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莫說是前朝,就算是一個朝代的皇帝,還有一招天子一招臣的說法,連自己親爹的舊臣都信不過,又怎麼可能信任前朝的官。
“微臣知道。只是微臣斗膽反問陛下,您可有更好的法子?”
這問題難住了新皇。新皇蹲一蹲,方才開口:“咱們君臣二人,也不用說那些體面話。你當知道,他們是夏國的舊臣,又怎麼會真心為我大吳做事。”
這也是沈天湛這些日子閉關苦讀古籍的原因。
沈天湛道:“新朝建立,聖上仁慈遍布四海。不光接納了前朝舊部,還恢復國子監教授眾官之子,讓官家後人接受最好教導,未來為國出力,也是為其家族爭光。”
新皇那裡不明白沈天湛的意思?
“你是說質子?”孩子留在京中國子監念書,老子被分網全國各地當官。若是他們有什麼不軌之心,孩子在皇帝的手裡,自然不敢造次。
“聖上仁慈,又豈會有這等?陛下只是心繫江山,心繫眾卿家。忠臣之後,陛下自然關心是否成才,國子監內能有最好的教導,是最好的去處。若是奸臣,其養大的孩子十之八九心術不正,陛下也是防患於未然。”
這麼一番話,說進了新皇的心裡。新皇心種反覆斟酌,才開口道:“沈愛卿,你可知你說這些,代表了什麼。”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沈天湛獻計一事很快就會被傳開。那些被重新啟用卻將長子送至皇帝身邊做質子的人,怕是恨沈天湛到了骨頭裡。沈天湛也一定會受到唾棄。本來她就是前朝舊部,被新皇複製起來的官員排斥,現如今又得罪了前朝留下來的,沈天湛這是要離自己於孤立的境地,背腹受敵。
沈天湛道:“微臣知曉,微臣只求問心無愧。無愧於天下百姓。”
“好!得此忠臣,朕亦是無憾。來人擬制!這戶部尚書的位置一直空著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沈愛卿這方面頗有見解,你且辛苦些,擇日上任吧。”
沈天湛此時已經是正三品左都御史,現如今新皇有給了他正二品戶部尚書的位置!還都是手握大權的官職,可見新皇是有多重視於他。
左都御史監管眾官,主權。而戶部的另一個稱呼就是國家的寶庫,戶部尚書,自然是主財。兩大權勢握在手裡,這一時間,沈天湛絕對的風頭無兩。
李季那便是不知道自己的一封信引來多大波瀾的。二狗子生日以後,二人三天兩頭進城一趟看看生意和大雜院,剩下的時間都在村裡頭待著過日子。
人過來伺候,二人也不攔著,做飯的時候不讓旁人插手,剩下的活他們要干就任由他們了。二人吃了睡睡了吃的,小日子別提多悠閒了。
李季的誕辰也快到了。李季是堅持當天吃素祭拜爹娘的,不過想看的煙花少不了。早早的準備下來,跟二狗子混日子也就是膩歪在一起你儂我儂的酸人牙疼。
又去了趟縣裡,正式大雪隆冬的時候。二人進了縣裡就下了馬車,穿著厚厚的衣裳,走在街上閒溜達。
現在街上人倒是比前些日子多了許多。全縣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當初戰亂的時候,逃走的人若是還活著,都漸漸搬回來一些。而外面許多知道了這邊戰亂時候死的人很少,甚至有的躲進山裡的出來以後還胖了許多,堅信這邊是風水寶地,都想盡了辦法搬進來。
按照這個勢頭,相信要不了兩年,這裡怕是照比前朝還要繁榮許多。
戰亂以後乞丐很多,平日李季會多揣些銅板,路上遇到了就扔兩個。這些出門祈禱的,總要比那些賣妻典子燒殺搶掠的人強許多。
二人穿的靚麗,乞討的人瞧見了也都連忙揚聲說好話。吉祥話聽了,李季就當是花錢聽吉祥話,給兩個賞錢。
剛扔了兩個銅板,那乞討的小童練練扣頭感謝,李季這才瞧見,那孩子一隻手是扭過去的,是個殘疾孩子。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還是後來的。李季心疼,又扔了幾個銅板進去,蹲下身子問道:“你胳膊怎麼了?”
那好孩子臉髒兮兮的,連男女都巧不清楚。表情有些木訥,道:“折了。”
李季只道是戰亂的時候發生了意外,伸手摸摸他的發頂,道:“可憐見的,跟我走吧,我有個大雜院,裡面都是你這麼大的孩子,那裡能吃飽飯,還教你讀書認字,怎麼樣?”
