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二月十五日,是風染生辰,風賀響響發話,叫皇夫府為風染操辦生辰,叫鄭家,風家等親友都來為風染上壽。大家很是熱鬧了一回,風染的興致也很好,還喝了幾杯酒。
大約酒喝得有些過量,次日,風染的神色懨懨的,懶怠動彈,便在容苑裡煨在床上,看了些閒書,又跟鄭國泰說了些閒話,到晚間風賀響響來請安時,風染已經早早歇下了。風賀響響便不好打擾父親,也就回宮去了,竟沒見上面,沒說上話。
十七日早間,小遠和鄭國泰看風染都過了辰時,還不召喚他們進去服侍起床,便進去看望。不想,幾呼不應,上前一摸,風染安詳地靜臥在床上,竟然已經心停氣絕了。兩人大驚,一方面遣人進宮通稟皇帝,一方面急召太醫。
太醫來得極快,只簡單檢視了一下,便知道已經沒救了。太醫看風染身體猶存餘溫,尚且柔軟,推測應當是在天亮時分卯時離世。太醫又寬解道:風將軍睡姿安詳,當是在睡夢之中離世,未受苦楚。這種情況,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乃是一樁白喜。
史記:開盛元年二月十七日,卯時,遜武威帝壽終正寢,駕崩於皇夫府容苑,享年四十有四,在位三十一天。
風賀響響正在上朝,聽到消息,立即下旨休朝,奔赴皇夫府,在容苑裡,不顧皇帝的風儀,撫屍大哭。隨後,一邊哭著,一邊跟鄭國泰一起,趁著風染身體尚且柔軟,親自為風染擦洗身體,更換殮衣,移至皇夫府正堂停靈,以盡人子之孝。
更換殮衣了,風賀響響在風染的貼身褻衣里,發現了一方陳舊的巾子。像這麼陳舊的巾子,照風染的性子,早就要扔了,這麼貼身收藏著,顯是極要緊的物事。
風賀響響展開來,只見舊巾上,當中用朱墨題著八個大字:“如朕親臨,悉聽號令。”八字底下又題了一行小字:“成德手書,見字如晤,不得有違。”
對這方巾子,風賀響響並不陌生。當年,賀月在七星崗遇襲,傳回死耗,索雲國朝堂九國爭位,血濺隆安門,風染便是憑著這方巾子,在國家即將四分五裂的危急關頭,力挫各方勢力,登上皇位,並改國號為“鳳”,不負賀月重託,保住了國家的統一,保住了賀月的心血。
鄭國泰低聲稟道:“風叔說……這巾子,將來,他要帶走的。”
是賀月,給了風染無保留的信任,把自己的江山交託於風染,才使得風染,在擺脫了男寵身份之後,又願意以臣子的身份,重新回到賀月身邊,願意盡心竭力輔佐賀月,實現他們共同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收天下成大同,為萬世開太平”的盛世目標。這方巾子代表著賀月對風染沒有保留的信任,奠定了他們彼此攜手並肩,相扶相持,相守一生的基礎。
交出自己,贏得彼此。
在清點風染遺物中,鄭國泰遞給風賀響響一個暗紅的錦囊,說是在風染枕下看見的。這樣的錦囊,鄭國泰前不久在風染交待風賀響響把那玉匣陪葬給成德帝時,他在那玉匣里看見過一個相似的。
其實,風賀響響也只看見那玉匣里放著一個捲軸,一個陳舊的暗紅錦囊,還有一本賀月寫給風染的奏摺。風賀響響只看了那本奏摺,沒有看過捲軸,也沒看過錦囊。
當下,風賀響響便把暗紅錦囊打開,裡面是兩縷夾雜著幾根銀絲的鬢髮編結而成的髮辮。風賀響響和鄭國泰都認得這髮辮:那是賀月迎娶風染時,在一眾親友的見證下,行結髮之禮,編織的同心髮結。
