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公主嫁的是禮部尚書嫡子謝弘,也是謝汝貞的嫡親三哥,禮部尚書有四子,長子與三子為嫡出,二子與五子為庶出,四子夭折。

  朱珏早從周珽那裡知道了未來,萬分懷疑是不是謝汝貞牽的線,否則以謝弘書呆子的性格,怎麼可能得到二公主的青睞。

  是的,謝弘是個標準的書呆子,當然是褒義的那種,畢竟是謝汝貞的哥哥,朱珏對他還是有點印象的,謝汝貞也沒少提她這個哥哥,總結起來就是喜好讀書,老實靦腆,甚至有些不諳世事。

  這麼一想,其實跟二公主還挺配,她喜歡管理掌控,這般正好。

  事實證明也確實般配,兩人結婚後,二公主內外一把抓,謝弘只朝五晚五按時上班認真研習編書就好。

  而且按照周珽所了解到的,前世太子出事前,二公主與謝弘確實恩愛。

  二公主出嫁的同時,三公主與四公主的駙馬也定了下來,三公主跟當初的昭陽公主安康公主一樣,選了母家表哥。

  端嬪的出身雖並不高,但家裡世代都是讀書人,端嬪入宮時父親不過是個九品主薄,恰好趕上延昌帝第一屆選秀,擴充範圍,她也被選為秀女進了宮。

  作為第一屆秀女中唯一一個平安活到今天的,端嬪一直恪守本分,除了在金錢上資助過家裡外,從沒有跟延昌帝主動提過丁點恩典,還是延昌帝看在她生育了三公主的份上,將她父親提為了七品知縣,如今已是五品同知。

  端嬪本姓劉,三公主挑選的這位表哥叫劉惟,是端嬪三弟的長子,本身有些才華,一路順利考入京城,進士及第。

  雖然名次並不算高,但以他的年紀已經算不錯了,加上又尚了公主,人生三大喜同時經歷了兩喜,值得春風得意了。

  而劉惟的性格,按照周珽前世知道的跟如今查到的,不得不說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跟端嬪和三公主一樣,都屬於沉默寡言型,不過多加了一條毒舌,廢話沒有,一開口就是一針見血。

  朱珏見過他兩次後,覺得這哥們非常適合大理寺或者刑部,有成為刑警的資質。

  劉惟長了一張天生嚴肅臉,周珽是氣質給人威儀,他卻是長相自帶肅穆,用觀眾的說法,臉一板分分鐘嚇尿小孩。

  別說二公主六公主,連三皇子跟四皇子私底下都跟他吐槽對這個妹夫莫名有點怵,也就只有三公主能跟劉惟愉快相處。

  四公主是跟三公主一同定的親事,在周珽上輩子,四公主搭上令貴妃,嫁給了令貴妃的侄子。

  而這一世,令貴妃早早領了便當,四公主又作了不少妖,被延昌帝不喜,但畢竟是公主,而且掛在靜妃名下,靜妃礙於三皇子,還是精心幫她做了挑選,最後選中了國子監祭酒的幼子蔡衎。

