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少敬,我記得你曾說過,人生一世,入土之後,也不過枯骨一具。”昨夜,大長公主的話猶在耳邊:“正如此言,我等死後,終是枯骨一具。”
她一笑:“寄情山水與周旋名利是一樣下場,故而我當初未離開京城……”
“我嘗與少敬言,必與他徹夜論玄理。”只聽姚征在一旁道:“豈知庶務甚多,竟也不得時機。如今聞孟賢此言,老夫亦羞愧。”說著,他笑笑舉盞:“今日既為送行,無提憾事。”
顧銑苦笑,看看姚虔,舉盞,將酒一口飲下。
姚虔著他,心中已是惆悵滿懷。他亦舉盞,卻飲不得酒,只將唇沾沾酒水,放下酒盞。
馥之在一旁看著他們,知曉姚虔此別,或後會無期,心底湧起陣陣酸楚。
“卻虧難了賢侄女,才新婚,便要離家。”鄭氏看向一旁的馥之,面露憐惜之色,撫著她的手道。說著,她看看顧銑和顧昀:“還須君家多多體諒。”
顧銑笑了笑,看向姚虔,溫聲道:“馥之純孝,侍奉少敬,一片赤誠,我等怎敢怨言?如今大禮行過,馥之已為顧氏新婦,我等皆安心。”
姚虔看看馥之,目光柔和。
心中長嘆口氣,他向眾人一禮:“虔感諸公之德,送至此處終須一別,虔拜辭。”
眾人忙還禮。
馥之看著他們,少頃,她將眼睛望向顧昀。
他站在身旁,目光靜靜地注視著她,沒有說話。
“你……”她想問他可會等,忽然想到二人已成婚,這話卻是可笑。
“我過些時日去太行看你。”顧昀開口道。
馥之笑了笑,頷首,片刻,鼻間卻忽而泛出些酸意。手上,顧昀手掌握得緊緊的,寬厚而溫暖。
姚虔不再多言,與眾人一道出了驛亭,朝車駕僕從走去。
顧昀走到馥之車前,停住腳步。
“我走了。”馥之莞爾,聲音卻帶著些沙啞。
顧昀看著她,低聲叮囑道:“顧氏家人皆有武力,你照顧好叔父與自己便是。”
馥之頷首,不再說話。片刻,顧昀鬆開手,她抿抿唇,深深地看了顧昀一眼,轉身登車。
駕車的馭者揚鞭一響,馬車轔轔向前。
馥之坐在車上,過了會,覺得忍不住,撩起車幃往後望去。
塵土如霧,只見那道身影仍立在道旁,越來越遠……
【卷三】
巴郡
七月來臨,的錦城之中,繁花初落,卻正是暑氣消褪,涼風拂面。
街市上,正值圩日。錦城的大小商人和附近鄉民皆趕早而來,還有山里出來的土人,帶著山貨野味來貿,將市集中擠得熙熙攘攘。
一名販香料的老叟剛來到,好容易在一處牆根下尋到空當,忙走過去,將糙席鋪開,擺上自家貨物。
日頭已經升上了天空,便是入秋,這般時辰也要漸漸熱起來。
老叟將貨物置好,後背已經濕了。他看看頭頂,一點樹蔭也沒有,只好任陽光白花花地曬著。心中尋思著稍後再換別處,他解下襥頭,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
各種香料曝在日頭底下,香氣散發出來,匯聚在一起,又隨風漾開。
旁邊一名賣首飾的小販剛送走幾個買主,回過頭來,仔細聞了聞,驚嘆道:“叟這貨,味道甚足哩!”
老叟得了稱讚,呵呵地笑,滿是自豪。他收起襥頭,看看那小販的貨物:“郎君今日市頭可好?”
小販一邊整理著攤上的貨品,一邊道:“甚好甚好,才來一個時辰便賣了小半。”
老叟捻須頷首。
“說來卻是怪。”片刻,小販抬起頭來,面上帶著疑惑:“今日來買的儘是土人,平日裡輕易不肯出錢的,如今卻大方得緊,出手便是幾百錢。”
“何怪哉?”老叟笑了笑,在席上坐下來,緩緩道:“郎君莫非不知?朝廷已允郡中土人自採鹽礦,土人怎不闊綽?”