風賀響響把同心髮結又裝回暗紅錦囊里,便打定主意,要把這同心髮結和那方巾子,都陪葬給父親。只是父親直到離世,也沒有說過要跟父皇並棺合葬,他只能深深嘆了一口氣,知道父皇想跟父親並棺合葬,再續來世情緣的願望要落空了。
鄭國泰看風賀響響長嘆,卻是個通透之人,稟道:“陛下,風叔跟臣閒聊時,曾跟臣說過,要跟先帝並棺合葬。”
“真的?”風賀響響固然願意完成他父皇的遺願,可他也不想違背父親的意願。賀月也有遺言在先,是否並棺合葬,要看風染的意願,不能強求,不能強加。
鄭國泰道:“自然真的,臣不敢誆騙陛下。那日,風叔散朝,從宮裡回來,跟臣說起朝堂上的事,指點臣該如何幫助陛下處理朝中派系紛爭,逐個評點了朝中各方勢力的優劣強弱……說完這些,風叔長嘆說,若先帝還在,就好了。然後風叔跟臣說,先帝待他,情深愛重,生死如一,他願意跟先帝再續來世情緣,換他來守衛庇護先帝一生平安。”這話雖然沒有明說要並棺合葬,但風染表示願意跟先帝再續來世情緣,自然要先並棺合葬,才能再續來世情緣。
作為鳳國的開國之帝,風染的喪事規格一切比照皇帝禮儀,風賀響響自己親自為風染守靈二十七天,並令大臣們以臣子之禮弔唁祭奠遜武威帝。
風將軍辭世的消息很快在風國傳開,各地駐軍紛紛為風將軍舉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動,各地百姓,尤其是那些經風染之手收復回來的失地上的百姓,紛紛自發地組織了祭奠活動。
如果說,在大臣逼殺權jian那天,所謂的萬民請命,所謂的緊急軍報,所謂的京畿守軍圍城,還含有許多人為操作的因素。如今全國各地紛紛自發祭奠風大將軍的活動,充分說明,遜武威帝在民間的聲譽威信之高,足可與成德帝並駕齊驅。
風賀響響看著各地官吏和駐軍紛紛稟報上來的奏摺,暗自慶幸,他沒有聽信那些大臣鬼迷心竅的建議,不然他真是古往今來第一大冤大頭。
二十七日之後,皇帝守靈期滿,成化城內的百姓再一次傾城出動,送遜武威帝出殯。由風氏和鄭氏選了八十一個子侄親自為遜武威帝抬棺送靈,備極隆重哀痛。靈柩送入賀氏宗廟,在舉行了隆生的祭奠儀式後,被放入宗廟下的函洞密室中,跟成德帝的靈柩一起暫時停放,等待擇吉下葬濟陵。
史記:開盛元年十月十五日,承乾帝率禮部為成德帝和遜武威帝舉行了並棺儀式。帝夫恩愛不絕,並棺合葬,堪為當世夫婦恩愛的典範。
並棺,就是把兩具棺木,盛裝入特製的大槨中,一槨兩棺,生同床,死同槨。
史記:開盛元年十月十八日,成德帝與遜武威帝的並棺大槨落葬濟陵。
濟陵雖然埋葬了三個人,但在濟陵的主墓室中,只有兩具棺槨,一具是成德帝與遜武威帝的並棺大槨,一具是謐淑皇后的單獨棺槨。
濟陵埋葬了鳳國的兩位開國皇帝,很快,百姓們便形象地把濟陵稱為雙帝陵。後世百姓,為了方便區分,便把成德帝稱為文帝,遜武威帝稱為武帝。
文帝和武帝攜手並肩,通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共同驅逐霧黑,一統鳳夢河山,實現了他們一統江山,開創萬載盛世的宏偉目標,為後世之人,留下了無數傳奇。
文帝和武帝也開創了兩個男子結褵結髮的先河,並被記入史冊。他們彼此恩愛纏綿,繾綣情深的事跡,更留下了無數傳說。
曾經,盛讚也好,詆毀也罷,謠諑紛紜,皆是過眼雲煙。這一生,他為他,撐起了一方天地,遮風擋雨;他為他,消磨了一生銳氣,開疆拓土。崢嶸歲月,攜手共濟;戎馬倥傯,並肩擔當;雙修續命,情深愛重;白首結髮,願盡來生情緣!