  雖比四公主小一歲,但溫文爾雅,脾氣溫柔,且因是幼子,受父母兄姐寵愛,性格跟他的名字寓意一樣,和樂安定,和適自得,又帶著幾分天然的純善。

  四公主對這樁婚事倒是沒有反對,還主動跟蔡衎見了一面,之後順利嫁人,至今再沒有鬧過什麼么蛾子。

  朱珏希望她是真的想通了。

  六公主還真按照當初計劃的,在三公主跟四公主一起出嫁後便選了駙馬,選的是建安伯的長孫榮成期,跟蕭望之申於磐一樣都是御前侍衛。

  朱珏覺得六公主完全是看上了對方的顏值,畢竟榮成期是那一批侍衛里長得最帥的一個。

  當然,性格也不錯,雖然目前看不出來什麼特別點,但至少跟蕭望之申於磐等一樣都是標準的比較上進的世家子弟。

  公主們陸續出嫁的同時,三皇子跟四皇子也都封王建府成了親,三皇子被封寧王,四皇子被封慶王,礙於太子妃在先,兩人的王妃出身都不是很高。

  只是四皇子婚事順利如今家宅也和睦,倒是三皇子府有些混亂。

  一切的緣由還得從當年三皇子跟四皇子歷練時說起,當年三皇子跟四皇子為趕中秋匆匆回宮,帶回了一個名叫阿央的小姑娘。

  阿央是康巴一土司的愛女,天真爛漫機靈可愛,她跟著三皇子入京後便再沒有回家,而是一直跟在了三皇子身邊,兩人也算兩小無猜一起長大。

  但是阿央的身份決定了她不可能成為三皇子的正妃,只能屈居側妃,而三皇子的正妃龐氏卻又是個眼裡不柔沙性格火爆的,新婚第二天就給了阿央一個下馬威,將她狠狠整治了一番,從此兩人結了仇,也在三皇子心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之後幾年寧王府各種雞飛狗跳,好在龐氏雖脾氣火爆,但不狠毒,阿央也不是那種有心機之人,兩人鬧來鬧去,也只是無傷大雅的小鬧劇,只是苦了三皇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也因為這件事,原本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三皇子在觀眾,尤其在女觀眾中人氣迅速暴跌,紛紛粉轉路,路轉黑。

  還有大手專門給阿央跟龐氏寫了篇同人文,結局兩人踢了三皇子相親相愛,文章寫的那叫一個文筆華麗盪氣迴腸,很是火了一把。

  連朱珏都看紅了眼,同人文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以至於往後每每看到阿央跟龐氏兩人,他都會忍不住想歪。

  眾:主播來吧,不要抵抗,百合教歡迎你!

  當然,照樣除了喜事也有悲事。

  對朱珏來說,排首要的就是陳氏去了。

  第94章 完結

  陳氏是在去年五月病逝的,她是猝逝,直接倒下去便再沒能醒來,連最後的遺言都沒有留下。

  朱珏接到消息入宮的時候,看到的已經是她的屍體了。

  大家對陳氏的猝逝雖有疑惑卻又在預料之中,疑惑是因為事發太過突然,前一刻還算精神,下一刻便倒了下去,實在讓人措手不及。

  預料之中則是因為陳氏自生下元寶後就一直在養病,斷斷續續撐了這麼多年,包括延昌帝都覺得這一回是終於到極限了。

  事實確實如此,按太醫最後的診治,陳氏屬於內里腐朽,之前積攢的病因正巧在這一次全發了出來。

  朱珏比任何人都要心中有數,雲木香珠並不是萬能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輔助,只能長久潛移默化的增強人的體質,不可能做到根治,否則朱珏完全可以憑著這個充當一回神醫了。

  陳氏原本在元寶出生的時候便該去的,雲木香珠幫她拖了十四年,已經算非常給力了。

  可惜她沒能再堅持一年,只要一年元寶就能出宮建府娶妻了。

  陳氏去了,最傷心的自然是元寶,畢竟是生母,陳氏將他從小寶貝到大,怎能不傷心。

  朱珏本以為自己會傷心,但臨到頭,卻是真的沒有什麼眼淚,只是隱隱有些難過跟感慨而已。

  延昌帝的感受就更複雜了,一個人在陳氏的房間待了一下午,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最後出來的時候,拿走了那個被陳氏當寶貝收起來不讓他們動的小木盒。

  朱珏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是一個墨綠色繡桃花的荷包,它是延昌帝跟陳氏緣分最初的開始,正是因為這個荷包,陳氏才與延昌帝相遇。

