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都統領鄭修羽被擒,剩下的就是副都統領史益官職最高。顧命大臣沒有直接對其下令指揮,而是要借皇帝之口傳達命令,反過來就足以證明,史益並沒有跟顧命大臣同流合污。
一直以來,鐵羽軍和御前護衛軍都不隸屬於軍隊,是皇帝的親兵衛隊,只接受皇帝的親自指揮統率。賀月在提拔鄭修羽出任都統領之後,又精心挑選了這麼一個以正直耿介出名的史益來擔任鄭修羽的副手,一方面要制衡鄭修羽,另一方面也是要把這支皇帝的親衛軍隊置於皇帝的直接率領之下。鄭修羽若有異心,想率領鐵羽軍做點什麼不忠不法之事,皇帝能夠隨時知道並隨時掌控。
賀月對識人用人有過人之處,三個顧臣大臣想裹挾皇帝誅殺權jian,卻完全不敢對史益進行試探拉攏,生怕史益那耿介性子一發作,跑去稟告了皇帝,事情敗漏。
沒等多久,史益就被宣進殿來,聽了皇帝令其包圍攻打捉拿玄武鎮國王府和忠毅國公府諸人的命令後,並沒有多想,答應著退下了。
風賀響響看著史益退出去,心頭惱火,覺得史益忠心是忠心,正直是正直,可太不靈光了!自己當著三位顧命大臣的面,無端端下令捉拿玄武王府和忠毅國公府諸人,史益都沒有問個為什麼!風賀響響心頭著急,在史益即將退出之際,脫口問道:“史大人有沒有鄭大人的消息?”
史益一怔,回身稟道:“鄭大人有什麼消息……出了何事?”
顧命大人在側,風賀響響不敢逗漏更多消息,只裝做渾不在意的樣子,一邊揮揮手令他出去,一邊說道:“包圍捉拿抄查兩府事態緊急,一時找不到鄭大人,才叫了你來。無事,就白問一句,你下去吧。”說話,鄭修羽不也是忠毅國公府的人?叫他自己圍攻抄查自己的府宅?皇帝不可能對鄭修羽下這樣的旨,就算真要抄查忠毅國公府,也會讓鄭修羽避嫌。風賀響響這一句,暗示意味極濃,就看史益能不能醒豁過來。
等史益退出後,於昌興道:“陛下是不相信臣等已經拿下了鄭大人?還是覺得臣等只是誆騙陛下?”
潘文虹和袁星波則道:“於大人,言多必失,這就請陛下下詔,宣風將軍進宮。”皇夫府是風染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巢,三位顧命大臣可不敢輕易深入虎穴,只能把風染調入皇宮再加去解決。
“風將軍一直臥病在床。”就因為風染心傷賀月離世,悲慟之下,吐了幾次血,身體大傷,才一直養病,未能上朝。
於昌興道:“陛下傳詔,豈能違抗?就算病得快死了,爬也得爬來!”
潘文虹的語氣溫和得多,說道:“陛下可以派人拿坐輦去接風將軍入宮,不會勞累到風將軍。”其實,風染病得要死,沒有反擊之力才是最好的。
話說到這個地步,風賀響響只能下旨,叫內侍拿了坐輦去接風將軍入宮,說有軍國大事相商。
過不多時,便聽到殿外內侍稟道:“風將軍在殿外求見。”
昭德殿內的氣氛登時緊張了起來,三個顧命大臣俱都凝神屏氣,如臨大敵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風賀響響“有請。”風賀響響對一般臣下,都用“傳”或“宣”,風染是他的父親,必須用“請”。
隨即聽見外面毛溫韋恭聲說道:“陛下只請風將軍入內議事,其餘人等,殿外伺候。”
風賀響響緊跟著就聽見了胡遠有些不悅的聲音:“我們將軍身體不適,須得小人貼身服侍。小毛子,你行啊,換個地方就不認人了!”毛溫韋天天去皇夫府侍讀,自然認得風染身邊這位貼身長隨,看在皇夫的面上,毛溫韋不得不給小遠幾分面子,稱其為“遠叔”,但實則一個是奴僕長隨,一個是太子侍讀,兩者的地位相差極遠。毛溫韋聽小遠當著他同僚的面叫他“小毛子”,又說換個地方就不認人了,當即就毛了,怒道:“放肆!此乃皇宮重地,哪來的下人,不懂規矩!”