現如今,他們永遠在一起了,恩愛不疑,生死如一。
-全文完-
天際驅馳
2015/12/19——2017/08/02稿於尋夢園完結感言終於完結了。
本書寫得很累,也寫得很嗨,我深深在沉淪在我虛構的小說里,捨不得主角們死去。可是他們不死,我又無法得到解脫,真是一種非常矛盾的心態。
作為一個上班族,一個業餘作者,我深深覺得從事網文寫作,真的是件非常累身累心的事情。感覺業餘作者和專業作者在寫作狀態上存在著十分巨大的差距。
怎麼這麼說呢?
作為一個上班族,我的工作每天要處理大量的事務,完全沒有空閒可以考慮寫作上的事,也無法保持寫作狀態。只有在下班之後,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投入進寫作,近兩年時間幾乎推掉了所有的外出應酬,一心只撲在寫作上。
但是我又是個比較慢熱的作者,往往需要在電腦前坐半天,翻閱前文,然後才能漸漸沉浸進寫作狀態。不在寫作狀態中碼出來的情節,自己看著像是平鋪直敘的記敘文,調動不了自己的情緒,也感動不了讀者。
因為如此,我的寫作速度,效率低,速度低,只能保持每天更新三千字的速度。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我有幾次要了年休,每次年休可以連續休息一周。這一周的時間我也全用來寫作,因為不用考慮工作上的事,也沒有其他的事件打岔,感覺能夠一直處於寫作狀態之中,這就相當於是一種專業作者的寫作狀態,寫出來的情節就比較有激情,寫作的效率和速度也比較高。
大約酒喝得有些過量,次日,風染的神色懨懨的,懶怠動彈,便在容苑裡煨在床上,看了些閒書,又跟鄭國泰說了些閒話,到晚間風賀響響來請安時,風染已經早早歇下了。風賀響響便不好打擾父親,也就回宮去了,竟沒見上面,沒說上話。
十七日早間,小遠和鄭國泰看風染都過了辰時,還不召喚他們進去服侍起床,便進去看望。不想,幾呼不應,上前一摸,風染安詳地靜臥在床上,竟然已經心停氣絕了。兩人大驚,一方面遣人進宮通稟皇帝,一方面急召太醫。
太醫來得極快,只簡單檢視了一下,便知道已經沒救了。太醫看風染身體猶存餘溫,尚且柔軟,推測應當是在天亮時分卯時離世。太醫又寬解道:風將軍睡姿安詳,當是在睡夢之中離世,未受苦楚。這種情況,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乃是一樁白喜。
史記:開盛元年二月十七日,卯時,遜武威帝壽終正寢,駕崩於皇夫府容苑,享年四十有四,在位三十一天。
風賀響響正在上朝,聽到消息,立即下旨休朝,奔赴皇夫府,在容苑裡,不顧皇帝的風儀,撫屍大哭。隨後,一邊哭著,一邊跟鄭國泰一起,趁著風染身體尚且柔軟,親自為風染擦洗身體,更換殮衣,移至皇夫府正堂停靈,以盡人子之孝。
更換殮衣了,風賀響響在風染的貼身褻衣里,發現了一方陳舊的巾子。像這麼陳舊的巾子,照風染的性子,早就要扔了,這麼貼身收藏著,顯是極要緊的物事。
風賀響響展開來,只見舊巾上,當中用朱墨題著八個大字:“如朕親臨,悉聽號令。”八字底下又題了一行小字:“成德手書,見字如晤,不得有違。”