小販瞭然點頭:“如此。”他想了想,又道:“採鹽向來為濮陽王所握,如今轉暗為明,他獲利益加可觀。”
老叟笑而搖頭:“郎君有所不知,這……”話音未落,他忽然發現面前來了看香料的客人,忙打住話頭。
只見來人長身玉立,一身素淨衣冠,年輕的臉上,眉目渾然如畫,教人望之眼前一亮。
老叟看得一怔,片刻,目光瞥瞥他身後跟著的兩名從人,忙含笑招呼道:“公子慢看。”
那人看看老叟,唇邊漾起微笑,似清風過目。少頃,俯下身來,他用手捻起一撮茴香,在鼻間輕輕嗅了嗅,片刻,含笑道:“叟這香料甚好。”
他的聲音琅琅如泉,甚是好聽。老叟笑起來,道:“公子好眼力!叟這些香料,勿說錦城,便是全巴郡也難找得相匹的。”
來人淡笑不語,目光往其餘的香料上轉了轉,少頃,落在一個小小的布包上。
他伸手,從那布包中捻起一小撮糙籽般的香料,嗅了嗅,抬頭看老叟:“紫菽?”
老叟見他識得此物,一訝:“聽公子口音,似是外地人?”
來人微微頷首:“正是。”
老叟笑道:“怪不得。巴郡無紫菽,此香乃叟息子外出進回。可惜巴郡中人少有識得,總賣不去,且只拿來煮食呢!”
“哦?”來人笑了笑,道:“茴香、花椒、辛夷、紫菽、桂皮、杜衡,某每種欲購十斤,不知叟可出得?”
老叟一愣,隨即大喜,連聲道:“出得,出得!”
來人頷首:“明日可送得去城東鹽務使府?”
老叟點頭:“自當送到。”
來人莞爾,讓從人付錢定下。
“哦,是了。”他剛要走,忽然轉過頭來:“某與郡中貴家比香,事關秘方,今日之事,望保密才是。”
老者聞言,一揖:“叟自當守口。”
來人微微一笑,轉身踱步而去。
蔡纓抱著琴,從琴師祁子家中出來。家人看見,忙將馬車備好,待蔡纓登車,朝城北而去。
馬車馳過大街,轔轔向前。
過不久,忽然,前面傳來一陣喧鬧聲,車子慢下。
“何事?”蔡纓訝然,向車外問道。
“女君,”御車的家人似覺為難,道:“太子在前面,似乎難行……”
蔡纓將圍車的細竹簾撥開一條fèng,窺去,只見道路前有一處伎館,門前,濮陽王太子王鎮正搖搖晃晃地出來,兩名盛裝的歌伎攙扶在左右。館主人率館中眾伎在後面笑臉相送,過節一般,熱鬧非凡。
心中湧起一陣厭惡,蔡纓放開竹簾,冷冷吩咐道:“繞道。”
家人應承,低叱一聲,便要將車掉轉方向。
“慢著!”這時,一聲大喝突然響起,家人還未回神,面前已被三五名王府僕從攔住。
蔡纓心中一驚。
只聽一陣腳步聲疾疾而來,車後的帘子忽然被撩起。
王鎮站在面前,滿面酒醉的醺紅,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笑意猥褻。
“果然是……”他打了個酒嗝,緩緩道:“是女君。”
蔡纓看著他,抱琴的手指上,骨節握得發白。
胸中深深吸氣,片刻,她一禮:“太子。”
王鎮笑意愈深,目光在她姣好的容顏上流連,緩緩往下,落在她的琴上。
“吾聞女君去向祁子學琴,原來是真的。”他扶著車板穩住身體,雙眼不離蔡纓。
蔡纓眼也不抬:“正是。”
“女君甚不給情面呢。”王鎮笑起來,酒氣充滿車廂:“我三番幾次請女君出來,女君不允,卻願去見那七旬老叟!”