胡遠腦子不靈,一時反應不過來,沒有作聲。風賀響響又聽風染淡淡地吩咐道:“小遠,你就在外面等我,這幾步路,我還走得進去。泰兒,好生跟這位健忘的毛將軍切磋切磋……哦,順便跟他打聽打聽,你鈞子哥到哪兒去了?”
風賀響響便聽見鄭國泰的聲音,恭謹地應道:“是。”然後風賀響響便聽見鄭國泰帶著笑意的聲音說道:“溫韋哥哥,小泰又要向你討教討教了……”
毛溫韋怒道:“放肆,宮闈重地,哪能隨便動刀動劍?……啊,快住手,我不跟你切磋!”然而,隨即,風賀響響聽到一連串的刀劍交擊的金戈鐵鳴之音,顯然,鄭國泰已經不顧毛溫韋的反對,就在殿外跟毛溫韋“切磋”“討教”上了。
名義上,風賀響響只有四個侍讀,鄭國泰比風賀響響小了五歲,不算侍讀。但是等鄭國泰長大一些之後,卻常年跟著哥哥們廝混在一起,幾乎可以算是第五個侍讀。要講習武資質,鄭紹鈞最高,其次便是鄭國泰,毛溫韋第三,風賀響響最差。只是鄭國泰小了三人五六歲,資質再好,限於身體力氣,誰也打不過。靖亂十八年,風賀響響等三位皇子奉命隨軍征討霧黑蠻軍,之後,鳳國全面驅逐了霧黑蠻軍,班師回朝不久,風賀響響便被立為太子,也就宣告了這種侍讀關係的結束。從那以後,鄭國泰沒有機會再跟毛溫韋打過架,這又過了五年,不知十五年的少年是否打得過二十多歲的青年?可是,毛溫韋是自己的侍讀,又有深厚的出生入死的情誼,風賀響響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希望鄭國泰勝出,還是更希望毛溫韋勝出。
風賀響響還沒來得及糾結,殿門便被人推開了,風染穿著素白的貂毛大氅,手裡抱著個暖壺,帶著一股寒風,走了進來。風染隨即就把殿門推上了,笑著望向風賀響響和三位顧命大臣,說道:“我還以為響兒說有軍國大事相議是玩笑呢。看見三位大人在此,原來,竟真有軍國大事。”頓了頓又淡淡笑道:“讓他們小孩子在外面玩鬧去,咱們議咱們的事。”不著痕跡地把鄭國泰跟毛溫韋的拼殺,歸之於“小孩子的玩鬧”,不動聲色地阻止了三位大臣出面干預毛鄭拼殺的可能。
第489章經歷歲月磨礪的從容
在三位顧命大臣的計劃中,一會兒,新帝賜酒,將由毛溫韋把鴆酒敬獻上來。可如今,毛溫韋跟鄭國泰拼鬥中,誰來獻酒?