那孩子身子一顫,連連搖頭:“不敢不敢,我不去!我挺好!”、
李季有些奇怪,可到底見識短,沒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小童不願意,也不能勉強。李季嘆口氣,將懷裡剛買的烤地瓜遞給他:“這個你拿著吃吧。”
李季家裡頭有,只是剛剛過來的時候路上路過了賣烤地瓜的攤子。烤地瓜味道香甜,加上大冷天的,李季看那小販不容易,就買了兩個。
小童看來是餓狠了,連皮都沒剝,張大嘴狠狠咬了一口,燙的他合不攏嘴,卻捨不得吐出來匆匆咽下去。只燙著舌尖發麻,又貪婪的咬下第二口。
李季看著心酸,掙扎些許,帶著二狗子離開了。
去各家店裡瞧瞧生意,聽了他們帳目匯報。李季不懂得查帳,更算不明白那些數字的變化。
不過李季信任這些人,因為他們是沈天湛曾經身邊的人,李季相信沈天湛用人的手段。
就這麼帶著玩樂的心思,一直到了下午才會去。坐在馬車上,李季還有些奇怪:“咱們縣裡人是多了,搬過來的人多了,這乞丐也多了。”
二狗子道:“不光是乞丐多了,殘疾的也多了。以前看到乞討的,都是窮得吃不飽的,或是生病的。有殘疾的很少。”
殘疾的但凡家裡頭還有人,也會把他照顧好了,不會讓一個腿腳不方便的人還沿街乞討。
李季也沒往心裡去:“是啊,這打仗過去還不到一年,向來都是打仗那會兒受的傷。怪可憐的。”
這一路上光有殘疾的孩子就遇到了三四個。李季瞧著孩子可憐,還都給了些,特意吩咐店面遇到乞討的都善待些,就算是乞丐多了給不過來,李季設立的粥鋪還在,現在堅持施粥,讓餓肚子的都過去吃一碗。
施粥不可能給的都是大米,李季也給不起,多半都是雜糧粥,什麼多給什麼,粥倒是挺濃稠的,吃不飽,但足夠維持生命不餓死了。
李季不是散盡家財做好事的主,能做到這程度已經不錯了。
“要不我咋說,這打仗是聽了,可老百姓受的傷害,還要等上好些年才能徹底淡下來。”李季嘆口氣,愈發慶幸自己又二狗子和沈天湛。若是沒有他們二人,李季還是那個窮小子。
戰亂來了以後,李季這小身板,人家士兵來了搜刮不到油水,怕是氣的一刀砍了李季出氣了。
越想越是離譜,李季搖頭笑笑,轉過頭對上二狗子,伸手摸摸二狗子的頭髮。
在城裡頭瞧見的,李季沒往心裡去,回家繼續過日子。
也就兩三天的功夫吧,李季跟二狗子中午剛吃完飯打算睡個午覺,就被一陣哭聲鬧得清醒了。
“微臣知道。只是微臣斗膽反問陛下,您可有更好的法子?”
這問題難住了新皇。新皇蹲一蹲,方才開口:“咱們君臣二人,也不用說那些體面話。你當知道,他們是夏國的舊臣,又怎麼會真心為我大吳做事。”
這也是沈天湛這些日子閉關苦讀古籍的原因。
沈天湛道:“新朝建立,聖上仁慈遍布四海。不光接納了前朝舊部,還恢復國子監教授眾官之子,讓官家後人接受最好教導,未來為國出力,也是為其家族爭光。”
新皇那裡不明白沈天湛的意思?
“你是說質子?”孩子留在京中國子監念書,老子被分網全國各地當官。若是他們有什麼不軌之心,孩子在皇帝的手裡,自然不敢造次。
“聖上仁慈,又豈會有這等?陛下只是心繫江山,心繫眾卿家。忠臣之後,陛下自然關心是否成才,國子監內能有最好的教導,是最好的去處。若是奸臣,其養大的孩子十之八九心術不正,陛下也是防患於未然。”
這麼一番話,說進了新皇的心裡。新皇心種反覆斟酌,才開口道:“沈愛卿,你可知你說這些,代表了什麼。”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沈天湛獻計一事很快就會被傳開。那些被重新啟用卻將長子送至皇帝身邊做質子的人,怕是恨沈天湛到了骨頭裡。沈天湛也一定會受到唾棄。本來她就是前朝舊部,被新皇複製起來的官員排斥,現如今又得罪了前朝留下來的,沈天湛這是要離自己於孤立的境地,背腹受敵。
沈天湛道:“微臣知曉,微臣只求問心無愧。無愧於天下百姓。”
“好!得此忠臣,朕亦是無憾。來人擬制!這戶部尚書的位置一直空著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沈愛卿這方面頗有見解,你且辛苦些,擇日上任吧。”
沈天湛此時已經是正三品左都御史,現如今新皇有給了他正二品戶部尚書的位置!還都是手握大權的官職,可見新皇是有多重視於他。
左都御史監管眾官,主權。而戶部的另一個稱呼就是國家的寶庫,戶部尚書,自然是主財。兩大權勢握在手裡,這一時間,沈天湛絕對的風頭無兩。