  因為做錯事被罰而偷偷躲到牆角哭泣的小宮女,遇到了事事不順心心煩氣悶謊稱侍衛的少年皇帝。

  小宮女憤憤謾罵讓她背鍋的尚宮,野心勃勃表示誓要當上皇妃,然後要那尚宮好看。

  或許是小宮女眼中逼人的生機跟野心打動了皇帝,又或許是真被小宮女絕艷的容色所迷,皇帝成全了她,小宮女搖身一變,平步青雲,成了人人艷羨的皇貴妃。

  當然以上這些是陳氏口述,朱珏潤色的。

  二皇子還沒出事前,陳氏最愛跟他們講她跟延昌帝相識相戀的事,雖然在朱珏看來一半都是她自己單箭頭。

  但不論怎樣,延昌帝確實將她從泥潭中拉了出來,給了她一場如夢般的榮華富貴。

  陳氏按照皇貴妃禮下葬,作為大殷有史以來第一個皇貴妃,等同副後,延昌帝特注公主王妃命婦等俱需行禮,甚至葬禮流程儀仗形制都親自參與了制定。

  因為母喪,元寶原本計劃好的出宮建府往後推遲了兩年,延昌帝擔心他,還特意將他帶在身邊了三個月,後來在中秋時封了元寶為信王。

  是故元寶至今仍住在宮中。

  而就在陳氏去世不久,端敏郡主的郡馬裴翊也因意外墜馬而亡。

  是延昌帝親自派人下的手。

  五年過去,裴翊終於按耐不住露出了馬腳,周珽立刻抓住,呈報給了延昌帝,然後不過兩日,裴翊便意外而死。

  其實朱珏跟周珽在很早之前就抓到了裴翊的把柄,早到端敏郡主生產的時候。

  他竟然將端敏郡主生下的兒子狸貓換太子,換成了從外面抱來的一個女嬰,甚至為了確保不被發現,特意找了跟端敏郡主有幾分相像的孕婦。

  周珽早早在端敏郡主身邊埋下了探子,當即做了一把黃雀,從善堂抱了一樣大的棄嬰換下了這個孩子。

  裴翊並沒有將這嬰兒連夜送走,而是交給了一個暗部收養,看樣子似乎希望孩子在自己身邊長大。

  裴翊十分謹慎,從不去親自探望這個孩子,對端敏郡主“生”下的女兒萬分疼愛。

  周珽當時之所以沒有揭發,是想要順藤摸瓜揪出裴翊背後那些百足不僵的勢力,而裴翊一時的父愛,讓周珽抓住了這個機會,之後利用這個孩子,引起端敏郡主的懷疑,致使裴翊不得不將孩子送走。

  周珽便是趁此機會找到了背後之人,甚至連帶找到了裴翊那個意外墜崖的父親,竟是已經重新換了身份又娶妻生了子。

  被周珽的人找到後,直接一起帶回了京城。

  延昌帝得知真想後果然十分震怒,但此事牽扯端敏郡主牽扯順王,便乾脆派人製造了一起意外,將裴翊處死了。

  其實這件事中還有一個人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就是順王三子安平郡王李禎。

  裴翊本是李禎結交來的,當初也是他聽了裴翊的慫恿,去跳水救的二公主,也間接促使端敏郡主看上了裴翊。

  但也正是他最先覺察出的不對。

  順王在感情上一波三折,在教育子女上也不怎麼行,或許因為自己幼時吃過虧的緣故,對幾個子女各種寵愛,尤其前面幾個失去生母的,世子李祈,次子延平郡王李祐以及端敏郡主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性格,尤其次子李祐,標準的紈絝子弟,整日流連脂粉之地。

  李禎因為生母之故,被兄姐忽視,故而性格敏感憂鬱,裴翊當初選擇結交他,只怕正是看中了他這種耳根子軟好拿捏的性格。

  只是他卻萬萬沒想到,正是這個被他小看的李禎,最先發覺了他的不對勁。

  按李禎說的,他覺得裴翊似乎有慫恿大哥李祈造反的意圖。




章節目錄