蔡纓從容道:“祁子年邁,走動不易,自當由弟子登門……”
話音未落,車廂卻忽而一震。王鎮重重坐上來,臉上掛著奇異的笑容:“如此,今日正好。太子我想聽琴,勞女君下車來扶一曲!”說著,伸手便來拉扯。
蔡纓驚叫起來,又羞又怒,一邊打開他的手一邊掙扎地向後退去。
王鎮大聲地笑,愈加放肆。
忽然,他臂上一緊,衣袖被扯住。王鎮眉毛豎起,向後面望去,一人錦袍玉冠站在身後,卻是二弟王瑾。
王鎮一愣。
“兄長。”王瑾行禮
腦中倏而清醒了些,王鎮止住動作,片刻,從車上下來。
“做甚?”他整整衣冠,問道。
王瑾仍不抬頭,道:“父王正尋兄長。“
王鎮看著他,神色冷冷。
“知曉了。”他說。少頃,忽然看向車中。竹簾低垂,裡面的人影隱約可見。目光微微留戀,王鎮轉向王瑾,面上一寒,低低道:“勿多舌。”
王瑾低頭不語。
王鎮冷哼一聲,拂袖轉身而去。
圍觀的人被王瑾帶來的府兵驅逐著,紛紛走散。王瑾看著他們,站立片刻,轉向車內的蔡纓。
“女君受驚,瑾深愧。”王瑾朝蔡纓一揖,輕聲道。
車內無人答話。
“走。”未幾,只聽裡面的蔡纓低低道。
御車的家人應下,將鞭子一揚,馬車朝大街的那頭轔轔奔去。
錦城外的西山,綿延百里,乃巴郡一方勝地。濮陽王王欽在山中修建了一處別所,取名翠苑。自他向朝廷稟報染疾之後,就一直以養病之名居住於此。
“他晨早出來,在市中轉了約一個時辰,便回府去了。小人趕著來與王公稟報,留了手下在府外繼續盯著。”
凉閣中,錦簾低垂,一人站在簾外,恭聲稟道。
內室里,王欽俯臥在榻上,沒有說話。旁邊的銅爐里,安神的香氣裊裊,一名醫師手捻銀針,小心地從王欽的背上拔起。
王欽閉著眼睛,滿額汗水,一動不動。
“好了。”片刻,只聽醫師小聲稟道。
王欽睜開雙眼,銳光乍現。
“說下去。”他不緊不慢地說。
簾外的人應聲,繼續道:“昨日,鹽務使下晝才出府,在郡守府中逗留了兩個時辰,不知說了些什麼,用過晚膳,方才出來。”
王欽神色無波,閉起眼睛:“他今晨去市中做甚?”
簾外道:“只到處走了走,買些香料。”
“香料?”王欽一訝,睜開眼:“買了什麼?”
那人道:“販香料的老叟說,是些辛夷杜衡之屬,每種十斤,明日送去,說是要調香的。”
王欽頷首,片刻,忽然低笑起來,越笑越大聲。
“紈絝小兒。”笑罷,他緩緩坐起,披上單衣:“與謝芸一樣做派。”
“父王說的可是謝臻?”一個聲音傳來,是王太子王鎮。
王欽不語,在榻上坐正,向旁邊侍立的婢女抬了抬手。
婢女受意,將錦簾收起。
榻前,王鎮恭立,向王欽一揖:“父王。”
她一笑:“寄情山水與周旋名利是一樣下場,故而我當初未離開京城……”
“我嘗與少敬言,必與他徹夜論玄理。”只聽姚征在一旁道:“豈知庶務甚多,竟也不得時機。如今聞孟賢此言,老夫亦羞愧。”說著,他笑笑舉盞:“今日既為送行,無提憾事。”
顧銑苦笑,看看姚虔,舉盞,將酒一口飲下。
姚虔著他,心中已是惆悵滿懷。他亦舉盞,卻飲不得酒,只將唇沾沾酒水,放下酒盞。
馥之在一旁看著他們,知曉姚虔此別,或後會無期,心底湧起陣陣酸楚。
“卻虧難了賢侄女,才新婚,便要離家。”鄭氏看向一旁的馥之,面露憐惜之色,撫著她的手道。說著,她看看顧銑和顧昀:“還須君家多多體諒。”
顧銑笑了笑,看向姚虔,溫聲道:“馥之純孝,侍奉少敬,一片赤誠,我等怎敢怨言?如今大禮行過,馥之已為顧氏新婦,我等皆安心。”
姚虔看看馥之,目光柔和。
心中長嘆口氣,他向眾人一禮:“虔感諸公之德,送至此處終須一別,虔拜辭。”
眾人忙還禮。
馥之看著他們,少頃,她將眼睛望向顧昀。
他站在身旁,目光靜靜地注視著她,沒有說話。
“你……”她想問他可會等,忽然想到二人已成婚,這話卻是可笑。
“我過些時日去太行看你。”顧昀開口道。
馥之笑了笑,頷首,片刻,鼻間卻忽而泛出些酸意。手上,顧昀手掌握得緊緊的,寬厚而溫暖。
姚虔不再多言,與眾人一道出了驛亭,朝車駕僕從走去。
顧昀走到馥之車前,停住腳步。
“我走了。”馥之莞爾,聲音卻帶著些沙啞。
顧昀看著她,低聲叮囑道:“顧氏家人皆有武力,你照顧好叔父與自己便是。”
馥之頷首,不再說話。片刻,顧昀鬆開手,她抿抿唇,深深地看了顧昀一眼,轉身登車。
駕車的馭者揚鞭一響,馬車轔轔向前。
馥之坐在車上,過了會,覺得忍不住,撩起車幃往後望去。
塵土如霧,只見那道身影仍立在道旁,越來越遠……
【卷三】
巴郡
七月來臨,的錦城之中,繁花初落,卻正是暑氣消褪,涼風拂面。
街市上,正值圩日。錦城的大小商人和附近鄉民皆趕早而來,還有山里出來的土人,帶著山貨野味來貿,將市集中擠得熙熙攘攘。
一名販香料的老叟剛來到,好容易在一處牆根下尋到空當,忙走過去,將糙席鋪開,擺上自家貨物。
日頭已經升上了天空,便是入秋,這般時辰也要漸漸熱起來。
老叟將貨物置好,後背已經濕了。他看看頭頂,一點樹蔭也沒有,只好任陽光白花花地曬著。心中尋思著稍後再換別處,他解下襥頭,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
各種香料曝在日頭底下,香氣散發出來,匯聚在一起,又隨風漾開。
旁邊一名賣首飾的小販剛送走幾個買主,回過頭來,仔細聞了聞,驚嘆道:“叟這貨,味道甚足哩!”
