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景安眸中的光彩近乎要實體化,帶著一種無法壓抑的渴求,只是最終這種渴望還是被他強行壓了下去,換做平復的情緒,唯有再開口時,語氣里些微的顫音能夠聽出他內心世界的不平靜:“這等糧倉,如此重要,也不該是大皇子你能知道的才對吧?”

  “景安皇子果真是思謀縝密,不肯疏鬆分毫啊,”洛天賜笑贊道,眸里划過厲色,“身居那萬人之上的地位,老皇帝自然不會把這等事情告訴我,可是這種應急之事若只有他一人知道,萬一哪天他出了意外,兩眼一閉,天下大亂,那便是壞了祖宗的基業。王蒙大將軍按說是最該知道的,可他手握重兵,又終歸是外姓之人,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於他手中的風卓衛來說,唯一可以由朝廷壓制的,便是軍餉物資配給了,老皇帝自然不會把這等事情告訴王蒙大將軍。”

  “——那你又是如何得知的?”楊景安似乎是急到了極致,也顧不上尊稱,搶言問道。

  洛天賜依舊笑著,只是這次的笑容里卻是帶上了一些危險的恨意:“景安皇子應該知道之前林宰相的事情吧?”

  “這……這自然聽說的,”楊景安沒想到洛天賜會突然提起這位前不久就被抄斬九族的宰相,一時反應不及,有些尷尬地回道,“之前聽聞此事,我也甚是為大殿下惋惜的,還望大殿下——”話音到此驀然停止,楊景安睜大了雙眼,帶著些猜測詢問,“難道這消息是從林宰相那裡傳出來的?”

  洛天賜點了點頭,笑容有所收斂,似乎是在為林榮一家惋惜,卻自然而然地略過了楊景安直白的“為大殿下惋惜”,他嘆了一聲:“雖說林宰相最後所做之事確是觸及父皇的底線,逼得父皇下此重令,但無論如何,林宰相終究是當年那批跟著父皇指點過江山的人物,空負一個文職,父皇他將這些事情交悉給他,算是再合適不過了。而近日林宰相入獄,時日尚短,他手中掌握的一眾信息,又豈是短時間內可以掩飾或改變的呢?更何況這大糧倉地處邊境,位置敏感,一旦動起來,必然會有所牽涉,父皇他也不敢妄動,一著不慎引得消息外露,自然是得不償失。所以說,我這條消息來源,可以說是確保屬實,絕無風險。”

  楊景安低下頭去,腦海里翻飛過無數思緒,最後驀然抬頭,目光堅定:“若是大皇子殿下肯將這個地點透露給我,我願意興八萬兵力,直搗西疆,為大皇子牽引住王蒙帶領的十萬風卓衛——今年天旱少收,我司耀儲糧不足,一路直抵糧倉所在,過程中若是有所劫掠,還望大皇子殿下諒解。”

  “既然連那偌大一個糧倉所在都告知與你,路邊那幾座城鎮的那點餘糧,又算得了什麼呢?”洛天賜面色微冷,嘆聲道。

  楊景安聞言面上一喜,相比起來幾座城鎮的糧食都稱得上“那點餘糧”,可以想見,那座大糧倉里有多少糧儲了,他也不掩飾心中的喜意,朗聲一笑:“那我可以在此允諾大皇子殿下,王蒙的那十萬風卓衛,至少會在西疆待上一個月。”

  “一個月麼……足夠了。”洛天賜微微嘆了聲,一座糧倉換來一月牽制,他也算是賺了,畢竟若沒有這一個月的牽制,大概這風卓再有多少糧食也與他無關了……帶著自信與決然的笑容重新覆上了洛天賜的面龐,他的視線移向了廳外,“我與景安皇子如今可以說是共得利者,所以我也不瞞景安皇子,——如今我的都尉軍就在這京城裡潛伏著,縱然安樂公主以為她眼線遍布,到了她大婚那一日,京城中必然是熙熙攘攘,即使給她整個風卓衛,她也未必找得到我的全部人馬,我會藉機將所有人安排在適當位置。到最後時刻,便仰仗景安皇子在西疆挑起征伐,將王蒙和他麾下風卓衛纏在那裡,最好是半分都挪不開身。我會在京中興‘清君側’之舉,一月之內鏟盡異己——”

  話音至此,他笑著望向楊景安,眼裡具是陰鶩之色:“到了那時,景安皇子你最厭惡的,那鳳封,我定會讓他消失在世間;而安樂公主,我會親手將她送到西疆戰場上去——便算作我送給景安皇子的退兵之禮。”

  “……”楊景安定定注視著洛天賜,須臾後笑嘆一聲,拿起了一邊涼透的茶,一飲而盡,“論心謀,論算計,論果決,我不如大皇子殿下——只盼來日,大皇子殿下若是能取得皇位,榮登風卓王朝國主之位,可不要忘記了我與大皇子殿下的這份情誼,我可不願見兩國再成相爭之勢啊!”

  洛天賜心中驟然一驚,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景安皇子可真是謬讚於我了,我相信這番話定是景安皇子玩笑之言,——論如今,我與景安皇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說得通俗些便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合謀此等事情,若為外人所知,大概會是遺臭青史;哈哈,能結下此等情誼,又怎會輕易言兵呢?”

  “既然如此,那我便聽任大皇子殿下提議,今早返回司耀,準備舉事事宜,大皇子殿下也請適時給我指點一二才是。”楊景安扶手笑道。

  洛天賜同樣還以虛禮:“景安皇子客氣。”

  兩人相視一笑,各有所圖,協議就此達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