在三位顧命大臣還沒有想出應對之策時,風染瞧向風賀響響,又看了看御案後的九龍御椅,溫容道:“如今,你已是皇帝,為父不方便再坐在那上面。響兒,把那椅子搬過來,為父就坐在門邊。”
昭德殿上,又不是只有那九龍御椅,稍遠一些,另有書案桌椅,甚至還有床幃躺榻,這些都可以供皇帝理政閱折疲累了,短暫休歇之用。然而,風染似乎就指明了那御案之後的九龍御椅。風賀響響幾乎沒有多想,走過去,親自把九龍御椅給風染搬到了殿門前面。
風染一臉倦色地坦然坐上九龍御椅,舒了口氣,仿佛累著了,半眯著眼,斜斜地倚坐著,只是手上玩耍著暖壺的提鈕,撥弄得叮咚作響。
那清脆的叮咚之聲,似乎一聲聲都撥動著三位顧命大臣的心弦,病態而又顯得羸弱的風染,其氣勢與風華,仍不是他們所能匹敵抵禦的。風染淡淡地橫了他們一眼,說道:“三位且請稍安勿燥,鹿死誰手,一會就見分曉。”
三位顧命大臣一聽,就知道風染已經知悉了他們精心圖謀的籌劃,頓時面如死灰!只是於昌興覺得自己等人精心布局,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怎麼會被風染如此輕易地破解了呢?強顏怒道:“好,那便看看到底鹿死誰手!”
風賀響響想到鄭修年和鄭修羽有可能已經落入三位顧命大臣之手,頗有些不安地叫道:“父親,少保和年表叔”
風染把手一抬,淡淡道:“他們即便招人暗算,暗算之人亦不敢隨便下手加害,你且放心。”又輕輕地加上一句:“響兒,率軍之要,首先要學會審時度勢,冷靜判斷敵我形勢,分析勝負之數,不可自亂陣腳。”鄭修羽和鄭修年都是鄭家的要緊人物,在沒有徹底剷除掉鄭家之前,便不敢霍然對鄭修羽和鄭修年下手。
這話的語氣說得甚是淡然,但在殿外毛鄭拼鬥的刀劍交擊鳴鏑之聲中映襯下,風賀響響聽了,只覺得驚心動魄。他是學過兵法,可他學得實在太過膚淺了,完全不能跟風染相比。
殿內靜寂,殿外毛鄭比拼很快就有了結束,隨著毛溫韋的一聲慘呼怒喝,刀劍之聲曳然而止,但隨即又是一陣更加密集的刀劍交擊之聲,想是毛溫韋的同僚,其他的御前護衛看出不對勁,便一齊上前向鄭國泰動手。
一直以來,鐵羽軍和御前護衛軍都不隸屬於軍隊,是皇帝的親兵衛隊,只接受皇帝的親自指揮統率。賀月在提拔鄭修羽出任都統領之後,又精心挑選了這麼一個以正直耿介出名的史益來擔任鄭修羽的副手,一方面要制衡鄭修羽,另一方面也是要把這支皇帝的親衛軍隊置於皇帝的直接率領之下。鄭修羽若有異心,想率領鐵羽軍做點什麼不忠不法之事,皇帝能夠隨時知道並隨時掌控。
賀月對識人用人有過人之處,三個顧臣大臣想裹挾皇帝誅殺權jian,卻完全不敢對史益進行試探拉攏,生怕史益那耿介性子一發作,跑去稟告了皇帝,事情敗漏。
沒等多久,史益就被宣進殿來,聽了皇帝令其包圍攻打捉拿玄武鎮國王府和忠毅國公府諸人的命令後,並沒有多想,答應著退下了。
風賀響響看著史益退出去,心頭惱火,覺得史益忠心是忠心,正直是正直,可太不靈光了!自己當著三位顧命大臣的面,無端端下令捉拿玄武王府和忠毅國公府諸人,史益都沒有問個為什麼!風賀響響心頭著急,在史益即將退出之際,脫口問道:“史大人有沒有鄭大人的消息?”
史益一怔,回身稟道:“鄭大人有什麼消息……出了何事?”
顧命大人在側,風賀響響不敢逗漏更多消息,只裝做渾不在意的樣子,一邊揮揮手令他出去,一邊說道:“包圍捉拿抄查兩府事態緊急,一時找不到鄭大人,才叫了你來。無事,就白問一句,你下去吧。”說話,鄭修羽不也是忠毅國公府的人?叫他自己圍攻抄查自己的府宅?皇帝不可能對鄭修羽下這樣的旨,就算真要抄查忠毅國公府,也會讓鄭修羽避嫌。風賀響響這一句,暗示意味極濃,就看史益能不能醒豁過來。
等史益退出後,於昌興道:“陛下是不相信臣等已經拿下了鄭大人?還是覺得臣等只是誆騙陛下?”