對這方巾子,風賀響響並不陌生。當年,賀月在七星崗遇襲,傳回死耗,索雲國朝堂九國爭位,血濺隆安門,風染便是憑著這方巾子,在國家即將四分五裂的危急關頭,力挫各方勢力,登上皇位,並改國號為“鳳”,不負賀月重託,保住了國家的統一,保住了賀月的心血。
鄭國泰低聲稟道:“風叔說……這巾子,將來,他要帶走的。”
是賀月,給了風染無保留的信任,把自己的江山交託於風染,才使得風染,在擺脫了男寵身份之後,又願意以臣子的身份,重新回到賀月身邊,願意盡心竭力輔佐賀月,實現他們共同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收天下成大同,為萬世開太平”的盛世目標。這方巾子代表著賀月對風染沒有保留的信任,奠定了他們彼此攜手並肩,相扶相持,相守一生的基礎。
交出自己,贏得彼此。
在清點風染遺物中,鄭國泰遞給風賀響響一個暗紅的錦囊,說是在風染枕下看見的。這樣的錦囊,鄭國泰前不久在風染交待風賀響響把那玉匣陪葬給成德帝時,他在那玉匣里看見過一個相似的。
其實,風賀響響也只看見那玉匣里放著一個捲軸,一個陳舊的暗紅錦囊,還有一本賀月寫給風染的奏摺。風賀響響只看了那本奏摺,沒有看過捲軸,也沒看過錦囊。
當下,風賀響響便把暗紅錦囊打開,裡面是兩縷夾雜著幾根銀絲的鬢髮編結而成的髮辮。風賀響響和鄭國泰都認得這髮辮:那是賀月迎娶風染時,在一眾親友的見證下,行結髮之禮,編織的同心髮結。
風賀響響把同心髮結又裝回暗紅錦囊里,便打定主意,要把這同心髮結和那方巾子,都陪葬給父親。只是父親直到離世,也沒有說過要跟父皇並棺合葬,他只能深深嘆了一口氣,知道父皇想跟父親並棺合葬,再續來世情緣的願望要落空了。
鄭國泰看風賀響響長嘆,卻是個通透之人,稟道:“陛下,風叔跟臣閒聊時,曾跟臣說過,要跟先帝並棺合葬。”
“真的?”風賀響響固然願意完成他父皇的遺願,可他也不想違背父親的意願。賀月也有遺言在先,是否並棺合葬,要看風染的意願,不能強求,不能強加。
鄭國泰道:“自然真的,臣不敢誆騙陛下。那日,風叔散朝,從宮裡回來,跟臣說起朝堂上的事,指點臣該如何幫助陛下處理朝中派系紛爭,逐個評點了朝中各方勢力的優劣強弱……說完這些,風叔長嘆說,若先帝還在,就好了。然後風叔跟臣說,先帝待他,情深愛重,生死如一,他願意跟先帝再續來世情緣,換他來守衛庇護先帝一生平安。”這話雖然沒有明說要並棺合葬,但風染表示願意跟先帝再續來世情緣,自然要先並棺合葬,才能再續來世情緣。
作為鳳國的開國之帝,風染的喪事規格一切比照皇帝禮儀,風賀響響自己親自為風染守靈二十七天,並令大臣們以臣子之禮弔唁祭奠遜武威帝。
風將軍辭世的消息很快在風國傳開,各地駐軍紛紛為風將軍舉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動,各地百姓,尤其是那些經風染之手收復回來的失地上的百姓,紛紛自發地組織了祭奠活動。
如果說,在大臣逼殺權jian那天,所謂的萬民請命,所謂的緊急軍報,所謂的京畿守軍圍城,還含有許多人為操作的因素。如今全國各地紛紛自發祭奠風大將軍的活動,充分說明,遜武威帝在民間的聲譽威信之高,足可與成德帝並駕齊驅。
風賀響響看著各地官吏和駐軍紛紛稟報上來的奏摺,暗自慶幸,他沒有聽信那些大臣鬼迷心竅的建議,不然他真是古往今來第一大冤大頭。
