點了點頭,又大致的對她做了一些了解,通知她回家等消息。

  主編在面試的單子上寫寫畫畫,示意她可以出去了。

  她禮貌的行了禮推門出去。這才偷偷的打量了這個公司的環境。公司的裝修與裝飾都有著較強的時尚元素,玻璃分割的房間內外通透,在往前走一些,有一排對放的電腦,這裡的編輯分為寫作編輯和排版編輯,當然還有專職的攝影和美工。

  他們湊在一起,或是手指在鍵盤上飛速的敲著,或是幾個人拿著排好版的雜誌討論著裡面內容需要改進的地方。

  氣氛還算不錯。

  蔣漁覺得還是蠻喜歡這家公司的,主編也雖然嚴肅,但是看起來不像是個特別不好相處的人。蔣漁出門的時候,剛好下一位約來面試的人進門,她看了看時間,和她的時間剛好相距20分鐘。前台微笑著送走蔣漁,蔣漁也對這個早上打電話通知自己參加面試的小姑娘很有好感,笑著點了點頭,乘電梯下樓。

  在她面試之前,也剛好看到有一個被試者從裡面走出來,她覺得主編似乎是一個非常守時而有規律的人。哪怕是從她乾淨整潔的桌面與精緻平整的衣角也可以看出她是一個自律而一絲不苟的人。

  蔣漁其實很喜歡這樣成功的職場女性,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不說話就可以用氣場殺人!這樣的人作為領導其實是很不錯的,會讓手下的員工很有方向感,給人的感覺也很踏實。

  當天晚上蔣漁就收到了複試的通知,需要她提交一份任意地點的遊記,蔣漁旅遊的經驗不多,翻了翻之前曾經去過地方的留影,附上照片寫了一篇遊記,按照指定的郵箱發了過去。然後便在家無聊等消息了。

  這些天閒來無事的時候,蔣漁也喜歡更新更新微博,不過最近的微博,幾乎寫得慢慢的都是秦非——當然,只有她知道那些都是關於她的秦非。

  蔣漁的微博雖然跟著劇組也蹭了不少粉絲,自己又曾經“表白”秦非,但是其實並不會有人真的將兩個人聯繫在一起,因為畢竟她與秦非是兩個世界的人,而小說作家的某本小說是因為某個明星給予的靈感這樣的事例又似乎不在少數,所以蔣漁發的微博也十分的安全,因為她至始至終都沒有提過關於秦非,而僅僅是一些她想對秦非說的話。那些開心的不開心的,在想起秦非的時候,都變得柔軟而明媚。

  關注她微博的粉絲也喜歡轉轉她的微博,借著她的那些話,想將一些想說而不敢說的思念與喜歡,轉達給微博里的某一個人。

  她們也只是知道漁漁漁似乎戀愛了,同心中有著深愛之人的她們一樣,深深的喜歡著她的那個他。

  蔣漁的錄取消息,是一天後那家雜誌社的前台打電話通知的。

  她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秦非後,就開開心心的去上班了。

  接下來的日子似乎都很平靜,每天白天上班,下班以後就學學做飯碼碼字,等秦非忙完了,兩個人通著電話各忙各的,直到各自去休息。

  不過秦非卻不經意間做了一件讓蔣漁特別感動的事情——

  蔣漁在與秦非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的時候,想起那張在秦非朋友圈的照片,便問起了秦非,秦非說那張照片確實是個女生拍的,他剛好在她的朋友圈看到,覺得好看就也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秦非說著便問蔣漁不喜歡麼,如果不喜歡的話他就刪了。

  蔣漁沒太在意的說不用了,因為本身也並不是什麼大事,秦非說只是從別人朋友圈看到的,那邊不會騙她。而且在蔣漁看來,很多男生像是陸雪家的老鍾,他們總是會說一些,如果你不喜歡我就不做了、如果你不喜歡我就刪了等等這樣的話來,但是他們其實是並不想那麼做的,說出來也不過是給自己和對方給一個台階下而已。蔣漁也並不是很在意這件事,便也以為這件事過去了。

  可是她後來無聊翻秦非朋友圈的時候,卻發現那張照片確實不見了。

  或許這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蔣漁卻覺得,秦非細心的將每件小事都做的很好,有時候她都會想,秦非是不是在她之前有過一個兩個很好很好的女朋友,她們將秦非變成了如今這麼好的秦非,她想想,其實都是覺得滿懷感激的。

  但是她暗暗決定,以後一定要為秦非拍好多好多的照片,努力幫助他成為這個世界上最耀眼的人。

  第二十四章 雪中送炭

  新工作一切還算順利,面對在這座快節奏的城市裡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蔣漁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一切挑戰。

  唯一不算順心的可能就是發表的新文效果並不是很好,這倒是讓蔣漁有幾分沮喪,可能歸根究底的來說,還是因為之前一部書取得了成功,可能她也會下意識的覺得,之後寫書的路會相對來說比較好走一些,然而現實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蔣漁也認真的研究了自己現在正在寫的這部書,反覆讀了很多遍想找到其中的問題所在,可是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這讓她多少有些挫敗感,不過還好的是,新單位適應的還不錯,同事們雖然都忙得很少說話,但是整體關係也還算不錯。

  蔣漁的工作主要是文字編輯,攝影的同事拍出一些美食的照片,蔣漁和另幾個同事負責配上文字。但是主編卻覺得蔣漁的照片拍攝的也還不錯,就特別要求她下次在攝影外出拍攝的時候也跟著一起去,因為雜誌社本身其實除了在崗的幾位編輯和攝影之外,也接收社會投稿,多出來好的文字和照片當然會更好,所以攝影師也並不介意帶上蔣漁,反而覺得這個活蹦亂跳的小丫頭人也還算不錯。

  外出拍攝的這天兩個人的任務是拍攝一組新建的遊樂場圖,因為是新建還未正式對外開放,雜誌社爭取到了在未開放時進場拍攝的機會,並出圖後作為一個新的景點進行刊登宣傳。

  帶著蔣漁拍攝和學習的劉哥三十來歲,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攝影經驗,因為今天要拍攝的攝影地點並不在市內,所以二人便乘坐他的車前往園區。蔣漁想著到了那邊算是郊區應該沒什麼可以吃飯的地方自己又算是跟著前輩學經驗的,就先帶著攝影大哥去先吃了飯。

  吃過飯之後,兩人驅車前往了那座新建的遊樂場。

  因為遊樂場是新建的,也需要前期這樣的宣傳,所以遊樂場方面也十分的配合請了一家三口的模特來協助拍攝,兩個人分別拍攝了照片,拍攝過後劉哥還好心的將蔣漁帶到了蔣漁所住地方的路口,蔣漁不好意思讓劉哥特意拐進小路送她,微笑著推拒了他送到樓下的提議,劉哥想了想,覺得現在也不算晚,囑咐好她今晚將照片整理好後發到他的郵箱之後,就將她放在了路邊。

  這件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因為本身作為一個實習生,拍出的照片能被雜誌社採用很好,不採用也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對於蔣漁來說並沒有過多的在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