李季那便是不知道自己的一封信引來多大波瀾的。二狗子生日以後,二人三天兩頭進城一趟看看生意和大雜院,剩下的時間都在村裡頭待著過日子。
人過來伺候,二人也不攔著,做飯的時候不讓旁人插手,剩下的活他們要干就任由他們了。二人吃了睡睡了吃的,小日子別提多悠閒了。
李季的誕辰也快到了。李季是堅持當天吃素祭拜爹娘的,不過想看的煙花少不了。早早的準備下來,跟二狗子混日子也就是膩歪在一起你儂我儂的酸人牙疼。
又去了趟縣裡,正式大雪隆冬的時候。二人進了縣裡就下了馬車,穿著厚厚的衣裳,走在街上閒溜達。
現在街上人倒是比前些日子多了許多。全縣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當初戰亂的時候,逃走的人若是還活著,都漸漸搬回來一些。而外面許多知道了這邊戰亂時候死的人很少,甚至有的躲進山裡的出來以後還胖了許多,堅信這邊是風水寶地,都想盡了辦法搬進來。
按照這個勢頭,相信要不了兩年,這裡怕是照比前朝還要繁榮許多。
戰亂以後乞丐很多,平日李季會多揣些銅板,路上遇到了就扔兩個。這些出門祈禱的,總要比那些賣妻典子燒殺搶掠的人強許多。
二人穿的靚麗,乞討的人瞧見了也都連忙揚聲說好話。吉祥話聽了,李季就當是花錢聽吉祥話,給兩個賞錢。
剛扔了兩個銅板,那乞討的小童練練扣頭感謝,李季這才瞧見,那孩子一隻手是扭過去的,是個殘疾孩子。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還是後來的。李季心疼,又扔了幾個銅板進去,蹲下身子問道:“你胳膊怎麼了?”
那好孩子臉髒兮兮的,連男女都巧不清楚。表情有些木訥,道:“折了。”
李季只道是戰亂的時候發生了意外,伸手摸摸他的發頂,道:“可憐見的,跟我走吧,我有個大雜院,裡面都是你這麼大的孩子,那裡能吃飽飯,還教你讀書認字,怎麼樣?”
那孩子身子一顫,連連搖頭:“不敢不敢,我不去!我挺好!”、
李季有些奇怪,可到底見識短,沒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小童不願意,也不能勉強。李季嘆口氣,將懷裡剛買的烤地瓜遞給他:“這個你拿著吃吧。”
李季家裡頭有,只是剛剛過來的時候路上路過了賣烤地瓜的攤子。烤地瓜味道香甜,加上大冷天的,李季看那小販不容易,就買了兩個。
小童看來是餓狠了,連皮都沒剝,張大嘴狠狠咬了一口,燙的他合不攏嘴,卻捨不得吐出來匆匆咽下去。只燙著舌尖發麻,又貪婪的咬下第二口。
李季看著心酸,掙扎些許,帶著二狗子離開了。
去各家店裡瞧瞧生意,聽了他們帳目匯報。李季不懂得查帳,更算不明白那些數字的變化。
不過李季信任這些人,因為他們是沈天湛曾經身邊的人,李季相信沈天湛用人的手段。
就這麼帶著玩樂的心思,一直到了下午才會去。坐在馬車上,李季還有些奇怪:“咱們縣裡人是多了,搬過來的人多了,這乞丐也多了。”
二狗子道:“不光是乞丐多了,殘疾的也多了。以前看到乞討的,都是窮得吃不飽的,或是生病的。有殘疾的很少。”
殘疾的但凡家裡頭還有人,也會把他照顧好了,不會讓一個腿腳不方便的人還沿街乞討。
李季也沒往心裡去:“是啊,這打仗過去還不到一年,向來都是打仗那會兒受的傷。怪可憐的。”
這一路上光有殘疾的孩子就遇到了三四個。李季瞧著孩子可憐,還都給了些,特意吩咐店面遇到乞討的都善待些,就算是乞丐多了給不過來,李季設立的粥鋪還在,現在堅持施粥,讓餓肚子的都過去吃一碗。
施粥不可能給的都是大米,李季也給不起,多半都是雜糧粥,什麼多給什麼,粥倒是挺濃稠的,吃不飽,但足夠維持生命不餓死了。
李季不是散盡家財做好事的主,能做到這程度已經不錯了。
“要不我咋說,這打仗是聽了,可老百姓受的傷害,還要等上好些年才能徹底淡下來。”李季嘆口氣,愈發慶幸自己又二狗子和沈天湛。若是沒有他們二人,李季還是那個窮小子。
戰亂來了以後,李季這小身板,人家士兵來了搜刮不到油水,怕是氣的一刀砍了李季出氣了。
越想越是離譜,李季搖頭笑笑,轉過頭對上二狗子,伸手摸摸二狗子的頭髮。
在城裡頭瞧見的,李季沒往心裡去,回家繼續過日子。
也就兩三天的功夫吧,李季跟二狗子中午剛吃完飯打算睡個午覺,就被一陣哭聲鬧得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