潘文虹和袁星波則道:“於大人,言多必失,這就請陛下下詔,宣風將軍進宮。”皇夫府是風染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巢,三位顧命大臣可不敢輕易深入虎穴,只能把風染調入皇宮再加去解決。
“風將軍一直臥病在床。”就因為風染心傷賀月離世,悲慟之下,吐了幾次血,身體大傷,才一直養病,未能上朝。
於昌興道:“陛下傳詔,豈能違抗?就算病得快死了,爬也得爬來!”
潘文虹的語氣溫和得多,說道:“陛下可以派人拿坐輦去接風將軍入宮,不會勞累到風將軍。”其實,風染病得要死,沒有反擊之力才是最好的。
話說到這個地步,風賀響響只能下旨,叫內侍拿了坐輦去接風將軍入宮,說有軍國大事相商。
過不多時,便聽到殿外內侍稟道:“風將軍在殿外求見。”
昭德殿內的氣氛登時緊張了起來,三個顧命大臣俱都凝神屏氣,如臨大敵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風賀響響“有請。”風賀響響對一般臣下,都用“傳”或“宣”,風染是他的父親,必須用“請”。
隨即聽見外面毛溫韋恭聲說道:“陛下只請風將軍入內議事,其餘人等,殿外伺候。”
風賀響響緊跟著就聽見了胡遠有些不悅的聲音:“我們將軍身體不適,須得小人貼身服侍。小毛子,你行啊,換個地方就不認人了!”毛溫韋天天去皇夫府侍讀,自然認得風染身邊這位貼身長隨,看在皇夫的面上,毛溫韋不得不給小遠幾分面子,稱其為“遠叔”,但實則一個是奴僕長隨,一個是太子侍讀,兩者的地位相差極遠。毛溫韋聽小遠當著他同僚的面叫他“小毛子”,又說換個地方就不認人了,當即就毛了,怒道:“放肆!此乃皇宮重地,哪來的下人,不懂規矩!”
胡遠腦子不靈,一時反應不過來,沒有作聲。風賀響響又聽風染淡淡地吩咐道:“小遠,你就在外面等我,這幾步路,我還走得進去。泰兒,好生跟這位健忘的毛將軍切磋切磋……哦,順便跟他打聽打聽,你鈞子哥到哪兒去了?”
風賀響響便聽見鄭國泰的聲音,恭謹地應道:“是。”然後風賀響響便聽見鄭國泰帶著笑意的聲音說道:“溫韋哥哥,小泰又要向你討教討教了……”
毛溫韋怒道:“放肆,宮闈重地,哪能隨便動刀動劍?……啊,快住手,我不跟你切磋!”然而,隨即,風賀響響聽到一連串的刀劍交擊的金戈鐵鳴之音,顯然,鄭國泰已經不顧毛溫韋的反對,就在殿外跟毛溫韋“切磋”“討教”上了。
名義上,風賀響響只有四個侍讀,鄭國泰比風賀響響小了五歲,不算侍讀。但是等鄭國泰長大一些之後,卻常年跟著哥哥們廝混在一起,幾乎可以算是第五個侍讀。要講習武資質,鄭紹鈞最高,其次便是鄭國泰,毛溫韋第三,風賀響響最差。只是鄭國泰小了三人五六歲,資質再好,限於身體力氣,誰也打不過。靖亂十八年,風賀響響等三位皇子奉命隨軍征討霧黑蠻軍,之後,鳳國全面驅逐了霧黑蠻軍,班師回朝不久,風賀響響便被立為太子,也就宣告了這種侍讀關係的結束。從那以後,鄭國泰沒有機會再跟毛溫韋打過架,這又過了五年,不知十五年的少年是否打得過二十多歲的青年?可是,毛溫韋是自己的侍讀,又有深厚的出生入死的情誼,風賀響響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希望鄭國泰勝出,還是更希望毛溫韋勝出。