老叟得了稱讚,呵呵地笑,滿是自豪。他收起襥頭,看看那小販的貨物:“郎君今日市頭可好?”
小販一邊整理著攤上的貨品,一邊道:“甚好甚好,才來一個時辰便賣了小半。”
老叟捻須頷首。
“說來卻是怪。”片刻,小販抬起頭來,面上帶著疑惑:“今日來買的儘是土人,平日裡輕易不肯出錢的,如今卻大方得緊,出手便是幾百錢。”
“何怪哉?”老叟笑了笑,在席上坐下來,緩緩道:“郎君莫非不知?朝廷已允郡中土人自採鹽礦,土人怎不闊綽?”
小販瞭然點頭:“如此。”他想了想,又道:“採鹽向來為濮陽王所握,如今轉暗為明,他獲利益加可觀。”
老叟笑而搖頭:“郎君有所不知,這……”話音未落,他忽然發現面前來了看香料的客人,忙打住話頭。
只見來人長身玉立,一身素淨衣冠,年輕的臉上,眉目渾然如畫,教人望之眼前一亮。
老叟看得一怔,片刻,目光瞥瞥他身後跟著的兩名從人,忙含笑招呼道:“公子慢看。”
那人看看老叟,唇邊漾起微笑,似清風過目。少頃,俯下身來,他用手捻起一撮茴香,在鼻間輕輕嗅了嗅,片刻,含笑道:“叟這香料甚好。”
他的聲音琅琅如泉,甚是好聽。老叟笑起來,道:“公子好眼力!叟這些香料,勿說錦城,便是全巴郡也難找得相匹的。”
來人淡笑不語,目光往其餘的香料上轉了轉,少頃,落在一個小小的布包上。
他伸手,從那布包中捻起一小撮糙籽般的香料,嗅了嗅,抬頭看老叟:“紫菽?”
老叟見他識得此物,一訝:“聽公子口音,似是外地人?”
來人微微頷首:“正是。”
老叟笑道:“怪不得。巴郡無紫菽,此香乃叟息子外出進回。可惜巴郡中人少有識得,總賣不去,且只拿來煮食呢!”
“哦?”來人笑了笑,道:“茴香、花椒、辛夷、紫菽、桂皮、杜衡,某每種欲購十斤,不知叟可出得?”
老叟一愣,隨即大喜,連聲道:“出得,出得!”
來人頷首:“明日可送得去城東鹽務使府?”
