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莊書禮研究員不得已地在大庭廣眾下丟人現眼,聲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裂變。”

  “將裂變核燃料中的鈾235、235、鈾……”大爺的,還有一個是什麼數了?“鈾……2……38!對,是38!那個……這個……”

  章明遠教授一句話停三停,給了翻譯同志們充足的翻譯時間,體貼非常。

  羅巡教授在一邊聽的胃抽筋。

  “把鈾235、238……,元素構造改變一下,從而使其保證……能量不變的同時,質量體積減少,然後,然後……”

  下面已經有人忍不住舉手了。

  段黎一點也沒有被人打斷的不悅,簡直是眉開眼笑,“請提問。”

  這位學者很激動,提問:“章教授,您的意思是您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鈾元素嗎?”

  莊書禮一字不差的翻譯。

  “可以……這樣說。”反正吹牛不上稅!

  下面一陣嗡嗡私語。——如果這是真的,這個中國核物理學家獲得終生成就獎不但名至實歸,他去競選諾貝爾獎都有富裕!

  有人迫不及待了,不等人家請,直接站起來提問:“請問教授,您為這種新型的鈾元素命名了嗎?”

  “命名?”教授回首看看助手,助手看上去比他還無助,——老莊同志畢生不擅長瞎掰扯謊說胡話!——再看看在一邊佇立望天花板的領導和看地板的愛人,章教授十分無助地道:“有的。”

  “名字是?”下面懂行的都群情激奮了,因為從命名上多少是能看出一點新型鈾元素的構造的。

  章明遠教授不負眾望:“鈾250。”

  鈾250?能夠生成核燃料鈾元素通常是238和235,代表普通鈾和重鈾,那這個250是從哪裡來的,代表神馬@_@?

  一位物理學獎名落孫山的學者霍然站起,整個人都散發著誓在必得的熊熊鬥志,“章教授,請您詳細講述一下鈾250的構成和您提煉和製造的方法!”

  圍觀群眾立刻紛紛附和,表示要求參觀新型元素鈾250。

  “這可是你們要我說的。”決定了,直接下手。“老莊,你靠後一點。”

  莊書禮點點頭,沒動,拿出一疊濕紙巾捂鼻子。

  段黎沒閒著,仗著核防護手套在手,伸出爪子直接給黃餅拆封,解開塑料繩子,拔下好基層的金屬紙,爪子發顫地把一塊還黃色帶綠跟長了綠毛似的餅狀物體公之於眾了,伴隨而來的是一股刺鼻的臭鴨蛋酸味瀰漫全場!

  全場注目,大家看的這叫一個仔細!

  十秒後台下的人們——主要是對理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紛紛掏手絹的掏手絹、拿紙巾的拿紙巾、實在什麼都沒帶的直接用袖子捂鼻子!

  羅巡偷瞄了安治一眼,忍了忍,沒忍住,拎出一個15層含氧含水醫用口罩塞進領導手裡算是孝敬,兩步蹦到章明遠教授身前把另一個口罩呼在這位臉上了。

  在做科研的章明遠教授被打擾,嫌他礙事,大手一揮把人扒拉到一邊去,接著給大家講述:“其實製造鈾250的方法很簡單,在我國,用土法煉鈾比做豆腐還簡單。豆腐是什麼大家知道嗎?豆腐是中國的一種食……”

  “教授,請不要跑題!”立刻有人反對了,不過主要是反對什麼都翻譯不求重點的翻譯同志們。

  翻譯同志們邊後退邊請求:“章交手,美人想知刀豆腐是怎麼桌的。”

  —_—,美人在哪裡?台下一群妖魔鬼怪。——章教授含淚回歸主題,“鈾250就是從土法煉製的黃餅中提煉出來了的。”

  立刻有人大叫,“章明遠教授,您手裡的是什麼?!”

  章明遠教授疑惑地看著幾個正在往後撤再撤幾步能直接摔下台的翻譯,“他們說什麼呢?”快翻、快翻、快翻!

  仨翻譯抑揚頓挫地一起提問:“擰收里是涉麼?”

  “黃餅。”環視迷茫而警惕的異國友人們,用剛剛學到的專有名詞回答:“八氧化三鈾聚合物,”

  嘩!一言既出下面算是炸了鍋了,好多人都在奪門而逃。不過大概是覺得太失禮,跑到門口就又回來了。然後調轉方向都向後沖,以便儘量遠離漂浮在空氣外的八氧化三鈾聚合物:(羅巡看了安治一眼:門外有守衛!