風賀響響還沒來得及糾結,殿門便被人推開了,風染穿著素白的貂毛大氅,手裡抱著個暖壺,帶著一股寒風,走了進來。風染隨即就把殿門推上了,笑著望向風賀響響和三位顧命大臣,說道:“我還以為響兒說有軍國大事相議是玩笑呢。看見三位大人在此,原來,竟真有軍國大事。”頓了頓又淡淡笑道:“讓他們小孩子在外面玩鬧去,咱們議咱們的事。”不著痕跡地把鄭國泰跟毛溫韋的拼殺,歸之於“小孩子的玩鬧”,不動聲色地阻止了三位大臣出面干預毛鄭拼殺的可能。
第489章經歷歲月磨礪的從容
在三位顧命大臣的計劃中,一會兒,新帝賜酒,將由毛溫韋把鴆酒敬獻上來。可如今,毛溫韋跟鄭國泰拼鬥中,誰來獻酒?
在三位顧命大臣還沒有想出應對之策時,風染瞧向風賀響響,又看了看御案後的九龍御椅,溫容道:“如今,你已是皇帝,為父不方便再坐在那上面。響兒,把那椅子搬過來,為父就坐在門邊。”
昭德殿上,又不是只有那九龍御椅,稍遠一些,另有書案桌椅,甚至還有床幃躺榻,這些都可以供皇帝理政閱折疲累了,短暫休歇之用。然而,風染似乎就指明了那御案之後的九龍御椅。風賀響響幾乎沒有多想,走過去,親自把九龍御椅給風染搬到了殿門前面。
風染一臉倦色地坦然坐上九龍御椅,舒了口氣,仿佛累著了,半眯著眼,斜斜地倚坐著,只是手上玩耍著暖壺的提鈕,撥弄得叮咚作響。
那清脆的叮咚之聲,似乎一聲聲都撥動著三位顧命大臣的心弦,病態而又顯得羸弱的風染,其氣勢與風華,仍不是他們所能匹敵抵禦的。風染淡淡地橫了他們一眼,說道:“三位且請稍安勿燥,鹿死誰手,一會就見分曉。”
三位顧命大臣一聽,就知道風染已經知悉了他們精心圖謀的籌劃,頓時面如死灰!只是於昌興覺得自己等人精心布局,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怎麼會被風染如此輕易地破解了呢?強顏怒道:“好,那便看看到底鹿死誰手!”
風賀響響想到鄭修年和鄭修羽有可能已經落入三位顧命大臣之手,頗有些不安地叫道:“父親,少保和年表叔”
風染把手一抬,淡淡道:“他們即便招人暗算,暗算之人亦不敢隨便下手加害,你且放心。”又輕輕地加上一句:“響兒,率軍之要,首先要學會審時度勢,冷靜判斷敵我形勢,分析勝負之數,不可自亂陣腳。”鄭修羽和鄭修年都是鄭家的要緊人物,在沒有徹底剷除掉鄭家之前,便不敢霍然對鄭修羽和鄭修年下手。
這話的語氣說得甚是淡然,但在殿外毛鄭拼鬥的刀劍交擊鳴鏑之聲中映襯下,風賀響響聽了,只覺得驚心動魄。他是學過兵法,可他學得實在太過膚淺了,完全不能跟風染相比。
殿內靜寂,殿外毛鄭比拼很快就有了結束,隨著毛溫韋的一聲慘呼怒喝,刀劍之聲曳然而止,但隨即又是一陣更加密集的刀劍交擊之聲,想是毛溫韋的同僚,其他的御前護衛看出不對勁,便一齊上前向鄭國泰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