老叟點頭:“自當送到。”
來人莞爾,讓從人付錢定下。
“哦,是了。”他剛要走,忽然轉過頭來:“某與郡中貴家比香,事關秘方,今日之事,望保密才是。”
老者聞言,一揖:“叟自當守口。”
來人微微一笑,轉身踱步而去。
蔡纓抱著琴,從琴師祁子家中出來。家人看見,忙將馬車備好,待蔡纓登車,朝城北而去。
馬車馳過大街,轔轔向前。
過不久,忽然,前面傳來一陣喧鬧聲,車子慢下。
“何事?”蔡纓訝然,向車外問道。
“女君,”御車的家人似覺為難,道:“太子在前面,似乎難行……”
蔡纓將圍車的細竹簾撥開一條fèng,窺去,只見道路前有一處伎館,門前,濮陽王太子王鎮正搖搖晃晃地出來,兩名盛裝的歌伎攙扶在左右。館主人率館中眾伎在後面笑臉相送,過節一般,熱鬧非凡。
心中湧起一陣厭惡,蔡纓放開竹簾,冷冷吩咐道:“繞道。”
家人應承,低叱一聲,便要將車掉轉方向。
“慢著!”這時,一聲大喝突然響起,家人還未回神,面前已被三五名王府僕從攔住。
蔡纓心中一驚。
只聽一陣腳步聲疾疾而來,車後的帘子忽然被撩起。
王鎮站在面前,滿面酒醉的醺紅,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笑意猥褻。
“果然是……”他打了個酒嗝,緩緩道:“是女君。”
蔡纓看著他,抱琴的手指上,骨節握得發白。
胸中深深吸氣,片刻,她一禮:“太子。”
王鎮笑意愈深,目光在她姣好的容顏上流連,緩緩往下,落在她的琴上。
“吾聞女君去向祁子學琴,原來是真的。”他扶著車板穩住身體,雙眼不離蔡纓。
蔡纓眼也不抬:“正是。”
“女君甚不給情面呢。”王鎮笑起來,酒氣充滿車廂:“我三番幾次請女君出來,女君不允,卻願去見那七旬老叟!”
蔡纓從容道:“祁子年邁,走動不易,自當由弟子登門……”
話音未落,車廂卻忽而一震。王鎮重重坐上來,臉上掛著奇異的笑容:“如此,今日正好。太子我想聽琴,勞女君下車來扶一曲!”說著,伸手便來拉扯。
蔡纓驚叫起來,又羞又怒,一邊打開他的手一邊掙扎地向後退去。
王鎮大聲地笑,愈加放肆。
忽然,他臂上一緊,衣袖被扯住。王鎮眉毛豎起,向後面望去,一人錦袍玉冠站在身後,卻是二弟王瑾。
王鎮一愣。
“兄長。”王瑾行禮
腦中倏而清醒了些,王鎮止住動作,片刻,從車上下來。
“做甚?”他整整衣冠,問道。
王瑾仍不抬頭,道:“父王正尋兄長。“
王鎮看著他,神色冷冷。
“知曉了。”他說。少頃,忽然看向車中。竹簾低垂,裡面的人影隱約可見。目光微微留戀,王鎮轉向王瑾,面上一寒,低低道:“勿多舌。”
王瑾低頭不語。
王鎮冷哼一聲,拂袖轉身而去。
圍觀的人被王瑾帶來的府兵驅逐著,紛紛走散。王瑾看著他們,站立片刻,轉向車內的蔡纓。
“女君受驚,瑾深愧。”王瑾朝蔡纓一揖,輕聲道。
車內無人答話。
“走。”未幾,只聽裡面的蔡纓低低道。
御車的家人應下,將鞭子一揚,馬車朝大街的那頭轔轔奔去。
錦城外的西山,綿延百里,乃巴郡一方勝地。濮陽王王欽在山中修建了一處別所,取名翠苑。自他向朝廷稟報染疾之後,就一直以養病之名居住於此。
“他晨早出來,在市中轉了約一個時辰,便回府去了。小人趕著來與王公稟報,留了手下在府外繼續盯著。”
凉閣中,錦簾低垂,一人站在簾外,恭聲稟道。
內室里,王欽俯臥在榻上,沒有說話。旁邊的銅爐里,安神的香氣裊裊,一名醫師手捻銀針,小心地從王欽的背上拔起。
王欽閉著眼睛,滿額汗水,一動不動。
“好了。”片刻,只聽醫師小聲稟道。
王欽睜開雙眼,銳光乍現。
“說下去。”他不緊不慢地說。
簾外的人應聲,繼續道:“昨日,鹽務使下晝才出府,在郡守府中逗留了兩個時辰,不知說了些什麼,用過晚膳,方才出來。”
王欽神色無波,閉起眼睛:“他今晨去市中做甚?”
簾外道:“只到處走了走,買些香料。”
“香料?”王欽一訝,睜開眼:“買了什麼?”
那人道:“販香料的老叟說,是些辛夷杜衡之屬,每種十斤,明日送去,說是要調香的。”
王欽頷首,片刻,忽然低笑起來,越笑越大聲。
“紈絝小兒。”笑罷,他緩緩坐起,披上單衣:“與謝芸一樣做派。”
“父王說的可是謝臻?”一個聲音傳來,是王太子王鎮。
王欽不語,在榻上坐正,向旁邊侍立的婢女抬了抬手。
婢女受意,將錦簾收起。
榻前,王鎮恭立,向王欽一揖:“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