二十七日之後,皇帝守靈期滿,成化城內的百姓再一次傾城出動,送遜武威帝出殯。由風氏和鄭氏選了八十一個子侄親自為遜武威帝抬棺送靈,備極隆重哀痛。靈柩送入賀氏宗廟,在舉行了隆生的祭奠儀式後,被放入宗廟下的函洞密室中,跟成德帝的靈柩一起暫時停放,等待擇吉下葬濟陵。
史記:開盛元年十月十五日,承乾帝率禮部為成德帝和遜武威帝舉行了並棺儀式。帝夫恩愛不絕,並棺合葬,堪為當世夫婦恩愛的典範。
並棺,就是把兩具棺木,盛裝入特製的大槨中,一槨兩棺,生同床,死同槨。
史記:開盛元年十月十八日,成德帝與遜武威帝的並棺大槨落葬濟陵。
濟陵雖然埋葬了三個人,但在濟陵的主墓室中,只有兩具棺槨,一具是成德帝與遜武威帝的並棺大槨,一具是謐淑皇后的單獨棺槨。
濟陵埋葬了鳳國的兩位開國皇帝,很快,百姓們便形象地把濟陵稱為雙帝陵。後世百姓,為了方便區分,便把成德帝稱為文帝,遜武威帝稱為武帝。
文帝和武帝攜手並肩,通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共同驅逐霧黑,一統鳳夢河山,實現了他們一統江山,開創萬載盛世的宏偉目標,為後世之人,留下了無數傳奇。
文帝和武帝也開創了兩個男子結褵結髮的先河,並被記入史冊。他們彼此恩愛纏綿,繾綣情深的事跡,更留下了無數傳說。
曾經,盛讚也好,詆毀也罷,謠諑紛紜,皆是過眼雲煙。這一生,他為他,撐起了一方天地,遮風擋雨;他為他,消磨了一生銳氣,開疆拓土。崢嶸歲月,攜手共濟;戎馬倥傯,並肩擔當;雙修續命,情深愛重;白首結髮,願盡來生情緣!
現如今,他們永遠在一起了,恩愛不疑,生死如一。
-全文完-
天際驅馳
2015/12/19——2017/08/02稿於尋夢園完結感言終於完結了。
本書寫得很累,也寫得很嗨,我深深在沉淪在我虛構的小說里,捨不得主角們死去。可是他們不死,我又無法得到解脫,真是一種非常矛盾的心態。
作為一個上班族,一個業餘作者,我深深覺得從事網文寫作,真的是件非常累身累心的事情。感覺業餘作者和專業作者在寫作狀態上存在著十分巨大的差距。
怎麼這麼說呢?
作為一個上班族,我的工作每天要處理大量的事務,完全沒有空閒可以考慮寫作上的事,也無法保持寫作狀態。只有在下班之後,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投入進寫作,近兩年時間幾乎推掉了所有的外出應酬,一心只撲在寫作上。
但是我又是個比較慢熱的作者,往往需要在電腦前坐半天,翻閱前文,然後才能漸漸沉浸進寫作狀態。不在寫作狀態中碼出來的情節,自己看著像是平鋪直敘的記敘文,調動不了自己的情緒,也感動不了讀者。
因為如此,我的寫作速度,效率低,速度低,只能保持每天更新三千字的速度。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我有幾次要了年休,每次年休可以連續休息一周。這一周的時間我也全用來寫作,因為不用考慮工作上的事,也沒有其他的事件打岔,感覺能夠一直處於寫作狀態之中,這就相當於是一種專業作者的寫作狀態,寫出來的情節就比較有激情,寫作的效率和速度也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