  安治點點頭,靜觀事態發展。

  全場最鎮定的莫過於章明遠教授了,只見他遺憾地看著瞬間空下來的前三排座位,環顧一眼台上,詢問莊書禮:“仨翻譯呢?”都挺勇敢,愣是把“八氧化三鈾”給翻全了才憑空消失的。

  莊書禮看的清楚,同情地指指那邊牆根兒,“都下去了。”連滾帶爬摔下去的。

  “章明遠教授,為什麼你會隨身攜帶如此危險的物品。”外國學者輸人不輸陣,擠在牆角一邊哆嗦一邊質問。

  莊書禮將群眾們的疑問轉達章教授。

  章教授天經地義地回答:“做研究!”他這是為了科學勇於獻身的精神啊。

  人群里還有腦子比較清醒的,厲聲詢問:“為什麼你們能將危險物品帶入我國、帶到這裡?”

  對此問題莊書禮同志明顯也很想知道,——安治讓他收拾進土耳其的東西的時候他可沒玩忽職守+_+,—看段黎。

  段黎看安治。

  安治在沖他笑!

  媽也!

  段黎托起盤子跨步向前,

  台下的觀眾們繼續後退:(

  好在演講是必須在台上做的,章教授沒有下台去恐嚇廣大知識分子群體,邊維持會場秩序邊安撫大家:“各位,不要亂,不要怕,這塊八氧化三鈾聚合物在我國俗稱黃餅,大家知道,由於其狀態較為穩定,通過密封等措施不會對人造成危害,因此使用黃餅對鈾化合物進行儲存、運輸、交易十分便利,我訪問團把它放在行禮里主要是和食物儲存在一起就從國內給帶出來了。”要說是走私的他也沒意見。“大家放心,只要不直接接觸它,儘量不吸入黃餅粉塵,它對我們是無害的。”為了表達所言的可信性,章明遠教授戴著口罩僅露出雙眼愛憐的看著手裡的東西。——大爺的,這一塊東西值他十年的工資都不止!“它雖然不能直接用於核反應堆,但是能提煉濃縮鈾250,相較於從鈾238提煉鈾250,節省的核燃料能達到50%以上!”

  利動人心。莊書禮一翻譯,就有人顫顫巍巍地提問了:“如何提煉鈾250?”

  “簡單,把鈾礦石做成黃餅,然後再經過二氧化鈾、四氟化鈾、六氟化鈾以及金屬鈾等幾道工藝過程,生產出鈾250。”

  “教授請具體一點。”這次問話的人是格萊帕梅代總主席。——關鍵人物又出場了◎◎。

  段黎笑容滿面:“主席閣下,您問道到點子上了。”

  主席閣下很黯然:我問什麼了我:(

  “我的研製,方法簡單工序便利成本低廉。”發自內心的自豪:“首先,請準備十個大木桶,八百米白布,五個石磨,三把大錘,一口鐵鍋,外帶一個大爐子。”

  聽眾們目瞪口呆地,十分懷疑是否翻譯有誤。好在雖然莊書禮毅然挑起了同步翻譯的重任,隱藏在人群中的仨翻譯也在斷斷續續地堅守崗位。

  羅巡同志喃喃自語:“他要的這點東西的確都能用來做豆腐:(。”

  食品工藝專家兼核物理學家還在侃侃而談:“東西都準備好後,把開採的鈾礦石用石磨磨碎,浸泡到桶里,嗯,這個桶的學名、學名,學名是浸出槽!”終於想起一個專有名詞了,“再往裡倒硝酸和硫酸,等桶里被泡出咕咕的聲音了,把浸出來的溶液從第一個桶里倒進第二個桶里再泡,然後是第三個桶。這樣一桶一桶到第十桶的時候,用白布過濾,上鐵鍋,——各位也可以把這個鍋叫反應器,——,然後端鍋上爐子,把溶液烤乾,一噸的鈾礦石就可以提煉200克黃餅,在將餅蒸熟兒,從蒸汽中可以提煉2.5克鈾250。”

  莊書禮一邊翻譯一邊思考怎麼才能把一塊黃餅蒸熟?!

  台下的人聽的霧繞雲山。

  台上羅巡拉住安治的袖子小聲的、激烈的抗議:“團長,這方法是大躍進時候就有了的。”嘛時候成了章明遠教授的科研成果了?太可恥了,比拿永動定律改編成自己的成果的行為更可恥!

  “抱歉,羅教授,我不知道。”安大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那時候我還沒出生!”

  =_=,我也沒生!

  但是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結晶流傳下來了!——就是流傳這種方法煉鈾的勞動人民都死差不多了:(圍觀群眾們控制住呼吸頻率後,都鎮定了不少,仨翻譯也一點一點地蹩過來,回到台前,不過還是沒敢上來。——上面太危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